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八十九章 浩瀚大洋是賭場

熊貓書庫    鐵十字
🔊點這里聽書

  情報震驚了英國內閣,丘吉爾責令立即核實。有)意)思)書)院)次日,在意大利的間諜也發來消息,確實有德國部隊消失,總人數在3萬左右,具體番號不詳——為了這些消息,大c孟席斯又損失不少人手。

  “你們不是說德國人只是虛張聲勢,不會真來登陸的么?不是說德國艦隊很快就會退兵么?”在首相官邸地下室的緊急碰頭會上,丘吉爾怒喝道,“現在情報如此,你們打算怎么辦?”

  實際上“虛張聲勢”才是丘吉爾的口頭禪,這兩天公開場合表態時都言之鑿鑿,仿佛他已知悉一切、洞察全局,沒想到事到臨頭反倒是他自己先懷疑起來。

  “首相,現在我們并不能確定這份情報是不是真的。”哭笑不得的布魯克加重口氣道,“退一步說,即便是真,這等規模的部隊撐破天也就是5萬人,您不至于對陸軍連這點信心也沒有吧?”

  丘吉爾老臉一紅,嘴上卻不服輸:“不是你們說把部隊和重裝備擺在南部容易遭受敵軍打擊么?然后又是你們勸我讓部隊移動到北部的么?我是怕你們來不及反應!一旦給德國人找到立足之地,接下去就有大麻煩。”

  “那也不至于這樣,南部我們至少還準備了35萬軍隊,隨便德國人從哪個方向來,頂23天都不成問題。”布魯克嘆了口氣,“我擔心的反而是德國人不來。”

  “你!”丘吉爾氣急敗壞,但又不能和布魯克一般見識,便轉移話題問道,“那好,你分析一下,德國人可能在哪里登陸?是西邊的普利茅斯?中路的樸茨茅夫?還是東邊的多佛爾?”

  不等對方回答,他仿佛又想起什么,追問道:“對了,多佛爾情況怎么樣,那些該死的鐵道炮摧毀了沒有?”

  “我們正在努力…”空軍總參謀長查爾斯波特爾上將(由于丘吉爾直接兼任國防大臣,所以各空軍總參謀長是皇家空軍最高指揮官)吞吞吐吐地匯報了一句。

  丘吉爾口中的鐵道炮就是德國所擁有的、數量高達16門的280mm口徑k5列車炮,這種火炮在攻打直布羅陀海峽時曾亮過相,后來一直沒太多表現,這次有6門突然在法國加來地區露面,經改進的43型255公斤普通榴彈射程高達63公里,如果使用248公斤的火箭增程彈射程將近87公里,從加來發射可以覆蓋多佛爾周邊,威力雖不如v2火箭,但勝在落點精度高、造價低,對英方構成了極大威脅。

  總參謀部有一種意見就認為德軍要在多佛爾附近登陸,這些鐵道炮是準備用于攻擊灘頭陣地并掩護德軍登陸展開,依據也相當充分:加來與多佛爾之間只有40多公里,登陸艇45個小時就能往返一次,十分便利,而且英國人也看到在加來方向有不少的地面部隊和登陸艇。

  由此衍生的另一種聲音是,德國并不是沒有火箭了,而是將火箭隱蔽起來等待登陸時一起使用,用于隔斷登陸戰役爆發后其余各地往多佛爾可能的支援,往倫敦發射只不過為了先行試驗一下效果——這種論調很有市場,布魯克等人也認為不能完全排除,最后連丘吉爾自己都疑神疑鬼起來。

  為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皇家空軍出動了上千架次的蚊式、布倫海姆等中型轟炸機去對付可疑的火箭發射陣地和列車炮基地,甚至還不惜耗費寶貴的燃油動用蘭開斯特4發重型轟炸機攜帶高腳杯炸彈去炸,但這些火炮都有極其堅固的混凝土掩體,普通轟炸機對其不起作用,高腳杯又炸不準,再加上德國空軍兇狠的防空體系,讓皇家空軍損失慘重。

  兩周來,皇家空軍在本土空襲中損失了1000多架飛機和200多名飛行員(部分飛機在制造廠和地面被擊毀),在反空襲中又損失了700多架飛機和將近600名(組)飛行員(有部分幸運兒逃過海峽對岸或掉落在海峽中被人救起),光在加來這里就損失了100多架雙發、四發轟炸機,德國空軍的損失要小得多。

  針對v2火箭連的轟炸效果稍微好一些,但也只取得了有限戰果,英國人并不明白v2火箭真正值錢的是火箭箭體和制造工廠,他們費盡心機炸毀的發射基地和設施并不稀罕,反而浪費了油料和飛機。隨著do412的大量服役,開戰一來一直憑借飛得高、飛得快而戰果累累的蚊式轟炸機損失率也開始直線上升,雖然夜間防空對蚊式騷擾還沒特別好的辦法,可夜間英國人更找不到火箭發射基地,所以哪怕損失很大也只能白天出擊。

  “廢物,廢物…”聽到轟炸效果不大的消息,丘吉爾悻悻然地罵了幾句,然后又不理波特爾上將,只管問布魯克,“你憑什么判斷德軍不會在那里登陸?”

