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子非但沒有對不起你們,反而是這個家的大功臣!”
安妮說完那一堆的話,趁著聶金枝姐弟幾個還沒有反應過來,直接下了總結。
她高昂著頭顱,驕傲又倔強。
“…爸,對不起,我、我錯了!”聶金枝首先道了歉。
是啊,作為父親,老爹已經盡了他最大的努力,也徹底改變了他們姐弟幾個的命運。
他們能有現在的生活,全都是托了親爹的福。
身為兒女,他們不說感念父親的恩德,反而為了那幾年受到的些許委屈就抱怨、甚至是怨恨親爹。
他們真是太不孝了!
過好日子的時候,覺得理所應當。
被連累了,就把一切都怪在親爹頭上。
這樣沒良心的行徑,被罵一聲白眼狼都不為過啊。
之前,他們對親爹孝順,更多的是看在親媽的面子上,順帶照顧一下親爹。
媽媽沒了,他們對親爹也仿佛沒了那層束縛。
當然,他們會繼續贍養親爹,但在感情上,絕對不是以子女的身份,更談不上什么尊敬與愛。
更多的,是一種走形式,是為了堵住外人的嘴,不讓自己留有話柄!
“爸,我也錯了!”聶金鳳向來以大姐馬首是瞻,處處跟隨大姐的腳步,所以,大姐錯了,她肯定也錯了啊。
“還有我!跟著您享福的時候覺得理所應當,受了罪就怨天尤人…”聶金萍脾氣大歸脾氣大,卻是個恩怨分明的直爽性子。
發現自己的錯處,她也沒有含糊,利索的認了錯!
最漂亮的聶金蘭卻咬了咬唇,別看她長得最漂亮,其實她在五姐妹中的存在感最低。
不是她被人忽略了,而是她有意為之。
要讓安妮來說,聶金蘭才是五姐妹中最聰明的一個,也最得原主聶永生的真傳。
她早就認清了親爹的真面目,為了擺脫親爹的控制,更是不惜遠嫁跟這個家做切割。
聶家風光的時候,她跟著享福。
聶家敗落了,她當機立斷的找好了婆家,遠遠的逃了去。
而聶金蘭近乎“叛徒”的行徑,卻沒有招致姐妹的埋怨、鄰居的閑話,則是因為聶金蘭手段夠高明。
她直接擺出了一副受害者的模樣,并潛移默化的告訴所有人,她不是嫌棄家里負擔重,想當“逃兵”,實在是怕了親爹。
為了不像大姐二姐她們那般,被親爹索要巨額彩禮,她寧肯遠嫁千里也要離開,足見她對親爹的畏懼。
要知道,華國人骨子里都是故土難離,女兒家若非情不得已,都不會嫁得太遠。
尤其是農村的姑娘,嫁去隔壁鄉鎮,就已經是遠嫁了。
聶金蘭卻是嫁去了千里之外。
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跟著個大她十多歲的男人走了,到了外地,沒有親人,飲食、風俗等全都跟在老家不一樣。
受到欺負了,娘家可能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打上門去幫她出頭了!
所以,都不用聶金蘭多說,她的遠嫁行為,本身就是對聶永生這個親爹最大的控訴。
而事實上呢,聶金蘭確實遠嫁,可她嫁去的是京城啊。
直接從農村脫離出來,成為了人人羨慕的京城人。這樣的改變,別說是聶金蘭了,就是絕大多數的女孩兒都樂意。
跟做京城人相比,遠嫁千里算個P啊。
再者,聶金蘭的男人確實比她大,可人家是國營大單位的貨車司機,福利優厚、油水更多,就是在京城本地,想要娶個門當戶對的姑娘,也非常容易。
聶金蘭又是個什么情況?
農村戶口,頭上頂著壞分子家屬的帽子,就算是嫁給同村的人,都會有人挑刺兒呢。
也就是聶金蘭漂亮,受過良好的教育,言談舉止都透著文雅,尤其是那種從小富養出來的氣質,就是普通的城市姑娘也比不上,這才讓那個走南闖北的男人一眼就相中了。
對此,聶金蘭心知肚明,對于她整天掛在嘴上的“被親爹逼著遠嫁”,她也根本不當一回事兒。
在她看來,女人嫁人后會過怎樣的生活,跟遠不遠嫁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自己經營不好,就算嫁給了同村的鄰居,照樣會過得一地雞毛。
可女人要是有本事,別說只身去京城了,就算是到了國外,依然能舒舒坦坦。
別人都覺得聶金蘭嫁給丈夫太倉促,后來過得好也是運氣好。
殊不知,聶金蘭早就仔細觀察過自家男人。
一個人,說的話可能作假,但他在言談舉止間露出來的小動作,卻騙不了人。
看透了自己的男人,聶金蘭也有信心拿捏住他,這才同意了這門親事。
至于婆家會不會有極品,聶金蘭就更不怕了。
因為所有的婆媳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男人問題。
只要她拿捏住了自己的丈夫,婆婆別說找她麻煩了,日后還得看她的臉色過日子。
事實證明,聶金蘭的眼光和手段都不錯,她的日子,也在五姐妹中是最好的一個。
自己不上班,婆家卻沒人嫌棄,甚至把她當祖宗供著。
丈夫常年要出差,對于自己漂亮卻賢惠、守得住的嬌妻,更是疼到了心坎上。
龍鳳胎的出生,更是給聶金蘭的好生活上了雙保險。
不知不覺間,聶金蘭不但在婆家站穩了腳跟,還徹底掌控了這個家,最初還嫌棄聶金蘭出身不好的婆婆,現在更是在她面前處處賠著小心。
…能擁有現在的生活,聶金蘭覺得,全靠她自己的籌劃和經營,跟親爹沒有半毛錢關系。
而且,她也最先察覺到親爹這番話里的不對勁。
但,聶金蘭太精明了,從來不愿做“出頭鳥”,因為太惹眼,也容易被人攻擊。
見三個姐姐都低下了頭,聶金蘭心里不服,卻還是隨大流的認了個錯,“爸,我也知道錯了!”
聶金秀有些委屈,她真沒記恨親爹啊。
安妮是個厚道人,不忍心欺負一個老實的好孩子。
她趕在聶金秀“認錯”前,搶先開口,“知道錯就好!現在你們的媽媽走了,就剩下我一個人。而我不想回老家,可總住在金秀家里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畢竟當初聶家老兩口來劉家,主要還是因為聶母能給閨女看孩子、操持家務。
聶母走了,聶金秀的兒子也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不用專門有人看著,“聶永生”也就沒了繼續賴在劉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