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62 陰陽連環

熊貓書庫    劉備的日常
🔊點這里聽書

  見薊國造追魂弩,在閻行手中燒成一支火把。火雨如瀑。順著秘環手套背上搪瓷甲片,濺落地面。若非閻行早有準備,提前將追魂弩豎起,便已引火燒身。

  荀攸肅容言道:“如此看來,河洛死士之弩,并非造弩工藝不濟,而是齒油另有古怪。”

  田豐說得更直白:“或許,河洛死士所持,便是如假包換的追魂弩。只因齒油而起火。”

  沮授表情亦說明一切:“換言之,自前都水長卞紀亡故,國中仍伏有黃巾余孽。”

  見賈詡表情淡然,荀攸又道:“莫非,文和已窺破此人身份。”

  賈詡輕輕頷首:“先時以‘白波四將’設連環計,名為‘養國賊’,實為‘清君側’。彼時我已生疑。時至今日,八九不離十也。”

  荀攸這便醒悟:“先前,文和欲令白波四將,投靠董卓。又命南匈奴王庭、鮮卑奢延屬國,自備糧草,出兵助董。彼時已知,‘養賊自重’之計,定會被主公看破。以我主之磊落,必不屑于‘權謀篡位’。定會叫停此計。果不其然,主公傳檄天下。董卓數萬兵馬,一朝散去。白波四將,得見天日。以輕,神上宗師之心。逼其再出手。”

  賈詡輕輕頷首:“此乃‘陰陽連環計’之‘陽環’也。”

  “陰陽連環。”沮授問道:“‘陰環’又在何處。”

  “神上宗師藏身幕后,數十年籍籍無名。若非武庫令蘇越,破鄴城機關大陣。收繳太平道往來密信,方令其身份外泄。否則,我等實不知,太平道早與墨門明宗同流合污。共謀天下。”

  荀攸亦點頭道:“神上宗師乃墨門鉅子,行事隱秘。即便此刻,我等亦只知其名,未知其人也。”

  “此便是‘陰環’之關竅。”賈詡道破天機:“先前。此人數十年如一日,伏于暗處,聲名不顯。為何近年來,卻改弦更張,急于求成。何其急也?”

  “歲不我與。”田豐脫口而出。

  “然也。”賈詡言道:“日月逝矣!詡竊以為,神上宗師或時日無多,故加快行事。先趁先帝為竇太后上壽禮時,暗中下毒,不料殃及王美人無辜喪命。后又趁先帝北巡設伏,命黑山賊張燕,一擊而中。先帝箭瘡崩裂,命喪困龍臺。待兄終弟及,合肥侯繼位。又趁新帝急于求成,冒險誅殺十常侍時,以薊國追魂弩相贈,卻暗更齒油,令神兵利器無故燃燒,新帝功虧一簣。造四方相殺之勢。殃及宗室諸劉,乃至新帝被黜,鞠城賓客死傷慘重,洛陽朝廷聲勢大衰。至此,大賢良師已除前后二帝。更令今漢國祚,難以為繼。然連番出手,破綻必然難免。”

  細細體會,眾人皆有心得。荀攸又問道:“破綻何在?”

  “破綻便是宋奇,宋元異。”賈詡笑道:“自黃巾覆滅,太平道聲勢大不如前。神上宗師座下亦人才凋敝,捉襟見肘。不得已,唯啟用大賢良師麾下散兵余勇。張燕、宋奇,皆如此。宋奇乃先帝宋皇后長兄,滿門遇害,身負血海深仇,對大漢切齒生恨。不惜入太平道,舉兵謀反。本以為,投靠神上宗師,乃是必然。然,當知我主昭陽穆貴人,便是先帝宋皇后時。詡,這才如夢初醒。宋奇既已得知宋皇后下落,因何還助紂為虐,處處與我主為敵。不怕延禍昭陽貴人乎?”

  環視眾人,賈詡擲地有聲:“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上兵伐謀,趨利避害。試問,神上宗師,連番設謀,所為何來?”

  “自是改朝換代。”沮授對曰。

  “然,大賢良師三兄弟,皆已授首。即便謀取天下,神上宗師時日無多,又如何坐穩江山。”賈詡語速飛快:“即便僥幸達成所愿,黃巾覆滅,太平道后繼無人。諸位再試想,那時,能繼承大統者,首推何人也?”

  “當是我主…”田豐脫口而出。一時滿堂寂靜,落針可聞。

  賈詡眸中精光一閃:“沒錯,正是我主。如此說來,神上宗師所作所為,乃是為我主奮取天下,披荊執銳也!”

  “這如何可能!”沮授連連搖頭:“我主與黃巾勢不兩立,天下皆知。賊人又如何肯將萬里江山,拱手奉上。費盡心機,卻只為我主做嫁衣。此理不通。”

  賈詡笑道:“如公予所言,以大賢良師為首之太平道黃巾軍,確與我主勢不兩立。然,自神上宗師主事以來,黃巾余孽還是生死大敵否?黑山、白波,甚至葛坡黃巾,先后來投。料想,只需我主王旗所至,天下黃巾必聞風而降。”

  “換言之。大賢良師誓與我主為敵。神上宗師,則…不然!”田豐一時渾身惡寒。顯然亦窺破此中迷局。

  賈詡一聲長嘆:“彼時,先帝被困沙丘,詡便已生疑。神上宗師行事,為何皆使我主得利。先前百思不得其解。如今終是醒悟。神上宗師,是友非敵。”

  上兵伐謀。計謀之作用,無非是“損人利己”。最大程度使本方獲利。以最小之代價,攫取最大之利益。

  那么,從獲利角度而言。神上宗師一系列的所作所為,正潛移默化,將劉備一步步送上大位。

  先帝崩后,薊王劉備再無掣肘。更為托孤重臣,力排眾議,扶立新帝,聲名如日中天。今新帝被黜,薊王又立諫太皇竇太后垂簾監國。朝中只剩孤兒寡母,廢史立牧,自取其禍。二宮流血,朝堂日漸衰弱。天下人心思亂,更思變。

  一言蔽之,“代漢者,當涂高也”。

  先前種種矛盾,被眾謀主歸咎為太平道一心反漢。如今再看,皆是利益使然。

  神上宗師與薊王劉備,最大的共同利益,便是“天下得安”。

  聽到此刻。饒是猛張飛,亦幡然醒悟。瞪大環眼:“莫非,神上宗師乃大哥之友不成!”

  此答案,太過匪夷所思。然卻又,合情合理。

  荀攸亦醒悟:“‘養國賊’乃陰陽連環之陽環,‘清君側’則是陰陽連環之陰環。文和早知,神上宗師乃我主身邊之人。故行連環,只為‘清君側’。”

  “然也。”賈詡深長一笑。

  永興元年(153年),秋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饑窮,流冗道路,至有數十萬戶,冀州尤甚。

  白日高懸。便有一輛馬車,行駛于冀州官道。

  見路上饑民,衣衫襤褸,面容枯槁。車上女童稚聲言道:“阿爹,這些人好可憐。”

  “天災人禍,亡國之兆。”車內文士言道:“甯兒且安坐,莫再窺視。”

  “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