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輿論 這還是孔家書院嗎?
這是異族書院吧!
“孔家真的完全墮落了,難怪以后的孔家連接跪舔金國、蒙古和滿清了。這樣的孔子后裔不如全部死干凈算了。恐怕孔子九泉之下知道了,也會感激我的。”楊盤自言自語地嘀咕道。
接著朝廷的邸報,以及諸多渠道,輿論風暴在士林和民間刮起。
這股風暴來得極為猛烈和突然。
等到孔家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晚了。
他們家族干的破事兒全部傳開了。
北宋之時的士大夫還是很有幾分風骨的,雖然比不上漢唐的儒家士子,上馬能從軍,下馬能治世那般文武雙全。
但也比起南宋之后,受理學荼毒之后的偽儒要厲害得多。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等等詩句,皆透露出宋朝士子的漢家風骨。
孔家做的破事兒實在太遭人忌諱了。
一時之間輿論自起,洶涌澎湃。
案子查實之后,楊盤把案卷交給了刑部等三法司。
趙煦親自出面審核之后,督促三法司,依法重判!
并且下令廢掉孔家世襲之衍圣公爵位,剝奪孔廟的祭祀權利,將孔廟的祭祀交由國子監負責。
下令將孔家所有財產抄家充公,所有族人皆下獄聽后審判。
趙煦心里還是有些分寸的,他也不想徹底廢除了孔夫子的祭祀,因為這會讓天下讀書人都反對的。
所以,將孔廟的祭祀收歸國有。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圣人之澤,千年流盡。
孔家靠著孔子的余蔭,享受了一千多年的榮華富貴。
要不是這一次自己作死,恐怕還會繼續享受下去,直到封建王朝時期的結束。
所有涉案人員,皆以里通外邦,數典忘宗之罪判處斬立決。
所有涉案的家族先夷三族,后續的幾族男的全部流放充軍,女眷打入教坊司。
打擊面之廣,讓整個天下都震驚。
這當然是趙煦故意的,此案涉及的面實在太廣,幾乎遍及全國,江南只是其中最猖獗的區域。
趙煦也趁著這個機會,大肆誅連,解決一批腐朽地主階層,順帶減輕朝廷冗官的問題。
這一殺就是整整一個冬天,直到春耕之時才漸漸緩了下來。
幾萬人頭滾滾,十幾萬人被牽連。這還是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會在后面慢慢顯現。
朝廷各地官員減員了三分之一。
即使如此,朝廷的運轉仍然沒有受到半點兒影響。
由此可以想象北宋朝廷的官員儲備是多么的雄厚和夸張了。
位置一騰出來,立即就有人補位。
或者是同一個位置,掌權的人自然有兩人以上。一個完蛋了,另一個繼續行使他的權力,一點兒也不影響朝廷的運作。
這也就是北宋收的稅夠齊全,士大夫也沒有免稅的權利,只有免賦的特權。
賦和稅其實是兩個方面。
這里不用多說了。
北宋的財政收入那是相當夸張的,堪稱華夏歷史第一!
要知道北宋的人口約有一億人而已,而明朝和清朝是北宋的四倍?
明清時期的財政收入還比不上宋朝。
特別是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宋朝的四分之一。
四倍于北宋的人口,財政收入只有北宋的四分之一,可以想像這中間的差額有多少。
差額都到哪里去了呢?
全被士紳階層給吞掉了。
北宋時期的士大夫其收入也不比明朝士紳弱到哪里去,甚至更加富裕。但他們至少還會注意吃相,大部分士大夫納田稅地稅的時候也沒有含糊過。
至少還留有一些儒家士子的風骨。
理學興起并被納為顯學之后,士紳階層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兒。
所以,趙煦是全力反對理學興起的,理學得不到皇帝的承認,其學問傳播有限,危害力也有限。
科舉不考這個,士子們學的人自然就少了。
很現實吧?
案子結束,那位上竄下跳的花國丈已經被斬首了,而花家在宮中的那位妃嬪,也被打入了冷宮。
結果讓六扇門上下都十分滿意。
楊盤沒有理會外面的風風雨雨,他呆在自己的密室里,準備修煉《玉景真經》第五重,徹底地恢復修為,再次晉階天人。
《玉景真經》乃是楊盤所創,是最適合他修煉的法門,也是楊盤的成道法門。
故而,修煉之時,十分契合,并且也十分順利。
這部功法雖然是楊盤所創,但楊盤借助了智慧之門的幫助,讓這部法門沒有明顯的漏洞和缺陷,修煉起來不說有多快,但至少不會輕易間走火入魔。
真正讓楊盤有些介懷的還是《誅仙劍經》的不全,元神之前問題倒是不大,可是元神之后,這個問題就會被無限地放大。
楊盤決定在晉升金丹之后,就要外出尋覓其他三部劍經的下落。
楊盤對自己是否晉升金丹一點兒也不用懷疑,只要修為恢復,鞏固一番,上品金丹唾手可得。
楊盤的功法、心性匹配度堪稱完美,磨礪也不缺,心性如一之境早已經達到,而且還曾經半步踏入金丹之境,最后雖然收了回來,但那是因為楊盤需要重新打磨根基,將根基打磨得更加完美。
楊盤繼續閉關修煉第五重功法。
氣呈中正,血神煉神,劍氣練體。
精氣神三元合一,三位一體。
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再一次進階出竅期,楊盤原本強悍的神魂,更進一步凝練,龐大的神魂力量弱小了三分之一,卻更顯精純!
神魂出竅,神識探測范圍比極限更增一百公里!
這就證明了楊盤的神魂修煉,已經超出了普通出竅期修士的極限。
而這個時候,楊盤的神魂有一種完滿的感覺,其封印的所有一切都正常接收,楊盤的修為在這一瞬間便跨越了出竅初期、中期和后期,直達出竅巔峰。
甚至只要楊盤愿意,隨時可以龍虎匯聚,凝聚金丹。
楊盤在突破之后,神魂出竅,與天地相連的剎那間,感應到天地間的其他同道修士的精神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