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四十六章 逃的技術

熊貓書庫    戰國野心家
🔊點這里聽書

  軒轅烈帶著五十多騎兵說是要斬殺敵軍斥候提振士氣奪回旗幟。

  對面那十個偵騎拿著旗幟在二三百步外耀武揚威,顯然他們對于自己的騎術相當自信。

  明顯能看到一個人站在馬背上,將奪來的齊國旗幟裹在身上,像是披著一個大氅,然后脫下了褲子,沖著齊國的營地尿了一泡。

  幾個人還用一些齊人聽得懂的語言,咒罵一些田氏的骯臟事,大多都是一些很古舊的花邊故事,陳田一族身上這樣的事也確實不少。

  軒轅烈罵道:“辱我君主,勢不兩立!今日必要斬殺他們!”

  他言辭激烈,想要提振一下士兵的銳氣。

  卻不想那些騎手都是些沒見過世面的,很多故事他們哪里聽過,一個個倒是露出了仿佛泗上茶館里聽故事的那些人的神情,笑意迷迷地聽著國君的祖先是怎么和臣子三個人一起摩挲一個女人的。

  泗上是這些年市井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市井方言白話的流行地,這些故事說起來讓這些齊人騎手們聽的心里直癢癢,胯下當真是硬邦邦,其實也就是個很簡單的故事,甚至只是幾句話,可這時候本來也沒有什么太復雜的。

  三言兩語便是巫山,直白隱晦俱是云雨。

  這些村社民出身的騎手最多也就是野合過,那里知道城里人或者說貴族君子們這么會玩,當真是開了眼界,心道三男一女卻是難。

  軒轅烈哪里還能忍得住,論起來他也是田氏遠支,對面說的也是他的祖先,他當然和那些沒有姓氏的村民不同。

  掄起鞭子朝著一個聽的正過癮的騎手抽了一下,整好隊形,分成三路,朝著對面沖了過去。

  對面墨家偵騎的軍官笑著對那個正在大喊說故事的伙伴道:“你小子還沒結婚,知道的不少啊?”

  那個騎手笑了笑,也不回答,軍官把已經裝填完的火槍遞過去,那個披著旗幟撒尿的人也完了事,十個人朝著后面退去。

  軍官來的時候熟悉了這里的地形,旁邊就有一條小河,他有心和對面的騎手玩一玩,知道后面還有不少偵騎,便引誘著朝著那邊退走。

  軒轅烈緊隨其后,死死咬住,可是對面的偵騎狡猾的很,有好幾次側翼的一隊人都要咬住了,結果他們還是跑了。

  等越過了小河,旁邊便有一處小樹林。

  等軒轅烈越過了一條小河穿過了一片楊林后,忽然清晰起來的視野,幾里地外的場景讓軒轅烈大驚失色。

  秋色的原野上,一群黑乎乎的人正朝這邊行軍,秋后原野被步伐踏起的塵土讓這支黑乎乎的隊伍像是一條正在地上蜿蜒的龍。

  就在這時,側面穿來一陣槍聲,又有一支小隊的騎兵隊伍出現。

  很顯然,并非只有那十個人的偵騎,墨家在這附近的斥候很多。

  軒轅烈顧不得斬將奪旗以振士氣的想法,想要快點把這個消息帶回去。

  “撤!”

