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一看,大個子慕容跋扈啥也沒有看到。
低頭一看,一個老頭兒正在看著他笑。
手里輕而易舉地抓著他那只要打人的兇手。
慕容跋扈這才意識到,剛才抬頭找人的時候,腦袋對上了錯誤的方向。
所有人都算在內,似乎只有看他自己的兒子才需要略微仰頭,剩下的其他人,都只能低頭看人。
更別說那個小老頭兒了。
要說知識豐富水平高,孔毓良比誰都高;要說身材,那就別提了,比誰都矮。
孔毓良制止了慕容跋扈的打人行為,然后跟大家哈哈一笑,揭開了謎底 “你們都錯了,只有這位小兄弟對了!
“還有啊,慕容跋扈,我之所以斷然制止你這個魯莽的父親打人,不是反對你管教你兒子。
“而是反對你這種倒打一耙的教育方式!
“明明是你自己錯了,你不懲罰自己,反而還要懲罰你的兒子!
“我可告訴你,這次你的兒子卻是對的!
“自古以后,父親管教兒子是因為兒子有錯,你不要亂管!
“亂管的話,你就和那些不懂行瞎指揮的糊涂官僚一樣了!
“還有,不要以為我是固守成規的孔夫子后人,就堅持生子為父隱一類的東西。
“至少在這個方面,我是堅持真理第一!老子第二!
“當然對那些無關緊要的事項,兒子還是要讓著老子的!
“也就是無關重要真理的事情,還是老子第一,對錯第二!
“大家說,是不是這樣?我說的天衣無縫吧?”
那幾個村干部齊聲說:“是這樣!”
沒有一絲猶豫,就如同粉絲見到了他們追捧的明星一樣。
而百里良騮等約盟官員就沒有跟著瞎嚷,只是在聽了以后又思考了一番覺得有道理,才點了點頭算是贊同。
覺得和老頭兒沒有堅持君為臣綱、父為子鋼、夫為妻綱那一套陳腐東西,就難能可貴了。
難道這老頭兒正在進行對孔孟之道的大改良?
剛才說的是那個改良版的孔孟之道的一部分內容?
孔毓良等了一會,不見有人反對,才終于把話題轉到了微言大義上。
百里良騮不禁大搖其頭。
都說有錢人就是任性,這個我信了。
沒有想到,有知識的人也任性,這個我也不得不信!
讓這老頭兒講點兒微言大義,真是費老勁了!
不過,這樣一折騰,在場的所有人都對老頭兒的微言大義,都陷入了迫切期待中,無一例外,賢愚皆同。
老頭兒咳嗽了一聲清了清本來就很敞亮的嗓子開說。
“微言大義就是…”
他四周環視了一圈吊足了胃口,才接著來。
中庸之道?
所有聽到這老頭兒這樣說的人,都感到非常不可以思議!
不少人在心里、在腦袋里都炸了鍋。
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這是哪兒跟哪兒啊?
他們當中的人最好的反應也不過是——這個老掉牙的老生常談,你也敢說成是微言大義?
老頭兒你是年齡越大膽子越大是怎么著?
即使是原來都管老頭兒叫老師,甚至是大賢良師,而以他的學生自居,以當他的學生自豪的當地擁躉,也都保持沉默。
這位老師的思想,太鶴立雞群,咱們個子太矮,夠不著,沒有辦法支持!
咱這老師的思維太與眾不同!
人家是標新立異,太超前。
他老人家是標舊立異,太落后!
還是離他遠點兒,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差一點兒的反應就是,老頭兒你是老糊涂啦!
你的思想和現代化思潮距離十萬八千里!
現在的人還想中庸,不溫不火,安步當車?
你全力以赴都不見得能成功,你看那些成功者,別管是賺大錢的,還是當了高官的,誰不是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就連那個美利堅新任總統船普不也是如此?他可是毫不中庸,赤膊上陣的!
