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章 心態

熊貓書庫    唐朝工科生
🔊點這里聽書

  武漢,江漢觀察使府在征收夏糧之前,又開了個會,表面上是說防汛搶險工作指導。但這幾年武漢因為持續投入修筑堤壩,加上公安縣大量“移民”到了沔州、鄂州,每次襄州保江陵泄洪長江,也不會影響到武漢。

  糧食豐收連續五年增長這種光輝成果,只是被武漢工商貿易的“過度”發達給掩蓋了。

  “都說說吧,工部、禮部那里傳來消息,朝會公議已經過了。弘文閣擬了條陳,內府也有皇后點頭。中牟縣的糧商,已經把款子集中到了京城,就等皇帝一錘定音。”

  “保利營造已經接手印刷票證,第一批就是五十萬貫。”

  “五十萬貫,五十萬貫都夠滅突厥兩回半的。”

  “說這些有的沒的作甚?天竺的事情,別人不知道,咱們不知道嗎?自高達國王子歸國為叛軍戕害以來,東天竺已大不如前。‘東河’十余國混戰,天竺貴種,多有前往泥婆羅及勃律避貨。這些貴種有多少家私底蘊,不必多言吧。”

  “嗯。”

  眾官僚都是連連點頭,實際上武漢官商集團總體而言還是相當小心的,并沒有在國內如何“兼并財富”,基本上國內的手段,都很和平,是符合法律法規的。但在國外,就是兩回事,海外莊園經濟的“萌芽”,就是誕生在武漢和蘇常邊緣土豪的手中。

  想想也是正常,蘇常那些有錢卻沒有社會地位的“地頭蛇”,其擴展家族進入帝國上層建筑的通道,基本為江南世族壟斷。這多么年,真正混出頭的,也就是江水張氏這一支“寒門”。

  可要論掌握的生產資料,積攢的現款資金,蘇州陸氏再拼三輩子都沒可能和張氏相提并論。

  但張德他那個死鬼老爹張公義,就只能是“寒門”小宗長,最多跟長孫無忌的連襟能攀點交情。可陸氏就是典型的地方世族。

  這就使得,有些和張氏一樣的“寒門”,就選擇了另辟蹊徑,然后以待時機。

  要做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海外搞莊園經濟,一年兩年看不出效果,但五年左右,做大了就有兩種情況。一種么,地方為了安定,先行招安,給個編制,進入國朝序列;另外一種么,那就是上黑名單,說你是“XX寇”,這時候,就要在海邊做一場。

  “寒門”要是打輸了,那就是進醫院。

  “寒門”要是打贏了,那就是進法院。

  當然了,中原帝國嘛,進法院又不一定講法律…

  通常情況下,能打的牲口進了法院,那都是好吃好喝供著,然后還給個官做。扔邊遠山區,這玩意兒就是羈縻州縣的殼子,愛咋咋。

  只是因為交通運輸工具的大發展,社會關系的大變化,導致了一個微妙的結果。別說武漢這些土鱉,就是蘇常那些老牌“地頭蛇”,突然發現,老子做出口貿易這么賺,還要啥自行車?

  財富累積的效率,比國內種地強了何止十倍二十倍。

  國內種地,你特么還要擔心稅賦擔心農戶不好好伺候。在國外,不好好干活…灑掉,統統灑掉。

  剩下來那些好好干活的,那都是好牲口,一只能賣不少錢呢。一匹突厥敦馬才幾個錢?現在連八貫都不要。一個好好干活的人形牲口,那都是五十貫一百貫的喊價。

  腰纏萬貫不算本事,莊園里塞五百奴工,你就是大哥!

