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2000人?這怎么可能?”
在阿富汗西北的赫拉特城內,在一處原來是清真寺,現在掛上了阿富汗人民黨赫拉特省第一干部學院牌子的建筑內。今年只有24歲,2年前大學畢業時才加入光榮、偉大、正確的蘇聯布爾什維克黨的烏茲別克族青年干部拉希多夫同志,剛剛接到了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赫拉特省第一干部學院必須在3個月內培養出2000名忠誠的GC主義戰士!
這可是忠誠的GC主義戰士啊,得經過多少難關的考驗和層層選拔才能出一個——拉希多夫同志就是這久經考驗后才入黨的,阿富汗赫拉特省這里怎么可能3個月就出2000個?GC主義戰士如果可以這樣培養,那么世界革命早就成功了。
“怎么不可能?”阿富汗人民黨總顧問謝洛夫狠狠瞪了阿富汗人民黨赫拉特省委員會特別顧問拉希多夫一眼,嚴肅地指出,“這是斯大林同志的最高指示!斯大林同志要求我們3個月內拿出30000名GC主義戰士!”
這位謝洛夫就是原來的格魯吉亞阿扎爾自治共和國第一書記兼巴統市W書記,全名叫葉菲莫夫.彼得羅維奇.謝洛夫。就是早年在俄國革命期間給赫斯曼當過馬車夫的那位。
在巴統大轟炸事件中他的表現不錯,帶領人民群眾救火有功,因此得到了晉升,被派到烏茲別克蘇維埃共和國當黨的組織部長。本來以為可以在烏茲別克安安穩穩過幾年舒服日子,沒想到又攤上了解放阿富汗這檔子事情。
因為他是參加過八月革命的老干部,斗爭經驗比較豐富,所以就被烏茲別克黨中Y推薦給了第三國際南亞局,現在官拜第三國際駐阿富汗人民黨總顧問!
這是個很大的官,實際上就是阿富汗人民黨的“太上總書記”。要是干好了,將來回國至少能當個加盟共和國第一書記。所以謝洛夫同志熄滅多年的革命干勁,這段時間又鼓得足足的。
“可是,可是…赫拉特省沒有這么多進步青年啊。”拉希多夫同志還是不停搖頭。
他是謝洛夫的屬下,雖然年輕,但是因為是烏茲別克族干部,能說烏茲別克語和塔吉克語,而且還稍微會幾句波斯語(波斯語在阿富汗也比較流行),因此被謝洛夫提拔到了赫拉特省人民黨委員會特別顧問兼赫拉特省第一干部學院院長的位子上。
他雖然知道斯大林的指示是不會錯的,但是他真不知道能上哪兒去找那么多進步青年,而且還要在3個月內把他們變成忠誠的GC主義戰士。
聽到他的話,謝洛夫的火一下就上來了,沉著聲音說:“怎么會沒有進步青年呢?我一路上看到的阿富汗青年和少年,個個瞧著都很進步啊!這些就是進步青年啊!”
“他們進步嗎?”拉希多夫同志問。
“怎么會不進步?”謝洛夫拍了拍桌子,“那些放羊的,做手工學徒的,做苦力的,還有討飯的,個個都很窮,這就是進步知道嗎?”
“啊?窮就是進步?”拉希多夫同志愣了又愣。他是個非常年輕的干部,沒有經歷過殘酷的國內戰爭時代。因此就不大明白“窮人盼造反”的革命真理。
“那是當然的!”謝洛夫眼珠子一瞪,“我當年就很窮,很小就做童工養家,受盡了欺負,所以才參加革命的!我看阿富汗這里的人比我年輕時候還要窮,他們中一定有人想要反了這個世道。我們只要讓他們知道跟黨走的好處,他們就會變成進步青年的!拉希多夫同志,你懂了嗎?”
拉希多夫還是搖頭,“總顧問同志,我們要怎么做?難道派內衛部隊的同志去拉人?”
謝洛夫居然點點頭,“這個辦法不錯!我馬上派人去抓…不,不是抓,是動員!赫拉特省要動員3000人!”
“總顧問同志,不是說只要2000人嗎?”拉希多夫不解第問,“為什么要動員3000人?”
謝洛夫又瞪了拉希多夫一眼,解釋道:“要淘汰掉1000人!要不然隊伍不好帶!”
