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殺了曹嵩?”
“陶謙想染指江東,卻數次被曹操所阻,如今攜怨報復,也并不奇怪,主公何以驚訝?”成都,驃騎府,戲志才翻閱著最近送來的情報,聽到葉昭驚訝的聲音,扭頭看向葉昭道。
“利益沖突而已,禍及家人有些過了吧?”葉昭搖了搖頭:“又非不死不休,這般做法,未免不智,平白惹了曹操,還是說,他陶謙有自信能夠戰勝曹操?”
“也非全無可能!”戲志才攤開一張徐州地圖道:“此前陶謙與曹操有過摩擦,數次交兵,各有勝負,應該是無必勝把握,是以以此來激怒曹操,誘曹操來攻徐州,以防守優勢,消耗曹操銳氣,待曹軍兵疲,便反守為攻,陶恭祖老謀深算,怎會無故結怨曹操?說不得,那袁術恐怕已經準備好與陶謙聯手吞并曹操,中原二袁相爭之局已成,這番卻是袁術率先發難。”
葉昭眉頭一挑,卻是恍然,自己一直以來太過糾結于歷史的事件,卻并未深思這其中利害關系。
以結果來看,陶謙此舉無疑是不智的,但如果拋開結果不談,陶謙突然這么做,肯定有深意,以曹操之前表現出來的水平來看,徐州軍與曹操的兗州軍實力相差并不大,陶謙有意渡江拿下丹陽一帶給自己一個縱深空間,而曹操為避免自己東部出現一個大敵,是以數次壞了陶謙南下之舉,陶謙有意除掉這個絆腳石。
而以中原的格局來看,袁紹、曹操如今算是一家,曹操哪怕領了兗州牧之后,也并未脫離袁紹,夾在二袁之間求存,然后就是袁術、陶謙以及青州牧田楷或者說其背后的公孫瓚之間的聯盟了。
這個聯盟并不緊密,但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合作的,陶謙想南下占據江東之地,袁術意圖將兗州、豫州拿在手中,夾在中間的曹操自然便成了絆腳石,想要聯手將之除掉就不難理解了。
只是二人小看了曹操的實力,或者說高估了自己,這么看起來,演義中老好人一般的陶謙,實際上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只是沒有了劉備的適逢其會,北邊兒公孫瓚與劉虞相爭日盛,而袁術不知出于何等目的之下,并未出手,陶謙是否還能過了此劫…
葉昭敲打著桌子,看向戲志才道:“若讓曹操吞并了徐州,這四方諸侯,除袁紹之外,怕無人是其對手!”
劉備現在太守當的好好地,頗受劉虞器重,呂布如今在南陽初立,忙著鞏固自己的勢力,至于關中諸將恐怕也沒心思插手中原紛爭,這無形降低了曹操吞并徐州的難度,徐州一下,接下來,就是袁術跟呂布了!
袁術勢大,呂布驍勇,但葉昭真不覺得這兩人能扛得住曹操!
“主公所言不差,曹操虎牢一戰,義名遠播,得了許多人才投效,諸侯與他也頗為親善,這三年來厚積薄發,麾下也皆是精兵猛將,陶謙恐非其對手,如此一來,曹操恐怕會在主公整合益州之前,先一步統一中原。”戲志才抬頭看向葉昭道。
初平三年的推廣只能算是試行,讓百姓對葉昭歸心,在葉昭和戲志才的計劃中,蜀中整合可不止是占據地盤那么簡單,從教育、農業、工、商乃至官制全方位的變革,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初步完成,然后才是葉昭出川的時機。
在這個過程里,葉昭自然不希望中原出現一統的局面。
“上表朝廷,陶謙老邁昏聵,擅殺名士,不足以牧守一方,封陳珪為徐州刺史,陳登為別駕。”葉昭放下書冊,看向戲志才道。
陳氏父子,乃徐州名士,若是朝廷準了葉昭這條奏書,將陶謙罷免,任陳氏父子接管徐州,則曹操便沒了攻徐州的大義。
雖說這大義也只是一面旗幟,但沒了這塊遮羞布,首先在道義上,曹操就立不住跟腳,同時也能引動其他的變化,比如袁術和呂布的插手,將曹操整個孤立起來,形成四面楚歌的局面,將他逼回去。
當然,前提是曹操不肯退兵,朝廷也肯接納葉昭的奏書,另外還有一點,陳珪愿意在這個時候接手徐州以及陶謙愿意退位。
任何一點達不到,都無法促成,中原于葉昭而言,有些鞭長莫及,不確定因素太多,也只能盡力牽制一下曹操了,畢竟他要走的路,不止是爭霸天下那么簡單,絕不能因為中原的局勢打亂自己的步驟。
“主公此計甚妙。”戲志才微笑著點了點頭。
