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十八章 高加索(5)

熊貓書庫    鐵十字
🔊點這里聽書

  霍夫曼點點頭,自仿制摩托羅拉步話機成功,并將德國產的小型報話機引入戰地指揮系統后,部隊指揮效率又提升了不少。他不斷地在潛移默化中用后世的軍事體系來盡可能改造二戰時期的軍隊,凱特爾、蔡茨勒、隆美爾、古德里安等聽過他對于未來軍事變革的“設想”,雖然元首口中的每一種“奇思妙想”現在看來都還很困難,但并不妨礙他們加以了解吸收。因為在1015年前如果有人提出未來戰爭應當是機械化與閃電戰模式,一定也是這個局面。

  根據他的要求與“技術情報”,德國專家又迅速研制了搭載在半履帶裝甲車上的指揮部專用特種無線電系統——這不是說德國以前沒有車載無線電系統,事實上德國無線電裝備在全世界范圍內都算是一流,之所以冠以“特種”這個前綴,是因為這套無線電系統是獨一無二的,上面用了標準的實驗室產品——晶體管。

  晶體管在1929年發明后,由于提純難度、成本因素、可靠性等緣故,一直未得到實際運用,所有無線電使用的都是電子管,限制了電臺功率,但霍夫曼提出一定要使用晶體管研發新的無線電系統,專家們十分艱難地打造了這套系統并像普通車載無線電系統一樣安裝在一輛sdk251指揮車上,雖然生產過程費時費力,但效果遠遠超越了時代,當其拉出10米高的車頂八木天線并發送電報信號時,可實現全球任意位置點對點通信,在傳遞語音信號時,距離最遠能達到400公里(普通車載電臺超過50公里就變得不太清楚)。

  說起來八木天線和磁控管都是日本率先搗鼓出來的東西,但在日本并未受到重視,八木天線戰前在歐美已得到了相對普及的運用,而磁控管是日德開展技術交流后由德國雷達專家偶爾間發現的——用于改造海上節拍雷達時效果很好,聯合艦隊上下十分仰慕德國的雷達和通訊技術,壓根就沒想到部分關鍵技術的源頭其實是在日本。

  這種指揮車只生產了2輛,每輛造價比虎式坦克還貴,全給了南方集團軍群,曼施坦因也不小氣,擔任主攻任務的胡貝和迪特里希兩個師長各分到一輛,現在這電話就是胡貝抱著嘗鮮的態度打來向指揮部匯報的,當聽說元首也在司令部并和他通話時,更是十分激動。

  通過與胡貝的交流,霍夫曼及時掌握了前線的動態:胡貝先以一個虎式重裝甲營為誘餌發動進攻,引誘羅科索夫斯基派遣坦克前去圍堵,當紅軍動用2個坦克軍試圖圍殲這個重裝甲營時,第16裝甲師迅速出擊,以鉗形攻勢包抄了這兩個坦克軍,當對方心急火燎地將最后兩個坦克軍也派上場時,迪特里希的警衛旗隊師和另外兩個重裝甲營出現了,雙方在莫羅佐夫斯克一帶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坦克大戰。

  根據胡貝的介紹,現場可能有1500輛或者更多的裝甲車輛(坦克、突擊炮、自行火炮)在進行交戰,德軍投入了800多輛,紅軍投入了600多輛,他和迪特里希手頭還各自捏著一個坦克營擔當預備隊,準備最后時刻投入戰場。當然,說是1500輛裝甲車輛投入交戰,實際上直接面對面交戰的坦克可能只有500600輛,其余的要么在迂回包抄,要么在提供支援。從胡貝爽朗的笑聲來看,似乎戰局進展一切順利。

  聽完介紹,霍夫曼一下子就想起了歷史上庫爾斯克戰役中有關普羅霍洛夫卡的坦克大戰:那次坦克戰役的主角是三個黨衛軍裝甲師,分別是警衛旗隊、帝國和骷髏師,而他們的對手是紅軍坦克第5集團軍。這次的主角換上了第16裝甲師和坦克第4集團軍,相對于那次戰斗中德、蘇雙方坦克數量對比,現在形勢無疑要有利得多——德軍不但在坦克性能上,在數量上也壓倒了對手。

  他不想干涉前線指揮官的決策,但一想到歷史上普羅霍洛夫卡戰役中雙方坦克兵在坦克被擊毀后還相互肉搏的情形,立即叮囑道:“坦克被摧毀后,一定要竭盡全力保住那些車組,決不能讓他們去干普通步兵的事——坦克沒了可以再造,人沒了萬萬不行。”

  胡貝愣了一下,馬上就答應下來。

  在說話時,電話聽筒里還伴隨著遠處傳來的炮擊聲與炸彈爆炸的轟鳴聲,在爆炸間隙,霍夫曼還能清晰地聽到前線正響起大批“烏拉”的聲音,然后緊接著又是一陣“烏拉”。

  放下電話,他皺著眉頭問道:“俄國人的反撲很厲害?為什么總是‘烏拉’?沒有我們戰士的吶喊。”

  韋勒微微一笑:“元首,其實‘烏拉’不全是敵人的,至少有一半是我們的,而且我們的聲音更響。”

  經過解釋,其他人才明白過來:頭一陣“烏拉”是俄羅斯解放軍的吶喊,他們緊跟著的口號是“為了新俄羅斯!”,而第二陣“烏拉”才是紅軍,他們緊跟著的口號是“為了斯大林!”

