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066 盤炕

熊貓書庫    大宋有毒
🔊點這里聽書

  飛鷹社富姬主持、寶繪堂又與了高翠峰,那洪濤干什么呢?他改當泥瓦匠了,但不是蓋房子,而是盤炕。還不是盤一個炕,是一批。

  瓊林苑里有不少亭臺樓閣,只要是密閉比較好的房子洪濤都要征用,做為米囊子花苗過冬的暖房使用。

  沒有塑料薄膜保溫,那就得想別的辦法提高室內溫度。做鑄鐵爐子是個不錯的思路,可惜時間有點來不及,而且這時的房屋比較高大還漏風,光靠爐子取暖的話效率太低。

  于是洪濤又改變了一下思路,不打算提高整個房間的溫度了,重點放在苗床上。只要讓植物的根系保持一定的溫度,外部別上凍,那植物就不會死,說不定還可以繼續生長。

  到底效果怎么樣,這誰拿的準啊,還是老辦法,試試唄。

  盤炕是個技術活兒,弄不好的話要不就是不熱、要不就是涼的太快、或者煙往屋里倒灌。如何讓土炕又保溫、又清潔、熱效率還高,這得有著多年經驗的老師傅才玩得轉。

  洪濤恰好認識這么一位,不是別人,就是自己媳婦的姥爺。老爺子睡土炕睡了大半輩子,本身又是個泥瓦匠,動手能力很強,不僅自己給自己盤炕,還幫著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領導同事盤過不少,手藝非常好。

  自老房子一拆遷搬進了樓房,老爺子就享受不到火炕了。什么叫死心眼?這位姥爺就是。他睡席夢思不舒服,也享不了暖氣的福,干脆把樓房租了出去,又跑到胡同里租了兩間平房,繼續火炕的給。

  洪濤趕巧了,老頭盤炕的時候他有幸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工,從坨坯開始就是壯勞力,試燒的時候還在上面睡了一宿。舒服倒是挺舒服,可第二天牙床子就腫了,上火。

  老爺子說這是因為年輕人火力壯,沒有從小就適應火炕,在炕尾多睡些日子就好了。洪濤當時的回答是:命薄,享不了這個福兒,還是您來吧!

  雖然福沒享到,但技術和竅門學了不少。老頭就這么一個小工,還是個特別好奇、特別好學的小工,除了干活之外,絮絮叨叨的沒少顯擺手藝,一個字不落都便宜給外孫女婿了。

  現在洪濤就打算在大宋朝試試自己的手藝了,他也有四位小工和十多個小小工。這都是朱八斤找來的泥瓦匠,最善于壘窯。

  “一尺三分長、一尺寬、三分厚,坨坯的時候中間要加入兩根一尺長的細樹枝為骨。”

  第一步就是制作土坯磚,這個手藝不用教,宋代的泥瓦匠比洪濤玩的利落,但規格和細節還是要強調的。至于說為啥是這個尺寸,無它,當初洪濤學會的就是這個尺寸,這樣做比較熟悉。

  那為啥不用現成的青磚或者石塊呢?同樣的理由,當初老爺子說土坯磚保溫好,所以洪濤也不打算改革了。

  正好,土坯磚的造價還低呢。這個年代里最不缺的就是勞力,那些小工每天只需給30文錢,匠人也才50文,但要管兩頓飯。

  洪濤大手一揮,只要活兒干的好,管三頓,還是頓頓干的!倒不是他大方,而是這筆錢根本不是他出,全算在瓊林苑的改造款里了。對外而言,這座皇家園林是在重新修繕,他這是慷皇帝之慨,自己賺好名聲呢。

  火炕的四周都要用土坯平著壘起來,中間空的地方用豎著的土坯砌成一個川字,炕頭和炕尾再橫著砌一道火墻。

  這樣做的用意是讓灶臺里的熱空氣不能直接從煙囪跑掉,必須在炕體內部來回來去的轉。一頭一尾兩堵火墻除了改變熱空氣走向之外,還起到了防止煙霧倒灌的作用。

  “再高半分…對,就這樣,炕尾要比炕頭高一分!”

  光這樣晾干了就完工嗎?不不不,還遠遠不夠,真正的竅門從這里才開始。火炕要想不倒煙,熱氣走的順,首先就得形成一個坡面,才能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坡面不用太大,幾厘米足矣,弄好之后不注意看都看不出來炕面是斜的。

  “這里再多放些瓦片…不夠不夠,再來!”

  只把炕面弄斜了也不夠,還要在火炕的內部空間里堆放一些碎瓦片,也要弄成炕尾高、炕頭低的摸樣。

  原理很簡單,這些瓦片就充當了蓄能裝置。熱空氣來時它們會吸熱,然后慢慢散熱,和后世的儲能式電暖氣一個道理。

  而且它們還能把火炕內部的結構也變成前低后高,便于熱空氣流動,一舉兩得。要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呢,他們會通過日常生活,慢慢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到了這里,火炕的內部構造就基本完成了,用土坯轉把炕面蓋住,再用泥糊死,陰干之后就可以試著點火了。

  注意啊,必須先陰干幾天,不能太濕的時候就點火,那樣泥和濕土坯會出現裂縫。一旦火炕漏氣了,先別說溫度怎么樣,一屋子煤氣誰也受不了。

  “官人,熱了、熱了!小的三人依言在子時生火半個時辰,再用雜草把灶洞和煙囪堵死,現已是卯時炕面依舊溫熱。”

  幾日后,當洪濤一大早抵達瓊林苑北門時,負責試火的工匠馬上從殿中跑了出來,笑逐顏開的匯報著昨晚的成績。

  當初他們剛跟著駙馬盤炕時都不知道在做什么玩意,等知道了以后沒一個人信的。這不是瘋話嘛,燒半個時辰的火就能熱乎一晚上?

  也難怪,瘋駙馬瘋駙馬,不說瘋話能叫瘋駙馬?看在一天三頓飽飯外加幾十文工錢的份上,大家誰也沒說三道四,讓干啥就干啥唄。沒看門口還有禁軍守著,這是給皇家干活兒,還是少說為妙,愛熱不熱,愛瘋不瘋。

  但經過幾天的擺弄,有兩位老工匠就看出點眉目來了。雖然還不敢確定能成功,可態度上就不像原來那么應付,該記的地方也趕緊記,萬一成功了這就是一門手藝啊。

  對于一個老百姓而言,學會一門手藝就等于有了一輩子的飯碗,什么工作都不能跟人一輩子,唯獨手藝可以。不管到了什么朝代,手藝人都不愁沒飯吃。

  現在他們已經徹底服了,駙馬是不是瘋子他們不敢斷言,但自己這些人是傻子應該板上釘釘了。

  跟著傻干了好幾天,愣是啥玩意也沒學全,具體土坯多大尺寸、斜坡高低多少、里面的圖形如何壘、該放多少斤瓦片,誰也沒記全,光會壘灶臺和煙囪管個毛用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