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三十五章 官者,民之父母也

熊貓書庫    長風萬里盡漢歌
🔊點這里聽書

  “陛下贖罪。”這個時候程萬里自不敢對陸謙打下包票說睦州城池一段河堤無礙。

  睦洲城對面就是神泉鎮,神泉鎮隔著就是安江、清溪的交匯處。分水壩工程之所以建設,就是因為彼處一到多雨時節就水位大漲。但現在分水壩的工程尚未完工,鳥用都沒有。匯流處的水勢若真把神泉鎮的堤壩給沖垮了,影響到了分水壩,損失可不會小。

  睦州太守估計也是如此想的,這才提議在安江上游扒個缺口,以減輕匯流處的壓力,也是減小分水壩的風險。那分水壩還未建成,一旦過了水,就全完了。損失太大!只是這真的是那個啥啊。

  但話也說回,睦州太守作為本地的地方官,對睦州本地的水情最是心中有數,若非是萬不得已,又如何敢冒此之大不韙?

  這事兒看上去就是一個提議,似乎行不行,還可以再商量。

  實則呢?

  陸皇帝不生氣上火才怪,也一下子叫程萬里兀覺坐蠟。

  修筑減水壩是陸皇帝親手搞出的發明創造,就是在河道狹窄之處,另開辟一條大渠,汛期把水分流,引出去,平常也用作灌溉。效果顯著,自從面世來便就在各地多有修建。

  “朝廷修堤壩為的是什么?”減水壩那也是治河工程。“為的就是不扒開口子把百姓的生存之地當泄洪區,為的就是不叫百姓遭受水災。扒開口子很簡單,但那的的村莊呢、百姓呢、房屋呢、牛羊呢,通通付之東流。便是再有朝廷的賑濟又要多久才能恢復?”

  必要時候舍小取大,陸謙自然有這個理智。但‘泄洪區’的損失又要怎么來補償?

  人都是平等的,憑甚拿他們的利益來換取睦州城,或是神泉鎮之人的利益?

  大水無情,堤壩口子一開,泄洪區百姓就要緊急轉移,其損失之大,絕不是朝廷的賑濟和免賦免稅所能彌補的。

  “那…?”程萬里偷偷看了一眼次輔蕭嘉穗,首輔已經去鄂北坐鎮去了。

  連連大水,長江水位猛升,先前鄂北更是鬧出了要泄洪的風波,許貫忠如何還能在金陵城內安坐?

  “陛下息怒。臣以為,睦州水情本地官員當最是知情,臣以為該速回復之,讓其自行決斷為上。萬不要猶豫不決,以至于水情泛濫,損失更大。”

  蕭嘉穗說話真有水平,直接踢皮球。

  這事兒雖關系到陸皇帝的顏面,但睦州水情也關系到數十萬睦州百姓的人生和財產安危。這兩者孰輕孰重,在唐宋等前朝時候,自當是前者為上;但是在陸齊朝,蕭嘉穗卻相信陸皇帝是更關心后者的。

  而那睦州太守既然上了如此奏折,他就該清楚這意味著什么!

  事情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就讓他發揮出自己最后的作用吧,然后等待他的后果,由他自負。

  杭州巡撫衙門。

  作為整個江浙的政治中心,在如今這個關鍵時刻,自然一樣是燈火通明。只是江浙巡撫李光卻早就不在杭州坐鎮,只有福王陸皖在。陳王陸川與江浙巡撫李光在接到睦州的上疏后就已經冒風雨,快馬疾馳的去往睦州了。

  “李相公,您是知道的,神泉減水壩營造年余,耗資近百萬,內里有我睦州各界捐贈的數十萬善款,眼看就要竣工,下官怎忍讓它功虧一簣?且若那里工程被水沖垮,非只耗資巨大的分水壩付之東流,將對岸的百多村莊,萬頃良田,也將盡被淹沒,成千上萬的百姓要失去家園。而且,彼處地域甚廣,現在去通知百姓撤離,多是來不及了。所以,下官才出此下策啊。”

