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154 火攻破敵

熊貓書庫    劉備的日常
🔊點這里聽書

  徐榮見追兵迫近,這便沖后車喊道:“輕車!”

  輕車簡從,才能跑的快。想我高祖路遇追兵,為了跑快,甚至不惜把自己兩個女兒推下車去。如今逃命要緊,哪還在乎這些許的銅錢?

  一箱銅錢便被扔出車外。

  落地后崩碎,散成一地的錢幣。

  蠻兵這便一擁而上,爭搶銅錢。無論渠帥如何叫喊,也要抓把銅錢揣進懷中再跑。

  待蠻兵迫近。便又有一箱銅錢扔出車外。

  于是乎,但凡路遇追兵,便扔下一箱銅錢。分散蠻兵的注意。車隊一邊扔,一邊跑。蠻兵一邊搶,一邊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追著車隊,一頭扎進了山林。

  眾渠帥不疑有他。加倍催促手下不提。

  蠻兵們也樂得去哄搶丟下來的銅錢。一緡錢重十二斤。懷揣大把大把的銅錢,如何還能跑快。打頭的精兵漸被后來蠻兵追上。大家擁擠在一團,亂亂哄哄,早就失了陣型章法。

  莫邪山,綿延迤邐。東西橫臥一百余里。傳莫邪于此鑄劍,乃為山名。俗稱劍山。后世毀山取石,不復先前壯美。

  此時山幽林密,車隊轉眼便無蹤影。

  蠻兵只能沿車轍(車輪印),追擊。

  眼看數萬蠻軍撒入山林,當中也有機靈者向眾渠帥進言,‘逢林莫追’。眾渠帥卻笑而不納:太守不過數輛車架,十幾親隨。我等數萬大軍,有何懼哉!

  車轍漸漸分叉。顯然是太守那幾輛車架各自奔逃。

  渠帥商議之后,分兵去追。

  其中最大的一股蠻兵,沿車轍最深的路徑,一路追了下去。山路漸漸陡峭。不知不覺,已到山腰。車轍忽然消失,渠帥急命人四處尋過。翻過一個丘脊,又見車轍。心中大喜。這便翻越丘陵,追進一山谷。

  與幽暗秀麗的山林不同,這座無名谷卻多荊棘草叢。

  腳底草甸頗厚,踩上去甚是松軟。

  渠帥漸漸生疑。如此厚的草甸,行走已頗為不易。如何能行車馬?

  這便猛然停步,伸手往腳底一抓。只見手中碎草切口齊整,分明是用鍘刀切碎的馬匹草料!往鼻下一送,隱隱有魚腥味。山野之草,何來魚腥!指腹來回摩挲,草根竟粘著魚膏!

  三國志·魏志·劉馥傳:“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草墊)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魚膏,便是魚油。多用來縱火!先前車轍印,怕也是事先留好。便是要賺我等入谷!

  “速退!速退!”渠帥用蠻語呼喝。然而大半隊伍已入山谷,如何能叫停!

  嗡——

  四面弦響,火箭天襲。

  還夾雜水龍弩車射下的油囊。砸中盾牌、山石,當即崩裂。濺出大片魚油。

  四面火起。將整個山谷團團圍住!道道火舌,由外向內,飛快延燒。蠻兵虎皮衣盾,沾火即焚。轉眼燒成一個個火人。如此四處奔逃,點燃更多蠻軍。

  劉備居高俯瞰。不禁心生駭然。

  如此場面,實在是慘不忍睹。

  恩師面無表情,輕聲問道:如何?

  劉備頓了頓道:慘絕人寰。

  恩師又問:以后可愿再行此計?

  劉備又頓了頓道:若能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懸,有何不可!

  恩師輕聲一笑:只為黎民百姓?

  劉備吁了口氣:也為身邊袍澤摯友。

  劉備心中所想,果如恩師所料。或許此時的劉備,摯友親朋在心中的份量,遠超黎民百姓。之所以用連環計賺來蠻兵,再一把火燒凈。更大的原因,是不想耗損自家兵力吧。

  可惜東西橫臥一百余里的莫邪山,撒出去的斥候只找到數個合適縱火的山谷。不然,全殲蠻兵也不在話下。縱有合適山谷,也因坡緩林密,火勢一起,斷難控制。被劉備忍痛舍棄。

  見山中皆有火點升起,不多時便火光沖天。陰陵城上守軍,又紛紛看向郡都尉鄭寶!

  鄭寶拔劍在手:“太守妙計已成,且隨我殺出城去!”

  “喏!”

  吊橋轟然放下,郡都尉一馬當先,殺出城去。州郡守兵傾巢而出,殺奔敵營。一邊殺人,一邊縱火。留守老弱蠻兵不能敵,紛紛逃竄。恰逢入山敗兵,哭聲震天。只顧奔逃,不看腳下。紛紛陷入城南陰陵大澤。不是溺水而亡,便是被漢軍追上,一箭射死。

  劉備放火前,便命部曲伐盡周圍樹木,設置隔離帶。大火只燒山谷,卻未蔓延整座莫邪山。

  便是有零星火點,也被撲滅。

  如此延燒一夜。等天明,火勢漸漸退卻。

  風中彌漫著毛皮和人肉的焦糊味。許多蠻兵渾身黢黑,抱成一團。四肢焚化,只余軀干。根本辨不清面目。只怕有數千人葬身火海。還有數千自相踩踏,亂戰互擊而亡。兵敗如山倒,慌不擇路,陷溺大澤者亦有數千。

  再加上州郡守軍一路掩殺,逃回蠻區者,十不存一。

  圍城盡解。

  又過三日,打掃戰場,掩埋尸骨,錄入軍功。盧植這才乘車入城。城中百姓,灑掃街道,焚香兩側。跪地相迎。

  鄉音雖與涿縣不同。可無論青絲皓首,華服庶衣。皆我大漢百姓。

  九江郡吏,太守府屬官,郡中父老同在府前迎接。

  還有三老趕來敬酒。

  盧植命劉備停車,在白毦精卒的護佑下,長揖行禮,接過三老敬酒。先灑酒于地,謝天地生養之德,再細嘗酒味,跟著仰杯而盡。

  儒家認為,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驕奢淫逸。酒德的記載,始見于尚書、詩經。用酒祭祀敬神,尊老奉賓,都是德行的體現,故而儒家并不反對飲酒。

  尚書·酒誥關于飲酒,歸納起來為:‘飲惟祀’只有在祭祀時才能飲酒。‘無彝酒’不要經常飲酒,平常少飲酒,以節約糧食。‘執群飲’禁止民眾聚眾飲酒。‘禁沉湎’禁止飲酒過度。

  飲酒禮儀主要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先拜,已示敬意;再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后淺嘗酒味,加以頌揚;最后仰杯而盡。

  恩師雖身居高位,然此酒乃是三老所敬。當執晚輩禮。

  見恩師舉止有度,自有風儀。

  郡中人物,皆大歡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