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

熊貓書庫    獒唐
🔊點這里聽書

  下面,吳寧借助著這張圖表,開始把每一項財政收入,給武則天徹底地分析了一下。

  農稅,這個不用說,其實大唐的農稅還真不算高,占財政收入將近50。

  可是,下面的地稅、使役錢、官屬田、租貸,都是和農業分不開的,也應該算在農業收入之中,這就占了0的財政收入。

  再加上,不算顯眼的常平倉、勾征、土貢,那這個比例就更多了。

  吳寧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告訴武老太太,大唐是個農業國家,財政收入的將近百分之九十來自農民。

  這個比例,已經是高得嚇人了。

  這里都不用吳寧去勸,武則天自己就知道,她想提高財政收入,絕對不能再從農戶身上下手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不從農戶下手好辦,可要怎么增加農業收入呢?

  武則天立刻想到了——逃戶。

  這是朝庭的一貫思維,從太宗開始,大唐王朝就不遺余力地挖掘逃戶,想把天下逃民,都歸于順民。這樣就有人交稅了嘛。

  可是,這個問題哪那么容易解決?

  根據戶部的統計,當下大唐有良民不足00萬戶,人口大概就是五千萬左右。

  可是要知道,逃戶、奴婢、兵戶是不計入良籍的,大唐的實際人口應該比這多很多。

  戶部估計,單是逃人,整個大唐就有不下三千萬人口。

  包括武則天在內,所有的大唐皇帝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把天下逃人都歸化于良人。

  多了三千萬人稅,那得是多少財稅收入?

  可這是一個惡疾,英明神武如太宗,果斷善政如武后,也拿逃人沒招。

  說白了,經過一甲子的時間,大唐已經沒有多余的土地能夠安頓逃人了。

  而逃戶于原籍出逃,也不是丟棄土地,而是土地被富戶兼并,無地可種。

  而大唐實行的是人頭稅,沒有地也得按人頭交稅。

  這樣的情況下,不跑還等什么?

  所以,這么多年來,逃民問題,別說是解決,就算是遏制,朝廷也做不到。

  這是一個死循環,逃人越來越多,土地向富戶集中,使得更多的農民變成無產佃農。沒辦法,只能主動賣身富戶,或者出逃。

  這樣一來,交稅的人就越來越少。

  武老太太熱切起來,難道.這個吳寧有能解決逃戶問題的奇方?

  猛然抬頭,“還有嗎?”

  她手里的那幾張紙早就看完了,甚至老太監都不知道又給她遞了多少次了。

  此時,在武老太太的龍榻之側,吳寧的奏本鋪了一榻,而時間也已經整整過去了半天。

  “圣后!”上官婉兒在側提醒,“該用膳了。”

  “且先等等。”

  看到關鍵之處,武老太太哪肯停下?干脆道:“把箱子搬到朕身邊來,你們都下去吧!”

  眾人無法,只得從命。

  而那一箱子奏本剛到老太太身邊,武則天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最上面幾張看了起來。

  結果,老太太又是失望,又是驚訝。

  失望的是,吳寧并沒有給出解決逃戶的辦法,這小子和武則天想的不一樣。

  而驚訝的是,接下來的一張紙上,吳寧又給出了一個武則天從未見過的感官對比——柱形對比圖表。

  吳寧以五年為期,把大唐六十多年來的租庸調、戶、地、草、鹽各稅,分類排列畫成圖表。

  只見,租庸調一項,開朝之時,只是短短的一小節墨柱,而后逐年增長,到了代表當下那一條墨柱,已經比唐初高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代表近二十年的四條墨柱,長度幾乎沒什么變化。

  好像農稅從二十年前開始,就后勢乏力了。

  而戶稅,就沒有農稅長的那么厲害了,雖也有增長,但也只是唐初的兩倍多一點。

  而后,只要與農事有關的稅目,歷年來增長的都很迅速。

  只是,像鹽課、銅鐵、官營項目這些,則是根本沒長,有的甚到還不如唐初。

  武則天看到這里,心中一顫,發覺好像是哪里出了問題,可是又抓不住其中癥結。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大唐財務的增長基本來自農稅。

  圖表之下,是吳寧的一段話:

  “圣后天縱之才,無需寧再多言。依照此圖,何利何弊,圣后自有計較。”

  “不難看出,除了農稅,朝廷在鹽鐵、路驛、倉窯、官營上面所用之功實屬微末。”

  “圣后若要增收財稅,其途何在?圣后定有計較了。”

  武則天眉頭緊鎖,沉吟開來。

  吳寧說的極有道理,大唐至今,鼎盛無二,人口是唐初數倍,農稅亦是增收甚多。

  可是,按理來說,人多富庶,帶來的不應該只是農事繁榮,像是鹽鐵、路驛、官營的瓷窯,紙坊也應該一同繁盛才對,可為什么收入不高呢?

  這確實值得深思。

  再往下來,則是吳寧細化的解釋。

  “以倉窯為例,其重者官窯瓷具也。”

  “其精者,供給皇家御用;其次者,賤賣于民,是為倉窯所收。”

  “然,圣后不知,官窯之次,亦高于民窯不知繁幾,民間亦不得用。”

  “所去何處?皆經番邦海商,外走萬里也。”

  “落地幾何?官窯之千倍萬倍也!”

  “其利于誰?非圣后,非唐民,乃藩國海商也!”

  “再言絲茶,亦是千萬倍之所利,所屬亦為藩國海商也!”

  嘶!!!

  武則天倒吸一口涼氣。

  瓷器、絲綢在海外極貴,這一點武則天是知道的。

  老太太甚至聽說,在萬里之外的那些地方,居然拿大唐的絲綢、瓷器當作財富保值之物囤積。

  在賞賜外邦使節之時,老太太也愿意投其所好,送些瓷具什么的。

可是,現在看了吳寧的這個表,再聽他分析  居然有千萬倍的利潤?老太太不淡定了。

  要真那么算的話,這大唐得虧多少錢?

  看了看那柱形表,單倉窯一項,朝廷一年的收入只有可憐的4萬貫。

  但是,如果那千倍萬倍..

  好吧,都不用千倍萬倍,百倍也行啊!

  如果百倍之利讓大唐得來,那就是400萬貫啊!比一年的財政收入都高。

  “虧了虧了!!”

  幸好此時內宮無人,要不武老太太拍著腦門子,一臉肉疼哀嚎的樣子,非嚇死幾個不成。

  “來人!!來人!!”

  “速傳地官、冬官覲見。”

  (武老太太是個浪漫的統治者,什么三省:上書、中書、門下,六部:吏、戶、禮、刑、兵、工,人家嫌不好聽,上書、中書改成了鳳閣鸞臺,六部改成了天地春夏秋冬。)

  (地官就是戶部長官,冬官就是工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