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章 歲在甲子

熊貓書庫    覆漢
🔊點這里聽書

  甲子年說到就到。

  一月間,公孫珣身為一郡太守,主要做了三件微不足道的工作。

  首先,是下狠手大力打壓了一批豪強、世族。

  作為一個有為的兩千石,干這種事情倒也數尋常,只是公孫珣這一次卻未免太急太速了一些,他幾乎是甫一到任,便直接用上了最粗暴的手段——用來殺雞駭猴的那一家居然被安上了謀逆之名,然后舉族被誅!

  對于這事,不是沒人感到憂慮,審配就專門勸諫了一次…他的意思,這里是幽州,君侯你家族和你本人在這里的名望向來很高,根本沒必要這么粗暴,完全可以威德并加,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

  對此,公孫珣的回復是“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吾從速也!”

  這話莫名其妙,但偏偏審正南是個聰明人,雖然有些事情他并不如呂范婁圭那么清楚,但此時回想起公孫珣往日的某些作為,和這次急速上任的舉動,卻也有些醒悟,便當即閉嘴不言了。

  而當向來主張對世族豪右講規矩的審配都不說話時,那涿郡本地的這些豪右,一時倒也是真的毫無辦法了…因為誠如審配所言,涿郡這地方雖然跟中山挨著,卻已經是幽州的地方了,公孫氏在這邊的影響力,加上公孫珣本人在這里的名望,根本不是別的地方能比的!

  如果再加上宛如一國之君的堂堂本郡太守身份加持,那不說為所欲為了,最起碼這些人在公孫珣面前,宛如那些閭左平民在他們面前一般…所謂弱者為何要反抗?

  于是乎,涿郡這群豪右目瞪口呆之余,也只好任由官府將他們家中錢糧、布帛、牲口,以及各種物資,以一種搶劫式的手段送入了官府府庫之中。

  然后便躲在家中瑟瑟發抖,連大街都不敢上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廣納游俠,整備郡卒。

  整備郡卒很容易理解,而廣納游俠嘛…幽州的游俠天下聞名,劉備、簡雍、張飛,其實都是標準的幽州游俠。這些人和南方的游俠相比,并不是說他們更不怕死一些,而是說他們一般會比南方游俠多一匹馬,有的人還會多一柄長兵,而且普遍性對軍功更加推崇一些。

  而這一次公孫珣也并沒有一刀切,他一邊處置和圍捕了城內的那些‘無賴游俠’,另一邊卻又公開打出了招募的旗號,去鄉野間收攏那些名聲較好的游俠團伙。

  前者不圍捕不行,因為一旦亂起,這些依存于城市的無賴子很快就會成為動亂的根源,至于收攏后者…其目的不言自明。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情公孫珣交給了新任賊曹掾劉備去處置…只能說后者作為本地地頭蛇確實是此事最佳人選。

  第三件事,則是巡視春耕。

  今年天氣回暖的比較快,所以從一月中旬開始,就已經有百姓嘗試下犁試耕了,而作為新上任的太守,公孫珣幾乎全程在郡北的良鄉到郡西的遒國一帶巡視春耕。

  從幾名心腹的角度來說,他們以為自家君候是在外送內緊,故意麻痹越來越密集的太平道眼線。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公孫珣自己也沒有說的是,后者真的是在認真督導春耕!

  因為,到了涿郡以后公孫珣才恍然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幽州本地的太平道勢力遠遠不如冀州…這一點,從各地官府大門上的‘甲子’二字便能看出端詳!

  譬如涿郡這里,南邊的范陽城公孫珣就親眼所見有這二字寫在官寺大門上,可是涿縣城中大小官寺卻不見這二字蹤影!然后,派出去的人匯報,據說涿縣東南側的方城有,北面的良鄉卻無。

  于是乎,公孫珣又急速遣人去鄰郡查看,卻發現居然也是類似——隔壁廣陽郡那里,南邊的安次、中間的薊縣(后世京城)赫然就有這二字,北面的昌平城卻無;再往東的漁陽郡那里,東南方的泉州、雍奴有,可西北面的狐奴、安樂,以及公孫瓚任職的漁陽城卻無!