  甭管是不是啥軟弱性還是猥瑣性,總之,東南沿海的土豪,但凡發了大財的,頭一回沒有想著“衣錦還鄉”。

  因為實在是太他媽賺了…真不想讓人知道。

  風險是有,可當老板的難不成還去海上漂?抱住了三大“真理”的真·大腿,所有海賊都是弟弟。

  經年累月下來,揚子江兩岸大部分達標的“寒門”,在千里石塘一路向南再向西的掠奪中,其累積遠超五代人十代人的努力。因為,他們掠奪的,恰好就是那些番邦小國五代人十代人的棺材本。

  而現在,朝廷特么的要去北天竺浪了…

  當然了,朝廷沒說要去浪。是京城那幫狗娘養的要去浪,把朝廷給拉下水了。

  連侯君集這么下賤的老牌勛貴,祖傳的侯氏招牌,在西天竺弄了倆小邦當產業,也是低調的不行,生怕被同行知道。其中厲害,誰能比侯君集感觸更深?

  “現在兵部也要辦學,想來也是侯尚書早做謀劃。”

  “‘蔥口’用兵,有一二千就能輕松進入天竺。加上勃律山口,只要駝隊、牛隊、馬隊不缺,糧秣還是能供應上的,只要站穩腳跟,出二三百莊園不成問題。”

  “甚么二三百莊園,李道長在北天竺早就蓋了個烏堡,西軍‘剿匪’過去的時候,能藏兵一千二,不算輔兵輜重。放天竺,已經算是一國。”

  勝兵一千二,扔天竺土王里面,都算是中等偏上。因為天竺傳統并沒有像中原那樣“編戶”,為中國認可的“建制”,并沒有存在過。它更像是亂七八糟湊一塊的“會盟”,而盟主就是天竺共主。

  但大小土王土公,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正經服帖戒日王朝的,能有一成就算了不得了。大部分時候,就是上繳一點“保護費”就算完事兒。

  這就出現一個很微妙的情況,唐軍雖然當時“剿匪”就扔了一千多,實際戰斗人員也就是兩個加強團,大概六百人左右。但居然就出現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現象,然后導致了“威震天竺”。

  若非李道長趕緊叫停,怕不是分崩離析的天竺,就要在這種外力的威脅下,再一次抱團“統一”。

  最后“剿匪”的西軍撈了點好處就走了,只等一個合適的機會,一次把天竺有生力量全部打死。

  這次很微妙的“剿匪”,并非沒有導致天竺有識之士產生危機感,但正所謂異端比異教徒更該死一樣…天竺老鐵們也很懂“攘外必先安內”這一套,先自己在東北玩泥巴,管唐人要干啥呢。

  于是就出現了很詭異的事情,有的唐人比天竺老鐵更擔心他們的生存環境。比如說武漢的小哥哥們,恨不得給天竺廢物們兩巴掌,你們他媽的能不能長點心?有人要來干你們啊,干你們啊!

  然而武漢小哥哥們又不能真的去拖祖國后腿,畢竟人均收入超過了國家平均線。但現在的問題是,京城的賤人居然超過他們…這就很為難了。

  “我看也不必擔心,朝廷就算要把天竺當糧倉,那要幾年?三年?五年?十年?其中變數極多,國朝西疆丁口又不多,這光景,也就是搶錢搶糧搶女郎那一套。你們與其羨慕嫉妒恨,倒不如琢磨一番眼門前的,如何讓把江陵人沉揚子江喂魚。”

  觀察使府的幕僚們嘴角抽搐,聽自家老大講話,就是刺耳扎心啊。

  老張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環視一周,繼續道:“江陵那只‘忽律’又不是跟荊襄人一條心的,他是外來戶,荊襄人的死活,干他屁事?這光景,京城的人有事情干,不來搗亂,還有什么比這個更好的?指著天竺成糧倉,那都是猴年馬月的事情,倒不如趁此機會,跟荊襄的老鄉,好好講講道理,咱們也很久沒跟別人講道理了。”

  江陵的“忽律”,指的就是張士貴,他諢號就是“忽律”,也就是鱷魚的意思。但吃相卻極好,跟大鱷不沾關系,即便是張德的角度來看,張士貴也是上等好官。

  當然了,非法穿越之前,老張也不是沒看過《薛剛反唐》《薛仁貴》啥的,張士貴整個一智障反派…

  老張跟江陵的“忽律”也不是沒有共同語言,比如說,張士貴很忠心,他很想效仿武士彟打擊豪強,而巧了,老張也很忠心,也想打擊張士貴治下的豪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