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61章 不屑

熊貓書庫    續南明
🔊點這里聽書

  下午時雨就停了,不過道路一片泥濘。

  申時中,楊河也準備去赴宴。

  因沒轎子,也沒置馬車,為防止回來時下雨,陳仇敖就為楊河備上雨衣,一種絲絹料子,外面涂上桐油,這時絲絹浸涂桐油都呈黃色,宛如琥珀之色,所以這時的油衣又稱琥珀衫。

  然后還有大帽,涂上生漆或桐油,一樣可以防雪御雨。

  至于陳仇敖等人,則是攜帶雨帽氈衣,氈料厚實,不僅可以御寒,還可以御雨,遮擋風雪,功能多樣,軍旅多用之。

  此時雨衣制作已經頗為考究,所用材料也多種多樣,大體士宦之家的雨衣,多用油絹來制作,取其質輕,農夫、漁人則蓑衣大笠了。

  楊河的斗篷多少有些防雨功能,但怕下大雨,還是帶上雨披油衣。

  眾人一番忙碌,準備出門,除了陳仇敖等人,他署廨七個人,馬夫膳夫留下,又留一皂隸看署,然后門子與兩個皂隸隨同去。

  這時皂隸算是各官門面與護衛了,輪流值班,門子則是官方安排的雜役,端茶倒水,打掃衛生。

  上官少長隨的,還會兼任跟班,隨身攜帶官員的拜匣,坐墊衣飾等物,跑跑腿,送送私密信函名帖只是尋常,算是官員比較貼心之人。

  也因此獲得好處與隱性權力,俗話說的宰相門前七品官。

  如清時和府,每個門子就權勢熏天,稱二爺,他們是仆從,自己卻擁有大量的仆從,稱三爺,外官拜見,送上五千兩銀子二爺都見不到,只能見見三爺。

  楊河對門子類素為不喜,但身邊也需要個打掃衛生,端茶跑腿之人,這些勤務雜事,他不可能讓陳仇敖等人去做的,他們是將士軍人,他要培養他們的軍人氣質。

  撥到他署中這門子也頗為年輕機靈,做事比較勤快,懂得官場的各種規矩,合乎楊河心意,聽說他是與鄧巡檢八桿子能打著的遠房親戚,也姓鄧,但該說的話也要說。

  他就對鄧門子說:“你到署中,該得的好處可以得,但不該撈的就不能撈,知道嗎?”

  鄧巡檢這兩天也賴在練總署中,當時他也聲色俱厲的喝斥鄧門子:“楊老爺說的話你要記住,你雖是我的親戚,但犯了事,也不會縱容你,知道嗎?”

  鄧門子伶俐的磕頭:“小人知道,小人能撥到楊老爺身邊,是三生修來的福氣。小人早仰慕楊老爺的威名,文韜武略,只望常日相隨下能學得一絲,這樣小人積點福,后世子孫也能謀個出身。”

  當時陳仇敖等人都嘆為觀止,果然是門子,嘴巴就是能說。

  他們現在楊河體系中雖身份不凡,但論世情,論城里的見識,是不如這門子的。

  進睢寧這段時間,個個都很少說話,更少出門。

  楊河則聽得哈哈大笑:“這小子,有前途。”

  不過他還是決定以后署中大門,后堂門墻,以后皆用護衛輪流守護,各類雜事與跑腿則用門子。

  雖他們會少了很多門包,但憑他楊河的發展,以后這門子只要安份的話,白領小資的生活水平還是有的,也算緣分一場。

  攢典廉方正也沒有隨同,留在署中,這次宴會,不但鄧巡檢與楊河私語,就是知縣高岐鳳都悄派田師爺過來說,赴宴時不要帶廉方正,否則這次宴飲就等著不歡而散吧。

  這兩天楊河一樣飽受折磨,不說吃飯,買幾斤水果廉方正一樣要啰嗦。

  他幾次三番都想退貨,想想又忍下來。

  廉方正嚴肅古板脾氣臭,在楊河看來,是過于堅持原則的結果,他在明初可能會混得很好,然現在…

  但這是他的信念堅持,是改變不了的,好在這人雖然古板嚴肅,能力還是有的,署中各種錢糧收支統計,都登記得井井有條。

  特別對工程之事很了解,畢竟多年工房出身,所以楊河就忍下來。

  他現在身邊更無人可用,北岸的讀書人連新安莊都滿足不了,跟來睢寧的幾個人,陳仇敖五人雖然識幾個字,但離能寫會算差得太遠,不用廉方正,練總署如何運作?