  接下來,婁圭對本地太平道勢力的暗中調查也呼應了這種說法,據現在所知,幽州這么大的一個州卻居然只有太平道的一個大方和一個小方,然后還都聚集在幽州的東南角這個位置上,北面根本沒有太大的力量。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整個幽州十一郡國,有十個郡國都是邊郡!邊郡那里,要防著鮮卑人,要防著烏桓人,要防著雜胡…當地豪強世族們普遍性愿意讓出些許利益,來換取下層階級的團結。

  換言之,對于幽州大部分地區而言,當地的民族矛盾和邊患居然有力的緩解了階級矛盾!

  實際上,很早的時候,公孫珣往來于幽冀之間時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只是沒有往太平道這個角度想而已。

  當然了,無論如何這是件好事!

  那么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時公孫珣在郡北辛苦督導春耕的舉動也就更容易讓人理解了——天下將亂,但若能夠拒敵于涿縣以南的話,北面的老百姓每種下一顆種子,將來都可能多救一條人命…也說不定!

  時間轉眼到了二月,公孫珣已經開始動員起了郡中的軍事力量。

  首先,除去護衛在公孫珣身側的韓當以外,關羽、張飛、牽招、魏越、楊開等人紛紛各自入屯軍營。

  其次,審配更是獨自領一屯人馬出鎮位于范陽城西側的北新城,他得到的命令是就地編練士卒、整修城垣、嚴防盜賊,與范陽城互成犄角之勢!

  這下子,審正南之前因為得知訊息較晚而產生的些許心思徹底煙消云散…說到底,事到臨頭,能夠被托付獨當一面,去援護州中方伯,比什么信重之語都要來的利索?!于是,這位河北名聲當即立誓,人在城在,人亡城也不會失!然后,便慷慨赴任去了。

  到了這個時候,哪里還能瞞得住人?

  于是到了二月十四這一天,郭勛派遣自己的心腹從事,從右北平提拔上來的幽州本地名士魏攸,徑直往涿縣這里而來了!

  “誰?”午后時分,公孫珣正在與剛剛到來的族弟公孫越閑談,對于郭勛派人來詢問,他當然有所預料,只是來人居然有些耳熟,這才一時怔住。

  “是魏攸。”公孫越經過三年閑居,倒是依舊老實誠懇。“魏公是右北平的名士,算是咱們鄉人,而且他也向來與我們公孫氏交好,又年長一些,兄長不要怠慢了…”

  “原來如此。”

  話說,公孫珣原本還以為此人又是哪個‘三國豪杰’呢,誰成想是自己鄉中名士,想來這耳熟乃是自家少年時便有所聞。但不管如何了,既然郭勛派遣了這么一位人物前來,那他自然是無話可說,一邊答應著,一邊便引著自己族弟親自往外迎去。

  魏攸今年并沒有到四十歲的樣子,但神色中卻盡露疲態,儼然是身體虛弱,不堪行路所致。

  但所幸公孫珣敬他是鄉中長者,根本不拿架子,反倒是以后輩的姿態在后宅招待了對方,倒是讓這位北平名士一時感嘆不已。

  “你們公孫氏的幾位俊才,如之前任這涿縣縣令的伯圭(公孫瓚字);如舉了茂才,如今在尚書臺為郎的文典(公孫范字);又在家中守孝恪節的文超(公孫越字),我都早已經見過多次…倒是文琪你今日才得一見,卻不想如此寬宏有禮。”落座以后,奉上加了雞蛋的熱姜湯,出乎意料,魏攸緩過氣來以后居然沒直接談論公事,反而是真如同鄉中名士相見時那般,上來就點評起了公孫四兄弟。

  公孫珣一時失笑“魏公此言倒是有趣,我如何就不能寬宏有禮了呢?而且聽魏公的意思,非只是我,我族中兄弟幾個居然都有失寬宏嗎?”

  魏攸也跟著搖頭失笑“或許只是我妄加猜度而已。據我所知,你們公孫氏的子弟,多有些許相似之處,所以才會管中窺豹,見一而論三…文琪想要聽一聽嗎?”

  “魏公直言便是。”對方不談正事,公孫珣更是無所謂。

  “其一,貴家子弟多生的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而且武藝過人。”

  “這倒是…”

  “這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君家中乃是邊郡名門,世宦兩千石又多有武職。”魏攸自問自答般的剖析道。“數代下來,自然有此家風。”

  “魏公說的是。”公孫珣只能點頭稱道。

  “其二,貴家子弟,尤其是近些年的年輕子弟,多重商人、財貨。”魏攸繼續言道,然后又是主動剖析了一句。“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大族聚居,免不了漸生貧富,可偏偏貴族中出了一個安利號,獨大于塞外、渤海…這錢財商貿之利,你們這些年輕子弟耳濡目染,自然會有所輕重。”

  “倒也無可辯駁。”公孫珣與公孫越對視一眼,也是干脆承認。

  “其三,貴家子弟,多心高氣傲,官階、身份不到的時候,還能遮掩一二,可一旦登得高位,便遮不住自己的傲氣了,而且還尤其看不起如我這般的清白士人!”說著,魏攸從容放下手中湯碗,卻不知不覺中改了稱呼。“不知君侯以為,我說的可對?”

