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伯恩防線上出現了比較尷尬的場面,荷亨洛赫親王所率領的奧軍人多勢眾,但是幾乎在整條防線的任何一點都無法形成突破,舊式軍隊在集結和準備的時段中花費的時間太長,而德軍又擁有組織當地人力和各種buff全開,所以在比較短期的時間內就已經構筑好了一條比較完備的防線。但同時又由于德軍的新兵較多,尚未足夠能戰,所出于穩妥,德軍的指揮官又不好派德軍越過自己的戰壕去逆襲奧軍。
這就導致了德軍和奧軍在防線兩側開始僵持。
荷亨洛赫親王的膽子比卡爾一世更加的小,第一次作戰的失敗,損失了大量的精銳騎兵,荷亨洛赫親王就暫時停止了攻勢。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人見過這種火力規模的戰斗,德軍大量的機槍,密集的火力,封鎖住了防線,使得奧軍難以突破。
這個局面讓聯盟中兩個君主,利奧波德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都極為不滿,可是兩位君主也沒有辦法,因為前線將領是為了避免太大的損失而做出的僵持決定。普魯士和奧地利實際都是各懷鬼胎,盡管兩國的關系出現緩和,不再視對方為主要對手,但卻都不希望自己實力削弱而對方相對變強。于是在普魯士兵敗易北河,損失過萬之后,普魯士人不愿意火中取栗;而奧地利人在德爾伯恩進展不利的時候,同樣不想用自己士兵的生命去打開局面,然后讓普魯士人順便占便宜。
德意志的內戰之中,普魯士和奧地利雖然都有丟失自己的領土,但在這次的戰爭中,損失最大的是西德意志的諸侯們,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損失并不是不可承受的。當然最應該憂慮的是如果放任德意志國革這樣搞下去,那么未來普魯士和奧地利才會危險。
聯軍一方已經知道如何去打這場戰爭,可是沒人愿意真的用大面積的傷亡去換取勝利,而自己得不到什么好處。力量的均勢是保持普魯士和奧地利現在和平的一大原因,有一方在戰爭中損失過大,那么戰后和平不會延續,強的那一方將會對弱的一方動手,畢竟統一德意志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共同的野望。
只是此時的僵持對于德意志共和國來說,利大于弊。馬恩斯剛剛與大唐方面簽訂了貸款的協議,大量的唐元在大唐直接被消費,變成了各種物資,主要是武器裝備,然后是機器設備。上億規模的采購,對于大唐的經濟必然是一股正面刺激,這也是白南采用這種方式的主要原因。一場德意志的內戰,大唐雖然沒有自己出兵,用借錢的方式,前頭賺了利息,后頭又將這筆錢的大部分留在了國內,給國內的廠商帶來了訂單。
甚至連唐軍也趁機清空自己的庫存。退役下來的老式武器,除了裝備各特設兵團的,還留存不少。一次性向德國出口了數萬支S1步槍,以及上千門的火炮,再加上不計其數的彈藥,使得唐軍將原本的庫存消耗的差不多了。而盈利可以直接用來大規模制造唐軍的現役裝備,這又是十分劃算的一件事。
大批的庫存武器,被直接裝上船,漂洋過海經過一到兩周的時間從大唐東海岸抵達德意志港口漢堡,然后又來到了德軍士兵的手里,整個過程所花的時間其實并不長,在一個多月內就基本完成了。兩國的國革展現了很強的行動力和組織能力,利用僵持的這段時間,德軍不斷增強著自己。
裝備上德軍不僅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而且還解決了彈藥不足的問題,而且在人員規模上德軍進一步的擴大了。廣大革命群眾踴躍參軍,再加上德軍組建成功“解放”了一批原本諸侯的投降軍隊,使得德軍在人數上的劣勢逐漸被找回。
德軍不僅將四個師的兵力都逐漸提升到了1.5萬人,而且還又相繼組建了兩個師,其軍力提升到了十萬人的規模。盡管很多新兵的戰斗力沒有保障,而且一些部隊裝備也比較差,但是僅從這個人數規模來看,德軍已經夠得上歐洲陸軍強國的稱號了。
進入十二月之后,普軍和奧軍在戰場上都顯得有些不耐煩了,士兵們希望回家過圣誕節,而冬天的低溫和各種不利條件也影響了聯軍的作戰斗志。
普軍和奧軍為了交代,又連續嘗試了幾次在不同方向,突破德軍的防線,都遭到了挫敗,跟聯軍不同,德軍仍舊有著很強的作戰意志和精神,而且時間使得一部分德軍成熟起來了,加上軍官階層擁有來自大唐軍事訓練的高素質,德意志防線的固若金湯,讓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感到絕望。
這個時候,德軍統帥布呂歇爾捕捉到了新的戰機,德軍的大幅增強,讓他看到了取勝的希望。普奧聯軍的失利和冬天的來臨讓符騰堡和巴伐利亞的進軍根本沒有成行,甚至也沒開到德國的邊界上。
布呂歇爾判定符騰堡和巴伐利亞方面的怯戰,將新組建的第五師和第六師全部加強在了南部,配合第四師,在臨近圣誕節的時候發動了“圣誕攻勢”。
普魯士和奧地利根本就預想不到叛軍居然還有力量發動戰略上的反擊。德軍三個師超過四萬人的兵力,分兵兩路,一路攻占了維爾茨堡,一路攻占了萊茵河畔的斯派爾。德軍的行動極為突然,大為出乎聯軍的意料,而這些地方的小諸侯也沒有絲毫辦法,當地支持國際主義的革命群眾對德軍的軍事行動進行了有力的支持,從破壞到襲擊,使得諸侯軍隊吃盡了苦頭。
在一周之內,德軍推進上百公里,一路已經徹底覆滅安斯巴赫,另一路已經攻入符騰堡公國境內,南德意志諸侯全面告急,在1792年的第一天,德軍殲滅了符騰堡軍的主力,成功奪取符騰堡重鎮斯圖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