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布雷希

熊貓書庫    神圣羅馬帝國
🔊點這里聽書

  軍事會議上,阿爾布雷希特:“奧斯曼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小亞細亞半島漫長的邊界線,都是的戰場。

  鑒于目前的特殊情況,我決定分兵多線、多點出擊,打亂敵人的戰略部署。

  考慮到語言不通、配合作戰難度大,暫時各國部隊獨立指揮作戰,等登陸完成后再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就近聯合行動。

  登陸作戰中,奧地利海軍會負責運送各國部隊過去,并且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聯軍指揮部會派人記錄軍功,大家在戰場上的表現,都會成為戰后分配戰利品的參考。

  誰有問題,現在可以提?”

  “分兵”,這個消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了眾人意料。

  在此之前,聯軍指揮部一直都在協調各國之間的配合,提出“分兵”前,阿爾布雷希特沒有和眾人商議。

  不是阿爾布雷希特獨斷專行,主要是參加會議的人太多了,人一多智商就容易不在線。

  尤其是還代表著四個國家,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本身出發點就不一樣。

  拉著大家一起討論,除了浪費時間之外,沒有半點兒作用。

  俄軍統帥伊萬諾夫率先開口道:“司令官閣下,分兵作戰沒有問題,問題是后勤怎么保障呢?”

  阿爾布雷希特淡定的回答道:“聯軍總指揮部會根據各部隊的人數統一分配物資,未作戰的時候,直接下發到師。

  發起登陸作戰后,總指揮部將物資分配給各國指揮部,你們自行負責分配給各部隊。

  總指揮部可以派船運送到你們指定的港口,前提是你們必須要保證指定港口的安全。”

  略加思索過后,伊萬諾夫回答道:“我代表俄羅斯帝國贊成分兵!”

  沒辦法,戰場上誰掌握了后勤,誰說話就硬氣。

  阿爾布雷希特能夠這么快壓服這么多驕兵悍將,不是他的戰績彪悍,也不是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強,靠的就是掌控了聯軍的后勤物資分配權。

  這是現實決定的,反土同盟四國除了奧地利富裕一點兒,剩下的三個都是窮鬼。

  黑山和希臘是又窮又小,讓他們為大軍提供后勤物資,前線的部隊都得餓死。

  俄國人倒是能夠提供部分物資,普俄戰爭過后他們還剩了不少戰略物資,可惜短時間內運不過來。

  后勤上完全依賴奧地利,聯軍的話語權自然落到奧地利手中。負責分配物資的阿爾布雷希特,自然成為了君士坦丁堡最有權力的人。

  俄國人也出兵三十多萬,分兵作戰對他們的影響不大。有這么多部隊在,就算是單挑奧斯曼帝國,伊萬諾夫都不慫。

  分兵作戰影響最大的還是黑山和希臘,獨立指揮雖然避免了成為炮灰的風險,可全軍覆沒的風險也增加了。

  跟著聯軍主力一起行動,固然有可能干臟活累活,可大家畢竟都是盟友,遇到了危險,俄國人和奧地利人不可能不可能不拉一把。

  出于政治上的考慮,一旦部隊損失慘重,聯軍總指揮部立即就會讓他們扔到后方打雜。

  兵少那也代表著一個國家,屬于反土同盟中不可動搖的四庭柱之一。要是全軍覆沒,那就相當于少了一個國家。

  軍事上影響不大,政治上確非常致命。無論是希臘、還是黑山,團滅任何一家,阿爾布雷希特這個總指揮官首先就難辭其咎。

  分兵作戰就不一樣了,以國家為單位獨自出動,自己指揮的自己負責。就算是全軍覆沒,帶來的政治影響也大大降低了。

  尤其是黑山公國,就一個加強團的兵力,一不留神就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黑山公國馬克西姆·特倫蒂耶夫元帥急忙問道:“司令官閣下,具體作戰計劃如何分配呢?”

  分兵作戰有沒有危險,看看作戰任務就知道了。

  馬克西姆·特倫蒂耶夫已經打定了主意,如果風險大就裝慫,反正黑山公國也沒啥國際聲譽,不怕丟人現眼。

  這也是有歷史文化傳統的,從14世紀就開始和奧斯曼帝國死磕,以一隅之地對抗奧斯曼長達五百多年而不滅,足以證明他們的生存能力有多強。

  別看他們隔幾年,就要和奧斯曼帝國來一場友誼賽,實際上那都是游擊戰為主,一言不合就鉆山溝。

  要是死扛,就他們那點兒人口,早在14世紀就被滅族了,如何能夠堅持下來?

  阿爾布雷希特淡定的回答道:“作戰任務根據各國的出兵人數決定,現在我只有初步草案,詳細作戰由各國指揮部自行制定。

  考慮到指揮需要,我計劃把戰場分為五大戰區,分別是黑海戰區、高加索戰區、馬爾馬拉海戰區、地中海戰區和中東戰區。

  顧名思義,黑海戰區就是從黑海沿岸發起進攻,奧斯曼帝國在黑海的所有海岸線,都是作戰范圍。

  完成登陸過后,就往內陸打。具體怎么打,要打到那一步,都由戰區司令部決定,原則上總指揮部不干涉。

  考慮到實際情況,俄軍負責黑海戰區和高加索戰區,奧軍負責中東戰區、地中海戰區和馬爾馬拉海戰區。

  黑山和希臘的軍隊暫時充當預備隊,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增援。”

  沒有毛病,只要分配俄奧的作戰任務就行了。至于希臘和黑山,從一開始阿爾布雷希特就沒有把他們考慮在內。

  政治上,奧地利需要希臘和黑山兩國撐門面;軍事上,這兩個豆丁完全屬于可有可無的。

  希臘和黑山出兵數量太少,拿來當炮灰都不夠格。戰場上千變萬化,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突然發生變故。

