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再次體會到了在歐洲大陸孤家寡人的滋味,這和他們以往的光榮孤立不同,這次是被大家聯合針對。
站在德國人的立場上,人家的做法完全是正確的,既然打不贏,當然要及時止損了。
歐洲大陸從來都沒有死磕到底的說法,德國人提前認慫,付出的代價可比歷史上同期小得多。
軍事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都被限制了,甚至限制的更狠,不過在國家主權上,卻沒有被拆分。
恢復選帝制又怎么樣,這是德意志地區的傳統,從來都不缺乏擁護者。
新的賠款方案,可要比之前的要理性的多,不低于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且不低于德國政府每年貨幣發行量的百分之三十。
大家都學聰明了,這次大家只收現金,支付的賠款用列弗和黃金結算,沒有人選擇直接的德國工業產品作為戰爭賠款。
具體的賠款數額還在計算中,支付的底線已經被確定了,沒有超過德國人的償付極限。
從這方面來說,這一仗即便是打輸了,德國人也不多沒有收獲,作為失敗者他們用實力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爭取到了比凡爾賽體系更加寬松的條件。
付出了數百萬條人命的代價,就拿到了這么一個待遇,具體是虧了,還是賺了,這個問題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倫敦郊外 設置在防空洞內的臨時指揮部,現在已經聚集了一大幫政要,就連已經退出政壇的前首相斯坦利溫·鮑德溫也出現了。
戰爭打到了現在,英國政府內部的主戰派已經勢微,主和派的聲勢再次高漲了起來。
只不過想要獲得和平也不是那么簡單,作為競爭對手保加利亞不會這么輕易的放過他們。
丘吉爾臉色蒼白的說道:“諸位紳士,今天讓大家冒險過來,目的是什么我就不再重復了,我先說說大不列顛的基本情況吧!”
“陸軍上:為了防御敵人從英倫三島登陸,目前本土我們已經動員346萬陸軍,基本上已經夠用了,如果戰爭需要的話,我們還可以再動員一百萬。
印度自治領,這里是我們現在軍事壓力最大的地區,同時遭到了保加利亞、東俄羅斯、日本三國的威脅。
政府也最重視這里,我們已經組建了三百二十七個殖民師,總兵力高達452萬,目前還在每個星期一個師的速度擴充。
澳大利亞自治領,我們也動員了六十萬軍隊,由于日軍的入侵,他們只能和新西蘭協同防御,無法支援別的戰場。
新西蘭也動員了十個步兵師,加上海軍和空軍,總兵力約18萬。
加拿大自治領,目前已經動員了近百萬軍隊,其中包括62個步兵師約76萬人,現在還有一千三百名加拿大飛行員在保衛英倫三島。
北美三國是大英聯邦旗下除本土外,綜合實力最雄厚的地區,在這次戰爭中主要承擔的責任是給我們提供戰略物資。
現在三國也動員了一百二十個步兵師,加上海軍和空軍總兵力已經超過了230萬人。
理論上來說,北美三國還可以繼續擴充軍隊,不過地方議會已經否決了擴軍的提案。
他們認為現在的擴軍行動已經引起了鄰居們的不安,北美各國紛紛效仿,一個不好很容易引發北美大陸上的戰爭。
丘吉爾只是說了主要的地區,更多的零碎殖民地就被忽略了。已經丟失的南非和埃及地區,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沒有了任何價值。
“首相閣下,你的意思是不是想說,我們還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只是我們無法將這些實力整合起來對么?”斯坦利溫·鮑德溫開口問道 丘吉爾信心十足的說道:“沒錯,斯坦利溫先生!在大不列顛的統治之下有6億多人口,這比整個神圣同盟的總和都要多。
如果我們能夠將這部分實力爆發出來,不說能夠擊敗神圣同盟,但是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還不是問題!
另外,我們在全世界還有十七多個盟國,他們單個的力量不怎么樣,如果整合了起來,實力還在法國人之上。”
眾人臉色微變,很明顯他的解釋太牽強了,戰爭又不是比人多,無論他怎么吹噓,都改變不了泛國際陣線在戰場上處于下風。
歐洲大陸一旦整合了起來,不要說一個大英聯邦,就算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加起來,也不可能是對手。
由于斐迪南的蝴蝶效應,歐洲大陸的實力比歷史上同一時期要強的多,或者說美國完蛋了,歐洲各國所占的工業比重自動上升了。
至于盟友的力量,那就是一個笑話,這些國家搖旗吶喊沒有問題,搞搞后勤也還勉強,讓他們幫忙打仗,還是不要做夢了。
誰都不是傻子,明知道是火坑還要往里面跳,沒有倒戈相向,那就是因為皇家海軍積威猶在,他們還不敢跳出來。
張伯倫毫不客氣的說道:“丘吉爾先生,你說這些沒有任何意義,現實已經告訴了我們,不管我們在海外還有多強的實力,都不能改變我們在戰場上的劣勢。
加拿大和北美三國的力量,我們最多只能投放到澳大利亞,讓他們去和日本人作戰。
歐洲戰場上,就算他們肯來,我們也沒有辦法保證他們的后勤供應,現在敵人的登陸戰爭還沒有開始,我們本土的物資供應就出現了困境。
這些問題,想必你也很清楚吧,從工業時代到現在,倫敦的霧霾可是第一次消散,民眾連取暖的煤炭,我們都無法供應!”