他掰著手指頭說:“托洛茨基分子抓200個、英國間諜抓200個、偽社會主義分子(指國社)也是200個、宗教極端分子200、保皇派分子200,還有200個是混進革命隊伍的落后分子…這1200人中700個勞動改造,300個最高保衛措施(槍斃),還有200個過一陣子恢復名譽(放回來繼續做官)。這樣就正好剩下2000個,都是忠誠的GC主義戰士。”
謝洛夫同志到底是老革命了,對怎么拉人頭,怎么清理革命隊伍的那一套路數都了然于心了。第三國際讓他來當阿富汗人民黨總顧問還真找對了人!
而且謝洛夫這一代布爾什維克干部和歷史上1979年蘇聯派到阿富汗的干部最大的不同點,就是謝洛夫這種人根本不在乎多殺點人!甚至不在乎把不聽話的阿富汗人都殺光,如果他能夠抓到他們的話…
在布置好了動員和教育赫拉特省進步青年的工作之后,謝洛夫同志并沒有馬上離開。他以慶祝阿富汗人民黨成立為名,邀請赫拉特省所有的部族首領和宗教領袖到赫拉特城吃飯。
這當然是鴻門宴!凡是赴會的部族首領和宗教領袖,立即被扣為人質。凡是沒有赴會的部族首領和宗教領袖,他們的部族和清真寺,在30天內都會被蘇聯紅軍蕩平!
而且這樣的大規模鎮壓行動并不僅僅發生在赫拉特省,在巴德吉斯、法利亞布、朱茲詹、巴爾赫、昆都士和塔哈爾等地,以及南下包抄坎大哈的蘇聯紅軍所經過之處,都會遭遇一規模鎮壓。同時,也會有很多進步青年被動員起來,參加訓練,最后成為GC主義戰士,或者被勞動改造,或者被槍斃…
山連山,山疊山,山外還是山,而且大多是沒有多少植被覆蓋的荒山。只有在山和山之間,靠近潘杰希河的狹長地帶,才有綠色的農田和炊煙裊裊的村莊。
這里就是距離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約80公里(80公里是喀布爾到潘杰希谷地入口的距離)的潘杰希谷地,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被稱為蘇聯人的“淚谷”的地方。而現在,這里將成為阿富汗王國政府遷出喀布爾后第一個臨時駐地。同時也將是阿富汗人抵抗蘇聯入侵的大據點——雖然阿富汗反動派將用游擊戰對抗蘇聯紅軍,但這并不等于不需要一個鞏固的反革命根據地。
“三位上校,你們覺得那里怎么樣?”一個穿著西式軍服的阿富汗青年軍官,用生硬的英語問騎在馬背上的邦德、金里奇和羅騰堡等三人。
這三位大特務今天是來潘杰希谷地查看地形,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修建機場跑道的。而和他們說話的人是阿富汗近衛軍中的一名少校,姓馬蘇德。他是塔吉克族人,而他的家族是潘杰希谷地中的名門。
“那里好像比較平坦,”邦德上校順著馬蘇德所指的方向,看到的是一大片位于潘杰希河畔的平地。“這里叫什么名字?能起降飛機嗎?”
“帕斯馬扎斯。”馬蘇德說,“這是整個潘杰希谷地最大的平地了,由南至北長約4.5公里。再往北走,兩邊的山就會越來越高,恐怕不適合飛機起落了。”
“這里距離克什米爾有多遠?”邦德上校又問。
“大約110公里。”馬蘇德笑著說,“不過那是地圖上的直線距離。”
“如果要走著去,有路嗎?”邦德接著問。
“有的。”馬蘇德說,“不過不是一年四季都能走,冬天的時候大雪一封山,別說克什米爾,就是從喀布爾到這里都走不通了。”
“去克什米爾是沿著河谷一直走嗎?”邦德繼續問。他已經意識到潘杰希谷地的重要性了,綿延150公里的山連山,這根本就是大部隊的禁地,游擊戰的天堂。而且在150公里的潘杰希谷地周圍,則是另外許多類似的谷地。
“不是的,要翻山。”馬蘇德說,“沿著河谷一直走會通向另外的河谷,一直走下會到達中國和蘇聯。”
潘杰希谷地是興都庫山脈中眾多谷地之一,所謂的“谷地”,大多是河谷,來自興都庫山的融雪滋潤著谷地中的土地,讓這些土地可以養活當地的居民。而這些谷地大多是相通的,順著山勢,這些谷地的盡頭可以通到中國。
邦德想了想問:“蘇聯人有沒有可能從北方沿著河谷南下?”
馬蘇德搖搖頭,說:“不可能,那里的地形更加險惡,根本不適合大軍通行。我們只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封鎖河谷。所以蘇聯人要進攻,就只有從喀布爾方向而來。不過,他們無法奪取整個谷地,任何外隊都做不到這一點,這里永遠屬于阿富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