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
宣什么旨?
盛鴻要做什么?
俞太后心里驟然涌起寒意。笑容全無,目光冷厲,掃到了謝明曦的臉上。
謝明曦微笑盈盈,十分體貼地說道:“兒媳代母后迎皇上圣旨。”
俞太后心中不妙的預感愈發強烈。不過,她自持身份,此時此刻斷然不肯失了儀態和從容,淡淡道:“也好。”
蕭語晗也一并起身,隨謝明曦一起迎到了殿門外。
魏公公手捧圣旨,不便行禮,略略彎腰躬身:“奴才奉皇上之命,前來宣旨。不能行全禮,請皇后娘娘勿怪。”
謝明曦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魏公公不必多禮,快些進殿吧!別讓母后久等心急。”
魏公公和謝明曦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裝模作樣地進了椒房殿。
俞太后是天子嫡母,亦是一朝太后,位高人尊。不過,位分再高也高不過天子。只要盛鴻有個說得過去的借口,繞開“孝道”這個大坑,便可從容出手對付俞太后。
先是削弱俞家勢力,然后謀奪宗人府的宗正之位。
今日,盛鴻又打算做什么?
俞太后端坐在鳳椅上,深沉銳利的目光如刀鋒般刮過魏公公的臉:“還沒散朝,魏公公就忙著來宣旨?莫非朝中出了什么大事?”
魏公公身為天子近侍,膽氣壯底氣足,豈會輕易被俞太后嚇住。滿面笑容地應道:“回太后娘娘的話,今日朝中,林御史上了一道奏折,奏請皇后娘娘執掌鳳印打理宮務,也免得太后娘娘操勞煩心。皇上已經準奏了!奴才便是前來宣讀圣旨的。”
俞太后:“…”
俞太后雙目倏忽睜大,猛地站起身,臉孔鐵青,目中的怒火幾乎化為實質:“你說什么?”
盛鴻竟敢直接下旨!
他怎么敢這么做!
不敬嫡母,忤逆不孝。盛鴻怎么敢擔下這樣的名聲!
魏公公面不改色,展開圣旨,朗聲宣旨。
圣旨只有寥寥數語,簡潔明了。從即日起,謝皇后接掌鳳印執掌宮務,俞太后“頤養天年”“安享清福”。
俞太后氣血翻涌,眼前陣陣發黑。她下意識地緊緊抓住鳳椅把手,支撐著自己的身體。芷蘭和玉喬各自驚呼一聲,快步上前扶住俞太后的胳膊:“太后娘娘!”
蕭語晗早已瞠目結舌,愣愣地看著謝明曦。
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謝明曦依舊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神色安然如常,對著圣旨行了一禮:“臣妾接旨。”
魏公公笑著將圣旨送入謝明曦手中,然后,又殷勤地對俞太后說道:“太后娘娘,今日朝上,有臣子上奏折,請太后娘娘移出椒房殿。皇上卻道,太后娘娘在這座宮殿里住了數十載,委實不忍令太后娘娘搬離寢宮。”
“皇上吩咐奴才,將椒房殿和福臨宮的匾額換上一換便可。”
謝明曦微笑著接過話茬:“是啊!當日我曾當眾說過,這座宮殿永遠屬于母后。皇上如此安排,既全了我的心意,對母后而言,也是最大的安慰了。”
俞太后:“…”
俞太后臉孔忽紅忽白,伸手指著魏公公,似要破口怒罵。喉頭一陣腥甜燥熱,一張口,便吐出一口鮮血。
謝明曦比眾人反應都快了一步,立刻上前,秀美的臉龐上滿是憂色:“好端端的,母后怎么吐血了?來人,立刻宣趙院使前來!”
那張熟悉又令人憎惡的臉龐在眼前不停晃動。
俞太后喉頭又是一陣腥甜,再吐一口心頭血。
之后,天旋地轉,暈厥過去。
俞太后這一暈厥,椒房殿內頓時亂做了一團。
不對,現在已經該叫福臨宮了。
蕭語晗也是心神巨震心思紊亂。一時間,竟不知該作何反應。
唯一冷靜鎮定的,便是謝明曦了。
謝明曦有條不紊地下令:“芷蘭,玉喬,你們兩人立刻將母后扶回寢宮。讓趙院使和一眾太醫為母后看診。”
“此事不得隨意宣揚,免得有人借此事離間皇上和母后的母子親情!”
“傳本宮口諭,若有人胡亂嚼舌,嚴懲不貸!”
話語輕飄飄的,卻又透著無形的威壓和凜冽。
滿心悲憤的芷蘭玉喬,也被這股威壓牢牢壓制,幾乎抬不起頭喘不過氣來,咬牙應是。
謝明曦看向蕭語晗:“我伺候母后,更換匾額之事,需人照應,便勞煩皇嫂了。”
蕭語晗終于回過神來,連連點頭。
謝明曦親自“伺候”俞太后去了寢室。
魏公公指揮著幾個內侍將椒房殿的匾額摘下。
這道匾額,歷經百余年風霜侵蝕,古樸陳舊。椒房殿三個字,也早已不復鮮亮。可這個陳舊的匾額,也象征著后宮至高的權利。
蕭語晗怔怔地看著匾額。
當年建安帝登基時,她未能搬進椒房殿,一直憋憋屈屈地住在東宮。久而久之,她心中的執念也越來越深。
建安帝死了,她這個蕭皇后,成了后宮中最尷尬之人。
此時此刻,曾經的執念,轟然倒塌,也顯得荒謬可笑。
什么是權勢?
這就是她曾經最渴望的權勢嗎?
蕭語晗忽地笑了起來。心底曾有過的淡淡遺憾不甘悲涼,皆與光化為同塵。心情前所未有的明亮起來。
半個時辰后。
椒房殿的匾額便取下,換上了福臨宮的匾額。
從此以后,這座宮殿,便是福臨宮了。
蕭語晗波動的情緒,也終于平靜下來。此時細細回想,不由得暗暗感慨謝明曦心計之厲害。
當日,謝明曦當眾說那番話,原來早有預謀。是給俞太后挖了個深坑。
謝明曦只說這座宮殿永遠屬于母后,而不是椒房殿。
現在,一道圣旨,令福臨宮成了椒房殿。謝明曦這個中宮皇后,輕松入住“椒房殿”,將俞太后氣得吐血暈厥。
這座后宮,將被謝明曦徹底掌控于手中!
“娘,”芙姐兒怯生生地拉著蕭語晗的手,小聲問道:“我們現在要去哪兒?”
蕭語晗回過神來,溫聲道:“你皇祖母病了,你隨娘前去伺疾,以盡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