  希臘也就罷了,好歹還有兩個步兵師;黑山就一個加強團,全軍覆沒的幾率太大。

  阿爾布雷希特不想背上禍害盟友的罵名,萬一把這兩個小不點兒搞沒了,回去他也不好交差。

  這個現實的答案,令兩國代表非常受傷,這是赤裸裸的看不起他們的實力。

  說得好聽是當預備隊,實際上不到萬不得已,俄奧兩國根本就不會讓他們這些預備隊上場,這關系到了兩國的顏面。

  向希臘和黑山求援?開什么玩笑,俄奧兩國還要不要混了?戰場上缺人就增兵啊,也沒人規定不能派援兵。

  伊萬諾夫元帥滿意的回答道:“沒有問題,這份作戰計劃非常合理,充分的發揮了我們各自的優勢。”

  沒有辦法不滿意,沙皇政府參加這次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了占據黑海沿岸,把奧地利擋在黑海之外。

  阿爾布雷希特把進攻黑海沿岸的任務交給俄軍,無疑是默認這種利益分配模式。

  見俄奧達成了一致,希臘代表普布利烏斯元帥臉色大變。他們參加這次戰爭可是來占便宜的,要是在后方打醬油,戰后有什么資格分享戰利品?

  俄奧都不是做慈善的,沒有在戰場上做出貢獻,戰爭收益自然不會有他們的份兒。

  普布利烏斯硬著頭皮說道:“司令官閣下,把我們放在后方,這有些不妥吧!

  我們參加這次戰爭,就是為了向奧斯曼帝國討回一個公道。如果希臘軍隊連戰場都沒有上過,這讓我如何給國內民眾交代呢?”

  阿爾布雷希特點了點頭,深表同情:“那好吧,等我們完成登陸作戰后,你們就負責肅清地方上的奧斯曼殘余分子。”

  普布利烏斯臉色一沉,這個任務也僅僅比在家打醬油好一點兒。說得好聽是肅清殘敵,實際上就是維持治安的。

  最多抓幾個游擊隊員,典型的苦差事,有苦勞沒功勞,搞砸了還要擔責任。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普布利烏斯請戰道:“司令官閣下,希臘軍隊不怕犧牲,我們要上戰場。”

  想起仗打完了,黑山軍隊還窩在國內沒出發,然后遭到各方指責的恐怖后果。

  馬克西姆·特倫蒂耶夫急忙跟著請戰:“司令官閣下,黑山軍隊不怕戰爭,我們也要上前線。”

  顯然他們已經看出來了,阿爾布雷希沒準備拿他們當炮灰。不讓他們上戰場,主要是不想承擔責任。

  同樣是盟友,俄羅斯帝國在戰場上損失十萬八萬,也不會有人說奧地利坑隊友,人家損失得起。

  要是換成希臘,傷亡一兩萬,那就是傷筋動骨;換成黑山,傷亡過百就是損失慘重,傷亡過千就是元氣大傷。

  然而,這種級別的傷亡,在戰場上卻是非常正常的,根本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阿爾布雷希似笑非笑道:“既然兩位這么想,那么馬爾馬拉海戰區就交給你們了。”

  顯然阿爾布雷希對這兩個湊數的不感冒。請戰是吧,那好給你們一個作戰任務,到時候完不成就后果自負。

  馬爾馬拉海戰區地處黑海海峽,上一次近東戰爭這里就是最先淪陷的,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

  地勢平坦,易攻難守。奧斯曼帝國在這里部署的兵力也不多,算是五大戰區中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真不是在阿爾布雷希在坑人。

  只是戰場上,還是要看實力。對俄奧來說,馬爾馬拉海戰區不值得一提;對希臘、黑山兩國來說,這仍然是一個挑戰。

  見兩人沒有回復,阿爾布雷希又補充道:“馬爾馬拉海戰區不是這次戰爭的重心,不需要馬上結束戰斗,你們只要牽制住這里的敵人就行了。

  等其它戰區取得了突破,再從背后殺回來,和你們前后夾擊敵人。”

  “戰爭的重心”?

  很遺憾,這次戰爭本來就沒有重心。

  阿爾布雷希的作戰計劃就是四面開花,隨便哪里取得了突破,都能夠贏得戰爭。

  如果是要擊敗敵人,普布利烏斯肯定沒有信心,馬爾馬拉海的土軍再少,那也有十幾萬。

  希臘黑山還不到3萬部隊,以少勝多普布利烏斯沒有把握。可僅僅只是牽制住敵人,普布利烏斯覺得還可以試試。

  反正有海權優勢,打不贏還可以退回來,大不了換個地方繼續登陸,只要不停火,就能牽制敵軍。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普布利烏斯回答道:“沒有問題,保證完成任務。”

  見希臘人接受了,馬克西姆·特倫蒂耶夫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這個時候退縮,聯軍中就沒他們的立足之地了。

  維也納,看著前線送來的作戰計劃,弗朗茨整個人都有些懵逼。

  這次是滅國之戰,奧斯曼人的抵抗肯定會非常激烈,傷亡肯定少不了。

  建立反土同盟,除了拉盟友分攤國際壓力外,更多的還是為了拉炮灰。

  現在突然分兵,這意味著弗朗茨事先的準備,全都做了無用功。

  作為一名軍事小白,弗朗茨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認為自己的指揮能力會比前線的將領更高明。

  看完了阿爾布雷希列舉的聯合作戰弊端18條,弗朗茨果斷的接受了前線的作戰計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