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4章 與臨安官員的爭論

熊貓書庫    革宋
🔊點這里聽書

  “國計困于造楮,富民困于和糴。”臨安知府劉良貴聲音洪亮,態度堅定。

  實際上臨安知府只是一個俗稱,一般的正式稱謂為“知臨安府”。知臨安府就如新中國的北京市市委書記,是個位高權重的職務。因此,知臨安府的人員一般都是高級別官員,甚至是由被罷免或賦閑的宰相級人物出任。

  劉良貴也是宋理宗朝內相當有名的人物,大宋進士出身的官員們都是統治階級一份子,是大宋主人翁的一員,提出自己的看法之時當然理直氣壯。

  “每到和糴,小吏們如猛虎,威逼富戶。然每到青黃不接之時,各地富戶們囤積居奇,糧價飛漲。”提起這些事情,劉良貴語氣也變得沉重起來。

  和糴是指官府出資向百姓公平購買糧食。唐中期以后﹐逐漸成為官府強加于百姓的抑配征購。其他官員與趙嘉仁一樣,對此都非常清楚。大伙都沒有插話進去,靜靜的聽這位知臨安府的劉良貴準備說出些什么樣的新解決思路。

  趙嘉仁倒是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目光垂下來看著桌面,心中思緒翻涌。福建路缺乏土地,趙嘉仁也生不出糧食來,他的幾萬部下的糧食其實靠海運。當沿海燈塔體系完成之時,航運安全度大大提升,從兩淮路往福建路運送糧食的成本大降。即便如此,趙嘉仁真的不再特別擔心這件事,完全是因為濟州島開始向趙嘉仁的部下提供肉類。

  一想到肉類,趙嘉仁的思路就蹦到了正在研究的亞硝酸鹽防腐上,一旦這個玩意生產出來,肉類制品存儲時間將大大增加。至于什么亞硝酸鹽致癌的問題根本不在趙嘉仁考慮范圍之內。身為醫生的趙嘉仁很清楚癌癥是個老年病,現在大宋99的人民根本活不到癌癥高發階段。至于極少數的青年癌癥是個基因問題,吃不吃亞硝酸鹽的影響微乎其微。

  至于這位劉良貴所講的內容,趙嘉仁很清楚。不管別人對賈似道的評價如何,趙嘉仁并不認為賈似道是個奸臣。這為賈相公也的確有過自己的想法,而且賈相公內心一點都不想把大宋搞垮。

  例如公田改革,就是大宋搞過的限田制。要求地主們多過200畝的土地統統由國家回購,回購之后再租給無地百姓耕種。這些土地得到的地租則作為軍糧軍費來源以及發行貨幣的抵押物。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臨安朝廷手里掌握著如此大的糧食,很多原本干不了的事情就可以做。趙嘉仁并不認為這樣的思路有什么問題,除了事實證明執行不好之外,這個思路怎么看都算是抓住了關鍵。

  作為新中國的人,作為美國留學博士,趙嘉仁見識過兩個國家的農業。他認為想從根子上解決中國的糧食供應,除了土地國有制度之外完全無解。當然,也不能說得這么絕對。如果新中國能把美國與加拿大消滅,將當地‘原住民’解決,也能解決中國的糧食供應問題。

  反正歷史上公田改革最后失敗了,或者說還沒能完全看到公田改革的結果,大宋就完蛋了。真正讓賈似道遺臭萬年的就是丁家洲之戰,此戰中孫虎臣、夏貴、賈似道三人面對苦戰,先后拋下軍隊逃跑,結果南宋最后的精銳全部完蛋。以至于之后臨安無兵可用,最后投降。如果賈似道當時肯在那里死戰,也許最后的結果會大不相同。至少賈似道戰死在丁家洲的話,他的名聲就完全不同。

  就在趙嘉仁任由思路飛舞的時候,就聽劉良貴說道:“趙知州,不知你對我愚見有何見教。”

  趙嘉仁抬起目光看著劉良貴,見這位端起茶杯灌了一口,接著露出舒服的表情。看得出他方才那一大通話,說的是口干舌燥。

  “和糴雖然有諸多事情,卻已經用了幾百年。各地田畝冊子都非常完備,只要多派官員前去監督即可。我想諸位都知道官員小吏必然在其中上下其手,中飽私囊。不過我以為這都是監管的事情,若是能監管有力些,想來能有起色。”趙嘉仁講述著自己的看法。

  這想法一出,劉良貴臉上登時就露出不滿的表情。趙嘉仁善機括,整個臨安都非常清楚。趙嘉仁作為貢品獻給官家的超大孔明燈,逢年過節都會在臨安宮城外升起。官家還要‘與民同樂’,在臨安城里面也放上一對,肯出錢就能乘著上天。

  臨安城里面也知道趙嘉仁善造船,懂水戰。在蒙古南下的時候帥水軍隔斷長江,是鄂州之戰大獲全勝的功臣。

  然而聽了趙嘉仁的話,劉良貴實在是忍不住心中怒氣,出言相譏,“趙知州如此年輕,為何政見如此守舊!”

