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火星戰線的開辟過去了一個星期,一月很快進入了尾聲。
并沒有因外界輿論而改變原定的計劃,星環貿易的生物科技峰會如期于月底召開。
生物科技峰會的舉辦地被定在了科羅島北部的“海洋之心”,這座集購物、住宿、休閑、商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地標建筑,自從被未來人旅游建成以來,便被作為新國的國家印象,印刷在旅游宣傳畫的畫冊上。
一共十只魔鬼蟲標本,經過解剖后被制成了共計五百多件展品,由星環海軍陸戰隊押運送到了會展中心。這些標本中小到魔鬼蟲的組織細胞切片,大到經過技術修補的整只魔鬼蟲標本,像是血液、心臟、肢體等等這些零件都被單獨作為展品展出。
所有的展品都被中間抽成真空的雙層防彈玻璃嚴格密封,玻璃展柜內置有小型反觸發式凝固汽.油彈。一旦偵測到展柜出現破損,汽.油彈便會自動引爆,在玻璃展柜內造成五千度的高溫,將所有樣品全部銷毀,避免里面的外來細菌、病毒入侵科羅市的生態環境。
因為嚴格控制了炸彈裝藥,站在展柜外的人不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和展品一同被展出的還有星環貿易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每個大型展柜的旁邊都站著一名穿著外骨骼的戰士,胸前抱著撕裂者突擊步槍。
展會將持續一個月。
展會開始的第一日,海洋之心的游客數量翻了足足一倍,以至于新國交通部不得不增派交警維持附近路段的秩序,確保各國的代表團和各大媒體的轉播車能順利入場…這些不能飛在磁懸浮公路上的老爺車們,堵起來確實很礙事兒。
被允許入場的不只是媒體記者、相關領域的學者,不少來科羅市旅游的游客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畢竟是火星物種,上半輩子見都沒見過!
大家以前都以為那是一片沙漠,上面毛都沒有。
別說是火星物種了,要是誰真弄了個恐龍的標本擺在博物館里,保證展館的大門被人擠爆。大家看不懂不要緊,這不妨礙拍個照湊個熱鬧…
“我的天,這蟲子也太大了點吧?”有游客咋舌道。
“媽媽,我想騎在它頭上合影!”被母親死死拉著的熊孩子哭喊道。
“大到這種程度,反而難以將它和蟲子聯想到一起了…”還有人評頭論足道。
當然,出于安全考慮,游客只能站在隔離帶外面拍照,不能近距離和標本合影。
媒體記者被允許越過隔離帶,但同樣不被允許觸碰玻璃展柜。
不過已經足夠了,別說是站在展柜旁邊,就是隔著老遠拍照,都能從魔鬼蟲那龐大的體積中,感受到這三十七億年前物種的威勢。
“最長的魔鬼蟲標本達到了20米,最短的也有13米長…比已知最大的節肢動物日本蜘蛛蟹還要大七倍不止!它的存在已經刷新了我們對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門的認知!”
“究竟是什么樣的基因,才能讓它從三十多億年的歲月中存活下來?或許只有神秘的自然才能給我們答案…”
“火星是個瘋狂的地方!”
“我迫不及待地想前往火星給這些大家伙們做個專訪,但星環貿易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最好別這樣…”
會場中,各大媒體的記者都在鏡頭前對著這些標本做著解說。雖然他們手上的資料都是些淺顯的尺寸大小之類的數據,但對于滿足大眾對于火星生物的好奇心,卻是已經足夠了。
公司的記者正在魔鬼蟲的標本前,英國廣播對著鏡頭做著解說,然后就在他剛對魔鬼蟲的血液展柜做完專訪時,卻是發現一群人擠在了展會會場的一角。
他記得那里沒有展柜來著。
“會場的主辦方辦公室門前聚集了大批的人群,他們的年齡大多數在50歲以上,究竟發生了什么?讓我們來采訪其中一位…您好,這位先生,請問你們在這里是——”
“抗議!”戴著眼鏡,胡子花白的老人氣勢洶洶地說道,“如你所見我們在抗議!為什么不讓我們參與研究!他們這是在妨礙學術自由!”
“沒錯!我代表哈佛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抗議星環貿易的做法,國籍不應該成為阻礙科學進步的限制!”站在旁邊的教授氣勢洶洶地湊到了鏡頭前,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我明明已經收到了魔鬼蟲實驗項目組的提名,但地球防衛同盟將我從名單上劃掉,就因為我是美國人?這太奇怪了!”
他出席了這么多科研峰會,哪次不是別人把他客客氣氣地請過去,這還是第一次,他主動想去,結果被拒絕?
換了平時,他直接黑著臉將這公司拉進黑名單了。
然而這次…
他還是自費機票來了一趟。
原因沒別的,怎么說也是火星物種,進不了實驗室他也想近距離看看長啥樣,就當是來這西太平洋小島上度假好了。
然而當他親眼看到那20米長的魔鬼蟲標本時,以及旁邊展柜展出的標注有強酸性的綠色血液,他的老毛病頓時發作了——不模標本不舒服綜合征!
然而當他慢悠悠地找到了峰會的工作人員,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接著隱晦地表達了自己可以勉為其難地幫你們看看標本,指點指點你們的研究工作的時候,他就被一臉古怪的工作人員帶到了這里…加入到了抗議的隊伍中。
“這位教授請問您是?”眼見這位老人有些眼熟,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小聲問道。
“馬丁·卡普拉斯!”
聽到這個名字,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頓時肅然起敬,同時眼中也浮現了強烈的震驚。
身為多年從事科技類新聞采訪的記者,他當然不會對這位老人家陌生。說起這位馬丁·卡普拉斯可不得了,他可是1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為復雜化學系統創造了多尺度模型,對于化學技術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然而正是因為震驚于這位老人家的身份,記者更加困惑了。
這么一位學術界大拿,一般企業請都請不動!現在這位馬丁·卡普拉斯主動要求參與研究,甚至連工資的事兒都沒提,星環貿易不至于將他也給擋在外面吧?
然而緊接著,這位記者的目光又在馬丁·卡普拉斯的后面,又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邁克爾·萊維特!
這位他就更熟悉了,和前面的馬丁·卡普拉斯一樣,這位邁克爾教授是另一位1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持有美國和英國雙重國籍,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
與馬丁·卡普拉斯獲獎的理由一樣,不過他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這位邁克爾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是生物計算,而且他就是最早指導dna和蛋白質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學者之一!開啟了生物物理領域中“從結構到功能”研究的新紀元!
簡單一句話,兩個人都屬于科學界“大魔法師”級別的人。
然而正是這么兩位“大魔法師”,竟然都被擋在了門外面?
再看看其他人…一個個的名氣和成就絲毫不比這兩位學術界大佬低,甚至是只強不弱。
嗅到了大新聞的味道,這位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立刻讓負責拍攝的助手將鏡頭對準了他們,滿臉笑容地上前,將采訪的話筒遞向了他們,給了他們一個表達自己心中不滿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