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40章 慣性力量的強大

熊貓書庫    正德大帝
🔊點這里聽書

  文華殿旁的文淵閣內,王華身著大紅公服,坐在首位,看著眼前的文官們只先說道:“諸位同僚,也許你們會已經在心里問,本官為何突然主持廷議,原因無他,只是有兩件事要給諸位說一說。”

  “第一件事是關于本官辭官的事,本官決定辭去內閣首輔一職”。

  王華說后就看向了滿堂的官員,而官員們皆是一臉驚駭,有的已經在心里嘀咕,暗想這王華好端端為何要突然辭掉內閣首輔一職,難道是惹了陛下?

  “諸位不必瞎猜,此事與任何人無關,只是王某年老力衰,無力輔君治民,且也已經無法洞曉治國真理而已。”

  王華說著又道:“接下來,老夫還得說第二件事,王某辭官后,望諸位同僚務必從此以后要潔身自好,勤勉政事,不可對天子陽奉陰違,與百姓為敵,路兆吉的下場你們也看見了,以后別以為自己是官,就可以欺壓良善,大明還需要諸位去開啟萬年盛世,而不是因為諸位的腐敗導致官逼民反。”

  “如今的天下變了,商民越來越多,務工者越來越多,識字之民越來越多,關心國政者越來越多,我們這些為官者就更得謹小慎微,清廉自守,不然民意相逼之下,若從太祖祖制貪污就得被剝皮實草,而且也會遺臭萬年!”

  “無論如何,王某希望我等士大夫,既已天下為己任,就當以為天下人謀福祉而奮斗”,王華說著便起身拱手道:“在此,王華向諸位告辭!”

  說著,王華就走出了文淵閣,宣布廷議結束。

  作為一個親身經歷了正德朝各種朝堂變故的文臣,王華有很多感觸,也很想和自己同階層的這些文官士大夫們說些什么,但他又好像知識匱乏的很,說不出什么,似乎唯一能提醒的還是只有清廉自守,謀福于民。

  盡管王華這最后一次廷議沒說多少,但在場的文官們似乎也都明白了內閣首輔王華的意思,他們也都起身向王華拱手,沒有人在此時站出來說王華不應該辭官,也沒有說王華真應該早辭官。

  對于整個帝國的文官士大夫而言,他們是迷惘的,是彼此分裂的,甚至是恐懼的。

  迷惘是因為不知道到底怎樣才算是開盛世治理好了天下,彼此分裂是因為大家開始信奉不一樣的治國理念,恐懼則是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在將來因為貪污或其他罪行被嚴懲,畢竟本朝十族與剝皮實草這些酷刑都出現了。

  說到底,大明帝國以后會怎樣還是看皇帝朱厚照的選擇。

  百官們現在也只知道跟著皇帝的指揮棒走,無腦服從永遠比質疑后的學習更容易適應,也更容易獲得實際上的好處和避免可能出現的危險。

  所以,文官們覺得,無論怎樣,不要和皇帝作對就是了。

  因而,王華讓他們不要與天子為敵,他們內心也都是非常贊同的。

  但其實,朱厚照并不是希望百官向奴才一樣無條件服從自己,畢竟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當一個可以我行我素的帝王,他的目的是把大明變成一個民主與自由的國度。

  朱厚照知道自己現在這個皇帝可以通過暴力統治讓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人的自然權利是生命、自由、財產,自己這個皇帝在這個大明都可以擁有,自己甚至可以剝奪他人的生命和自由以及財產,并可以因此讓自己變得更加富裕與自由,可以隨心如欲,想干嘛就干嘛。

  但是,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自己這樣做只會激化自己和其他人矛盾,如果自己持續性剝奪他人生命、自由和財產權的話,畢竟這是人最基本的權利,自己一旦激化這個矛盾,其他人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對付自己。

  而自己這個皇帝也不得不陷入每天的忙碌之中,來維護自己的暴力統治,但依舊不免活在擔驚受怕中。

  朱厚照不是害怕斗爭的懦弱者,但他也的確不想去剝奪他人的擁有生命、擁有自由、擁有合法財產的權利,畢竟他是一個從現代穿越過去的文明人,不是從原始社會穿越過去的野蠻人。

  何況人有生命、自由、財產這些自然權利,也有自己的社會義務。

  朱厚照作為皇帝也有自己的責任,他不會只享受自己的權利而不去承擔作為一名皇帝的責任。

  朱厚照承認自己在最初的時候因為面對文官對君主的壓制,而采取了過于極端的手段,但他也不后悔,對付野蠻就得利用野蠻的手段,如果將來有野蠻的勢力出現后,他還是會舉起自己的屠刀。

