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193 西域使館

熊貓書庫    劉備的日常
🔊點這里聽書

  漢庭重開西域都護府的消息,今已遍傳西域。

  五十五國,紛紛遣使抵達它乾城。拜見過西域都護后,又按照劉備的要求,入駐使館區的各國使館,長居城中。

  使館整體建造在高臺之上。

  亭臺樓閣,皆比照漢式架構又結合西域風情,精心督造。幾乎占據了內城全部的西城區。

  內城的東城區,則是都護府各級屬官官舍。

  都護府障城,居于正中。

  一條‘回’字行環街,將三個區域分割開來。南北是兩個面積頗大的廣場。

  用來集會,或閱兵。都是極好的。

  這也就意味著。與以往來去匆匆不同。西域五十五國國使,要長住使館。全權代替各國國君,處理各國與各國,各國與都護府間的各項事宜。

  此乃劉備仿照后世的一大創舉。

  如此以來。無需等到年初或年尾。各國皆可實時處理,各國間突發的爭論、矛盾和沖突。

  并請求西域都護府,為雙方調停,處理。

  效率比以前,可謂突飛猛進。

  所謂事不宜遲。一旦西域各國,習慣了此種,代價最低,效率最高,且最為公正權威的紛爭處理模式。

  便將越發依賴西域都護府的存在。也將更加緊密的捆綁上大漢的戰車。

  最主要是,有了大使館的存在,各國之間便不敢,在沒告知都護府,并獲允許的前提下,妄動刀兵。

  尤其對一些小國來說,有漢庭為其撐腰評理,自當生活的更加安穩。不必再整日憂心,被大國所并。

  一舉數得。

  而就劉備來說。西域大使館的建立,使其能更緊密的掌控西域諸國。實行深度漢化。最終將西域諸國,融入大漢版圖,成為諸侯國的重要手段。

  一旦“凡事找都護”,深入人心。便是劉備徹底把控西域之始。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強權。

  強權便是公理。尤其對弱肉強食的西域城邦,以及虎視在側的域外大國來說。

  為此,劉備需時刻保持西域都護府無敵的強大。

  這也是他不惜花費重金從域外買來近三十萬奴隸的原因。

  在封建時代,人口等同于生產力。作為二十八萬奴隸的主人。劉備已深度改變了西域的人口結構和權力天平。

  只需西域都護府治下的城池,能糧草自給,民心必然安定。那時再行漢化。募集強兵,鍛造良甲,何愁不能為大漢藩屏。

  這些來自后世的政治手腕,時下的西域諸國,不可能知曉。

  在西域人樸素的心里。既然漢庭愿為他們出頭,何樂而不為呢。

  對吧。

  在兩位府丞忙于政事的同時。都護府的武將們,也在加緊整編隊伍。

  劉備此來只帶了三百家兵。

  先在肩水金關下,俘虜八千拓跋別部突騎,和一千并州狼騎。

  緊跟著從戍邊老卒家眷中招募二千弓弩手。又在渠犁城,收編五百馬賊。

  再有二萬余乞伏部鮮卑,瀕死來投。劉備從中招募了三千突騎,交由兩位義弟操練。

  最后又從十二萬貴霜奴隸中,招募三千精通回馬箭的弓騎,十五萬烏孫奴隸中招募六千長槍游騎。

  麾下兵士二萬余。兵強馬壯,氣勢如虹,可堪大用。

  一千并州狼騎,已全部調撥給徐晃統領。準備帶回。

  臧霸獨領兩千突騎,駐守烏壘城。

  徐榮領一千弓弩手,一千弓騎,兩千游騎,三千突騎,與本部一百鼉龍騎,駐守它乾城。拱衛西域都護府。最精銳的鼉龍騎,用來護衛兩位府丞。

  程普領一千弓騎,兩千游騎,三千突騎,并本部一百射虎騎,駐守楨中城。扼守通往蔥嶺以西的咽喉要道。順便為劉備收取占道費。

  段煨領一千弓弩手,一千游騎,駐守高昌壁。護佑柳中一線屯田。

  張猛領一千弓騎,一千游騎,屯住昆侖障。守護伊吾屯田。

  還有約三千拓跋別部鮮卑,要帶回臨鄉與家人團聚。

  渠犁城仍由城都尉馮莫率本部人馬駐守。渠犁距烏壘不過百里。只需狼煙一起,臧霸領二千突騎,瞬息可至。

  兩部鮮卑,人馬皆披臨鄉制式鎧甲。胡騎皆披改良自于闐賊兵鎧的都護府制式鎧甲。

  從防御力上說,臨鄉兵甲自然高于都護府兵甲。

  但就周邊西域各國的冶煉水平來說,都護府兵甲,防御也足夠了。

  其中,被新納入鼉龍騎和射虎騎的二千精銳鮮卑突騎,標配西極良馬。戰力高出余下各部一大截。乃是精銳中的精銳。

  除去散落綠洲的農邑外,劉備還改造了許多馬邑。都護西域數百年來,大漢在綠洲上修建的烽堠、鄔堡、障城;還有許多被西域諸國廢棄的城池,星羅棋布,遍布綠洲。只需稍加修繕,便可作馬邑使用。

  隨絲路復通,大漢重開西域都護府。中原和西域,通商日益廣泛。大宗商品,諸如絲綢換良馬、機關器換良馬。糧食換礦石,糧食換美酒。在市中競相出現。

  貲庫的強大作用,隨之顯現。

  為了能享受貲庫提供的巨額交易擔保。許多胡商甚至不惜花費巨資,購買宅院、田產,舉家遷入它乾城。登記造冊,成為都護府治下之民。

  劉備的戶籍政策,一視同仁,面向整個西域。能成為西域都護府治下的大漢子民。胡商皆趨之若鶩,與有榮焉。

  四夷以漢化為榮,可不是說說而已。

  能在貲庫開設一個家庭賬戶。實在是太方便。只可惜,劉備念念不忘的鑄幣權,陛下的詔書中只字未提。

  算了,這個要求確實有些難為陛下了。

  說起來。大漢有兩項制度,遠遠領先世界。

  編戶齊民制度。上計制度。

  編戶齊民制,可掌握民情。上計制,可掌握國情。

  兩種制度,相輔相成。處理得當,國情、民情,盡在掌握。

  事實上,案比的也不僅僅是戶籍。通過案比上計,朝廷能據此,對各級官吏是否稱職,作出評判。

  比如正與老母親,相伴西行的杜畿,杜伯侯。歷史上曾任河東太守十六載,評價其政績“常為天下最”。

  也就是說。拿全天下的太守相比。河東太守杜畿的政績,經常位列前茅。此人絕對是劉備所急缺的頂級內政人才。

  之所以能得出這個令人信服的結論。嚴格的統計制度,居功至偉。

  由此可見。大漢的強大,在方方面面。

  如何能不令人敬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