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給我說說,是什么轉機嗎?”雖然知道陳耕大概率的不可能告訴自己,可猶豫了一下,王小東還是試探著問道。
“抱歉,王總,我不能說,”陳耕不好意思的道:“不過我保證,三四年后你肯定能看到。”
陳耕越是這么說,王小東心里就越是震驚無比:陳耕到底知道些什么?他為什么會如此的篤定?莫非…
一個此前沒想過的念頭猛然從王小東的心底里冒了出來,他覺得十有八九和美國有關,可具體是什么,他不敢肯定。
意識到這種可能,王小東遲疑起來,心中更是為了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這一點而天人交戰:如果繼續堅持下去,萬一陳耕說的那個轉機沒出現可怎么辦?最重要的是,西飛的堅持或許還會惡了某位領導,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可另一方面,如果陳耕說的轉機真的出現了呢?不過就是三四年的時間而已,再堅持下去,再堅持個三四年,可能就守得云開見月明…
王小東誠懇的道:“陳先生,您知道的,要維持這么一個團隊的運作,需要大量的經費,而且我們西飛還要承擔不小的風險,尤其是來自上面的壓力…”
陳耕承認王小東說的有道理,尤其是對于西飛這種性質的企業來說,來自上面的壓力甚至比業績方面的壓力更讓人招架不住,但陳耕卻是笑了:說來說去,你不就是想要讓我給你說說到底是怎么個情況嗎?
不好意思,哥就是不說。
“王總,不是我不告訴你,而是有些事情我真的不能說,你也是學習了幾十年保密守則的人,這個道理不用我給你說吧?”望著王小東,陳耕笑瞇瞇的道。
得咧!
聽陳耕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王小東就明白,自己是別想從這家伙嘴里掏出點什么東西來了,不過這也讓他越發堅定了一點:三到四年的時間里,一定會發生點什么,而且一定與美國人有關。
既然這樣,那就慢慢等著吧,不過是三四年時間而已。
來自上面的壓力,要說讓西飛頭疼,那是真頭疼,可要說西飛這么大的一家央企,沒點兒和上面的領導“討價還價”的本事,呵呵…你信?
再撐個三四年而已,問題不大。
倒是陳耕,他向王小東問道:“既然咱們的4發版H6還屬于你們西飛自研、我們商飛集團贊助的項目,我去看看,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王小東痛快的答應下來:“我們隨時歡迎。”
既然沒問題,那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正好,西飛是商飛集團F100客機項目的配套廠,為商飛集團的F100客機項目給提供了機身、機翼和尾翼的代工任務,以檢查的名義,陳耕只在首都呆了兩天,就和王小東一起回了長安。
作為西飛自己自籌資金搞起來的項目,因為上面曾經不止一次的對這個項目表示過不看好的原因,4發版H6的保密級別…嗯,處于“就算是有吧”的程度,整個西飛,不管是誰,只要是對這個奇怪的大飛機感興趣的,哪怕是普通的工人,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都能跑過來瞅瞅。
比如按照王曉東告訴陳耕的信息,今天是這個4發版的H6進行地面滑行試驗的時間,陳耕和王小東趕到的時候,愕然的看到西飛自家的跑道的兩邊站滿了前來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這就讓陳耕有些理解不能的,尤其是那些抱著孩子前來看熱鬧的,更是讓陳耕無法接受:“王總,那些抱著孩子的,他們就不怕對孩子的聽力造成什么影響?”
“能有什么影響?”王小東一臉的不以為然,他覺得陳耕太小題大做了:“不光是我們西飛,陜飛、沈飛、成飛…國內的這些航空工業企業,誰家不是讓孩子從小就接受熏陶?放心吧,沒事。”
陳耕登時無語:還能這么“熏陶”的?
