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66章 父嫉子

熊貓書庫    折錦春
🔊點這里聽書

  “如桓公強求此位,陛下必厭之。”薛允衍涼靜的語聲響起,仍舊平靜得毫無起伏,“當今局勢,于桓公不利。江、杜、周三姓隱有合圍之勢。桓氏遠離朝堂多年,族中在仕者極少,麾下府兵也再非當年之精銳。與之相比,江氏如今卻日益壯大,如桓氏逞強,必將引來三姓聯手反擊,則桓氏將落敗局。”

  寥寥數語,卻是正說出了秦素心中的隱憂。

  她顰眉低首,轉動著手中的茶盞,沉吟良久后,道:“如果薛氏能夠與桓氏…”

  “還遠不到時候。”薛允衍打斷了她的話,語氣中有著難得的凝重:“奇兵正用,乃兵家大忌。”

  秦素微微一怔,旋即了然。

  桓家才回大都,桓公到現在也都還沒個實職,如果這時候薛家冒出來,從力量配比上并不能起到強勢壓制之效,反倒會讓對方更加警醒。

  既是奇兵,自然要用在危機之時,方能收到奇效。

  凝眉沉思了一會,秦素便道:“我總覺得,桓公不是如此淺薄之人。我想,桓公表現得如此明顯,是不是他已經有了令陛下去疑的法子?”

  這話一出,房間里便安靜了下來。

  薛允衍微微垂眸,用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著秦素。

  膽大時能把天捅出個窟窿,行事亦是毫無顧忌;然心思縝密之處,卻又能一眼勘破全局,點出關鍵所在。這個秦六娘果然是個人物,也難怪能把全天下的人都給騙了去。

  “吾,亦如此認為。”良久后,薛允衍說道,撣了撣衣袖,緩步回到了座位邊。

  秦素見狀,唇角便往上翹了翹。

  薛大這是認可了她的想法了,當真可喜可賀。不過,到底她也是活了兩世之人,冒充個聰明人也是不難的,誰教她知得多、看得遠呢。

  秦素這廂正暗自得意著,便聞李玄度冰弦般的語聲響了起來:“卻不知,桓公去疑之法,法在何處?”

  這幾乎也是屋中所有人心中的疑問,此言一出,房間里便又安靜了下來。

  窗外,雪下得正緊。

  微啟的窗扇上有雪落時細碎的聲響,偶爾幾片雪花隨風而入,瞬間便被屋中暖意融化,落地時便成了水珠。

  也不知過了多久,薛允衍方才淡淡地道:“我曾聽過一傳聞,桓公屬意幼子桓子瑜,執掌桓氏。”

  秦素一下子抬起了頭。

  “此話怎講?”她問道,面上是掩飾不住的驚訝。

  桓子澄才是真正的人中龍鳳,堪稱一時之俊杰,在她看來,沒有誰比他更適合成為桓氏的郎主。

  猶記前世時,桓子澄之所以名傳大陳,不只是因為他有著俊美如謫仙的樣貌,更因其才氣縱橫、胸懷韜略,曾以詭術領兵大敗趙國,更以一筆妙文而名著于世。

  與桓子澄相比,桓子瑜縱然再好,也只能算做尋常。

  “桓公…到底是怎么想的?”秦素喃喃語道,看向薛允衍的眼神中滿是不解。

  桓道非是不是眼睛長到腳底下去了?為何把個絕好的未來郎主給推開,卻妄想以魚目替下珍珠?

  這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裴氏式微,不堪用也。”李玄度的玄音乍然響起,似在秦素的耳邊劃響了“錚錚”琴韻。

  她先是愣住,旋即便醒悟了過來,不由神情一黯:“原來是母族無力。”她無奈地嘆了口氣,搖頭不語。

  桓子澄的母親出身于高苑裴氏。

  在士族林立的大陳,裴氏堪稱末流,比呂氏還要差了一大截。桓子澄就算再是出眾,母族卻是式微,這是他的軟肋。而桓子瑜便不同了,其生母盧氏出身于七姓之一的范陽盧家,如果桓子瑜當上了桓氏郎主,那么,桓氏就是集兩姓之勢,在力量上自是更強。

  桓公的選擇不能說是錯,然而,秦素卻總覺得心里有點不舒服。

  此刻的桓公,與秦家的太夫人,何其相似?

  也可能是同樣親身經歷過一次大災難的緣故,在面對困境之時,桓公與太夫人時的選擇幾乎如出一轍,那就是拉攏一切可拉攏之力,卻根本忘記了,若自身不立,又何談拉攏旁人?說不定反倒被旁人一口吞了。

  盧氏下任郎主盧申言,便是個非常厲害的角色,以桓子瑜的那點兒能為,沒準兒就被人家啃得渣不都剩。

  然而,桓家離秦素實在太遠,這又是人家的家務事,她根本就夠不著。

  思及至此,秦素便長嘆了一聲,道:“罷了,既然桓氏早有取舍,則在取舍之后,桓公的去疑之法,便不外乎放棄一個嫡長子罷了。”

  這是最簡單的辦法,將桓子澄送給中元帝做質子,隨便給他安排個什么差事,讓他總在中元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此一來,中元帝對桓氏想必會放下防備之心。

  “只怕未必。”薛允衍的聲音平淡得近乎無情,“也可能桓公放棄的不是一個嫡長子,而是桓氏更多的子弟,以此換得桓子瑜一人之坦途。”

  “瘋子。”秦素面上露出一個譏笑,語聲亦越加寒冷:“桓公若如此做,當真不堪與謀。”

  薛允衍淡淡地掃了她一眼。

  桓道非這個人,本就不堪與謀。那就是個野心極盛而手段卻極弱之人,說一聲志大才疏都是客氣的,眼大心空、眼高手低才是最貼切的寫照。

  而更為可笑、也更不為世人所知的是,一直以來,桓道非對自己的嫡長子桓子澄,很是嫉妒。

  這本是桓氏秘辛,所知者極少。

  據說,老桓公桓復誠領闔族流放遼西之時,病故于異鄉。而他之所以選中桓道非接任郎主之位,并不是看中了他,而是看中了當時還很年幼的桓子澄。他老人家當年曾言:“三郎守成,阿澄得成。”

  此言中所說的三郎,便是指當時排行第三的桓三郎桓道非。

  以桓復誠看來,桓道非只有守成之才,而真正可令桓氏興盛者,是“阿澄”桓子澄。

  或許正是因為有此一言,桓道非便總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來,而他對桓子澄的態度,亦不大像是父對子,而更像是看待對手,他對桓子澄的處處打壓,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比兒子更有能力而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