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移動版m.qibookw。精彩!
上架第一章,頓首求訂閱 “信兒,你剛才說只能夠告訴爺爺買了五百斤,這是為什么”羅平再次開口問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羅信輕聲道。
“什么意思”羅平擰著眉頭問道。
“就是說不擔心分的少,而擔心分的不均勻。”羅信認真地說道:“爹,我們給爺爺家糧食不是不可以,但是總得賺個好吧如果將來我們給了他們糧食,還落不下好,甚至留下罵名,那就不值得了。到時候不說我娘會被氣到,就是您心里也會不舒服吧而且這些都不重要,您不想因為此事和爺爺,大伯,小叔一家結仇吧不想在村子里留下不孝的名聲吧”
一旁羅氏的臉色就變了。
怎么滴 白給他們糧食還會被罵還會留下不孝的名聲那還不如不給一想到自己很可能沒有在家里獲得地位,獲得公公婆婆,妯娌之間尊敬,反而留下不孝的罵名,羅氏當時就不樂意了。
羅平坐在那里擰著眉頭思索著,他雖然憨厚卻不蠢。聽到羅信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話,再琢磨了一會兒便明白了。不過他性子還是憨厚,依舊有著不解地問道:
“信兒,我們家買了兩千斤,到時候給你爺爺一千斤,這不是很均勻嗎如此總能夠得個孝名吧”
羅信便搖頭道:“不會”
“為什么”
“因為您賬算的不對。”
“怎么不對了”
“因為我們家只有四口人,而爺爺一家有九口人。他們會認為我們家留一千斤多了,應該按照人口分。”
羅平的臉色當即就不好看了,他不是對羅信生氣,而是想到了爺爺一家真的會這樣。沒有分家之前,欺負自己一家的事情就沒少干。當欺負已經成了習慣,就形成了自然。自己一家留一千斤,他們的心里一定會不舒服,那個時候他們不會覺得這是救濟他們的,反而會嫉妒恨自己一家。
“好,就按信兒說的辦。”
“還有”羅信的神色變得認真道:“一旦發生了糧荒。也不能夠一下子給爺爺家二百五十斤糧。”
這次羅平沒有說話,只是將詢問的目光望了過來。羅信經過后世的熏陶,太了解人性了,便淡淡地說道:
“爺爺一家有九口人,而且有了糧,還知道我們家里有,他們便會放開肚皮吃,二百五十斤糧很快就會吃完,到那個時候他們便會理直氣壯地朝我們繼續要。我們給還是不給而且一次性給他們,他們也只會感激一時,不能夠把他們的感激養成習慣。爹,我們家里會越過越好,不說我們在陸伯伯那里的份子錢,等到我和大哥坐了官,我們家的生活也會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是我不孝順爺爺奶奶,大伯和小叔。而是害怕他們成了喂不熟的白眼”
“咳咳”羅平咳嗽了兩聲,羅平便也住口。不說那個“狼”字,而是繼續說道:
“到那個時候,他們還以為我們家像以前那樣好欺負,習慣地讓我們家做這做那,我和大哥一定不會做,如此便又結仇。難免大伯和小叔兩家會在村子里說閑話,影響我們家的聲譽。這還都是小事,將來如果大伯和小叔一家拿著我和大哥的名聲出去做些欺人的事情,這就是給我們家招禍。所以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
爹,娘,二老應該在羅家建立權威,讓他們敬畏我們。爹,您要在羅家有著說一不二的地位,如此才能夠避免將來招禍的事情發生。”
羅平便皺起了眉頭道:“信兒,我知道你說的對,但是要這么做”
“就從救濟他們糧開始”羅信認真地說道:“我們一次就救濟他們十斤。”
“十斤夠他們吃幾天的啊”羅平的臉上有些不忍。
羅信便笑道:“又不是不再救濟他們,就是要他們不斷地到咱們家里求糧,才會讓他們不斷地感激咱們一家,哪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也會磨去大伯和小叔的驕傲,讓他們覺得在爹和娘的面前矮上一頭,由感激變得尊敬。”
羅氏此時已經眉飛色舞了,想到大嫂和弟媳在自己面前低頭,恭維自己的模樣,心中就是舒爽,別說一千斤糧,就是兩千斤能夠換到那個地位她也樂意。但是羅平想的就多了些。
“信兒,如果他們來求一次糧,我們就能夠拿出十斤糧,咱們當初可是就告訴你爺爺買了五百斤糧,兩家加起來可是有十三口人,這根本就不夠吃幾個月的。到時候,我們還能夠拿出來糧,這怎么解釋你爺爺便會認為我們家撒謊而記恨我們,我們一樣留下不孝的罵名。”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畏之前的舉動只能夠讓他們尊敬我們一家,無論是我們家提前存糧顯露出來的智慧,還是肯救濟爺爺他們的孝心,都會讓他們尊敬我們一家,但是卻不能夠讓他們畏懼。
爹,過些日子,你把家里的牛車改造一下,在牛車的底部做一個暗格。到時候五百斤糧吃完之后,就提前放一百斤糧在暗格里面,然后我和爹趕著牛車進縣城,回來的時候就說是和陸伯伯借了一百斤糧。
陸伯伯是什么人當爺爺知道我們能夠從陸伯伯家里借到糧,爺爺一家就會產生畏懼心理。嘿嘿到時候我們還可以說是從知縣大人家里借了點兒糧,我就不信爺爺一家還敢不高看我們家 只有這樣,一方面我們救濟了爺爺一家,盡了孝心。另一方面,我們一家也贏得了地位。以后少了很多麻煩。”
“太好了,就按照信兒說的辦法去做。”羅氏眉飛色舞。
羅平思索了一下,最終也點頭。
“爹,買糧的事情先不要和爺爺說。我們先偷偷買回來一千五百斤,然后再和爺爺說買糧的事情。如果爺爺同意,我們兩家就一起去縣里買糧。如果爺爺不同意,我們再自己去,那個時候爺爺一家只會知道我們買了五百斤糧回來。”
“那我們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