  了解了廉方正這人,知道他本職工作肯定會做好,楊河就決定該干的活讓他干,私人交情還是免了。

  眾人出了大門,馬夫將各人馬匹牽來,赴宴楊河就沒有穿官服了,平日那身打扮,但斬馬刀與手銃仍然帶著,掩在貂裘斗篷之內。

  鄧巡檢也一身便服,圓滾滾身上一身紅袍,頗為喜慶。

  攢典廉方正領留署三人送出大門外,他深施一禮,對楊河說道:“此公筵設于衙外,于制不合,更兼筵金逾越。然大人堅持要去,學生也無法,只望大人早出早歸,不可流連嘻戲才是。”

  楊河道:“署中之事,就拜托廉先生了。”

  廉方正又深施一禮,嚴正道:“這是學生份內之事,大人勿需多說。”

  楊河無語,一撩斗篷,就上了馬匹,鄧門子連忙為他牽馬。

  陳仇敖目光銳利的掃了周邊一眼,也上了馬匹,策上馬到最前,他仍然鐵盔鐵甲,羊毛斗篷,身后背著標槍袋,馬鞍旁別著盾牌,后面還夾著防雨的油衣氈衣。

  然后余下三騎在最后面,鐵甲鏘鏘,長刀盾牌,將楊河與鄧巡檢等人夾在中間。

  一行人往衙前大街“迎春樓”去,楊河掃看四周,看署周邊轉眼就熱鬧了,各商鋪人氣就旺,楊河心想:“這就是房地產經濟。”

  不過此時土街滿是爛泥,下了大半天雨,還到處是水坑,步行的門子皂隸走著,皆是深一腳淺一腳,靴上滿是泥水。

  這時天氣賊冷,狗馬凍得噴鼻,鞋上漿著爛泥,甚至進水,那滋味可不好受。

  楊河嘆道:“這種道路,雨日出行真是受罪,這街道該修一修才是。”

  鄧巡檢笑道:“縣中哪來的錢糧,若街道都鋪上青石,那可耗費不小。”

  他試探道:“大人明后日就要回莊了?”

  楊河道:“禮金收到手,沒事就走了,流賊之事越急,諸事繁多,要早做準備才是。”

  這兩天送賀儀的人不少,雖然楊河少見他們,但禮物白銀都收下,有好幾百兩之多,他也派人前往北岸,讓新安莊的齊友信等人做好接納流民的準備。

  就在焦山莊附近理出幾個廢莊,作為安置流民之所,也正好北岸在修橋鋪路,修葺溝渠,這些流民前往,也有個活計生存。

  當然,暫時他們不可能與北岸民眾一個待遇,還需要考察。

  然后這邊之事大體就定了,糧餉已基本撥到位,雖然在楊河看來不多,五門火炮,因為子銃的原因,只找到二號小佛郎機一門,不過三號有四門,也算軍中有了大威力的火器。

  營房他也看過,十人一間的大通鋪,有火炕,然后有六十營間,基本夠用。

  官位官服又確定,這邊沒什么事,楊河就決定明后日回莊,加緊練兵造器,應對流寇的威脅。

  一些民政,如肥料廠什么,也需要他回去處理。

  鄧巡檢有些遺憾,因親近楊河的緣故,最近他在城內威望增加不少,連送禮的人都多了,沒想到就要走了,不過聽楊河這樣說,還是忙道:“大人費心國事公務,下官佩服。”

  楊河笑了笑,看街兩邊頗多人聚著圍觀,指指點點,內中還頗多青皮游手樣子的人。

  他不悅道:“怎么,本官設署,青皮光棍都跑到這邊來了,我練總署這片成了藏污納垢之地?”

  鄧巡檢笑道:“也不是,城內關心大人動向的人不少,這些人只是跑腿閑聽罷了。”

  楊河掃了一些人一眼,看得他們都是一縮。

  收回目光,他淡淡道:“青皮地棍,此輩渣滓也,若流寇來襲,這些人就是隱患。”

  楊河可知道這些地棍青皮的本性,平日胡作非為,亂時更是趁亂而起,呼雞逐犬,借交報仇,甚至京師形勢非常危急時,各地棍無賴還趁機聚眾大肆搶劫的。

  甚至敢放火轟搶諸大臣家,普通百姓被禍害者更不計其數。

  都是人渣,沒一點正面的價值。

  原本楊河認為城外的流民是一個隱患,看到這些青皮光棍,他意識到這些人一樣是隱患。

  他們隨便搞個破壞,比如放把火,都會造成城內百姓的驚恐騷動。

  看來流寇到來之前,必須清理干凈。

  他有了決定,語中就帶了殺機。

  聽楊河平淡說話,但內中殺意流出,鄧巡檢心中就是一凜。

  他可知道旁邊這年輕人,看著年輕,卻可稱是心狠手辣,一念之間,動輒殺人。

  他現在的地位,就是用人頭堆起來的。

  這些青皮地棍怕要慘了,好在他想來想去,自己久在北岸,跟這些青皮沒有聯系。

  他心下一松,這些人是死是活跟他沒關系。

  綠袍漢子耿爺被楊河目光一掃,有種寒毛都涑栗起來的感覺,下午時他又帶幾個地棍來到倪叔茶鋪,眾跟班中少了臉上貼著膏藥“馬爺”,他也沒在意,以為他去哪玩耍了。

  他們在茶鋪中坐了半天,讓倪叔暗暗叫苦,今日生意又黃了。

  耿爺坐了好久,練總署有了動靜,自然頗為關注,他自詡養氣,平日也學足了各老爺的作派,然而那楊老爺目光一掃來,他不由自主就低下頭,心驚肉跳的。

  他在倪叔等人面前作威作福,但遇到真正的老爺,特別街上這行人,就感覺自己是柔弱無助的小雞仔,有種天生的驚恐。

  他僵硬低著頭,待楊河一行人過去,耿爺才覺自己滿頭的冷汗,身上到處汗涔涔的。

  “耿爺,這楊…楊老爺只管打仗,不管城內盜捕之事吧?”