  公孫珣啞然失笑,卻并未作答。

  “君侯,我此番言語,非是無端之言。”魏攸盯著眼前這個年輕到不像話的貴人認真言道。“當日你家那位長兄公孫伯圭去往遼東屬國上任之時,路過右北平,曾專門去拜訪過我,當時謙卑有禮,宛如剛才二位出門奉迎我時一般。可等到他在塞外立了功勞,成了千石縣令,再與我相見時便隱隱有些遮不住的傲氣了,而且平素里官寺中往來的俱是商賈、方士,對讀書人與郡中世族子弟俱皆冷眼相對…”

  公孫越忍不住插嘴言道“魏公想多了,我家大兄確實有些…呃,有些傲氣,但我這位兄長卻多能禮賢下士…”

  “阿越中了魏公話術了。”公孫珣不等魏攸開口便陡然言道。“他正是要你維護與我,然后反問我為何失禮于方伯,并有所欺瞞…魏公,我所言可對?”

  公孫越當即閉口不言,魏攸也是一時措手不及。

  “魏公。”公孫珣看著對方繼續笑道。“你我鄉人,又是長輩,有什么話不能直言呢?”

  “攸正有此意。”魏攸頗顯尷尬,但終究是起身正色一禮。“還請君侯正式回復于我,為何郡中大聚兵馬、糧草、物資,而且還讓我家方伯休整范陽…莫非要打仗嗎?”

  “一時猜度罷了!”公孫珣坐在主位上,面色從容,倒是將自己對太平道的‘猜度’一一言出。

  “就是這樣了。”臨到最后,公孫珣坦誠言道。“我從在趙國任職時,便與當時的冀州刺史,如今的南陽太守劉公有所共識——太平道必反無疑!然而,自三年前到如今,我雖然與朝中多位重臣多次檢舉此事,卻始終不得旨意,便只好暗自防備…”

  魏攸早已經面色慘白。

  “魏公。”公孫珣也是自我檢討了一番。“你回去后,一方面要請方伯謹守范陽,小心應對;另一方面,卻也要代我致意,聊表歉心…非是我公孫珣傲慢無度,乃是我之前久對太平道有所提防,數年間在中山多有布置,陡然移到涿郡,又臨此大事,不免心中紛亂。或是心存不安,或是意圖建功立業,又有幾分自得,又有幾分懊喪,一時強做鎮定,一時又失于操切…所以…”

  “我懂了!”魏攸感嘆起身道。“其實大事臨頭,君侯這般年紀,能做到這份上已經很了不得了!回到范陽,我也會對我家方伯有所解釋。而事到如今,我只有一事想問…君侯所以為,彼輩何時舉事?”

  “我猜或許是旬日之間吧?”公孫珣也是很不確定。“最近鄉野間歌謠相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又言,‘三月初五,太平將至’…或許便是三月初五!然而,這種謠言天下傳動,朝廷或許有所察覺也說不好!”

  魏攸恍然若失!

  “范陽大城!”公孫珣拽住對方提醒道。“糧草、壯丁齊備,魏公一定要勸住方伯謹守城池,不要擅自發兵應敵,等我自后方發力,里應外合,自然可以一舉破賊!”

  魏攸滿口答應,也是顧不得車馬勞頓,就趕緊出門呼喊州中吏員,護送自己往范陽而去了。

  公孫珣立在堂前,負手目視對方遠去,一時出神。

  “兄長,如此便是你喚我來此處緣故嗎?”公孫越倒是沒什么顧忌。

  “然也。”公孫珣回過神來一聲感嘆。“我要你入軍中為軍司馬,替我看顧…劉備等諸將。”

  公孫越不以為意“此行本就是要為兄長效力才來的。”

  公孫珣點點頭,然后繼續望著空無一人的堂前出神。

  公孫越一時不解“兄長在看什么?”

