設置

第四百零二章:做加法

熊貓書庫    明末漢之魂
🔊點這里聽書

  遼西走廊土地肥沃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是經過歷史驗證的,由于有燕山山脈的融雪,大旱之年水庫都不會干涸,因為有落差,灌溉農田相對省了許多人力和畜力。

  有了這個地肥水美之地,黃漢又準備收留更多頻臨死亡的失地漢民,末世的大明這樣的人多不勝數。

  李九成在吳橋造反導致山東亂了大半個省,又有上百萬流民出現了,許多人聽說了撫寧有塊王道樂土,攜家帶口投奔的不知凡幾。

  為此黃漢專門派遣了庶出的大舅子秀才公鄭孝禮協助劉在旗、黃可造負責收容山東流民,用鄭孝禮的目的就是讓他利用鄭家五公子的身份跟地方官交涉。

  鄭家庶出的老四鄭孝章去年得到了正九品主簿官職,今年灤州守備營考績優良,保不準能夠升一級成為從八品,老五鄭孝禮還只是一個吏員如何甘心,得到了展現自己的機會,當然會不遺余力。

  “紅旗軍”在遼海山東海岸線利用了幾個港口登岸施粥,給予逃難到此的老百姓救濟,沒多久消息散開,得知有免費食物,海量戰爭難民拖家帶口而來。

  宣傳隊在發放救濟的同時廣泛宣傳“紅旗軍”的屯墾政策和具備的優越性,風險被大家忽略。

  愿意出海的難民能夠分五十畝麥田,能夠種地的男丁可以拖家帶口上船前往金州和前屯衛,他們可以拿月餉六錢銀子、本色五斗雜糧成為衛所軍。

  這個年頭的人們都知道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明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大多數流民還是不愿意上船去遼東做衛所軍。

  黃漢也沒指望所有的人都跟著“紅旗軍”走,盡人事看天意,劉在旗的宣傳隊每天都在施粥現場進行宣傳,被鼓動后下定決心度海去遼東謀生的人立刻可以吃到白面炊餅。

  宣傳內容很有說服力,跟鼓動寧遠軍民屯墾開出的條件相同,也是被建奴殺了每人都會得到三十兩銀子的賠償,被毀一畝屯田賠償五斗麥子。

  雖然人人害怕去遼東,但是困在港口附近有家不敢回的日子何時是個頭?“紅旗軍”現在有船在港口,安排人在岸上每天施粥兩次,成千上萬人僅僅每天有兩碗稀粥吊著命而已。

  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長久之計,萬一“紅旗軍”走了沒有人給免費的兩碗粥,這里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許多人決定冒險回家,更多人相信了戰無不勝的“紅旗軍”,他們選擇賭一把去種唾手可得的五十畝屬于自己的良田。

  沒有人對于“紅旗軍”開出的條件有異議,因為每一戶種五十畝田,男丁每個月會得到六錢銀子五斗雜糧的報酬,種子、農具都由“紅旗軍”提供,農忙時還會得到軍隊的幫助,有輪換使用耕牛、馬匹耕種的便利。

  有了收成“紅旗軍”分一半那也是應該的。如果一畝田產量一般般也能夠打一石麥子,最后每一家屯戶豈不是能夠到手二十五石麥子?

  普通農戶獲得二十五石麥子足以養活十五個人,畢竟農戶不可能天天吃白面炊餅,野菜、雜糧會混著吃,一個家庭不可能人人都是壯勞力,女人、孩子、老人的食量也會小許多。

  況且“紅旗軍”的政策是一丁一戶,負責種五十畝旱田,不可能擁有十五口人的大家庭,當田畝屬于自己的,沒人嫌多,家里有二丁分家能夠多耕種五十畝誰會放棄?

  船運金州和寧遠的山東人越來越多,從陸路逃難進入北直隸的更加多,眼看著流民潮又就要風起云涌,糧價頓時開始飆升。

  需要人口大發展的“紅旗軍”體系竭盡所能收留戰爭難民,開平鎮和撫寧衛人口增加了幾萬。

  加上寧遠和金州增加的人口,現在已經過了十五萬大關,隨著山東戰火不斷,投奔“紅旗軍”能夠活命的消息不脛而走,難民會越涌越多,畢竟山東有幾大百萬人口。

  雖然去年“紅旗軍”體系有余糧,但是在遼南鏖戰消耗了最少八萬石。

  那是因為供應解救的漢民和東江鎮飽食憑借繳獲根本不夠,奪取金州繳獲的糧食還全部送給了東江鎮。

  現在到處開設施粥點救濟災民花費的糧食也不少,新接納的幾萬寧遠屯民也要供應他們糧食,因此再有大量難民涌入,“紅旗軍”體系的存糧有可能維持不到秋收。

  今年春耕面積倍增,遼西走廊和金州就播種了足六十五萬畝麥子、十萬畝馬鈴薯和甘薯、五萬畝玉蜀黍,目前長勢都不錯。

  撫寧衛、前屯衛、金州衛、開平鎮私田相加“紅旗軍”體系擁有田畝數超過一百五十萬畝,其中還有八萬畝水稻田。

  秋收之時,不包括三十幾萬畝黍米、高粱、玉米、馬鈴薯、甘薯等等雜糧的收獲,黃漢這個大地主應得的稻子、麥子就不會低于六十萬石。

  因為黃漢給了千家萬戶五十畝良田,每個月每一家最少會給雜糧五斗紋銀六錢,投入大回報也很驚人。

  眼看著秋天就會形勢一片大好,問題是缺十幾萬石糧食挨到秋收,因此黃漢這才著了急,匆匆忙忙帶上商船、戰船跑去倭國貿易,順便解決迫在眉睫的糧食問題。

  為什么不去江南買糧?那是黃漢認為糧食總量做加法才算是真正救了漢人,如果大明糧食的總量不變,說不定救了山東人會餓死了河南人,有太大意義嗎?

  況且去倭國買糧肯定不會買不著,因為萬一通過貿易不能解決糧食危機,黃漢肯定會上岸搶劫,不搞回十幾二十萬石糧食誓不休。

  四月中旬,寧遠至錦州的官道上揚起煙塵,一彪人馬由東向西呼嘯而來。

  一百余騎兵衣甲鮮明一個個精神抖擻,領頭的一位年輕將領膘肥體壯,鼻子上有一道不太難看的刀痕。

  小將身后一位四十余歲的將軍風度翩翩,保養良好的面孔有紅有白,一點點都不像一個邊軍,很像一個成功的商人。

  這二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吳三桂父子。

  :.。頂點手機版:m.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