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度的洪澇災害剛剛過去十個月時間,新一規模降雨向夏國所在區域襲來,一場又一場的大雨,任誰都能看出來這大雨又會產生洪澇災害,就是不知道這洪澇災害能夠達到什么程度,不知道今年的莊稼會因為洪澇災害減產幾成。
“今年的洪澇災害可能比去年更加嚴重。”來自禮部的匯報讓蘇焱萬分警惕,夏國不怕干旱不怕小冰河期,唯獨擔憂洪澇災害出現。
蓋有王印的洪澇災害警示書自中京城下發到夏國各地,這一封警示書比去年的警示書用詞更加嚴厲,也讓眾位縣長鎮長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加緊進行各種對洪澇災害的準備。
甚至還有一艘丙型船帶著王令前往征戰新航線的遠征軍團那里,命令遠征軍團即刻回歸,今年暫停征戰新航線區域。
由于去年那一場洪澇災害的影響,去年里遠征軍團并沒有完成已經定下的任務,沒有打到蛇人部落面前,今年里還需要將那幾個部落攻下才能輪到蛇人部落。
還好沒有直接攻打蛇人部落,蛇人部落比之日部落陣營和漁部落的人口更多、實力更強,但對于夏國來說都只是一個弱小的對手,夏國想要攻下蛇人部落只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關鍵是在運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將蛇人部落的人口和一些戰利品運回到夏國。
現在遠征軍團沒有攻打蛇人部落,也就不需要擔心那些問題了。
大雨傾盆而下,田地里積水增多,雨水通過田地中密布的溝渠流入到河里,從小河到大河,最后匯聚到黃河中,黃河河面寬度不斷增加,河水湍急,許多船只都已經無法航行,強行讓船只航行在黃河中,毀壞沉沒的危險大大提高。
還好夏國有著大量的馬匹,可以通過陸地與各座城池聯通,只有過黃河這一條有些風險。
夏國在第二個五年計劃里瘋狂建造城池,五年時間里一共建造二十九座城池,其中還有多座城池的擴建計劃,最終使得夏國本土與原本遠離本土的蓄縣練成一片,只不過部分城池之間的距離有點大,但這并不影響陸路上的溝通。
夏國最東方蒼縣下屬豐城 面對這不知道最終會造成何種程度破壞的洪澇災害,夏歷十六年建成人口剛過六千的豐城是夏國目前七十座城池中面臨情況最艱巨的城池。
和夏國其他城池一樣,豐城也是建立在地勢較高的區域,但這只是相對來說,豐城所在區域整體屬于洼地,豐城則是洼地中的一個小鼓包。
當時勘探地形的工部人員并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甚至于因為豐城三面都是茂密叢林,直到去年里那場重度洪澇災害才發現這個問題。
一旦連續下大雨,洼地中就會不斷積水,想要將積水排出去比較費力,豐城的農田是夏國各地農田減產最嚴重的一個城池,短時間內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想要解救豐城的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搬家,甚至蘇焱已經做出取消豐城將豐城居民安置到其他城池中的計劃,該計劃將在明年中進行,誰又能想到去年已經出現一場重度洪澇災害,今年里還會出現一場很大可能不弱于去年的洪澇災害。
“你帶人巡查城內各處,誰家房子屋頂漏雨或者墻壁出現裂縫一定要快速解決,不要讓人受傷了。”
“你帶人巡查河岸,雨水太多了,黃河河面一直在拓寬,很有可能出現黃河水倒灌的情況,那時候我們豐城就危險了。”
“你帶人巡查農田,將農田中的水盡可能的排出去。”
豐城鎮長鷹孜將一件件事物安排下去,豐城中的野/戰軍、城防軍、后備軍、少年軍都行動起來,只有孕婦、老幼還有病殘不需要參與進去。
