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驛堡到遼陽,大概六十里路左右,而遼陽到沈陽,則由一百二十多里。就這點路,要是換成后世的高速公路,開個車也就是一個小時多些,頂多兩個小時就到了,換成古代的時間,就是一個時辰。
如今,皇太極領著大軍往回趕,快到遼陽時,這天就黑下來了。天黑時候,大軍趕路的代價太大,但騎軍還是連夜趕路,也只有步軍現在遼陽歇著,第二天繼續趕路。
一直到三天后,皇太極才領軍回到沈陽。在這過程中,一連串的信使,不時把各地糧田遭破壞的消息稟告御前。每多一次稟告,皇太極的心情就差上一分,絕望之情就多一分,心中的怒火就多積累了一些。
之前皇太極是發起了傾國之戰,沈陽城內幾乎就沒有兵力,御駕都親征了,有重大消息,自然都是第一時間直達御前。因此,當皇太極到達沈陽的時候,沈陽城內還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聽到御駕親征的皇帝回來了,留在沈陽城內的老弱都擁了出來歡迎。
在他們看來,大清可是拿出了所有的兵力,以前的時候,每次這樣,都是取得了大勝!遠得來說,先汗領著全軍打贏了薩爾滸之戰,為大清的未來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再從近得來說,皇太極領著全軍打進了關內,劫掠了富饒的京畿之地,是滿洲族人從未有過的輝煌;還有,皇太極還領著大軍征服了明國的藩屬國朝鮮,使之完全淪為大清的物資供應地,這已經算是滅國之功了…
這一次,只是為了打敗以前的手下敗將,用了全國之力,還是御駕親征的,在沈陽城這些老少建虜心中,肯定是大捷來的!
可是,當他們到了街頭時候,并沒有聽到,御駕進城前,有報捷使者在大肆報捷的聲響,這讓不少老人心中感覺到有點不妙。按理來說,如果真打了勝仗的話,御駕進城前,這報捷是必然的,全城轟動之下,圣意自然也會高興。
然而,要說舉國之兵力都打了敗仗,他們也是難以接受,更不想相信的。因此,在他們的心中,多是另外的想法:難道…難道這次的大戰,有點出乎意料,皇上是想給大家一起驚喜,他是想親自向他的臣民宣布大捷的消息?
這種猜測,在他們看到御駕進城的時候,就知道結果,一切,也就水落石出了!
只見御駕前導的軍卒一個個疲憊不堪,大部分人的臉上,都帶著濃濃地挫敗感,或者是沮喪?反正不可能是什么高興事,也就是沒有好事!
這些軍卒們,出征前一個個都是斗志昂揚,熱血澎湃,可如今卻看不到他們身上有任何這一切,有的,只是低落的情緒,似乎走路都走得有氣無力,甚至連手中的兵器都是勉強抗著而已。
有些性急的老人,或者以前多年為大清打仗,立下過功勛的那些,心中有些依仗,又或者是認出軍卒中的熟人,就紛紛在路邊向進城的那些軍卒打聽。
“我們贏了么?有沒有全殲明軍,難道讓明軍跑了不少?”
“我們這么多兵力,不可能輸吧,你們為什么哭喪…這樣子呢?”
行進中的軍卒,都沒有人去理,就仿佛沒聽到一般,又或者,他們無言以對。如此興師動眾地出征,原來卻是明軍的戲耍,落入了明軍的圈套之中,這種事情,怎么說得出口?
旁觀大軍進城的建虜百姓,得不到他們想要的答案,不過他們都不是傻子,或者說就是傻子,也已經不需要答案了,事情已經如此顯而易見!
他們都放過了那些普通軍卒,有些失落地看著進城的大軍,他們心中還有最后一絲僥幸,希望能看到他們的皇帝,希望這一切都是皇帝故意下的旨意,只為了大捷的消息,由皇帝親口所說,給他們一個驚喜。
然而,他們最后的一絲希望又破滅了。從始至終,一直到大軍都進城,他們都沒有看到他們的皇帝,以前從來都是騎馬出行的皇帝,這次應該是躲在了某輛車里。
由此,大部分人在心中想著:或者,皇上也和這些普通士卒一般,很沮喪吧?
然而,他們都猜錯了。此時的皇太極,可以說是滿子的怒火,他身邊的親衛,都知道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出現在皇帝的面前,否則不知道什么地方讓皇帝看不下眼,從而死得稀里糊涂!
御駕進入皇宮,皇太極的福晉們聽到皇帝出征回來,紛紛趕出來迎接。
正主們還沒到,就有先打前站的宮女內侍們已經迎出來跪迎,一如以前,哲哲的宮女女官,領著人先一步跪迎,看到皇太極大步而來,便笑著恭迎道:“奴婢恭迎陛下得勝回宮,福晉已在后宮恭候陛下!”
其他內侍宮女聽到,便習慣性地要跟隨她一起說上一說,恭賀一下皇帝。
可他們沒想到,皇太極這時已經走到了那女官面前,竟然抬起一腳,直接往跪伏在那里的女官頭上踹去,直接把那女官踹翻,頭破血流,看著很是恐怖。
“來啊,拉出去杖死喂狗!”皇太極厲聲大喝,而后壓根不管這邊,繼續大步往里面走去。
女官痛得還沒回過神來,就被人拖走,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她實在不明白自己這是哪里做錯了?以前的時候,皇上不是一直對自己這一宮的人不錯的么?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不管女官如何求饒,最終還是被如狼似虎地親衛拖走,這里,只留下跪伏在那里,都在發抖的宮女內侍。
而另外一邊,哲哲,布木布泰,也就是海蘭珠的姑姑和妹妹正迎出來,忽然聽到前面傳來的動靜,不由得都有點吃驚。其中一名宮女有點擔心地提醒哲哲,好像是她們的那女官。
這邊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見皇太極從前面轉出來,陰沉著臉,眼睛中似乎全是怒火,大步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