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十八章 謝昀

熊貓書庫    華姝
🔊點這里聽書

  入夜的陳郡被明亮皎潔的月色籠罩,兩岸的華燈影兒靜靜落在碧瑩瑩的河中,河面的水光淺淺蕩漾著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將那落入的燈影搖碎,像極了那忽明忽暗的星星。

  一陣風微微拂過,岸邊的垂柳輕輕隨風招揚,偶有船舫行過,柳葉輕擺如佳人的纖纖素手,倒似是招攬著來客。

  如今開到五月底的荼蘼花也是極盡最后一次的繁華,花枝茂密,一簇又一簇白色的花瓣攏在一起,團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花球,隨著風,無數的花瓣被吹落,離了花枝,四散紛飛,落滿了河面,也沾滿了船頭人的衣襟。

  這般景色讓許多路人不由頓步,停在跨過河面的石拱橋上,靜靜凝望,花絮燈影,搖碎了河面波光粼粼的月色。

  不由發出一聲輕嘆。

  此時一只畫舫停在河中,周圍來來往往的船只看到畫舫船頭懸著的昏黃燈籠,都不約而同的自然繞開,極盡恭敬。

  船上游玩的外客見了,微微詫異,不由輕聲問搖槳人這是何故。

  那搖槳人停下手中的動作,船只微微浮晃在水面,搖槳人這才笑著側首,輕輕抬手一指。

  “您瞧那船頭懸著的燈籠上寫得什么字。”

  船上的外客們聞聲皆微微一愣,不由順著搖槳人的指向看了過去,因隔得較遠,只得微微虛眼凝眸,待看清楚那燈上的字,卻是恍然大悟。

  原來,在那風中輕漾燈影的燈籠上,寫得的不是旁的,只一個墨黑大氣的“謝”字。

  只問,如今在這陳郡,能得百姓這般尊敬,有著超與紛繁俗世之外,卻又頗為低調內斂的世家大族,除了這謝家,還能有誰?

  那外客驚詫之下,不由壓不住心底的好奇又問道:“不知那舫上該是謝氏哪位貴人?”

  那搖槳人聽了這話,不由一笑,到底是外地人。想到那舫上的人,唇角更是一揚,頗有幾分與有榮焉的姿態。

  “您再瞧,能叫這兩岸歌樓游舫的小姐們如此拋頭露面的,除了咱們陳郡的謝家大公子還能有誰。”

  話音一落,眾人更是驚然出聲,轉頭看去,果然在那畫舫周圍遠遠地停著好幾只教坊歌樓的游舫。

  大興上下皆知,陳郡如金陵,是個紙醉金迷,用滿眼繁華堆起來的金玉之地,而這教坊歌樓更是被捧得極高,是古今文人墨客,官宦雅士極愛流連,不吝墨寶之地。

  水漲船高下,這陳郡教坊歌樓的女子,也如金陵一般,非旁地可比,皆是只玩陽春白雪的文女,雅妓。出行從來都是眾人擁簇,從小學的便是丹青、投壺、斗茶、流觴這些文雅之物,而能將她們請動,前去宴席作陪助興的,不僅要一擲千金,還得要身份地位。

  除了貴族達官,便只得頗有名氣的文人才子了。

  因而,這些女子向來少有露面,便是被眾多文人墨客捧紅的“金陳八絕”,這金陵、陳郡兩地的尋常百姓至今也只聽過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的贊嘆,卻從未見過其人。

  可如今呢?

  那些個外客略目一掃,只見那謝家畫舫周圍遠遠地停著數只裝飾華麗的歌樓游舫,不少韶齡女兒都扶窗遙望,大膽一些的,更是走出了船頭,親自舉起了手中的提燈遠望,好似這遠遠地,便能看到那船中人一般。

  如此一瞧,這些外客不由覺得幸然,初次來陳郡,便能一睹這歌樓美人的風采,還能遠遠一見這盛名大興的“陳郡公子”,確實不虛此行了。

  而此時舫內的人確是渾然未覺,一眼看去,只見這舫內實在與尋常畫舫沒什么不同,可若是靜靜打量,便會覺得,著實是低調奢華的異常。

  南窗下的長案上擺著的祭藍釉玉壺春瓶,是唐明皇笑稱為“梅精”的梅妃冬日插梅的梅瓶,壁上懸掛的《陶轂贈詞圖》出自于名家唐寅之手,許久未曾見世,只讓人以為已然遺世。這滿目而去,樣樣拿出來,無不是價值連城的物件。更莫說那瑯琊王羲之揮毫時所用的青花圣主得賢臣頌的筆筒,和懷素的青玉竹節鎮紙了。(多為胡謅,考究黨請忽略。)

  淡淡的安悉香縈繞于室,雖是停在水面,畫舫卻是平穩如在平地,室內空無一人,只窗下一個長身玉立的身影,少年月白長衫,如玉的容顏頗為平靜,左手執書卷,負手凝眸,似是看著窗外晦暗的夜色,眸色平靜而溫和。