  他喊了一聲,身邊的騎手迅速撥轉馬頭。

  就在這時,樹林的后面又傳來了一陣槍聲,兩名齊人騎手落下了馬。

  剛才跟他們兜圈子的那些斥候靠著馬術和技巧,膽大心細地繞到了樹林的后面藏了起來,根本沒有溜太遠。

  軒轅烈看到樹林后面的幾名墨家的斥候在那里耀武揚威地搖晃著剛才沖入營寨奪走的旗幟,不時地用他們可以基本聽懂的、有些齊語味道的泗上方言又在辱罵他們。

  軒轅烈暗罵,剛才自己人多追擊的時候,這些人卻不耀武揚威,如今四周的偵騎多了,他們便要如此。

  他不由想到了自己從黑衣禁衛步入學堂學習之后學到的一個名叫狐假虎威的故事,也是泗上流傳過來的一個寓言。

  心中雖罵,此時卻也只能承受對面的侮辱,卻不敢沖過去。

  一旦和對面纏斗上,被四周聚集過來的偵騎圍住,自己怕是就要交代到這里了。

  樹林后面的那十個墨家的偵騎一邊辱罵著,一邊堵住了他們往回撤的路。

  軒轅烈并不選擇從正后方殺出退走,而是想要繞開。

  他以為對面那十個人只是想要繼續引誘他們,肯定不敢主動攻來,最多也就是像是夏天的蚊子一樣抓住機會就咬一口。

  可哪曾想自己這些人剛要從側面撤走,那十個人像是瘋了一樣,根本不去顧及人數的多寡,而是斜刺里沖了過來。

  這時候軒轅烈等人的馬已經起來了速度,這時候再想要轉向正面迎擊已經極難,對面又射了兩槍,自己這邊的陣型徹底亂了。

  旁邊正朝這邊圍過來的其余小隊的墨家偵騎也全速往這邊趕來,軒轅烈只覺得耳邊一陣劇痛,一枚熾熱的鉛彈貼著他的臉飛了過去,好在沒有傷到他。

  那十個瘋子一樣的墨家偵騎已經沖到了他們的跟前,斜掠過他們的后側,將七八個齊人騎手分割到了后面,已經開始了纏斗。

  軒轅烈心想這時候若是回頭救援,自己必要被纏住,到時候遠處的墨家偵騎一到,自己兇多吉少。

  于是他也不管后面,帶著剩下的人就跑。

  才跑了幾步,胯下的戰馬運氣極差,竟然踩在了一個老鼠洞里,咔嚓一聲馬蹄子被折斷,自己轟的一下摔在了地上。

  四周的墨家偵騎已經朝這邊圍過來,他知道若是被追上必然兇多吉少,忍住剛才被摔的劇痛,大聲呼喊了幾句。

  前面正在逃竄的齊人士兵終于有個和他關系尚算不錯的,策馬回來沖著他大聲喊道:“君子拽著馬尾,跟著跑吧!”

  那騎手回來救他已經是仁至義盡,根本不敢停留,快速折返回來后讓從軒轅烈身邊掠過。

  這是騎兵常用的一種逃跑的方式,若是坐騎被打死或者打傷,敵人又在附近,若是有同袍伙伴讓你拽著他的馬尾跟著跑那也是極大的恩情。

  人肯定跑不過馬,但若是拽著馬尾拼死跑的話,倒是也能跑上一陣,馬越是吃力跑的越快,人的兩條腿不至于跟上的,但也不至于跌倒,能夠比人正常跑快上許多。

  交錯之間,軒轅烈卻忽然暴起,就在那個回來救他的人靠近之后,猛然拉住了那個人的大腿,將那個回來救他的人直接摔在了地上。

  自己則抓住馬鐙跳上了馬背,心道:非是我不仁,而是你是賤人,墨家抓住賤人也不會殺掉。我是君子,若是被墨家抓住,定是生不如死。

  駿馬飛馳間,軒轅烈隱隱聽到后面那人大聲質問“君子何故如此”?

  他也不答,將頭埋在馬鬃之間,雙腿夾緊了馬背,向后狂奔。

  “墨家出動大軍就在十余里外”。

  可怕的消息立刻引爆了齊軍的營地,軒轅烈認為那個被他拉下馬的騎手即便死了也是似有所償,自己帶回了這么重要的消息。

  營內的齊人貴族大為驚慌,問道:“人數多少?”

  軒轅烈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他并沒有確定數量,于是道:“至少數千,行軍隊伍極長,騎兵不少。”

  聽到騎兵不少這四個字,齊軍圍戴城的主將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

  墨家若是主力作戰,習慣就是炮兵轟、騎兵抄、步兵抗。

  若是騎兵不少,那么步兵的數量至少也是騎兵的兩三倍甚至更多。

  這時候重要的不是再派人去確定情況,而是需要立刻做出判斷,該怎么辦?

  敵對的雙方都有自己的目的。

  就像是此時正朝這邊行軍的墨家右翼而言,他們的任務只是解戴城之圍,南下固城,加強戴城和承匡的防御,切斷聯軍主力的后勤補給,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加入決戰的集群或者是南下堵住聯軍南下撤走的路。

  可這種目的在信息不明的情況下很難被判斷出來,所以戴城附近的齊軍主將不能夠知道墨家的目的。

  或者說,即便知道了也沒有什么補救的辦法。

  他聽軒轅烈一說騎兵數量不少,便知道對面墨家的總兵力必不會少。

  只是這支部隊是哪里的?

  是陶邑方向的墨家部隊分兵前來支援的?是不是茍變那些人怕損失太大根本沒有去打陶邑而是選擇了對峙?

  亦或是這是墨家之前圍困雍丘的那支部隊的主力?想要吃掉自己,斷絕聯軍補給,從而迫使聯軍主力回援減緩商丘的壓力?

  還是說…墨家的主力放棄了萊蕪從前線隱蔽退回來了?可怎么會這么快?