  “守舊?”這話讓趙嘉仁忍不住露出了訝異的笑容,而周圍的官員們則忍不住輕笑出聲。聽他們的聲音,還是頗為認同劉良貴的看法。

  劉良貴方才喝了水潤了喉嚨,此時說話響亮,“國家艱苦如此,若不能銳意革新,闖出一條路來,如何能讓國家革除沉疴?若是能用限田令的舊制,國家面對的問題立刻就能解決。而趙知州卻要和糴。這不是守舊,什么是守舊?”

  聽了這話,趙嘉仁一時覺得這劉良貴劉知府說的也挺有道理。趙嘉仁的確反對實施變法,貌似可以歸于守舊的行列。但是趙嘉仁自己根本不認同自己守舊,官員之間爭論大概就是得逞口舌之利,趙嘉仁朗聲答道:“諸位覺得用的法子是不是和以前不同,就是守舊或者變法。我判斷此事的尺度卻大大不同。我等遇到困難,那自然得迎難而上。和糴法能用幾百年,自然有其道理。而且即便富民對和糴法恨之入骨,卻也知道和糴法的規矩。我等要拿出三倍五倍之力,一面執行和糴,一面定下能讓朝廷與富民都能認同的新規矩。便可繼續。而劉知府的想法在我看來卻是遇難則走。該用和糴或者限田,大概是覺得那個容易就用哪個。我覺得這想法不可取。”

  趙嘉仁此話一出,劉良貴臉色大變。他怒道:“趙知州是說我畏難么?”

  變法或者守舊的爭論在大宋并不稀罕,這種爭論發生過很多次了。各種制度的大改動或者小調整也發生過很多次。趙嘉仁是否‘守舊’不過是一種政治觀點,劉良貴知道守舊的絕非趙嘉仁一個,在大宋持趙嘉仁相同看法的官員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在朝廷里面大概得有一半。

  不過趙嘉仁攻擊的是劉良貴的態度,這就是個另外的問題了。劉良貴現在反駁趙嘉仁,是要為自己的品行而戰。

  沒等劉知府繼續說話,旁邊有位官員開口道:“趙知州,你為何覺得和糴比限田要難。我倒是覺得限田比和糴難。”

  “限田難不難,至少是對有田的一等戶。而理順和糴要對的是我們大宋的官員。一個是對別人開刀,一個是對自己開刀。哪個更難還用爭論?”趙嘉仁爽快的給了回復。

  這話起了點作用,官員們暫時沉默了。不過看他們的表情,趙嘉仁懷疑這幫人準備給自己來一個圍攻。大宋與明清完全不同,趙嘉仁回到大宋這么久,覺得大宋與新中國有很多地方很類似。其中之一就是大宋制度是官員治國,這幫官員對于地方勢力從來不看在眼里。地主對于大宋并沒有制約。所以搞限田令,打擊地方豪強,對于大宋官員完全沒有心理壓力。

  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個地步,趙嘉仁不等眾人圍攻,他倒是主動闡述起自己的看法,“若是肯清正廉潔,為國效力。各地和糴能收上來的糧食增加兩三倍不是問題。而且所謂民無信不立,劉知府前面說的很好。現在超發交子,所以交子貶值。百姓不信交子,便盡快將交子出空,于是交子繼續貶值。這不就是民無信不立么。我前面講,當下問題是常平倉已經名存實亡。若是常平倉還在,百姓拿了交子就能到常平倉以定額賣糧。交子價錢立刻就穩住了。我知道這樣極難,可一旦恢復百姓信心,哪里還需想那么多法門。”

  眾位官員原本沒有和趙嘉仁討論過政治,更沒有共過事。前面聽趙嘉仁與劉良貴抬杠,覺得趙嘉仁保守。聽趙嘉仁嘲笑劉良貴取巧,又覺得趙嘉仁有些尖酸。現在聽了趙嘉仁提出的方案,一眾人目瞪口呆。趙嘉仁這話聽起來完全不保守,他的看法定性的話也許能用‘狂生’來形容。

  劉良貴本來滿面怒容,此時也已經變成了駭然。張口結舌了片刻,劉良貴問道:“趙知州,你可知現在發了多少交子。若是如你所說,得多少糧食才能把交子收回?”

  對這么一個問題,趙嘉仁慨然說道:“各地都有百姓的戶籍,那些鄉村的百姓才能有幾張交鈔。城里的百姓們發給糧引。每月可以那糧引用交鈔買一定的糧食。這么一來,糧食其實所需有限。而信心自然又立了起來。”

  這話說完,屋里面所有人都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每個人的想法固然不同,他們對趙嘉仁的看法卻是一致的。此人實在是個狂生。這種糧引的法子真的是無事生非,憑白增加了無數麻煩。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