  “而從州城此去安江三十里處,彼處低洼地多,生民見少。且村中壯年人多已在河工上護堤。只要通知一聲,把老弱婦孺們撤出來,就可確保無人死于水難,至于房屋牲畜其他財產之損失,下官就是當掉褲子也保證給予足額賠償。是以,在那里決口,分洪減洪,利遠大于弊。”

  “睦州大雨不斷,安江、清溪水位不斷上揚,睦州城外水位更是一日三變。非是危機,實怠慢不得,不然下官又何苦自斷前程?”陸仁苦澀說道,打了皇帝的臉,那還能有好?他已經不想自己的前途了。

  “兩地都有百姓,皆是陛下子民也,在哪里決口減洪損失最小,就應該在哪里決。下官敢請相公三思。”

  如是,就在金陵城內給睦州的回書還未抵到睦州的時候,安江河堤之處已經被人為掘開了一個口子。

  “殿下高義,相公高義。”若不是于禮不合,陸仁都想向陸川、李光跪下一拜了!

  陸川則皺著眉頭看向李光,這人是個有擔待的好官,從他身上陸川似能看到已經病逝數年的老首輔宗澤的身影。他真不想看到李光前途盡毀。

  “李相公就勿要于小王爭執了。”決口分洪這個罪過還是他來承擔吧,他是兒子。便是明白會掃老頭子的臉,會惹老頭子生氣,也不用擔心被很削。

  “殿下勿要固執。本官為江浙巡撫,乃睦州百姓之父母也,江浙水難由我全權處置,若有罪狀過錯,亦由我來承擔。”李光心中想了很多,但是當他決心已下時候,那萬千雜思雜念就全都煙消云散了。

  “傳令下去,睦州官署大小官吏立刻前往預定分洪區,通知百姓撤離,我要一人不漏的都撤到區外。天黑后決堤放水。”

  李光的決定立刻就在睦洲城傳揚開來。

  城外河堤,指揮部。

  “父親!”年且不足雙十的李孟醇,看著自己老爹心中充滿了不解。李光,自己的老爹竟然主動來為陸仁背書,這不是自斷前程嗎?

  李孟醇是李光的第三子,他的兩個兄長都已經在外任職,而小弟年歲還小,只有他常伴李光任上。

  一直在河堤上待著的李孟醇在聽到是自己老爹給陸仁背書,扒開了泄洪口子,整個人都一個恍惚險些沒一頭扎進淤泥里。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李孟醇站直身子后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去阻止老爹,要他別犯傻。但很快他就意識到,已經晚了。

  這一口大鍋已經壓到李家人的頭頂了,說啥都已經晚了。

  他都能夠想到金陵城內皇帝聽聞消息后龍顏大怒,然后他那仕途‘前仰后抑’的老爹很快就一身輕松的回老家的畫面了。千萬,千萬,皇帝別手下不留情,把他家的爵位都給抹了呀。

  作為陸齊朝最早一批里的封疆大吏,李光因為沒有武功的緣故,只得了一個“成紀子”的爵位——他家是李唐宗室之后,而李唐一族祖籍便是隴西成紀。

  子爵,這已經彌足珍貴。

  看建國之后的勛貴數量,就可以明白這個“子爵”的含義。它至少可確保李氏一族的名門地位。

  只是,現在大局已不可挽回,李孟醇自不會去找老爹去鬧騰,憑白讓人看了笑話,看低了他們李家。亦讓會讓那些受益者心生出不滿。李孟醇豈是如此不智之人?

  李光午后來到城外河堤,父子見面,李孟醇始把心思道明。

  結果,迎接他的就是李光火冒三丈的怒斥:“孽障!”

  “書都讀進狗肚子里了,我李光怎就生出你這樣的孽障!?”

  他李光這輩子不敢說是完人,卻絕不是貪圖名利的茍且小人。李孟醇這個兩年來一直跟在身邊的兒子,怎的就入了歧路了?

  李光猛地一下,反省到自己的錯誤,那是真的有錯,不然怎就沒發現兒子走錯路了?

  可是,這反省且先放下的好,手中握著竹鞭,雙眼精光直冒的李光認為自己的當務之急是先教訓教訓兒子一頓!

  “啪!”

  “啪!”

  “孽障,你給老夫記住,官者,民之父母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