  思索一番,此時很難做出究其根源的判斷,主將便只能想自己這五千人該怎么辦。

  現在來看,墨家的部隊不需要來太多,如果真的是有正式番號的幾個主力部隊中的一支,哪怕只有五六千步兵一兩千騎兵,怕是他就難以支撐。

  戴城城中還有部分守軍,這些守軍除了當地民眾外,是有一支可以偷營、可以夜襲、可以在攻城退下時候反擊的成建制的部隊的。

  現在自己在戴城周圍扎營,部隊已經展開,展開的營壘是對內的而非對外的,這種營壘很難在外面敵人攻擊之下堅守住。

  部隊展開和不展開不同,展開之后是為了防守還是為了進攻還不同。

  現在墨家的前鋒就在二十里外,一旦襲來,自己若是不提早準備,定要大敗。

  如今之計,唯有后撤一條路。

  可撤到哪里呢?

  向西,撤到雍丘,是一條路。

  向南,撤到承匡,與承匡的五千軍匯合,這樣便有一萬兵力,是守是退是打,都還能主動。

  向東,到寧陵,與聯軍主力匯合,那倒是看起來最安全的,但從戴城到寧陵尚有一段路要走,一片平原的情況下,會不會被圍住?

  三個方向后撤,只能選擇一處。

  根據墨家的目的,往這三個方向撤便有不同的效果。

  若是墨家想要速攻雍丘、迫近大梁、焚燒糧草,那么退往雍丘是最佳的選擇。

  雍丘本來就是韓國修筑的重要要塞城邑,當初墨家圍城十二日不能攻下,若是退守到雍丘憑借城邑堅守,既可以保證這五千軍隊不失;又可以保證大梁方向的后勤和糧草的安全。

  若是墨家是想要決戰合圍,那么退守到寧陵和主力匯合,那就是正確的選擇。

  聯軍主力每多五千兵力,墨家想要圍殲大勝所要付出的兵力就越多,便可能堵住更多的破綻。

  若是墨家是想要截斷戴城承匡,那么撤到承匡便是正確的。

  若為全局考慮,應該是這樣判考慮從而作出判斷的。

  但圍困戴城的齊國貴族卻不是用這種思路來判斷自己下一步該怎么走的。

  他想,若是撤到寧陵,沿途很可能被圍住從而被殲滅。

  到時候自己本來是想為了聯軍主力去考慮,到時候反倒容易被質問敗師之責。

  若是墨家的人數其實并沒有那么多,自己退向寧陵,結果發現墨家可能只有幾千人,到時候自己必要承擔責任:墨家人數不多,你居然不堅守卻往回撤,到時候必要遭到其余人排擠打壓。

  而墨家人少的話,肯定不敢再攻寧陵,到時候自己退到了寧陵,便不好說。

  這么一想,便先否決了退向寧陵的路線。

  退往承匡,則要考慮兩種可能。

  若是墨家的兵力極多,自己即便撤到了承匡,到時候合兵一處,固然是南可以下陽夏和韓軍會和、守尚且還能一戰。

  可畢竟承匡城也在墨家手中,自己加上承匡附近的五千軍也不過一萬,一旦在平原上被圍住,到時候便就危險了。

  而若是退往雍丘,便大為不同。

  若是墨家兵多,自己退往雍丘,距離很近,而且雍丘城邑堅固,自己只要退到那里就安全了。

  到時候自己便可以說,為了防備墨家偷襲大梁雍丘斷絕糧道,自己先機而動,退至雍丘以守。

  這一次雖然齊侯參與組織了諸侯聯軍以攻墨,一些新銳的年輕貴族也迫于對墨家的仇恨而渴戰,但是一些真正的大貴族卻畏墨家入虎。

  這些年墨家野戰的威名將他們嚇住了,他們認為在平原野戰若是兵力相差不多己方必敗無疑,他們根本就不敢和墨家在平原野戰。

  雖然墨家也善于攻城,但至少雍丘城之前承受了十二天的圍攻還沒有攻下,加上雍丘是韓國在宋地邊境重要的防御城市,比之別處更容易堅守,而且糧草囤積又多。

  所以齊將心中已經定下要退走雍丘。

  若是墨家兵力太多,自己退走雍丘又便于解釋,而且得活下來、不被墨家抓住才有未來,有未來才有資格解釋。

  再者而言,在墨家動機不明的情況下,退守雍丘算是萬全選擇,退過去后還可以再做決定。

  若是兵少便可以反擊回去;若是兵多那么自己便要慶幸自己撤得早。

  于是他急令營寨立刻集結,舍棄輜重糧草,撤向雍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