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琴道:“這樣的日子,外戚倒是不敢輕易領進宮來。太皇太后若是想見,明兒臣妾就帶她進宮來給太皇太后瞧。”
太皇太后點頭允了,眾人卻并沒有再魏延亭的親事上多做停留,畢竟一則不是自己孩子,沒有人愿意去為他操心。二則,他自己已經看好了人家,雖然大家都覺得家世太低了。
可是魏延亭又一句李瑤琴的親外甥女兒,又把話給折了過去,畢竟李瑤琴如今還坐在這里呢,鎮國公又軍功赫赫,在朝廷上蒸蒸日上,又是攝政王魏應祥的親弟弟,自然不會有人敢當著李瑤琴的面,說她家姑娘的不是。
不過三兩句話,這事兒就過去了。
林芷萱卻若有所思,半晌都沒有說話。
這慈寧宮里頭依舊年味十足,各家的王妃夫人都在哄著太皇太后說著吉祥話。
慈寧宮后頭的小書房里,魏延顯和玉哥兒也正說得熱鬧。
兩個孩子從前是極好的朋友,如今一年不見了,只顧著問你這一年做了什么,我這一年學了什么,玉哥兒給魏延顯比劃拳腳,魏延顯也把自己寫得字拿給玉哥兒看。
兩個人說了好半晌的話,因著一年不見的隔膜,漸漸消融,又仿佛彼時一樣的熟絡起來,也說起了真心話,魏延顯這一年都找不到什么能說知心話的人,如今瞧見玉哥兒就仿佛瞧見親人一樣,忍不住吐吐苦水:“…朕是皇上,可以你放眼瞧瞧,這四面八方,都是太皇太后的人,都是靖王爺的人,沒有一個人是聽朕的話,效忠于朕的。好不容易有個你,太皇太后也不許我們再想見了。
當日的事,跟你有什么關系?你也曾盡力勸過朕,明明是靖王府的人圖謀不軌,可是最后,他加官進爵,而朕卻要為此受到責罰!不能再見你們。書上不是說,皇帝是真龍天子嗎?不是說天威不可犯嗎?不是說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所有人都該對皇上效忠嗎?為什么現在世道竟然是這樣顛倒黑白尊卑,他那日抱出火海的是哪個丫頭,根本不是朕!”
玉哥兒瞧著魏延顯義憤填膺,也有些為他的話動容,可是如今畢竟年歲大了,不似從前沖動,玉哥兒只道:“臣子自然是應該對皇帝效忠,要聽皇帝的,這是做臣子的本分。可是做皇帝也要賢德,要有本事做一個好皇帝,讓人信服的皇帝,這樣才能得到臣子的擁戴。否則若是大臣一味的擁戴昏庸的皇帝,是會亡國的。”
魏延顯氣急:“難道朕很昏庸嗎?在你眼里朕是個昏庸的皇帝嗎?朕每日讀史書,學歷算,學定國安邦,朕只是年紀小些,日后一定不會比魏明煦差。”
玉哥兒瞧著魏延顯竟然直呼靖王爺姓名,可見對靖王爺積怨之深。可是,玉哥兒這一年跟著父親學武功,學政事,看著父親和魏明煦相交,他對魏明煦也耳濡目染地了解了很多,他覺著魏明煦當真是個很賢德,很有本事和頭腦的人,他不希望魏延顯這樣仇視魏明煦:“皇上想做明君,最好的法子就是看著別人如何做一位明君,除了讀史書明事理之外,更要看著如今朝廷上的良臣名將是如何統御江山的,最快的法子就是跟他學,把他的本事都學會了,你就一樣是一位明君了。”
小皇帝卻不滿道:“你讓朕只跟他學,聽他的,最多只能跟他一樣,怎樣才能超過他呢?”
玉哥兒道:“皇上還沒學會走路呢,就想著要跑了,不如先學著怎樣能跟他一樣之后,再去想如何超越他吧。”
小皇帝忽然安靜了下來,默默沉思良久,然后走到了桌案前,拿起了書來,開始讀。
太皇太后聽說了這個事情之后,只嘆了一口氣,這孩子的性子,跟他爹一模一樣,柳溪擔憂,這孩子存了這樣的心思,會不會對靖王爺不利。太皇太后卻只道:“這也是這孩子的局限,他永遠都比不上明煦。”
太皇太后卻因著這個事對玉哥兒的態度改觀了不少,重新恢復了玉哥兒皇帝侍讀的身份,讓他可以隨意出入皇宮陪伴皇上了。
這天氣一日冷似一日,魏明煦從宮里出來,連個披風都沒有戴,林芷萱瞧著直皺眉,忙命秋菊將馬車里常備的披風拿出一個來,親自上前給魏明煦系上:“我記著今早晨出門的時候,給王爺披了個墨狐皮的大氅,還是前兒大姐夫從西北到了杭州的時候帶的幾張西北的墨狐皮,大姐姐特命人孝敬來的,王爺不過去騎了半日的馬,就沒了。”
魏明煦略微一愣,頗有些愧疚,他倒是不曾想這件大氅竟然還有這樣的來歷,只當是件尋常的貴重衣裳,方才與他們騎馬高興,那大氅又十分的礙事,他便拿了出來,當做彩頭送給那些小輩了。
魏明煦跟林芷萱解釋了一下是賞了人,又道:“若是你舍不得,我去跟瑜岱要回來,賞他旁的東西也就罷了。”
林芷萱連忙攔了他一下:“王爺也不怕被人家笑話,一件衣裳而已,賞了人竟然還要再要回來。罷了不是什么要緊的東西,只是王爺這大冷天的連件披風都沒有,臣妾怕您著涼。”
魏明煦聽著她的話,略拉了一下她給自己整理衣裳的手,果然凍得冰涼,魏明煦擰了眉頭,讓她趕緊上馬車暖和暖和,這才問:“在這冷風口里等我做什么?慈寧宮散了你就該早早回去的。若是要等我也該在娘那里靠著暖爐子等我,在這兒做什么?”
林芷萱上了馬車,又從秋菊手里接過了暖爐,這才道:“方才聽小太監們說王爺們也都散了,已經往外走了,就在這兒等了一會兒,正好有事情想跟王爺商議。”
魏明煦從馬車上給林芷萱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熱茶,一邊遞給林芷萱,一邊問道:“什么事這樣著急?”
林芷萱接了過來,暖暖地喝了一口,才道:“倒不是著急,只是覺著這件事不十分的妥帖,也說不出究竟是哪里不好,可總是覺著這件事有不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