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農業稅收大概是二十稅一,也就是你每收獲一百斤,上交國家五斤,5的稅率,也不算特別高,尤其是對方并不會每年挨家挨戶地稱你今年收了多少糧食,而只會按照你家的畝數,根據一個官方畝產數,來估計你的稅額。收藏本站 而官方給的畝產數,都是不怎么高的,是絕對會低于正常產值的,像李家,之前有十五畝田,一年兩季稻,大概能產上萬斤稻,但在官方的統計里,一畝只算他們兩百斤,這樣一年兩季稻,只算六千斤,收的稅只有三百斤罷了,相對于他們家的收獲,根本不算多的。
不過就算不算多,那也是三百斤稻子啊,對于底層老百姓來說,別說三百斤了,就是三斤他們也舍不得的,所以自然是能不交稅就不交稅了。
十五畝就要交這么多稅,要是李四郎手上有八十畝,就算按一畝兩百斤算,一年兩季稻,就要交1600斤的稅,這個數字,可不小了,所以朝廷免了秀才糧稅,事實上也是能給秀才們省不少錢的。
事實上,就這點稅收,國家還收不上來,因為這個王朝跟她現實世界的明代一樣,也有人鉆王律的空子,知道那些讀書人有免稅額,會帶田投獻到那些讀書人名下。
雖然表面上讀書人的免稅有限額,按理也不會出現收不上來的情況,但是那些讀書人并不是老老實實地只收他免稅限額內的田地,不少人都會收超過他們免稅限額的投獻,秀才可能還沒這么大膽,但舉人以上,只要有一定權勢,不少人就會這樣干,反正上面的人又不會下鄉一個一個地查——真要這樣認真,一個一個地查,這人可能立馬就會成為整個朝廷有田階級的死敵,所以誰也不會干這種傻事——關鍵還是縣一級收稅的人,只要拉攏好了本地的父母官,誰會管你名下有多少田。
就這樣,這個王朝在農耕時代還過得有滋有味,沒有財政破產,一開始安然也很奇怪為什么,后來據安然多方打聽了解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王朝有商業稅支撐——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并不抑商的時代,商業的發達,導致有大量商業稅可收,農業稅也就可有可無了,收不上來也就算了。
安然感覺,這一點跟宋朝有點類似,國家有的是錢。
卻說當下李大郎三兄弟聽了李老太爺的話后,不由互相看了眼,最后李大郎道:“我們回去商量下。”
卻是沒馬上同意。
李二郎、李三郎也是這個意思。
安然明白為什么,因為投獻需要將田地掛到別人名下,有些人擔心明明是假賣田,但萬一對方不講信用,哪天真的將田收走了,那他們豈不是要哭了?為了省那點稅,將田弄丟了,那可就太不劃算了啊。
李老太爺聽了李大郎三兄弟的話,也明白他們的想法,這樣的大事,也的確不可能馬上就決定下來,所以當下也沒反對,點頭道:“好,你們回去商量吧。”
當下三兄弟出了來,各懷心思地往家走。
路上,李三嫂首先忍不住,道:“爹娘名下的田地,當時不是說好,是他們暫時作為養老的田地嗎?這會兒,也不問我們的意見,就直接放到了四弟名下?那這以后,會不會直接默認是四弟的東西,不再分給我們了啊。老四家條件夠好的了,老太爺還偏心他們,真是不知道說什么的好…不管怎么說,我們條件這么差,也該更偏心我們才是吧?”
李大嫂李二嫂雖也想到了這一點,但是她們考慮的更多,琢磨著,要是老四這好運一直保持下去,到時考上了舉人,給她們帶來的好處,也許比這幾畝田更多,畢竟那三畝田,四兄弟分,一人還分不到一畝呢,算起來十兩銀子頂天了。
但要是老四考上了舉人,到時給他們帶來的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其他隱形的好處,李大嫂李二嫂想著,絕對不是這一畝田可以比的,所以這會兒她們雖也想到了這一點,心里也有點不舒服,但是卻不打算馬上發作,而打算觀望一下,要是之后老四的好運用盡了,怎么也考不上舉人,那再說這事不遲;要是老四以后能考上舉人,甚至進士,做了大官,那她們就算了,畢竟到時候只要老四肯照顧他們一二,那就回本了。
李大嫂李二嫂沒說什么,李大郎李二郎自然也沒說什么,因為兩人的老婆早就跟他們吹過枕頭風了,他們也覺得可以觀望一陣子,倒是李三郎,因為李三嫂跟李大嫂李二嫂想的不一樣,給他吹的枕頭風也不一樣,再加上李三郎一向以娶到了這個條件不錯的媳婦為榮,所以她的話,李三郎有時很是聽的——當然了,跟他也覺得李三嫂說的不錯有關——所以當下別人什么也沒說,只李三郎附和道:“就是啊。”然后看向李大郎和李二郎,道:“大哥二哥,你們不這樣覺得嗎?”
不想發表意見的李大郎和李二郎陡然被李三郎問到,便只能道:“爹怎么安排的,咱們聽著就是,爹娘雖然更疼愛老四,但也沒虧過我們什么。”
真話不能說,李大郎李二郎也只能這樣說了。
“還沒虧過我們什么呢?!憑什么老四能讀書,咱們不給讀?都是爹娘親生的,我就不相信,我們能差到哪兒去,老四能讀好書,考上秀才,咱們不見得就不行。”李三郎道。
說起來,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心結,因為他比李四郎才大兩歲,從小也比李四郎更聰明伶俐,要不然也不會娶到條件這么好的老婆,結果呢,這么聰明的自己,爹娘不讓讀書,卻讓老四讀,要是也讓他讀,這會兒他肯定跟老四一樣風光,甚至比他更風光也未可知,畢竟他可是比李四郎還要聰明的,也許能考的比他更好呢?
李二郎道:“這不是那個游方道士說的嘛,說咱們四弟能做大官的,所以爹娘讓他讀書,也很正常,現在看來,還真有可能。”
李三郎不爽地咕噥道:“那些騙子的話也能信?做大官?等他考中了進士再說吧!現在還不過就是個小小的秀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