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微微笑著,著重看過在場的女孩們。
“死過一場,我才算是想明白了。這世上對你好的,才值得你對他好。若對你不好,便是親爹親娘——”
她呵呵一笑,住了口。
只親手給美娘摘下茶葉梗子,換上新耳環。
“這耳墜你先將就戴著,等往后有了錢,姐姐再送更好的給你!”
這回不止周大娘,許多鄰居的眼珠子也紅了。
這樣精致的銀首飾,象她們這般平民婦人,一輩子都撈不到一件。
便是出嫁,能有一副最簡單的銀耳圈,都算不錯了。
可如今,小美娘卻只是付出一個銀角子,就平白得了一副,甚至還有可能更好。這如何不讓人眼紅?
不少人后悔得腸子都青了。
那日周娟病著回來,他們也是看到了的。
若那天肯伸手幫一把,給銀子的是自己,是不是這耳環就歸自己了?
這會子,許多人再看著周娟,目光里就多了幾分殷切和討好。
出手大方的有錢人,誰不想巴結上去,討些便宜?
將眾人神態盡收眼底,周娟也不啰嗦,拉著美娘就去葉家。
“嬸子,我還有些話想跟妹妹說,方便借個地方嗎?”
“方便方便,你如今可是稀客呢!”
葉氏笑得爽朗,招呼她們回家了。還要拿錢買菜,留她們吃飯,周娟卻攔著不讓。
說家里離得遠,坐不了一會兒就得走。
葉蓉靈機一動,將秋大姑給的包子拿出來,“阿娟姐要不嫌棄,我去燒個蛋花湯,配兩個包子,好歹墊襯一下。”
美娘笑道,“快去快去,記得給小寶的要甜口的,多擱些糖。今兒忘記給買糖了,別叫他怪我。嬸子,你也來。正好,我也有事要找你們商量呢。”
葉氏笑,“美娘你也別太慣著小寶了,省得壞了牙。”
三人坐定,美娘就把秋大姑包她針線的事說了。
雖葉氏不會這個,到底年長些,替她把把關也好。
周娟拍手道,“這可真真跟我想到一塊兒去了!哎,索性我就直說了吧,妹妹的事,我都聽說了,你那爹娘眼見也是不靠譜的。妹妹還是早做打算,有個自己的營生才好,否則我就是現成的教訓。
如今我雖要嫁到趙家,日子略殷實些,卻也不想成日坐著吃閑飯。要是妹妹這里缺人,我就給你做幫手。”
美娘喜道,“那可太好了!”
她拿出那六個花樣子,問周娟能做多少。
聽說她要的量,周娟猶豫了。
這些樣子,她倒是都能做。可再怎么樣,也做不出一百根啊?
美娘眼珠一轉,“那若是只專心做一兩樣呢?是不是能快些?”
葉氏也幫著出了個主意,“就算阿娟你一人做不出來,何不找兩個幫手?相當于從美娘這兒再包上一回,可使得?”
這主意極好!
美娘烏眸一亮。
秋大姑也說,往后這生意要是打開銷路,肯定要更多人手。將花樣分散開來,各人專精一樣,將來不是更容易了么?
周娟也頗為心動。
趙家雖是雙河鎮人,卻住在更鄰近金橋鎮的村里。也是占了這樣地利,兩邊鎮子的村民都方便找他,他家才不愁生意。
如果要找針線婦人,都不必跟雙河鎮競爭,直接去金橋鎮尋人就是。
可這樣一樣,豈不就占美娘便宜了?
美娘笑道,“我一人又不是三頭六臂,能做出全部。便是不給姐姐,也得包給旁人。姐姐若是心疼我,允我抽成就好了,你看定價多少合適?”
周娟反倒安下心來,“這樣才對。便是我接了活做不來,找幫手也是要抽成的。”
她挑了兩個自己比較拿手的花樣,“這個難點的三十五文,這個三十文就好。”
這可比美娘預期低太多了。
她還想給人漲漲價,葉氏卻從桌子底下擰了她一把。
美娘便爽快應了,“就依姐姐的。只是那線錢,姐姐要預備一下。如今做的全是精細活,線錢至少要貴一倍。”
這也是行規,小地方接針線活,必須先出本錢。否則不能如期交貨,或毀了料子,那就得自己賠了。
周娟收了那兩個樣子,喝了蛋花湯,吃了包子,夸贊一回,便告辭了。
走前葉氏特意包了個紅包,硬塞給周娟,賀她再嫁。
美娘送出巷子。
此時不少鄰居見周娟嫁得好,主要被美娘那副銀耳墜刺激到了。多有準備紅包,或是拿了東西,送她做賀禮。
有些一時家里沒預備,就叫周娟過幾天一定再來,好補上一份。
世態炎涼,便是如此。
美娘忽地明白,秋大姑的話了。
從來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記得旁人的好處是應當,但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掏心挖肺,那就傻了。
看周娟臉上笑著,神色卻是淡淡,心里必也是清楚的。
等回轉葉家,葉氏方道。
“方才我攔著,不讓你給阿娟漲價,倒不為別的。只是你這生意才開張,日后總得給人個盼頭。比如做的好,可以漲漲價,做得不好,也不至于壓價。你想,是不是這個理兒?”
美娘恍然,“到底是我年紀小,想得不周全,謝嬸子提點。”
人心都是貪的。
這價錢周娟既能接,必有賺頭。何苦一下把人抬到屋頂,反失了晉升的臺階?
便是周娟不怨,她底下的人,豈能不怨?
葉氏又道,“葛家給你多少工錢,嬸子不問,你也別說。往后掙多少,都自個兒藏著。你沒拿嬸子當外人,有好事還總帶著阿蓉,嬸子都記在心里,有些話便跟你直說了吧。”
她嘆道,“阿娟雖苦,好歹如今要再嫁,眼見有了依靠。偏你年紀還小,不多攢些銀錢,將來可怎生著落?旁的不說,你只看今兒大伙怎么對她,便可知了。”
美娘肅然。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周娟的遭遇,就完美證明了這一點。
爹娘并不一定總是靠得住的,但有本事,有錢,有依靠的人,總能多贏得幾分敬重。
本事和財富,她年紀還小,可以慢慢積攢。但這靠山…
柔白小手,撫過耳畔微涼的銀墜,襯著少女烏眸里的波光,分外好看。
忽然之間,她知道該如何給漢王府的瑞姑,或是那個誰,回信了。
說說雙河鎮賑災糧發放,寡婦再嫁的種種遭遇,不也是幫著上頭“體察民情”?
且人家巴巴的送紙筆來,不就是想讓人知道,她在王府有靠山么?
既如此,她何不稍稍靠一下,讓人有用武之地?
此時,遠在三百里外,定州燕子莊,林氏老家。
有人正拍著胸脯,四下吹噓,“我家美娘送了這樣好禮來,將來誰敢欺負她,我這當叔叔的,可是要給她做靠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