  “什么都沒看。”公孫珣長呼一口氣道。“你以為我剛才對魏公所言的那番自省之語是假的嗎?我在中山準備三年,事到臨頭卻忽然被攆到了涿郡…之前種種做派,不過是在下屬前強做鎮定而已!阿越…文超…大事臨頭,我心中其實早已紛亂如麻!”

  “兄長何必自墮聲威。”公孫越倒是難得笑出了聲“你便是再如何失措,也總比大兄那個得勢便不饒人的姿態強吧?連魏公這樣的鄉中長者他都能使出臉色,也是厲害!”

  公孫珣一時沉默,只是依舊望向空蕩蕩的前方。

  順著公孫珣的目光延展,數千里外,就在同一時刻的漢都洛陽,做了足足三年議郎閑職的曹孟德,卻正好從公孫范的院子里出來,手里還抱著一壇順出來的遼西佳釀。

  “孟德。”一個形容高瘦,然后雙目炯炯之人自后趕了過來。“公孫文典今日休沐,卻去河南尹何進家中了,袁本初那里相約的乃是晚間,這時候咱們去哪兒?”

  “去…”曹操抱著酒壇子上了車,然后方才瞇著眼睛想了一下。“還是去找袁本初吧!”

  “孟德。”這人追上車來無奈言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袁本初前后守孝六年,號稱天下楷模,如今隱居到洛陽…”

  “隱居到洛陽!”曹操一時笑出了聲。“元讓,你說他怎么不隱居到北宮?真以為我不知道他袁本初打得什么主意嗎?”

  “孟德。”這雙目炯炯之人,也就是夏侯惇夏侯元讓了,聞言再度無奈勸道。“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是不是要避讓一下?”

  “避讓什么?”曹操忽然肅容起來。“以前曹節當政時,到底是為政十余年的老成之人,還能與劉公、楊公他們勉力維持局面。可自曹節死后,張讓貪鄙無度,趙忠肆無忌憚,朝政荒廢,士民生厭…若不解決他們,這天下遲早要出亂子!袁本初一萬個不行,就這件事情算他撞到了大義所在!元讓你少年剛烈,如今做了多年流亡之人,怎么反而膽小起來了?”

  “不是我膽小。”夏侯惇正色言道。“只是以我來看,袁本初那邊如今只因為宦官倒行逆施而得大義,卻不得其勢,也不得其時…”

  “你錯了。”曹操微微瞇眼道。“皇長子如今長成,已無夭折之相,何進、何苗遲早要分攬朝綱,而依照那何遂高(何進字)對士人的傾向,怕是這個‘勢’,只是遲早罷了!”

  夏侯惇細細思索,也是當即頷首,卻又再度詢問“那‘時’呢?”

  “你莫不是傻了!”曹操無語至極。“‘時’這玩意難道不也是‘遲早’的嗎?”

  夏侯惇恍然大悟,卻是直接動手趕車,往袁本初的住處而去。

  洛陽午后車水馬龍,這二人絲毫沒有注意到,他們與一個滿頭大汗之人交車而過。后者一路疾馳,直接來到了銅駝大街南側的那片區域,這才停車佇立。

  這里有公車署,有三公府,有九卿官寺…總之,除了北宮的天子與南宮的中臺、御史臺以外,此地大概是一個普通人能接觸到的最高權力所在了。

  然而,從午后到傍晚,估計那邊曹孟德都已經跟許攸那些人喝上酒了,此人卻只是坐在車上一動不動,而且還雙手執韁,似乎是準備隨時想跑一樣!

  也不知道來此人來此地是要干什么!

  而就在此人依舊猶豫不定之時,一名候在公車署外許久的地方吏員卻是注意到了此人…可能是覺得疑惑,也可能是覺得久候無聊,這位吏員居然徑直往此人處走來。

這下子,這個馬車上的人再也忍受不住,他當即翻身下車,然后舉著一封書信跪在了銅駝街上  “濟南唐周,出首相告太平道張角謀逆,中常侍封谞、徐奉與之相約為內應,共約三月初五,攻打洛陽!賊軍已匿于河內!”

  這名來自益州的地方郡國吏員怔了一怔,居然半響沒聽懂對方的齊魯方言,周邊也依舊是車水馬龍。

  當日晚間,宿醉的曹孟德被丁夫人從床上強行拽了起來。

“張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也。大方萬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揚數萬人,期會發于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春,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本月還有14k…還有,千萬別對十一爆更那個活動有期待…我本人是已經絕望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