  與他一樣,身旁各地棍都是臉色蒼白,那楊老爺果然是天殺星,隨意瞟來一眼,有若泰山壓頂似的。

  他們平日在城中橫行,每每以為自己是天王老子,此時見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強權人物。

  就看那楊老爺的幾個鐵甲護衛,個個騎著驃馬,面帶煞氣,眼睛冷血,怕都從死人堆中爬出來。

  就他們一個,都可以殺光自己這邊所有人了。

  此時一個地棍更驚恐說道。

  耿爺咳嗽一聲,覺得自己嗓子有些發干,咕嚕嚕就將面前茶水喝光了。

  他抺下嘴,干澀的道:“城內這是魏老爺的事…咳…我們也算是他的人,楊老爺不看僧面看佛面,應該不會為難我們…咳,不過你們都仔細了,平時也要長點眼,練總署的人,一個都不能得罪…咳,我們都是小人物,楊老爺眼角看不到我們…”

  耿爺說著,心中卻猛然有些悲哀,自己可以在倪叔等人面前充老爺。

  然事實自己只是個假老爺,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

  遇到真正的上位者,自己的生死命運,也只在他人一念之間罷了。

  “如果楊老爺能治治這些青皮就好了。”

  倪叔等鄉鄰站著看,看耿爺等人萎縮的樣子,解氣的想著。

  果脯鋪內,爐中殘留著衣物的灰燼,旁邊的墻上,劃著三道深深的痕跡,內中一道,新添不久。

  劉大有從窗緣內望出去,年輕的臉上滿是神往,鐵甲森森,鮮衣怒馬,隨便一個眼神,就讓橫行市井的眾青皮萎縮如小雞,那為首的年輕老爺,也不過比自己年長一歲罷了。

  “大丈夫當如是。”

  劉大有看著,想著。

  內心深處,沸騰不休。

  “迎春樓”在衙前大街偏東南,與文廟隔著一個湖泊,算是本地最大的酒樓。

  傳說主人曾是邳州城衙一個老膳夫,一手神廚級的水準,頗得幾任知州的歡心,退下來后,就在這衙前大街開了樓,老膳夫可能在州城頗有關系,也會經營,特別擅鉆研。

  比如他主動送干股分紅,當然僅限睢寧每任知縣,每任知縣到來后,“迎春樓”都會奉送一筆紅利,在這種小地方,可謂一筆很大的數目,就算各知縣離任后沒有了,也獲得了非常強硬的后臺。

  現在“迎春樓”背后的主人不知是誰,然無一例外的,每任知縣上任后,都會將“迎春樓”指定為衙門消費地點。

  所以就算現在世道不好,“迎春樓”的生意還是依然那么好。

  今日更是火紅,畢竟是新任睢寧練總的接風見面宴飲,睢寧城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

  甚至城外很多莊寨的豪強士紳也趕來。

  于是“迎春樓”前寬闊的廣場避轎聲、馬蹄聲、唱喏聲嘈嘈雜雜,各類的車馬轎子接連不斷。

  “區區一個九品官,竟這么大的作派。”

  說話的,是一個搖著折扇的年輕生員,身后同樣跟著一群生員,個個拿著折扇。

  然后這年輕生員說著,唰的一聲張開他的扇子,竟是象牙為骨,蘇絲為面,上面字畫亦是名家手筆,使得他的折扇在后方一幫或木頭、或竹子、高級點烏檀作骨的折扇中有如鶴立雞群。

  也讓各持扇的主人們自慚形穢。

  話說此時各階層出門都喜歡攜帶一柄扇子,不單是讀書人,就是商人什么,一樣附庸風雅的持扇。

  持扇是此時的時尚,影響到婦女都個個持扇,甚至發展到了很多地方,若正規場合不帶扇子,會被認為是缺乏風度的表現,若楊河那樣出門總帶刀,還是斬馬刀的就很少見。

  眾人都持扇,這扇子的質量風雅如何,就成為眾人攀比的對象。

  一把好扇子,若作為饋贈友人的禮物,那可是決佳的友誼象征。

  春寒料峭中,年輕生員微微扇著,在眾生員面前展示他的非凡折扇。

  就若后世有人故意跑到別人面前,將自己名表展露出來一樣。

  然后他口中吐出不屑的言語:“我爹就任邳宿河務同知時,也沒有這么大的排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