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明悟根本道路 無比熟悉半月會行事作風的鷹狼衛,幾乎很快就明白了,半月會這是進入了一個休眠期,不知道何時才會再次行動。
于是,燕傾城的任務算得上是圓滿完成了。她也要回京復命了。
“道長,本宮要回京了,道長可愿意一起上路?”燕傾城來見楊盤,直入主題道。
“當然,貧道身為客卿,自然力所能及。”楊盤答應道。
楊盤便跟著燕傾城一起上路了,
楊盤的七個血神子都已經順利地找到了下手的目標,來了一招偷天換日,成功地混進了除燕家之外的五家勢力之中。
小靜齋之中,楊盤奪舍了小靜齋的兩名圣級長老,根本用不著入藏經閣,從這兩名圣級長老的記憶之中,便輕易得到了屬于小靜齋的兩部術師傳承。
《風源秘術》和《火源秘術》!
楊盤拿到這兩部傳承之后,便讓兩名血神子徹底潛伏了下去,不到萬不得己,楊盤是不會隨便亂來的。
楊盤拿到了兩部最好拿到的秘術之后,開始仔細地研究了起來。
燕都中京,楊盤住進了燕傾城的郡主府。
燕傾城在中京有自己的府邸,而不是住在她父皇的王府里。
一個月后,楊盤又從其他四家手中得到了另外的四部秘術,分別為《金源秘術》、《木源秘術》、《水源秘術》、《土源秘術》、就差燕家手中的《雷源秘術》了。
得到六部術師傳承之后,楊盤便一直足不出戶地研究。
在智慧之光的加持之下,花費了整整半年時間,楊盤總算是明悟了這幾部秘術的深層次關聯。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幾部秘術都能夠修煉到神魂期!
其次,楊盤可以肯定它們只是基礎秘法而已,用來筑基的。出竅期以上的高深法門,天神山的天神并沒有將它們流出。
最后,楊盤到手的六部秘術,全是外道法門!
又過了一個月,楊盤終于從皇室之中弄來了最后一部《雷源秘術》。
研究之后,楊盤不禁感嘆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我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雷者,陰陽之樞機,主開辟之道也。
楊盤研究了另外六部秘術,發現它們各有玄妙,但相互之間,相生相克。總的來說,它們是獨立的法門。但楊盤總覺得其中有古怪,但又說不出來是什么古怪。
想一想就知道了,天神山的那位天神故意放出這七部秘術,倡導了所謂的術師之法,根本就是將外道元神法門的筑基部分外傳。
稍稍用點腦子思考一下,這位天神難道不求絲毫回報?
怎么可能?
分明就是拿這些人當小白鼠,試驗法門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可是,秘術分成七門,是不是太多了一點?總不可能這位天神真的在試驗七種法門吧?
這怎么可能?楊盤自己修煉兩門大法就已經相當吃力了,更別說修煉七門了。
正常來說,修煉一門足矣!
所以,楊盤總覺得有古怪,但又說不出來哪里古怪。
直到第七部《雷源秘術》到手之后,楊盤仔細一研究,立即便發現了關鍵之處。
原來這七部秘法要湊齊之后,才難發現其中的關鍵。
隨即楊盤開始參悟這七部秘法的關聯點,嘗試融合這七部法門。
眨眼之間,又是半年多過去了。
楊盤來到中京已經住了整整一年零三個月。
他竟然成功地融合了七部秘法,化為一部新的法門。
得到新的法門之后,立即便聽到智慧之門的門靈宣布:“成功融合并自創一部元神筑基法門,達成條件,權限提升一級,開啟解析和建模功能,融合推演功能,開啟功法推演分析功能。”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呣雷特。
楊盤愣是靠著七部外道法門,推演融合之后,愣是自創出一門直指元神的筑基法門。
必須要注意的是,這是一門道門正統法門,而不是外道元神之法。
這代表什么?
這代表著楊盤對道法的理解,已經達到了非常高深的層次。幾乎接近了元神真人的層次。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嗯,單純從學術上來說,楊盤對于道法的理解就達到了元神真人級別。
可惜,這方世界不是巫師世界或者是奧術世界那種純粹的知識即力量的世界,這方高維宇宙的主要大道便是生死大道。
修士以道心為基準,而不是以知識學術為基準。
但是楊盤擁有這么高的學術水平,也是有好處的。
轉過頭來,楊盤再去參悟《暗日五行秘要》,愣是將元神之路看得無比透徹。
同樣的,他也發現了自己的道路似乎走錯了!
修煉兩部根本大法,實在是一種浪費生命的行為。
楊盤在這一刻產生了,想要融合《血海真經》和《誅仙劍經》的念頭!
融合兩部大道級數的功法,開創一部適合自己的修煉功法,開辟一條適合自己的修煉道路!
越想越有意思,越想越有道理。
楊盤想了一下,這絕對是一條光明之路。
《血海真經》和《誅仙劍經》都不是由自己所開創的,雖然它們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普適性。
但他們終究是由冥河老祖和禹余道人所創。
楊盤也是一個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機緣,大志向的修士。
修煉前人道路,恐怕永遠也不可能超過前人。
既然有幸得到兩位大能的傳承,有幸有智慧之門這樣的至寶輔助。
為什么不自己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呢?
沒有錯,就是要這樣做,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要不是這一次參悟七部秘術傳承,融合成一部法門。恐怕自己永遠也不可能看清楚自己當前的尷尬局面。
我楊盤不僅僅是要當原著之中的殺戮道祖,我不是他,我就是我。
我要還為超脫這方宇宙之后的道路鋪路。
萬丈高樓平地起,趁著現在我還沒有突破金丹期,金丹無悔,我還有機會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