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114 難兄難弟

熊貓書庫    劉備的日常
🔊點這里聽書

  西邸,萬金堂。

  見陛下沉默不語。王美人遂將已在懷中酣睡的皇子,輕輕放入胡床。起身來見。

  “陛下何故憂擾?”

  “自為朝政。”陛下隨口答道。

  王美人旋即不語。陛下自行說道:“薊王上表,求開黨錮。黨人于國有利,然卻于朕不利。兩難之間,故多躊躇。”

  “薊王乃是宗室。必然知曉其中厲害。臣妾聽聞,為全大局,壯士亦多斷腕。”王美人柔聲寬慰。

  “壯士斷腕。”陛下眼中忽閃過一絲異色:“美人,言之有理。”

  “開春以來,入西邸求官者寥寥。只因關東群盜蜂起,民生凋敝,無利可圖也。而隴右,羌亂未平,又遍布羌胡牢營,非薊王不可鎮守,自無人愿去。江左富庶,卻時有山越為患,合浦等地,民怨四起,眼看暴亂將起,亦無人問津。關中大地,事關國祚,又豈能假手于人。放眼望去,已無寸土可售。”陛下一聲長嘆:“今季諸國上計,獻費頗低。唯有薊國可稱足量。如之奈何。”

  王美人忽道:“陛下何不將庫中舊時五銖,皆換成四出文錢?”

  “哦?”陛下一愣,斷然搖頭:“以一兌五,何其虧也。”

  王美人又道:“既是薊王上表,求開黨錮。陛下正好開口,以一兌一。豈非獲利數倍。”

  陛下略作思量,不禁大喜過望:“美人妙計!”

  細細一想,又搖頭道:“以一兌一,薊王必不肯納。然若二對一,或五兌三。當有余地。”

  即便是五兌三,與五兌一相較,亦為其三倍。如此,轉手之間,銷金窟內銅錢,當多增二倍!

  “美人如玉。真乃朕之‘內助’也!”陛下由衷贊嘆。

  王美人盈盈下拜。

  “來人。”陛下一掃頹勢。

  “奴婢在。”

  “速把黃門令喚來。”

  “喏。”

  朝中百官俸祿,為“錢谷各半”。便是為平抑糧價。豐年多禾,糧價偏低,還有銅錢維系。若如此這般,糧價如馬價,銅不值錢,亦還有半谷維持生計。

  朝廷設想周到,諸如三公九卿,自不會缺衣少食。

  然斗升小吏,卻苦不堪言。尤其是關東大地,多有小吏棄官而去。令吏治更加糜爛。

  待賑災糧秣吃完,饑民無有活路而為流民者,日眾。還有不愿離家而裹挾落草者,亦多。豪強大族,廣建塢堡。掘溝引水,上設箭樓弓手,又置吊門進出。馬價、糧價一路走高。

  對薊國而言。影響甚微。

  只因“糧馬同價”。三郡烏桓、十四部鮮卑,南匈奴各部,北疆十二部高車。以牛羊換薊國糧秣,亦未有增加。

  新得南部五縣,已調派干吏,前往交割。自西而東:北新城、高陽、易縣、鄚縣、文安。五縣在籍人口三十余萬。不及升平年間一半。足見黃巾禍烈。

  加之先前六縣,薊國已有十一縣。乃河北第一強國。四方館雖無大賢出仕,三百石城長,卻是不缺。

  話說,薊國四師之大儒陳寔,四子陳諶,字季方。與兄陳紀齊德同行,父子三并著高名,世稱:三君。因黨錮,賦閑在家。年前病重抵薊國,入國醫館診治,方才轉危為安。

  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與老父,兄長商議后,便出仕薊國,授為博士祭酒。得食千石俸。

  少年時,陳紀子陳群,曾與陳諶子陳忠,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于祖父陳寔,陳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指兩人難分高下。

  后稱兄弟皆賢為“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陳忠亦少年英才。入學薊國太學壇,拜在大儒崔寔門下,習治政之術。

  大儒陳寔二子陳政、三子陳洽、五子陳信、六子陳光,緊隨二位兄弟,亦紛紛出仕薊國。

  “太丘六子”同殿為臣。轟動海內。

  之所以,六子同出。正因身受黨錮所累。須知,便是六子陳光,亦是順帝陽嘉四年(135年)生人。今已年近半百。若不出仕,此生再無機會。重開黨錮,風傳許久。卻難施行。天下士人早已失望。今薊國如日初升,能三興大漢者,唯有薊王。幾成海內共識。

  又何須多此一舉,押寶別家。

  薊國多“少年長吏”。數位“老臣入朝”,亦可做艙石持重。且六人各已有子。陳政之子陳佑,字景叔,亦是良才。也已入太學壇,拜在大儒劉寵門下。還有陳唐、陳談、陳締。皆德行出眾,才華亦足可為一城之長。

  天下皆知,薊王尤重才德。薊國行高薪養廉,便是三百石城長,亦需德才兼備而不可任。有才無德,為禍更烈。

  陳家三代皆遷入薊國。英才輩出,將為薊王所用。如何能不令天下驚嘆。

  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若以“天下大局”視之。陳寔以滿門押注薊國,必有十足勝算。

  天下士人,聞風而動。

  此時還不登薊王之車,更待何時。

  薊國太學壇,后院精舍。

  慈視正用心練字的愛女蔡琰,蔡邕有感而發:“陳太丘雖有六子。然我有一女,足矣。”

  夫人聽聞,不禁嗔道:“可是想納妾?”

  蔡邕一愣:“夫人何出此言?”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若想生子,何不納妾?”夫人試言。

  蔡邕搖頭道:“夫人多慮了。為夫并無此意。”

  見夫人猶不信,蔡邕這才說道:”琰兒機敏聰慧,深得王太妃,王妃疼愛。日后落落初成,必入薊王家門。故為夫才有此嘆。”

  “果然如此?”夫人笑問。

  “正當如此。”蔡邕亦笑。

  樓桑演武場。

  “張大哥!”聽聞張郃應募入伍,馬駒兒等人,急忙趕來相見。

  “各位賢弟。”一身戎裝的張郃,這便抱拳。

  “先前早已說好,我等兄弟共進退。大哥何其急也?”馬超問道。

  “王命自出隴右。王傅奉命興兵,討黑山群賊。今又得五縣,恐人手不足,故來應募。”張郃笑答。

  “大哥年不足十五。如何上陣殺敵。”潘獐兒亦勸。

  “王上少年成名。薊國少年長吏何其多也。又豈,少我一人。”張郃豪氣自生。

  正說著,忽聽頭上有人喚道:“你便是張郃?”

  仰頭一看。馬上少年英豪,正是年方十八的薊王四弟,太史慈。

  “正是。”張郃等人急忙行禮。

  “我還缺一隊率。可愿同行?”太史慈笑問。

  “求之不得!”張郃仰面答道。

  “且隨我來吧。”太史慈這便撥轉馬頭。

  “諸位賢弟,為兄去也。”張郃跨馬追去。

  “大哥保重。”馬超等人躬身相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