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杜錦寧和齊慕遠,被人盯上的還有一直沒有成親的梁先寬。
不過作為當事人,這些事他們都不知道,大家在放了榜后聚了一次開了個小會,互相恭喜一通,又告誡還有一關,稍安勿躁,便又各自回去埋頭讀書了。
隔了幾日,便是殿試,殿試是在皇宮大殿里進行。
因為要面見皇帝,不能殿前失儀,天沒亮杜錦寧就起床了,把昨日準備好的衣服穿上,特意讓陳氏和青木看了看,發現周身沒有不妥之處,這才出了門。
殿試依然是黎明時分入場,要經過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一系列禮節,這才把策題頒發下來。
殿試的位置是以會試成績順序安排的,杜錦寧身為會元,自然是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與坐在金鑾殿上的趙晤正好相對。
趙晤看著杜錦寧和齊慕遠、關嘉澤,十分好奇。
一般古人,六七歲啟蒙,讀《三百千》打基礎要花費起碼兩三年時間,接著把四書念通,再加上五經,總得六七年。這時候才能去參加縣試。如果縣試一舉得中,十六七歲的童生,就已是十分有出息的了。如果一路順利,考上進士,那也要二十五、六歲了。
所以這大殿里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三四十歲的人,五六十歲的人也有,但卻只有一兩個。
說一句言外話,一般而言,五六十歲的考生,除非文章寫得特別特別優秀,否則閱卷官是不取的——年紀那么大了,取了他后,他能為朝庭效勞多少年呢?要是會試上取中的考生有一半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朝庭如何派官?這些人恐怕上任的時候走到半路就一命嗚呼了,更經不起官事案牘的操勞。所以取了他們這進士名額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嗎?
所以文章里有年老者的腐陳之氣的,閱卷官都直接黜落。
而像杜錦寧、齊慕遠、關嘉澤這三個坐在前排,面容青澀的,就十分少見了。
十五六歲的年紀,別人都還在為考秀才而奮斗,他們卻已經中了進士,要當官了。
尤其是,三人的容貌氣質還十分出色。
趙晤翻開官員們給他準備的考生資料,翻開封面,就看到會元杜錦寧的資料:杜錦寧,十五歲,原籍桂省漓水縣,何年何月考成為秀才,排第幾名;何年何月成為舉人,排名第幾。然后,那一排的縣案首、府案首,院案首、解元、會元的字樣,就閃瞎了趙晤的眼。
趙晤忍不住再一次抬起頭來,仔仔細細地打量杜錦寧。
大眼睛,高鼻梁,唇紅齒白,白凈的臉龐還帶著點嬰兒肥。目光清澈,神情專注,舉止從容優雅。身穿一件月白色錦袍,玉冠束發,坐在那里就仿佛一副畫一般,靜謐美好得讓人移不開眼。
這明明是風華卓絕的世家子,怎么可能是寒門出身呢?
趙晤的目光再一次落到桌前的資料上。
資料上明明寫著杜錦寧的祖上三代的履歷,就是漓水縣桃花村一個只有二十來畝田地的小地主家庭,父親雖是秀才,卻在他出生時就已早逝。
趙晤抬頭時,心情一片大好。
大宋國鐘靈毓秀才能孕育出優秀的人才。他剛登基開恩科,就出現在了像杜錦寧這樣卓絕的少年,而且像他這般的少年還不止一個,可見這是國家興旺之預兆啊。
杜錦寧做事的時候一向比較專注,此時她并沒有注意到趙晤的目光,而是將全部的心神都放到了面前的題目上。
殿試的題目,一般都會有三四題,都是皇帝最近需要解決或有困惑的國策問題。而現在,她面前的試卷上就有三道題,第一題是關于農業發展方向的,第二題詢問大宋是否需要開拓海上航線,第三題則詢問是否要與大食、新羅等國家進一步加強貿易合作。
這是皇帝向新晉的貢士們詢問治國之策,所以叫做策問。而貢士們則需要在試卷上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從這三篇策論上,皇帝或是閱卷的官員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位貢士是一位死讀書不關國事的,還是對國事有真知灼見的,以此來斟酌接下來如何安置他的官職。
杜錦寧來自后世,對于整個中國發展歷史再清楚不過。而她自從來到古代后,大量地閱誠各種書籍,對這個國家的情況已十分了解,她比所有人都明白以后的發展方向。農業發展就不說了,對于航海,對于國際貿易,她都有許多迫切的話要跟當權者說。
此時,她很高興有這么一個機會,能通過這三篇策論能向皇帝傳達她的意見和建議。如果能影響大宋的未來走向,從而改變一些世界格局,她就不枉到這時空來走一遭。
殿試的時間是一天,從早上到晚上天黑看不見為止,中午皇帝會派人送來一頓簡單的午飯,讓貢士們在自己的座位上就餐,吃完后再繼續寫文。
三四個時辰的時間寫三篇文章,這對于快槍手杜錦寧來說實在是再輕松不過的事了。
她的動作越發從容,慢慢磨了墨,在草稿紙上寫下了第一篇文章的內容。
首先她要強調人力在農業勞動中的作用。這個觀點在太學入學的時候她曾寫過,此時便作為第一篇策問所闡述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是加強勞動強度,實行精耕細作,挖掘土地潛力,提高農田產量。在文章中,她列舉了漢代的“代田法”和“區田法”:“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以證明代田法的好處。
這些方法在明清時再一次得到推廣,所以她覺得有必要在文章里再給趙晤說一遍,以引起他的重視。
第三個觀點是“揚長避短,發揮優勢”。
她寫道:“《史記》中曰:‘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蜀、漢、江陵千樹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余觀今宋國之中,隴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飼鶩,湖濱繅絲,吳鄉之民,編蓑織席…故上位者需‘知其所宜,用其不可棄;知其所宜,避其不可為’之道理也。其力足以勝天,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