不過既然人家自己都不在意,而且長大的孩子似乎也沒有聽力有問題的,陳耕自然也就沒有理由多管閑事,他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跑道盡頭那架發動機已經啟動、正在預熱、樣子有點像是B—52、然后還長了個透明鼻子的4發版H6上面…
很巧,也不知道是不是王小東特意安排的,在這架H64(4發版的H6,我們暫時就叫它H64了)的旁邊還停放著一架“正版”的H6,與這架“正版”的現役H6相比,這架H64明顯要大出來不少,機身要粗的多,機翼也要更長。
除了個頭更大了之外,H64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機翼下面多出了8個武器掛架——掛架并沒有安裝,但可以明顯的看到接口。
另外按照當初自己的建議,H6原發動機艙的位置果然還保留了,只不過進氣口的位置做了修形,不但堵住了,而且形成了一個光滑的氣動面。指著這個位置,陳耕向王小東問道:“王總,H6原來的發動機安裝位置,現在是改成什么了?油箱嗎?”
“暫時是油箱,”王小東解釋道:“不過也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彈艙…這個要根據具體的需要來。”
陳耕點頭:“了解。”
意思就是如果H64真的能夠裝備軍隊,如果軍隊追求的是大航程,那這個位置就是油箱,如果追求的是大載彈量,那么這個位置就是彈艙,如果要求兼顧,那說不定上半部分是油箱,下半部分是彈艙…做一個分隔而已,沒什么難的。
“那原來的彈艙的位置呢,”陳耕接著問道:“能不能安裝旋轉掛架?”
“當然,”說起這個,王小東一臉的自豪:“機身大了,如果彈艙的空間不能跟著一起變大,我們西飛豈不是太廢物了?”
別看王小東此前在陳耕面前一個勁的“哭窮”,可對于西飛能夠做出H64,他還是很得意的:這可是華夏第二架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飛機,而且在100噸的基礎上超過的不是一點半點,是超過了很多,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25噸!
非但如此,考慮到此前陳耕說過的要以“tay”MK650為基礎研制更大推力的發動機,眼前的這架H64其實并不是“完全體”:如果陳耕真的能夠拿出一款最大推力在100KN的渦扇發動機,H64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150噸!
王曉東沒說的是,這還是第一代的H64,事實上在做H64項目之處,西飛就考慮到了將來升級和改進的可能,已經為第二代、第三代的H64做好了規劃,而按照西飛的規劃,只要項目進展順利,第三代的H64將會裝備四臺推力為110KN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在180至190噸的轟炸機。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這個目標,也就意味著西飛將作出一款準200噸級的、具備12000公里以上航程的、真正的戰略級的轟炸機。
不過,現在說這些都太早了,如果連第一代的H64都沒辦法正式裝備,以后的第二代、第三代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暫時是油箱,”王小東解釋道:“不過也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彈艙…這個要根據具體的需要來。”
陳耕點頭:“了解。”
意思就是如果H64真的能夠裝備軍隊,如果軍隊追求的是大航程,那這個位置就是油箱,如果追求的是大載彈量,那么這個位置就是彈艙,如果要求兼顧,那說不定上半部分是油箱,下半部分是彈艙…做一個分隔而已,沒什么難的。
“那原來的彈艙的位置呢,”陳耕接著問道:“能不能安裝旋轉掛架?”
“當然,”說起這個,王小東一臉的自豪:“機身大了,如果彈艙的空間不能跟著一起變大,我們西飛豈不是太廢物了?”
別看王小東此前在陳耕面前一個勁的“哭窮”,可對于西飛能夠做出H64,他還是很得意的:這可是華夏第二架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飛機,而且在100噸的基礎上超過的不是一點半點,是超過了很多,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25噸!
非但如此,考慮到此前陳耕說過的要以“tay”MK650為基礎研制更大推力的發動機,眼前的這架H64其實并不是“完全體”:如果陳耕真的能夠拿出一款最大推力在100KN的渦扇發動機,H64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150噸!
王曉東沒說的是,這還是第一代的H64,事實上在做H64項目之處,西飛就考慮到了將來升級和改進的可能,已經為第二代、第三代的H64做好了規劃,而按照西飛的規劃,只要項目進展順利,第三代的H64將會裝備四臺推力為110KN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在180至190噸的轟炸機。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這個目標,也就意味著西飛將作出一款準200噸級的、具備12000公里以上航程的、真正的戰略級的轟炸機。
不過,現在說這些都太早了,如果連第一代的H64都沒辦法正式裝備,以后的第二代、第三代自然也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