這也是風水輪流轉了,歷史上張伯倫在臺上,被丘吉爾逮著猛批,現在主次易位,輪到他挨批了。
這也是英國政治的常態,在野黨人抨擊執政黨,那是必須的,進入近代過后,就沒有任何一屆政府可以例外。
“沒錯,敵人用飛機潛艇封鎖了英倫三島,我們從海上運輸物資,都必須要偷偷摸摸的進行,這是每一個英國人的恥辱。
但是這就能令我們妥協么?
不,偉大的大不列顛是不會妥協的!
物資供應不足,政府已經在想辦法了,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我們自己新開辟一百多萬英畝土地,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加中。
沒有足夠的肉食供應,英勇的不列顛人民冒險到海中捕魚,用魚肉代替牛肉、羊肉。
沒有足夠的燃煤取暖,我們的民眾自發的行動起來,十幾人、幾十人聚集在了一起生火,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
沒有什么困難能夠嚇到我們,偉大的不列顛不會被任何敵人打垮的!”
毫無疑問,丘吉爾先生這是進入了演講狀態,可室內卻沒有好的聽眾,不管他說的如何激情澎湃,大家都是無動于衷。
再多的理由也無法掩蓋失敗的事實,英倫三島太狹小了,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遭到了敵人封鎖過后,陷入困境是必然的。
“丘吉爾先生,現在不是演講時間,我們需要的是解決方案!”競爭對手張伯倫臉色陰沉的說道“我可以引咎辭職!”丘吉爾不慌不忙的說道 現在的大英帝國就是一個爛攤子,他不懼任何人的威脅。只是一句“你行,你上啊”,就足以令任何人望而卻步。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局面有多糟糕,換誰上去也無法挽救大英帝國的沒落。
沒有辦法,在戰爭爆發前他們錯估了大英帝國的實力。忽略了紙面上的實力,從來都是不靠譜的。
就比如說現在,在理論上英國人完全還有一戰之力,綜合國力還不在保加利亞之下,可是戰場上一打起來,就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了。
北美的軍隊,根本就無法投放到歐洲戰場上,海上運輸的風險太大,萬一被敵人給發現了,那就是船毀人亡。
不要說運輸軍隊了,就連日常物資供應都出現了不足,連本土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都出現了問題。
要是有足夠的戰略物資,還有數量龐大的援兵,德國人還是不介意拼一把的,本來就是在軍事冒險,又怎么會這么輕易的罷手呢?
“丘吉爾先生,請注意你的身份,作為大英聯邦的首相,不是一個小孩子了,這樣任性的話,最好還是不要說了!”愛德華八世呵斥道 這是他這個國王的工作,在政治危機爆發后調和各方關系,防止危機擴大。
愛德華八世要比歷史上要幸運的多,還在王位上穩穩的坐著,他是一個鐵桿親德派,不過早在十幾年前英德就站在了一起,他這個親德派的國王自然不會被排斥了。
“很抱歉,國王陛下,剛才我失態了!”丘吉爾順坡下驢道 辭職是不可能辭職的,現在他敢要是辭職,絕對不要想看到明天的太陽,這個時候想要他命的人可以從倫敦排隊到巴黎。
“嗯,你們繼續!”愛德華八世平靜的說道 輸了就輸了,反正都木已成舟了,又不需要他為此負責,就算內閣想要甩鍋也甩不掉他頭上去,這個時候的英國王室也不是軟柿子。
就算是戰后追究戰爭犯,也絕對不會有王室的關系,保加利亞皇室就算是為了家族的榮譽,也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地位。
最多也就是退位,給國內民眾們一個交代。愛德華八世對這個王位也沒有那么看重,歷史上就自己主動退位了。
丘吉爾想了想說道:“現在的情況有多惡劣,大家都很清楚,現在我們有三條路,內閣決定同時進行:
一面和保加利亞人接觸,嘗試能否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
一面準備本土防御戰,讓敵人見識一下我們的抵抗決心,爭取能夠體面的結束戰爭;
如果這兩種方案都失敗了,那么政府就遷都北美,依托大洋抵御敵人的進攻!”
從軍事上來說,第三種方案最靠譜,英國人一旦撤退到了北美,整個棋局就活了,不但可以擋住敵人的進攻,他們還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軍事上的最佳選擇,卻是政治上的最差選擇。國內的民眾反對也就算了,還要看看北美地區是不是歡迎他們。
要是沒有人歡迎,那就尷尬了。
在世界大戰爆發前,他們想要潛伏北美,無論那個地方都會歡迎他們過去。
現在就不一樣了,當初他們要是遷都,帶過去的是龐大的利益,現在英國人遷都,帶過去的就是戰爭。
“還是在前兩條路中選擇吧,政府可以拍拍屁股離開,但是四千多萬英國民眾,卻沒有辦法跟著一起走。
沒有了這些民眾,也就沒有了大不列顛!”斯坦利溫·鮑德溫臉色陰沉的說道 他的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離開了英倫三島,他們就是喪家之犬,積攢下來的家業也就毀于一旦了。
“英倫三島是我們的家,不到最后時刻,我們是不會放棄這里的!”丘吉爾連忙保證道 放棄英倫三島的時間,就是他生命的終結,一個喪失本土的首相是不要想有好日子過的,憤怒的民眾肯定想要撕了他。
當然了,首相的地位太高了,民眾是夠不到他的,不過英國的財團們絕對不會介意送他一顆花生米出氣,搞不好全家都要坐土飛機。
愛德華八世現在也是臉色鐵青,他可以容忍戰敗,卻不能夠容忍放棄英倫三島去北美。
對他來說,那怕是直接向神圣同盟投降,也要比跑去北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