“年關將至,那些派出歷練的弟子如何了?”葉昭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費神,能做的都做了,至于剩下的,看那些人造化吧。
“這是今歲稅收,主公看一看便知。”戲志才微笑著將手下收集上來的各項書局遞給葉昭。
“你說吧。”葉昭將冊子一放,笑問道。
“因為糞肥的效用,以及主公低稅的計劃得以落實的原因,百姓干勁十足,許多百姓今年墾荒,這些新開墾出來的田地記錄在冊,但按照主公之前的規定,并未收回官府,而是仍舊歸百姓所有,而且百姓自己墾田,可享一年一成賦稅的優勢,今年一年,蜀中三郡開墾荒田便有上百萬畝之多,加上糞肥施用手段以及積極性提高,只今年一年,各地收到的糧稅便是去歲三倍之多,各縣府庫充實,甚至多地出現糧價暴跌之態,百姓手中余糧太多!”戲志才笑道。
“這是好事。”葉昭滿意的點點頭,這個數量,差不多也是極限了,再墾荒,就會破壞掉生態。
“按照主公鼓勵畜牧的意思,已經有不少百姓以糧食換取牛馬、雞仔,如今主公該擔憂的,是府庫之中的存糧過盛。”戲志才搖了搖頭,哪怕大漢最輝煌的時候,也沒出現過糧食多到吃不完的情況。
“自古云,倉廩實而知禮節,吃飽了飯,也該想想讀書了吧?”葉昭笑道。
“不錯!”戲志才點頭道:“各縣學堂都已人滿為患,根據各縣匯報,自秋收之后,各地書館書籍便出現供不應求之象,書局印出的新書,很快便能販賣一空,臣想,不出十年,主公所說那科舉便可推行了。”
科舉之事,葉昭曾跟戲志才仔細研究過,以大漢當時知識覆蓋范圍來說,科舉根本沒有生存的土壤,讀書的都是世家之人,寒門子弟本就不多,就算實行科舉,也只是換了一種取士方法而已,實際上還是要從世家之中選人。
科舉想要成事,便需有足夠的讀書人,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普通百姓哪有心思去讀書?
這也是葉昭入蜀之后,第一件事不是修橋鋪路,不是大興土木,也沒有大興商賈,而是不遺余力的發展農業,幾乎將大半精力放在糞肥的推廣之上的原因。
先把百姓的肚子填飽了,衣食這種最基礎的保障滿足了之后,百姓才會去思考更高級的追求。
“十年等的起!”葉昭笑道:“這第一步實現了,接下來便是釋放出更多的勞力了,神工營最近做出的那些播種機、割草器、重犁也可投放了。”
鼓勵更多的人讀書,是為了為葉昭提供足夠的管理人才,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跑去管理,一個勢力或者說一個國家的興衰,靠的不是管理層有多少,而是各行各業的興衰程度,這些行業,才是為國家創造財富的,而管理者,卻是分配財富,管理者太多,反而不利于國家的興盛。
也是因此,從一開始,各處書院中除了學問之外,都設有數術、格物,雖然冷門,但卻必須有,下一步就要在這方面下大力氣,培養大量的匠才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官。
“此外,我擬以滿寵、夏侯蘭為基礎,令設一部名曰律部,獨立于官場之外,只對我負責,負責維護律法威嚴…”
其實葉昭的終極目標,這個部門是負責監管官員的,不過時值亂世,若真這么做了,恐怕會引起麾下百官的恐慌,所以葉昭只是讓這一部負責貫徹律法,監管百官的話,得等日后天下穩定之后才行,職能類似于后世的錦衣衛,卻又有所不同。
“此事…”戲志才皺眉道:“恐怕需要專門立法,否則此部若無準則,肆意行事,反會出現擾亂律治之事。”
倒不是懷疑滿寵,但如今葉昭是在新建制度,將來是要傳承下去的,這第一代還好,葉昭可為明主,而滿寵也是嚴于律己之人,但卻不能代表葉昭和滿寵百年之后,繼任者仍有葉昭的心胸和絕斷能力以及滿寵的自律能力。
“我已令滿寵草擬,之后你我一同協助。”葉昭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這個部門如果不能好好控制,甚至可能毀掉一國,不過葉昭有后世的經驗,雖然也不算完美,但用在這個時候,稍稍做些改動,也完全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