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朗,終究沒有到得長安城,而是在鳳翔府停了下來,白發老漢,也恢復了一些氣力。
鳳翔府一過,東邊就是長安,王元朗直說過長安城守不住,也如他所說,長安城是真的守不住的。
只因為長安城實在太大,城墻四圍就有二三十里地。
這般的大城池,從來不是堅守之地。以戰爭而論,并非真的城池越大,就越難攻破。這是一個誤解。
就如歷史上幾萬金人進攻北宋汴梁城,便也是一樣的道理。只因為城池太大,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防線太廣。如周長二三十里的長安城,周長就是一萬五千米左右,一米的城墻站兩個士兵,就需要三萬士兵。
這還僅僅是把城墻站滿一圈,就需要三萬人。敵人若是隨便來個聲東擊西,城墻之上便只有疲于奔命,甚至一個臨時戰報傳遞,也不是一時半刻。
面對前仆后繼攻城的敵人,僅僅站滿一圈城墻,并沒有絲毫意義。所以說長安這般的大城池,真要固若金湯,沒有二十萬守軍,便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敵人面前就是破綻百出。
所以從戰爭而言,城池太大,大多數時候反倒是累贅。
王元朗知道長安城守不住,所以停在了鳳翔府的天興城,當王元朗到得天興城的那一刻,天興城的百姓已經開始拖家帶口出城而去,街道上堵塞的馬車,綿延幾里。
甚至連坐在知府衙門里的王元朗,都找不齊城內大小官員。顯然有許多官員都拖家帶口而逃了。
王元朗拖著疲憊的身軀,罵咧不止,面前趕來的這些官員,也一個個惶恐不安,搓著手,看著王元朗。
甚至有人開口在問:“王…樞密,天興城還能守住嗎?”
王元朗冷眼看得一眼,并不作答,只道:“每日傍晚,在此點校官員,少了何人,何人滿門抄斬。”
在場官員聞言皆是大驚失色,已然有人又開口:“王樞密,何必與我等過不去?我等不過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連兵刃都拿不起,徒留在此,也幫不上什么大忙。”
王元朗冷笑一語:“身居高位頤指氣使的時候,可有想過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如今有難,倒是爭前恐后要逃?這般的官員,不斬,留著作甚?”
卻聽有人忽然一語:“王樞密,仗是你打輸的,又不是我們打輸的,我們還未怪你,你倒是想拉著我們一起墊背,我家中兒孫滿堂,難道都留在這里等死不成?”
王元朗拖著疲憊的身軀站起,怒目一瞪,口中已然怒道:“來人,拿下這廝,斬首示眾!看看何人還敢言逃。”
左右軍將早已怒不可遏,似乎就等著王元朗這一語,王元朗話語還未落,軍將已然拔刀上前。
“你們敢,我乃朝廷命官,就算有罪,也該汴京審核定奪,爾等豈敢動我。”
軍將哪里還聽得進什么話語,拔刀而去,鮮血迸濺,一顆人頭就已落地。
看得滿場官員一個個呆愣當場,這些官員,大多連犯人處斬都不去看,豈能見過這般拔刀就殺人的場面?
鮮血還在流淌,卻見軍漢也不怕污血,一個拖尸體,一個抱著頭顱,尸體丟在了門外,頭顱便往城頭掛去。
王元朗已然開口:“爾等速歸各自衙門,吩咐衙差安撫民眾,收攏引火之物,城中糧倉更要嚴加看管,不準少了一顆。發動不愿離家的百姓,搬重物上城樓。城內禁軍,立馬到衙門集合。”
眾人戰戰兢兢,好似連腿腳都邁步動了一般。
王元朗最后一語:“諸位勿要驚慌,汴京援軍二十萬,已然趕到長安,不日就到天興。各司其職,不可懈怠。”
汴京援軍二十萬,王元朗此時說了大話,汴京哪里有二十萬援軍?滿打滿算不過五萬青壯,還不知是不是青壯。王元朗派去催促援軍的人早已出發,至于援軍是否真的到了長安,王元朗心中也沒有底。
倒是拓跋人的先頭游騎已然到了天興城下,十來個一伙,在城下巡弋幾番,又調頭打馬北去。
便是這一伙游騎,都把城內百姓嚇得連出城都不敢了,城門也立馬關閉了起來。城中道觀廟宇忽然人滿為患起來,求神拜佛之人無數。
也有富戶大家,早已在家中后院挖起了深坑,祖祖輩輩的積蓄,真金白銀堆成山,倉促之間如何運得走?唯有趕緊掩埋起來。只求拓跋人來了不會濫殺無辜,只要有命在,總有一日挖出來還能花費。
城中禁軍,卻也逃散了大半,兩千多人的軍曲,到得衙門口竟然只有六七百人。倒也不知是逃散的多,還是吃空餉的多。
六七百人被王元朗與幾十心腹帶上城頭,卻見大多數人都是雙腿搖擺不止。
從兀剌海城往南而回的徐杰,坐在馬車里,馬車內還有兩人,一個便是老拓跋王,還有一個是渾身包著紗布鼾聲如雷的楊三胖,雖然鼾聲四起,卻還見楊三胖時不時齜牙咧嘴一番,想來也是疼痛難忍。
老拓跋王武道高深,雖然年紀不小,以為都是面色紅潤,皮膚緊致,并不如何顯老。
此時的老拓跋王,忽然滿臉的褶皺,面色枯黃泛黑,真真就是一個老頭模樣了。
徐杰趁著道路平坦的時候,時不時為老拓跋王倒上一杯酒,老拓跋王也不拒絕,拿起來就喝。
徐杰本想與老拓跋王聊上幾句,寬慰一下這個一夜蒼老的情義漢子,卻又不知從何開口。
車架內沉默了許久,還是老拓跋王先開口:“徐太師,你覺得我拓跋該如何渡過此劫?”
徐杰笑了笑,答道:“老王上如此發問,可是覺得我一定會回答這個問題?”
老拓跋王點點頭:“徐太師若是有好計策,自然不會不言,大概也就等著我發問了。我拓跋只要能抵擋住室韋,于你大華,百利而無一害。”
徐杰笑著點點頭,答道:“還是老王上高明啊。也罷,老王上。高明的計策我沒有,室韋會如何進攻拓跋,想來老王上也能猜到,不過就是首尾合擊。但是我有一樁買賣,能幫到拓跋。”
“徐太師請說。”
徐杰面色正了正,又給拓跋野倒了一杯酒。方才說道:“我大華無馬,但是弩弓最利,鐵甲寬厚。強弩一萬,厚甲三千,換你拓跋一萬匹馬。如何?”
拓跋野低頭不語。
徐杰稍稍有些緊張看著拓跋野,生怕拓跋野不同意,馬匹對于徐杰來說,實在太過重要。徐杰連忙又開口:“老王上是知道室韋人的,他們可無厚甲,多是輕騎皮甲,有強弩在手,百十步就可透甲殺人。我大華與室韋戰三百年,室韋人每每都是鎩羽而歸,靠的就是此般利器。”
不想拓跋野直接開口說道:“強弩一萬五,厚甲六千。換兩萬匹馬。“
徐杰聞言大喜,大手一拍,答道:“一言為定。”
老拓跋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答道:“多謝太師了。”
“也多謝老王上。”徐杰答道。
拓跋王并不如徐杰那般欣喜,而是低眉長嘆著,眼神不斷看向窗外,看著西邊,故國回首,興許也知這輩子大概是再難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