你這樣的主意要是給領導出一個,管保立刻將你打入冷宮,一輩子也別想出來!
最差的反應就是,這老頭兒絕對別有用心!
他這樣說就是蓄謀已久,封建殘渣余孽對自己的滅亡不死心,妄圖復辟卷土重來!
那個什么百里良騮,你危險了!你很危險了!
你如果不把他馬上拿下,你就會葬送你的政治前途!
看你還傻小子似的樂呢!
看你樂的那個傻樣,就肯定你是傻小子!
不是傻小子的話,誰像你那樣傻小子一樣傻樂?
百里良騮能夠當上約盟一把,心志當然無與倫比地堅定。
他不被其他人的情緒所影響,雖然他自己也對這位老師的觀點不以為然。
中庸之道那種東西,想想就得了,不要說出來,更不要當成自己的行為標準。
否則,別人會認為你是怪物。
不過,他把這種想法放在心里壓起來,不顯露分毫,卻給老頭兒一個機會,讓他解釋,或者說介紹,他腦袋里到底有什么干貨。
“老師啊,要不這樣,以您一百年的豐富人生,給我們講講您是如何理解和踐行中庸之道的?
“失敗的就算了,就說成功的吧,成功的東西對人的吸引力比較大!
“估計您老人家也對錢財方面的成功不感興趣,就說其它方面的成功即可。
“我提醒您一下啊,您這可是對全世界人說話,不是只對您的幾個小學生,更不是您自言自語!
“所以,您的微言大義被多少人接受,跟您說的是什么息息相關啊!”
這百里良騮也是一片好心,就是想提醒老頭兒別一事兒意氣用事,鬧得一個適得其反的效果。
哪里知道,老頭兒有一定之規,才不受百里良騮這個沒有主見的小年輕影響呢。
他正在找機會呢!
聽百里良騮這樣一客氣,他焉能不就坎騎驢?
“呵呵,謝謝小伙子提醒!雖然老師對這種東西心里明鏡似的,清楚得很。
“不過,我老人家貴在慎獨,你知道慎獨是什么吧?
“就是說,即使我一個獨處,和面對全世界的人,我的想法和我的行為表現,都是一樣一樣的!
“因為,我是按照我心中的標準行事為人而不是按照別人給我設定的標準!
“好了,這個一帶而過,我就不發揮了,否則一天也發揮不完!
“記住,慎獨!”
百里良騮看著這老頭兒,你慎獨就慎獨唄,看著我說干什么?
似乎沒完了!
百里良騮只好回應老頭兒一下,敷衍敷衍。
“好好好!慎獨,慎獨!”
孔毓良這才再一次書歸正傳。
“關于中庸之道,別的都可以不說,但是,關于中庸之道內容的三個內在關系,不能不事先明確!
“否則你們根本就是不得要領,也不知道我為什么那樣把這個擺在前面。”
百里良騮一頭黑線。
所有人都是一臉懵圈。
這老頭真夠固執的!
而且講究還不少!
百里良騮只好搭訕:“那您老就先說說三個內在關系,我等都在洗耳恭聽呢。”
孔毓良這才深吸一口氣,鄭重開講。
“這三個內在關系的定義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你們懂嗎?
“估計大多數人不懂,一小部分人似懂非懂,以為懂了實際是錯了!
“還有一部分人是只懂一部分,另一部分不懂,加在一起還是不懂!
“總而言之,你們加在一起,就是百分之百的蛤蟆跳井——不懂!
“所以,我今天借此機會,就有教無類了!
“因為你們都屬于一類,就是全都不懂雖然你們中的佼佼者懂一點,也比完全不懂好不了多少!
“既然你們不懂,所以也就不可能知道如何按照中庸之道行事為人!
“既然既不懂也不行中庸之道,做起事情來,就必然反對 “因此這個世界,就沒有中庸之道!