  但這不代表他就會放棄建立文明世界的秩序。

  朱厚照尊重了王華辭官的選擇。

  同時,朱厚照也按照既定慣例選擇了劉宇當內閣首輔。

  劉宇也按照慣性推薦了王瓊做次輔,薦舉了康海入內閣,參與機務。

  無論是皇帝朱厚照還是帝國頂層的文官們似乎依舊還遵循著固有的慣例去行駛自己的權力,以保證帝國權力分配的公正性。

  按照現代文明,天賦人權,主權在民,國家這個政體應當是民眾選出來的,是民眾把賦予了國家管理自己的權力。

  也就是說,內閣首輔這種可能會擁有帝國最高行政權的官員應當是民眾選舉任命的才是。

  但是,大明還沒有這種選舉制度,甚至還沒有這種意識,內閣首輔是由皇帝任命,甚至內閣首輔的最高行政權也是皇帝賦予。

  但作為皇帝的朱厚照很難知道哪一個人當內閣首輔才是真正符合民眾要求的內閣首輔,他很想讓每一個官員都做一番演講讓自己知道一下誰更合適,但他發現他沒有那個精力而且國家每天不斷發生且急需處理的日常政務也不允許他有時間去選擇一個更合適的首輔。

  朱厚照只能依照慣例去選擇,首輔退休,次輔接替,然后依次按照資歷輪著來,不管賢愚優劣,這樣是最公正的,也是讓整個官僚階層最沒有意見的。

  相反自己如果貿然任命一名能力突出的官員為內閣首輔,不按照資歷來,那內閣次輔與三輔肯定是不滿的。

  所以,朱厚照還是得按照慣例任命了內閣首輔。

  內閣首輔劉宇也依照慣例薦舉了王瓊為內閣次輔,盡管皇帝朱厚照已經給予了他薦舉大學士與六部堂官的權力,他也不敢任人唯親或者只任命與自己政治觀念一致的人,他也只能依照慣例來。

  朱厚照發現作為帝國統治內部的人有時候也很難進行一場徹徹底底的改革,很難改變現狀,大家不是不懂任人唯賢的道理,但大家都無法打破現有的規則。

  劉宇成為了內閣首輔,自然很高興,也很配合皇帝陛下朱厚照,只遵循蕭規曹隨的方式,沒有要和皇帝陛下對著干的意思。

  王瓊成為了內閣次輔,也很高興,且已經開始養生,每日吃齋念佛,遠離美色,注意自己的作風問題,廉潔奉公起來,明顯是要為自己將來做內閣首輔做準備。

  康海也向朱厚照謝了恩,向劉宇表達了薦舉之恩,并心情大好的寫了幾首歌頌朝廷的詩,畢竟朝廷讓他當上了內閣大學士。

  百官們沒有誰有意見,都覺得這是王華辭掉內閣首輔后很正常的朝堂官員變更結局,如果不是這樣的結局反而讓人覺得不安。

  百姓們更懶得關心首輔是誰,次輔是誰。

  唯獨不滿意的就只有朱厚照,他不滿意的是饒是他放了權,依舊沒辦法讓大明走上政治民主的道路,讓他更為郁悶的是,雖然他對自己做出來的結果不滿意,可官員士民們都對他這個君王很滿意,都稱頌他這個君王清靜無為,順其自然而不擾民亂政。

  或許對于很多底下的人而言,領導不折騰真的是一件好事。

  但對于領導而言,自己不折騰一下能算是領導嗎,那和行尸走肉還有什么區別。

  朱厚照現在就是這種心態,自己明明想改變點什么,卻還是沒有改變得了帝國內部政治結構,但他現在也只能順其自然,慢慢改變。

  這一天,朱厚照來到了國家行政學院。

  國家行政學院是朱厚照帶給大明的一個新事物之一,是他利用皇帝的權力建立起的一個官員培訓機構,它與翰林院最明顯的區別是,國家行政學院更為明確地表明了自己是培訓帝國官員的基地。

  國家行政學院也坐落于皇家西苑,是一棟水泥與石材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建筑,教室也全都是玻璃窗,離京師大學與皇家工業實驗基地不遠,為的是方便進修的傳統官員們能近距離的接觸到新知識新事物。

  朱厚照相信這個時代的官員缺少的不是智力缺少的只是見聞,是儒家理學禁錮了他們的思想,而不是真的愚笨,所以,他覺得讓這些官員接觸到新知識和新事物,或許比自己更加善于改造這個國家。

  總督漕運都御史叢蘭是選進京中入國家行政學院培訓的高官之一,此刻他就驚詫于大明的國家行政學院的建筑,他沒想到水泥可以讓房子建造得有十層高。

  叢蘭不得不感慨帝都的不同,但當他上第一課時更為驚訝,因為第一課上,他看見吏部左侍郎張璁居然拿出了一根白色的小棒,然后很輕松地在突出的黑色墻壁上寫下了“人權”、“國家”、“分權”三個詞。

  這三個詞,他一個都沒聽說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