  一個略顯急切的腳步聲漸漸靠近,直至房門輕推,一個利落的身影規矩小心地走了進來,而窗后少年的身子卻是巋然不動,恍若未聞。

  只見進來的那人打扮整潔不俗,眉目間是難掩的欣喜,從袖籠下小心地抽出一封潔白的信封,隨即微微彎腰,雙手恭敬地遞至眉前。

  “公子,京城來信了。”

  眼前的身影微有所動,只見那少年微微側目,一雙平靜的眸子像極了這水面粼粼的月色,安然而美。

  少年修長的手指已伸至面前,那隨從急忙笑著將信遞到少年手上,少年收回手,走至書案后,以銀片狀的物什輕輕揭開信封上加封的紅泥印,隨即食指與中指輕輕抽出內里薄如蟬翼的信箋,輕輕抖開,一陣淡淡的幽香浸鼻而來。

  少年唇瓣漸漸上揚,是梨花香。

  燈下少年的溫然一笑,絕世而靜好,竟將窗外那水波之上粼粼的落花燈影也生生比了下去。

  待少年的眸光再落在那桃粉的薛濤箋上時,少年平靜的眸子多了一絲驚異,隨之凝為贊嘆與欣賞。

  能將一朝巾幗的胸懷與氣度摹出這般的程度,已是十分難得。

  這位三年未見的表妹,越來越讓人想不到了。

  身邊的隨從見少年唇角含著溫暖的笑意,不由一邊小心往過湊,一邊問道:“公子,姑奶奶都回了什么?”

  少年聞言,唇角揚的更高了幾分,將信小心疊好收起,重新歸置回信封中,再小心平展的放進一個長形錦盒中,語氣平緩而溫和道:“不是小姑母,是九兒表妹。”

  那隨從聽了,眸子一亮,更多了幾分興興然,急忙插話道:“竟是表小姐回的信,表小姐都說了什么?”

  見身邊的白爐這般掩不住地興奮,謝昀不由覺得好笑。

  “九兒表妹說,約莫七月末便會到陳郡,小姑母,姑父,還有鈺哥兒都會回來,一同為老祖宗賀壽。”

  那白爐一聽,更是高興地咧嘴輕笑道:“如今就快六月,也就一月余了,老祖宗若是聽了,必是要連連高興幾日了。”

  謝昀一聽,卻是斜睨著白爐笑道:“莫說是老祖宗,我瞧你比老祖宗還高興了。”

  白爐見自己的心思被戳穿,不由紅了臉,咧嘴輕笑道:“白爐是為公子您高興,想三年前表小姐來陳郡,跟誰都沒有跟公子您親,老祖宗和老爺們都笑說,表小姐是公子您身后的小尾巴。”

  謝昀聞言,唇瓣笑意更深。

  “是啊,一眨眼都三年未見了,如今的九兒表妹可不是從前的小尾巴了——”

  謝昀喃喃輕語,不由回首仰頭看著那抹極好的月色。

  還記得小丫頭第一次進府,明明八九歲的年紀,卻是端莊穩重,極有大人的模樣,與誰都是極為親和有禮,可偏偏一眼見著他,小丫頭南珠一樣的眸子水靈靈的一閃,便成了個靈動可愛的小姑娘。

  雖然也不大喜說話,倒與他一樣,是個喜靜的性子。

  可自那以后,直到小丫頭走,他身后除了白爐便多了個小人兒,他看書時,她坐在一旁,小手捏著筆,描摹著他所作的丹青。他寫字時,小丫頭又自顧自坐在棋盤邊,倒是有模有樣的殺起了棋局。

  一大一小的兩個人都不說話,默契一般的安靜,卻是絲毫未讓人覺得尷尬,反倒是覺得舒服愜意。

  直到最后小姑母一行要返京回定國府,小丫頭靜靜地跑到他房里,一對兒眸子隱隱的水光更甚,卻是不言不語地從身后拿出一個錦盒遞給他,然后又默默地朝外走。

  正當他要打開錦盒時,小丫頭背對著他站在門后,聲色有些異樣的說了一句話,他如今還記得。

  “昀哥哥,我們還會再見的吧。”

  當小丫頭的身影消失在門處,那時的謝昀也微微怔然,不知道小丫頭究竟是在問他,還是在問自己,這到底是一個問句,還是只是一句平淡的話語。

  不過只一點謝昀清晰的感受到,自小丫頭走后的那日,他便覺得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什么,心里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與等待。

  倒真的像是丟了缺不了的小尾巴。

  當謝昀再回神時,不由有些嘆息,隨即唇角浮起溫和的笑意。

  終于是要再見了。

  不知道那時的小丫頭怎么樣了。

  可還像小時候那般沉穩端莊,懂事的讓人忍不住心疼。

  念及此,謝昀左手微微伸進右手袖中,抽出了一只玉色清透的短笛,拿在手中,靜靜端詳了片刻,手中摩挲著笛尾雕刻的小而工整的“昀”字,刻工稚嫩而簡單。

  唇瓣的笑意不由越發柔和親近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