  “如果是多佛爾或樸茨茅夫登陸,完全用不著費盡心機從地中海調兵,德國人直接把部隊推到低地國家再上船就夠了。”布魯克耐心解釋道,“我擔心他們去打冰島或愛爾蘭。”

  “你也贊同尼米茨的分析?”

  “閣下,美國人分析不無道理,假如沒有艦隊協防冰島,靠島上那8萬多部隊、幾百架飛機能攔得住德軍登陸?還是您認為6萬吊兒郎當的美軍加2萬多的我軍能頂得住5萬如狼似虎的德軍?”

  丘吉爾無語,他很想罵一頓布魯克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論點,但又知道這是實情——冰島上的情況英國人民不清楚,英國高層難道還不清楚美國人是什么德行么?“我們這邊的意大利人”就是這些高層率先喊出來的。

  可就算這樣,英國人也不能把美軍趕走,相反還要捏著鼻子歡迎美國人來,說美國人的好話,大肆渲染英美友誼——如果美軍不來,冰島就要大英帝國自己防守,所需物資、裝備也要英國自己想辦法解決,大不列顛目前本土都自顧不暇,哪有余力去背冰島這個包袱?自然只能忍痛推給美國土豪包養,連冰島駐軍司令官都換成了美國人,2萬多英軍也聽命于冰島司令部指揮。

  丘吉爾深知:冰島位置十分重要,正好卡住英加航線的關鍵,由不得不重視,一旦冰島淪陷,不敢說英加航線100淪陷,至少損失率要上升到80以上。現在50的損失率美國人已大叫吃不消,80的話基本就可以宣告完蛋了。

  布魯克最后說了他的擔憂之處:“除冰島外,我特別擔心德國人在愛爾蘭登陸,愛爾蘭人目前對我們可不太友善,而希特勒一直在放風拉攏愛爾蘭人。”

  眾人深以為然:在霍夫曼闡述的歐盟構想中,明確表示北愛爾蘭是愛爾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不列顛占據北愛爾蘭完全是殖民統治行徑,這種錯誤應該得到糾正。這讓愛爾蘭上下歡欣鼓舞,在精神上已把自己當做軸心國一員,也讓英美進一步拉攏愛爾蘭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無論英美,誰都不敢明確許諾將北愛爾蘭交給愛爾蘭人。

  實際上在歐戰爆發后頭兩年,德國與愛爾蘭的關系非常奇怪,德軍認為愛爾蘭遲早會被英國所利用,所以不但派遣轟炸機在愛爾蘭的四座城市投下炸彈,還兩次空襲了都柏林,事后又拒絕道歉——這讓霍夫曼對第三帝國的腦殘行徑表示務必憤慨,要知道歷史上希特勒自殺后,只有愛爾蘭總理埃蒙德瓦勒拉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去大使館進行了吊唁,這樣一個妥妥的鐵桿盟友不趕緊拉攏難道還指望獲得英國人的諒解么?

  后來在不列顛之戰失敗后,第三帝國才重新審視與愛爾蘭的關系——炸了對方幾次后愛爾蘭人也沒怎么樣,于是私下表示了道歉,并試圖緩和關系。

  而愛爾蘭在面臨德國軍事風險時還面臨英國的壓力和制裁,因為歐戰爆發前愛爾蘭政府明令禁止任何英國戰艦、潛水艇和飛機進入愛爾蘭境內,氣急敗壞的丘吉爾撤消了對愛爾蘭的海上保護并并發動了經濟戰,還大幅度縮減了對愛爾蘭的食品輸出,理由英國自己也不夠,并暗中阻止愛爾蘭同他國海上貿易——愛爾蘭的糧食供應一直存在問題,之所以愛爾蘭人不喜歡英國人,就是因為當初席卷全國的大饑荒讓愛爾蘭死了太多人。

  這時候德國重新想拉攏愛爾蘭,許諾提供物資和武器裝備協助愛爾蘭抵御英國壓力,并自告奮勇地表示可以派兵,但珍珠港事變又打斷了這一進程,美國同意向愛爾蘭提供武器裝備、食物和一切工業原料,口頭承諾支持愛爾蘭結束分裂,條件是向美國軍艦開放港口進行補給,德瓦勒拉雖不情愿,但鑒于英美掌握海權而德國無能為力時他無法拒絕。到1942年,愛爾蘭成為歐洲最奇怪的國家,雖然心向德國,但因內外交困而不得不為英美提供便利,同時又與英國交惡。

  霍夫曼很快通過歐盟闡述改變了這種局勢,并以實際行動擊破了種種傳言——謂元首一直在等待英德合作的傳言,他決心要把愛爾蘭拉到自己這邊來。

  ps:哈哈,只欠一章加更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