相比于巡查城內和未農田排水,巡查河岸是最讓鷹孜擔憂的事情,不擔憂這件事情不行呀,前面兩件事情最多就是幾個人十幾個人受傷或者農田減產乃至絕收,這兩個結果對于豐城來說都能接受,有夏國作為后盾,豐城的農田絕收,豐城的居民們也不會挨餓。
最關鍵的還是黃河,一旦黃河水倒灌進來,那豐城會直接被大水困住。
被大水困住還算是能夠接受,畢竟豐城中有足夠的糧食,完全能夠堅持到大水退去,最怕的還是大水來的兇猛,直接將豐城給淹沒,那時候豐城這六千居民可就危險了。
為此已是中年人的鷹孜身披斗笠親自帶人巡查河岸,發現可能會出現缺口的地方,就會搬來裝滿泥土的麻袋堵住那里。
拭去額頭上的汗水,鷹孜向還在下著大雨的天空看了一眼,心中默默向龍神祈禱著:“神啊,請讓這雨水快點停下來吧。”
中京城王宮,蘇焱也向天空望了一眼,雨水不斷的天氣將蘇焱的因為夏國第二個五年計劃順利結束的好心情全部破壞掉,書桌上放滿了來自各地的急報,一場洪澇災害讓夏國所有城池都受災,連遠離河流的城池都無法擺脫洪澇災害的影響。
位于黃河兩岸的城池需要擔心黃河水倒灌,而遠離黃河的城池需要擔心積水該往何處排,即便這些城池已經挖掘很多池塘用來儲水,但連續的降水已經將那些池塘都灌滿,農作物減產已成必然。
不管怎樣,遠離黃河的城池的危險都要比黃河兩岸城池的危險小的多,位于黃河兩岸的城池可都有被黃河水沖垮釀成慘劇尤其是那座位于洼地的豐城。
中京城雖然也位于黃河兩岸區域,但不用為中京城擔心太多,中京城地勢較高,城墻高大寬厚,就算洪水來襲也威脅不到中京城,城內的物資儲備足夠中京城堅持到洪水退去。
連綿不斷的雨水讓蘇焱心情愈發陰沉,沒多久,一道王令從中京城傳出,傳向夏國各地。
“情況危險時,縣長和鎮長可以做出決定,帶領居民棄城,向周圍城池聚集。”
夏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看起來過得很快,主要的事項只有兩個,一個是對內發展建設,一個是對外戰爭。
對外戰爭一共分為三個戰場,分別是東線戰場、西線戰場和其他戰場。
東線戰場即對新航線區域農耕部落的戰爭,需要夏國派出遠征軍團乘坐船只前往新航線區域攻打那些部落,因為運力不足,戰爭進行的比較慢,更因為去年那一場重度洪澇災害讓計劃出現延誤。
西線戰場即對草原上游牧部落的戰爭,戰爭的規模非常大,甚至出現草原之國三萬兩千騎兵進攻蓄城的戰爭,堪稱是夏國經歷過的規模最為龐大的戰爭,也是夏國遇到最強大的敵人。
還好敵人盲目攻城,被蓄城方面以武器裝備優勢擊潰,至今草原上再無草原之國這樣龐大的人類勢力出現,騎兵部隊每一次深入草原都是對草原勢力的一次消弱,同時為夏國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其他戰場則是夏國各座城池掃蕩野外時對發現的部落的戰爭,戰爭規模有大有小,而且次數比較多,幾年時間里有上百個幾十人到幾千人不等的部落被夏國覆滅掉,甚至還有一個人口過萬的陣營進攻夏國新建城池,卻被夏國反手滅掉。
西線戰場上以獲取牛馬羊為主俘虜人口為次,東線戰場和其他戰場都是以俘虜人口為主,牛馬羊能夠增加夏國發展速度,人口同樣能夠增加夏國的發展速度,只不過俘虜要比牛馬羊還難以管理,想要馴服俘虜還需要使用大量手段消耗大量時間才行。
可以說從龍部落時期到夏國時期,戰爭都是夏國的一個重點項目,幾乎從未缺少過,成為戰士是許多人在年少時就立下的目標,預計等到整個星球都被夏國占領時,戰爭才有可能停下來。
對外戰爭很重要,對內發展建設更重要,若是沒有一個穩定的內部,那夏國根本無力發動對外戰爭,最終很有可能導致夏國分崩離析。
第二個五年時間里,夏國人口有了重大突破,從三十一萬人口暴增到五十四萬八千將近五十五萬人口,單單是成年男性國民就有八萬一千六百余人,也就是八萬一千六百余戶。
