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90 班師回國

熊貓書庫    劉備的日常
🔊點這里聽書

  俯瞰一群痛哭流涕,痛徹心扉之豪酋。閃舞www.35xs.co劉備不由心生慨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劉備常言,活在當下。

  又說“百聞不如一見”。道聽途說,終不可信。

  少復祖爵,劉備名聲在外。時少年得志,欲大刀闊斧,做一番驚天動地,惠及萬民的大事來。有感于幼時宗祠大考。樓桑劉氏雖子嗣眾多,卻代代只能甄選四人,習文識字。便是如此精挑細選,還被某個不知名大儒,拒之門外。只愿收為著錄弟子。

  故而復爵后,劉備首當其沖,便要大興儒學。

  造紙術,印刷術,二大神技,皆排在首位。

  然待深思。劉備捫心自問:印什么?

  答案呼之欲出: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莫過如此。

  于是便準備,著手施為。命耿雍網羅海量儒家經典后,劉備卻發現。同樣是一部《尚書》。版本竟五花八門,不一而同。缺、漏、錯、別,不一而足。話說,劉備家學淵源,恩師亦精于《尚書章句》。奈何所學,亦有出入。

  后又悉知,熹平四年(175年),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得到靈帝許可。于是,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由蔡邕等書石,鐫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前。閃舞www.35xs.co碑高一丈許,廣四尺。所刻經書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除《論語》外,皆當時學官所立。

  且石經以一家本為主而各有校記,備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于后(將各家不同注解,列于經文之后)。

  “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兩,填塞街陌。”

  史稱:《熹平石經》。

  換言之,自熹平四年(175年)首刻,至光和六年(183年)碑成。《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和《公羊傳》、《論語》,天下才有了統一的法定版本。

  究其原因。正因流傳版本太多。甚至,皇家藏書范本:“蘭臺漆書”,亦遭內外勾結,而被人篡改。鑒于此,蔡邕等人才上疏,校正經書、刊刻于石的奏請。得先帝許。

  即便如此。待光和六年,版本已定。因何劉備不加緊印刷,傳于后世?

  薊王亦如此想。然,又起分歧。

  如何注解?

  若類比石經,以一家本為主而各有校記,備列學官所立諸家,異同于后。

  且問:以何“家本為主”?

  后世觀古文,注解常見三人:蔡邕、鄭玄、顏師古。www.35xs.co時下為各類經文注解之大儒,多如過江之鯽。恩師盧植,四少師崔寔、劉寵、陳寔,皆有注解。幾人皆是經學大家。便是所謂“一家之言”。各有“家本”。

  用誰不用誰。

  術業有專攻。誰人最擅長,便用誰。

  如此,便以蔡邕為例。

  或有人言,時蔡邕攜藏書百車來投。薊王為何只收錄于藏書閣,卻不大肆刊印。

  只因劉備所見,蔡邕勸阻護烏桓校尉夏育討伐鮮卑時,疏中有此句:“天設山河,秦筑長城,漢起塞垣,所以別內外,異殊俗也(詳見:《臨鄉·1.34內憂外患》。另,此章特意譯成白話)。”

  此種思潮,便是所謂“內諸夏而外夷狄”。

  然劉備卻以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

  非但與劉備認知相悖。亦與大漢國策相悖。終漢一朝,蠻人北上,胡人南下,羌人東歸。充而化之: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日月所照,皆為漢民。

  于是,郭奉孝言:“再有四百年,無分華夷。四海升平,光融天下。郭嘉竊以為,若我大漢做不到,再無人能做到(詳見:《四海·1.146大而化之》)。”

  故蔡邕藏書雖多,薊王不用。

  煌煌天漢,王者之心。必然兼容并蓄,海納百川。

  用于薊王。便喚作:光融天下。

  守護初火,焚盡蠻荒。

  還是那句話。不設身處地,活在當下。如何能知漢人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切莫以后世經驗,反推前朝。

  又謂“借古喻今”。國策開放與否,顯然與國力相關。今日之中華,可比昔日之大漢否?

  言歸正傳。

  一眾豪酋所求,薊王無不應允。

  賜清鋼良鐵,堅兵利甲,以御仇敵。

  眾豪酋感激不盡。指天為誓,永不復反。

  中島各部,皆有神兵在手。互相掣肘,不敢妄動。于是爭相獻媚于薊王,生怕為他部所先。

  戲志才之計,成矣。

  公孫康、公孫恭二人所建海港,位于澶洲北島西南大灣入海口。又因此處海岬,巖石高峻,形如木杵,被當地部族稱為“呂宋”,故取名呂宋港(馬尼拉港)。薊王親眼所觀,當不啻金蘭灣中象林港。乃是難得天然良港。

  二人確有眼光。

  北島毗舍邪人,性情溫順。善漁獵及農作。只需引入薊國良種,稻作當可一季數熟。尤其港口背依平原(呂宋平原),雨水豐沛,亦利圩田。

  應中島毗舍邪人所請。薊王遂命公孫康、公孫恭二人擇其一,泛舟南下,擇址督造新港。

  事有巨細,井然有序。

  如何施為,無需薊王親臨。待安撫一眾豪酋,薊王遂率船隊北上。經由南醴、甬東等,中繼港。補充消耗,返回泉州港。

  薊王遠征萬里,為大漢收復失地。功高蓋世,已不足以稱之。

  朝中又起賜加九錫之論。

  少帝六百里傳書,詢問太妃之意。

  被母親婉拒。

  言,薊國千里國土,四百城港,三百子嗣,千萬國民。古往今來。得此厚賜,未有如薊王者。既心滿意足,加九錫何用?

  少帝將太妃上表,當殿誦讀。

  百官聞之,無不慨嘆。

  于是賜加九錫,再次作罷。

  少帝亦得心安。

  薊國果是純臣。恪守臣節,不愿專權。

  薊王上表,請立江表諸港,及象林苑等,諸多條陳,無不應許。固然超出十港,然區區小事,何足道哉。

  薊王無難事矣。

  少帝穩坐大位。待幽冀七國獻費抵京。內憂外患,當可一并剪除。

  太后深諳商賈之道。料想,開價雖高,卻終可商量。

  心念至此。環視百官,少帝不由得渙然冰釋。

  江山終入朕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