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說來話長…”孟瑤幽幽一嘆,清秀的眉眼中染上淺淺的無奈。
“子陵的父親其實是李家五子,是我們的五叔。”
“嫡出!”孟瑤重重強調。
“而子陵是他父親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脈,我聽母親講過…”
孟瑤敘述道,“五叔年輕時瀟灑四溢,自在風流,小小年紀便隨祖父去軍中歷練,還立過不小的功勞,羨煞旁人。”
“可惜有一次…因為錯信旁人,導致延誤軍機,又被賊人追殺。”
“重傷之下途經一處小鎮,被一女子所救,這名女子就是子陵的母親。”
“嗯?”聽到這里,宋青苑詫異的目光看過去。
按照的劇情,這妥妥的就是一出村姑偶遇少將軍的戲碼。
“可據我所知,李家并不是太注重門第的人家。”
“李家五爺若是執意求娶,李老將軍應該不會太過反對才是?”
宋青苑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她這么想的原因有三,一是李家乃武將出身,不像文臣世家那么注重門第之見。
二是李老夫人便出身江湖。
三嗎,自然是李子陵的母親對這位五爺有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以妻位相報,亦是無可厚非。
“唉!”孟瑤搖搖頭,“若是這位未曾謀面的五嬸是農家女子,就是娶了又能如何!”
“祖父心里雖然不愿,亦不會太反對。”
“可是…事情偏偏不是這樣。”
“此女子她…出身青樓。”
“咳咳!咳咳!”宋青苑輕咳起來。
心里暗道,原來李子陵還有這樣的身世,母親竟是出身青樓,那就難怪了…
孟瑤抬頭,看著宋青苑恍然的眼神,也跟著點了點頭。
接著道,“祖父曾經說過,李家的兒媳婦,孫媳婦可以出身江湖,可以出身平民,但必須是好人家的閨女。”
“青樓女子…非良民,絕不可!”
“就因為這樣…祖父不肯接受,五叔執意要娶。”
“最后…祖父只能動用家法,把五叔逐出家族。”
“自此之后,五叔兩夫妻便再無蹤跡。”
孟瑤搖頭道,“就連我也是未見過其人。”
“后來子陵出現,我才從母親口中得知了這段陳年舊事。”
“如今…”孟瑤轉頭,望向不遠處陪在宋青苑身邊的李子陵。
“五叔五嬸已經不在了,只留子陵一個人孤零零的在世間漂泊。”
“后來南方發水,實在沒有法子,子陵才隨難民一起向北方遷移,最后到了邊關,因緣際會的成了父親身邊的侍衛。”
“雖然名義上是侍衛,也還沒有入李家族譜,可是我們李家人打心眼兒里,是承認子陵李氏血脈的。”
“嗯!”宋青苑跟著點頭,認真聆聽,一個眼神看過去,佯裝不懂。
似是在問,孟瑤此時與她說這番話是為何意?
見狀,孟瑤嬌笑一聲,心里明白,宋青苑是明知故問。
可仍然解釋道,“我與錦寧縣主說子陵的身世,是因為我想做個中間媒人,撮合子陵和宋家四姑娘。”
“不知錦寧縣主意下如何?”
沒等宋青苑回答,孟瑤再次勸說道,“縣主也知,子陵當時流落在外,混跡于難民之間。”
“如果沒有茉兒姑娘的幫助,恐怕其證明身份的玉佩難以保住。”
“這對子陵來說是大恩大德,子陵一直記掛于心。”
孟瑤說著,又向李子陵的方向看了看。
隨即轉過頭對著宋青苑道,“知恩圖報,子陵也一直想找機會回報茉兒姑娘一二。”
“如果就此成就倆人姻緣,豈不是一樁佳話。”
聞言,宋青苑淡淡一笑,默默搖頭。
不認同的道,“少夫人此言差矣,恩是恩,情義是情義,豈能混為一談!”
“茉兒俠女心性,幫助人只是隨手之勞,她從未放在心上,也未圖會有后報。”
“她更不曾想過會因為隨手助人,而得一段姻緣。”
“此事…未免兒戲!”宋青苑搖搖頭。
如果她所料不差,這樁婚事一旦提出來,第一個反對的定是葉氏與宋誠義兩夫妻。
因為前有吳堯,他們再也不可能給宋青茉定一個不知根底的男兒。
恐怕孟瑤也正是因著想到了這一點,才會在這時與她說起此事,也算提前探探風。
想歸想,宋青苑還是道,“若是少夫人實在有心,不妨把此事說與我祖父,祖母,三叔,三嬸聽。”
“畢竟自古以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與茉兒是同輩,在她親事上實在是不好插手…也插不得手。”
宋青苑謙虛的說著。
“那…”孟瑤想了想。
明知道是宋青苑的推脫之詞,仍然道,“等到改日得了空,我便去詢問三老爺,三夫人。”
兩人說話的功夫,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孟瑤抬起手擦了擦發間留下的汗漬。
一旁的丫鬟見狀,連忙關切的詢問道,“少夫人可是累了,要不要我們先回去?”
一旁的宋青苑聽見,也跟著看過來。
只見孟瑤此時臉色微微有些蒼白,顯然是久站累著了身子。
于是也建議道,“勞逸結合,少夫人出來久了,不妨先回去歇息一下。”
“那…好吧!”
孟瑤思索片刻,終是點了點頭,依依不舍的看向遠處。
其實她還想再堅持一會,也能讓李子陵和他的女俠再多接觸一陣。
可是…孟瑤無奈的搖頭,身子骨吃不消啊!
“去叫人吧!”孟瑤轉頭,向著丫鬟吩咐道。
幾個呼吸的功夫,李子陵便跑了過來。
對著宋青苑微微行禮后,便跟著另一名護衛,陪著孟瑤回了其居住的院落。
又過了一陣,宋家村的大娃小娃也玩兒累了,于是各回各家。
翌日清晨。
天朗氣清,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讓人連呼吸都覺得順暢,還帶著股說不出的清新勁。
宋家眾人吃過早飯,宋青苑便去了上房,和周氏一起把昨天準備好的送周老姨娘的禮物一一匯總,逐個挑選。
待一切完畢后,連著信一并交于田大奎帶去縣城,托人送到澹臺府周老姨娘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