  “你們把俄羅斯解放軍拉去攻堅了?”霍夫曼疑惑地問道,“不是一直在說讓其擔任防御任務么?”

  曼施坦因把頭轉向凱特爾,那眼神很明顯:是你反復交代要少死人的,所以我當然就把俄羅斯解放軍拉上去打了!

  凱特爾聳聳肩,回了一個無奈的眼神,仿佛在說:“別看我,5萬人的傷亡指標是元首規定的。”

  “這…”曼施坦因想了一想后回答道,“您來之前我不是為推進速度過快而煩惱么?把俄羅斯解放軍拉上去就是出于降低速度同時又不會引起紅軍懷疑的策略。”

  在南方集團軍群最初的策略里,身穿德軍軍服的俄羅斯解放軍是第二梯隊,準備在一線部隊拉開缺口后跟隨突進并擴大占領區,但在偶爾的情況下發現俄羅斯解放軍“拉仇恨”特別有效果,普通紅軍部隊面對德軍如此狂飆的進攻大多數時候只草草抵抗一下就撤退了,但換了俄羅斯解放軍來進攻,通常雙方會一直打到底,不以一方失敗為標志根本不會結束戰斗,俄羅斯解放軍就像一個血肉磁鐵,牢牢吸引著紅軍的注意力。

  曼施坦因大喜過望,立即將這種特性發揮到極致:他指示俄羅斯解放軍派遣12個師吸引住當面紅軍的注意力,然后又派其他部隊進行迂回包抄,準備給當面的頓河集團軍一個包圍圈,而莫羅佐夫斯克就是這個包圍圈上的重要節點。曼施坦因的心不算黑,他不想一口氣干掉頓河方面軍,只想吃掉對方12個集團軍,如果能再加上一個坦克集團軍就更好了。

  “下一步你們打算怎么辦?”

  “繼續進攻,將俄國人壓過頓河河曲部,將戰線恢復到去年9月份時的水平。”韋勒中將用教鞭指點著沙盤,“在我軍左翼,霍特大將集群牽制著敵軍布良斯克方面軍與西南方面軍,在我軍右翼,克萊斯特大將集群牽制著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高加索方面軍,我南方集團軍群中央主力目標是突擊敵頓河方面軍。總兵力是70萬對50萬,主要地段有1.52倍的兵力優勢。在技術兵器上,中央地段的坦克與自行火炮之比是1500輛:900輛,飛機是1500架:600架,在主要突破地段有23倍的優勢。”

  “考慮到春季解凍期即將到來,整體戰役的窗口期大約只有三周多一點的時間,各主力部隊將于4月15日左右停止進攻,然后利用一周時間進行回撤。”曼施坦因問道,“不知道這個安排是否足以支撐‘春醒’戰役第二階段?”

  霍夫曼點點頭:“從時間上來說是足夠了,我想具體聽聽您的具體計劃以及對第二階段的安排。”

  “與本集團軍群對峙的敵軍一共擁有5個方面軍,總數約230250萬人,第一階段目標是牽制住4個方面軍,重點突擊敵頓河方面軍。根據戰術計劃與戰棋推演結果,其余4個方面軍的戰果指標是1520萬人,頓河方面軍的指標也是1520萬人,坦克和飛機預計是1000和800,我軍擬付出的永久損失是…”曼施坦因頓了一下后說道,“德國部隊永久性損失不超過4萬人,俄羅斯解放軍3萬,其余盟隊不超過2萬,坦克和飛機損失均不高于300。”

  “至于第二階段作戰詳細計劃目前尚未最終確定,但目標是明確的。”曼施坦因在沙盤上畫了一個圈,“5月底前全殲秋列涅夫的高加索方面軍,再吃掉敵人5060萬,將東線南翼的敵軍總數降低到150萬之內,并讓我軍頓河戰區、內外高加索戰區聯成一片,如有可能占領整個高加索地區。到那時,算上目前南方集團軍群150萬,再加土耳其軍100萬和伊朗軍15萬,我們會在南翼聚集265萬兵力——斯大林需要從北部和中部至少抽調150萬兵力才能應付。到那時,莫德爾就可以放手大干一場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