“當然除了我老人家之外,呵呵。”
老頭兒一竹竿打倒一大片以后,不,實際上是所有人,包括支持他說話的百里良騮,然后就怡然自得地解釋起來。
渾然不顧龐大的怒氣還有怨氣,從遠到天邊,到近在咫尺,都在蓬蓬勃勃地升起,并且很快地集聚起來。
“天命之謂性,就是說大家的命都是從天而來!
“這個天命是你們的之外的本源,沒有被你們的私心雜念所捂熱,這個就是大家的自然屬性,也叫本性!
“大家的天命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的自然屬性。
“每一個人的天命就是每一個個人的自然屬性,記住了嗎?
“中庸之道不是毫無根據想象出來的,而是從天而來的!
“記住這一點啊,否則你就迷失了根本。”
眾人的怨氣和怒氣陡然停止了增長,因為凡是有思考能力的都不得不思考起來。
原來中庸之道還有這個根源之說啊,看來不簡單,想想,再想想!
孔毓良也喘了一口氣,接著往下說。
他雖然表面上對百里良騮的提醒沒有放在心上,心里還是注意了許多。
畢竟還有不少老外聽眾,他們可沒有中華上國文化背景以及幾千年的文化熏陶。
“率性之謂道,這個是接著第一個關系來的。
“什么叫率性呢?
“率性就是按照自然屬性去做,不要違背它!
“這種不違背,就是道;違背了就是背道!
“你們現在就是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在背道!
“背道而馳,說的就是你們的現狀。
“不但背道,還努力奔馳,你們自己照照鏡子,多形象?
“當然也有人說,是你們開著奔馳背道,都一樣!就是你們背道而馳!
“修道之謂教,這個就是我做的事情了。
“什么叫修道呢?就是讓你們認識什么是道,怎樣走符合道,這整個工作,就是教!
“我不是名字叫毓良嗎?名副其實啊!懂了吧!
“但是,這里有一個特別關鍵的教育內容,你們必須抓住,就是…”
說到這里孔毓良愣了一下。
他為什么沒有一氣呵成繼續說?
因為他看到他的那些學生,無論賢愚,都和呆頭鵝一樣,正在懵圈。
到底說還是不說?
說吧?他們都不懂!
不說吧?機會實在難得!
我就不信一個不懂我說的是啥。
哪怕一億個人里有一個人能聽懂,也有七十個能明白我的大道。
說!繼續說。
“這里有一個特別關鍵的教育內容,你們必須抓住,就是學之道!”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
剛剛說完了中庸之道,又來了大學之道,這老頭兒果然是老頭兒一枚,豁牙子啃西瓜,道道還不少那!
這次大家也不顧得吐糟了,直接聽他說。
不僅僅是吐槽無力,不少人雖然依然沒有完全懂或者全然接受,但是還是覺得老頭兒有些道理。
老頭兒的感覺很靈敏,已經察覺到大家的情緒有了微妙變化。
他雖然練就了一幅波瀾不驚的心境,卻也受到了鼓舞,說得就更起勁了。
“要說大學之道之前,你們還要先理解這大學之道和中庸之道的關系!
這中庸之道最要緊之處就是不要偏離天道,別管是你想的,還是你干的,都要符合天道,也就是道。
“否則你就是瞎干、混干、胡干!越干越壞事!
“人們都說中正、中正,中就是正,正就是中,所以中正是最緊要的。
“如果做不到中正,還不如老實呆著,什么都別干!
“那么什么是中正之道呢?
“那也就是大學的學問了。
“下面就書歸正傳。”
各類聽眾一聽到這個,才猛然醒悟,怪不得老頭兒大姑娘過河溝,一道一道又一道,原來這些道道都連在一起呢。
有了這個認知,大家看老頭兒的眼光和心情,就都不一樣了。
聽他說話,也從三心二意,變成了全神貫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老頭而搖頭晃腦地背了一段書。
就這個背書的內容本質來說,目前的聽眾也有百分之九十九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