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42章 小橋流水,鐵板琵琶

熊貓書庫    全知全能者
🔊點這里聽書

  一番神農式的分析之后,許廣陵的飲食結構,正在生著極大的變化。

  譬如水果,以前他基本是不吃的,正常來講什么水果都不吃,也想不起吃,但現在,他把獼猴桃和火龍果列入了日常食單。

  什么叫“日常”?

  比經常更經常。

  就算達不到必定每天都吃的程度,大抵也差不多了。

  換言之,這兩種水果,成為身邊常備。

  而除了水果,其它的五大類食材更不用說,每一類,許廣陵都擇選出其中最優的那些。當然,這些最優,只是許廣陵暫時接觸和分析到的最優,還有更多的食材,他還沒有接觸到。

  價值上的最優并不意味著價格上的最高。

  這很有意思。

  就如獼猴桃和火龍果,價格都不高,單價都在十元以下,相比起幾十甚至幾百的藍莓黑莓之類的,其實,論對身體的綜合效能,火龍果完全可以吊打它們。

  燕窩價格不菲,但在價值上,被雞蛋完全吊打。

  海參價格不菲,但在價值上,被銀耳甩了十八條街。

  還有主食上的玉米,其實,以前許廣陵是從來不吃玉米的,但現在,他的冰箱里堆了一大堆的嫩玉米棒子。

  說來真有意思,許廣陵現在吃的,基本都是以前不吃的。

  不論是主食類還是配菜類還是水果類。

  主食方面,人參紅薯山藥粉條、銀耳、土豆、嫩玉米棒子,這四樣,現在被他列為常備。

  配菜方面,蘑菇萵筍生菜空心菜冬瓜小番茄蓮藕紫茄黑魚馬鮫魚雞蛋雞肉,這幾樣,被列為常備。

  蘑菇幾乎每一種都很好,包括木耳等菌類,但許廣陵能買到的相當有限。

  菜類中,菜花其實是很好的,但許廣陵現很難買到干凈的菜花,只能遺憾放棄,胡蘿卜也不錯,但有了嫩玉米,就不需要它了,嫩玉米比它更好。

  魚類中,許廣陵暫時能接觸到的很有限,這一類還有待開拓,而能接觸到的之中,泥鰍黃鱔都很好,但它們比菜花更不干凈,許廣陵不得不放棄。

  豆類和肉類,其實都好。

  但基于某些不確定性,許廣陵把豆腐列為二類食材,最多一周吃一次,肉類么,許廣陵則只選了雞肉,一方面,它對身體的效能是最高的,過豬肉牛肉等,另一方面,它對血液的負作用,也不是那么的混濁。

  還有牛奶。

  品嘗分析之后,許廣陵才現它遠不如雞蛋,是遠不如!

  所以和雞肉一起,雞蛋也被許廣陵列為常備食材。

  至于兩樣水果,則不用再說。

  綜而言之,這些現在被許廣陵列為常備的食材中,除了極個別的一兩樣,其它基本都是他以前所不吃,或極少吃的。待得出這個結果之后,許廣陵簡直是暈。

  有點無語的感覺。

  應該說,神農訣的分析及身體的感受,幾乎是完全顛覆了他的日常飲食。

  而在這個過程中,許廣陵也對植物學以至生物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還是那話,這個興趣,暫時被許廣陵所擱置著,留待以后。他的現在,還是以清凈為主。

  伏羲訣是主體。

  晚上在章老家的正課與閑話是必要。

  其它一切,都需要為這兩者讓位。

  而除此之外,早上,公園中,本來讓許廣陵已經興趣乏乏的打拳,現在是讓他興趣滿滿。

  一天新學一套拳,在學習的過程中和陳老及章老就拳理切磋及印證著,然后再和陳老過招幾次,這個項目,簡直讓許廣陵如同小孩獲得了新玩具。

  武不離醫,醫不離武。

  武和醫并非是孿生兄弟或姊妹,而是它們都是基于對身體的研究及利用。

  章老不太懂武,但他的拳理很精湛,時有絕妙之言。

  陳老不太懂醫,但他的舉手抬足,處處都是醫理。

  許廣陵既不太懂武,也不太懂醫,至少暫時階段,相比起兩位老人來說是這樣。但論起對身體的了解和掌握,他現在,已經遠兩位老人,別說只開了頂竅的章老了,就是已經打通了三心的陳老先生,也同樣是望塵莫及。

  所以,在所謂的“武學”上,許廣陵的進步是駭人的。

  他駭的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二老。

  開始兩三天,兩位老人還對許廣陵的反應快捷表示稱贊,尤其是全程壓制兼虐打許廣陵的陳老先生,神清氣爽之余,實不吝稱贊之辭,也可以說,這位老人把以前許多對許廣陵的稱贊,壓抑著,積攢著,直到現在才統統地一股腦丟給許廣陵。

  但是從第四天起,過招之后,這位老人就沉默了。

  望著許廣陵離去的身影,兩位老人相對站立,默然無語,好一會兒,陳老先生這般咕噥了一句:“老不以筋骨為能。”

  看著身邊整個精氣神昂揚絕無半點老態的老伙計,章老先生搖搖頭之后,忽地莫名而笑。

  “老家伙,你也別笑。每天晚上我可也是在書房里的,我估計連三年都不要,拙言這孩子就能在你的看家本領上,全面越你了。”陳老先生說著,頓了頓后,又強調著:“我說的是全面!”

  章老先生卻很淡然: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對于那一天,我早已有心理準備了。”

  “你是老不以筋骨為能,我是老不以術業為能了。老夫現在惟一的期盼,就是能不能托弟子的福,把手心竅給開了。”

  聽得這話,陳老先生沒說話,只是不經意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腳。

  眼睛離腳的距離不到兩米,手離腳的距離更是不到一米。

  但就是這不到兩米、不到一米的距離,傾老先生半個世紀還多的光陰,也沒能“抵達”。不過也正如老伙計所說的,一股新的力量,又灌注到了身上。

  足心竅,難道還真的打不通了?

  老子不信那個邪!

  陳老先生伸手摸著掛在脖子上的那串長長的玉石珠串,目光悠遠,也堅定。

  對于一個曾經赤足趟雪、單衣臥雪諸多類似行為如等閑的老人來說,意志這種東西,是向來不缺的。

  何以能開天門?

  靠的其實不是功法,或者說不止是功法,更多的,還是整個的精氣神凝聚在一起,所形成的那種意志。而這種意志,老人差不多已經貫徹一生,貫徹到,都已經成為本能了。

  只要生命在,這意志就會在。

感謝“元熙寶寶”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