五年時間增加快二十四萬人口,平均每年增加四點八萬人口,這個數字若是放到夏國剛剛成立時,絕對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但放到現在已經習以為常,要知道人口是增加的越來越多,前幾年每年增加的人口肯定是少于四點八萬,后幾年的人口肯定是大于四點八萬。
當然,夏國這五十五萬人口中還有著大量的奴隸,不過單純的夏國國民數量也超過五十萬,奴隸占據夏國總人口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在夏國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要是奴隸數量太多,那對夏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大麻煩,必須時刻小心奴隸的問題。
下一個五年里,蘇焱已經不再設定什么人口目標,由著夏國自己發揮就好,甚至蘇焱還為夏國的成年女性國民設定一個標準,三年時間生育一個孩子就好,連續生育孩子會讓她們身體受損,需要在連續兩次生育期間給予一定時間好好休養身體。
每一年增加超過五萬人口,對夏國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為此夏國需要新建多座城池來容納更多的人口,原本夏國是按照五千人口一座城池的計劃來建造城池,不過去年里夏國只建造七座城池。
七座城池最多能夠容納七萬人口,不過對于新城來說,最開始幾年容納五千到六千人口才是正常情況,以后再慢慢增加,或許很快夏國一年就要同時興建十座城池。
所謂的城池實際上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城池,僅僅是城鎮罷了,低矮的城墻還不如說是院墻,在夏國中,只有中京城和其他縣城才算是真正的城池,它們有著高大的城墻,就算是洪水到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住。
目前夏國一共有七十座城池,今年里還有七座城池在建,去年里因為受到重度洪澇災害影響,七座城池快要到秋末才徹底建成,不知道今年的七座城池能不能在冬季前建成,自然災害嚴重影響夏國的發展。
第二個五年中,夏國內部不斷變動著,都是向著好的方向變動。
比如縣鎮制,目前夏國擁有八個縣,統轄七十座城池,以中央管理八個縣,以縣管理下轄的各個城鎮,井然有序,不會因為城池數量的增加而產生混亂,就算城池數量增加到兩百里也能管理好,不過當城池數量增加到兩百以上時,蘇焱還會將郡設立出來。
再比如對普通國民的獎懲制度,簡單的說就是獎勵勤勞者、懲罰懶惰者,在獎懲制度下,普通國民干活更有勁頭了,連偷懶者的數量都大大減少,不過也有偷懶者已經無法改變自己的習慣,被其他人所鄙視排斥。
獎懲制度受到民眾歡迎,同樣的,貨幣制度也受到民眾歡迎,隨著金屬錢幣在夏國出現,更加方便民眾之間的交易,另有商部的商鋪,還是手中有錢幣者都可以進入商鋪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暫時蘇焱沒有想要建立市場夠國民自由交易的想法,國民之間進行交易,往往都是口耳相傳,大家一個傳一個,然后了解到這人需要什么東西這人想要賣什么東西,然后兩個人或者多個人互相進行交易。
看起來麻煩一點,但是相比于建立市場要節省時間,畢竟大家白天里都需要勞作的,沒有時間去市場買東西賣東西,夜晚里又沒有燈火無法進行太多事情。
一個個制度的改革或者新制度的加入讓夏國內部變得穩固,內部變得穩固,才能讓夏國加快速度發展,也能供給夏國的大軍多線作戰。
相比于第一個五年,第二個五年結束的夏國變得更加強大,但是這些還不夠,現在的夏國面對一個洪澇災害就要全國一起抵抗,夏國還是太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