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本.古里安穿著一身白西裝,打著暗紅色的領帶,瘦長的臉上長著一雙大眼睛,雙眼皮上是粗黑的眉毛。
英年早謝的禿頂,滿臉的皺紋,一撮希特勒式的花白小胡子,給時年五十五歲的古里安平添幾分老態,看起來竟像是六十五歲。
為了實現建立屬于猶太人自己的國家這個崇高理想,古里安在青年時代便積極奔走 然而那個時候,他和他志同道合的戰友們打交道更多的是英國,還有老奸巨猾的英國政府。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三個年頭,俄國爆發革命退出戰爭后,英國政府緊急發表《貝爾福宣言》,對猶太復國主義表示支持,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民族之家。英軍隨即開始組織猶太軍團。1918年,古里安加入猶太軍團,跟隨英軍回到巴勒斯坦。
但是隨著美國的參戰,勝利的天平迅速倒向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英國隨即無限期推遲《貝爾福宣言》的落實工作,無情地戲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感情。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經過不懈的斗爭,再加上中東地區日益高漲的阿拉伯獨立主義浪潮,1937年,英國為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
古里安此時已經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執委會主席。憑借他自己的政治嗅覺,他迅速捕捉到“國家”這個詞所包含的重大意義,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他立刻對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
但是兩年后,英國政府發表白皮書,決定壓縮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限額,禁止猶太人購買巴勒斯坦土地,至于曾經提出建立猶太國的建議,更是絕口不提。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熱情再次遭到英國政府冷酷地戲弄。
又是兩年過去,到了一九四一年。歐洲乃至世界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德國幾乎一統歐洲。英國求和,巴勒斯坦的控制權落入軸心國的控制。
面對將反猶太主義列入執政黨黨綱的德國,古里安與他的戰友們曾經心灰意冷,認為在窮兇極惡的德國面前復國無望。不僅如此,目前生活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很快將要遭受滅頂之災。
就在這時,一個姓赫本羅斯頓的英國銀行家閃亮登場,與古里安取得聯系,并帶給古里安一線希望。
雖然明知有生命危險,為了曾經奮斗終身的事業,古里安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趕赴華沙與陳道談判。
只是習慣了與老奸巨猾、出爾反爾的英國政府打交道,古里安面對陳道直截了當的態度,反而一時不知該如何處理。出發前預備下的無數談判腹稿瞬間全部失去作用。
“怎么,古里安先生不同意我的方案,還是信不過我?”陳道追問道。
古里安這才想到自己的沉默是一種無禮的表現。急忙開口補救,免得觸怒眼前這位決定自己國家命運的大人物。
“很抱歉,總督閣下。對我來說,你的提議實在是太具有震撼力。對您的信譽,我當然相信,否則我今天也不會出現在這里。”
陳道善解人意地點頭說道:“古里安先生。我要提醒你,我是一名軍人。不是商人,也不是政客。我喜歡用最節省時間的方法來談判,你不要用對待政客或是商人的談判思維來和我談判,那樣只會浪費我們雙方的時間。”
古里安這次沒有再走神,而是迅速調整思維頻率,完成與陳道的思維對接。
“我明白了,我不會浪費總督閣下的時間。作為我方的全權代表,我同意總督閣下的方案,我門接下來是不是可以談論價格問題與數量問題,以及轉賬和運輸問題。”
陳道高興地端起高腳杯向古里安敬酒。
“古里安先生,我喜歡你這樣的爽快人。”
嘬了一口酒,陳道放下酒杯接著說道:“古里安先生,先不要急,那些都是末節問題,以后自然會有專人負責與你談判,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一些原則性問題。”
古里安沒有多廢話,只是簡單地說道:“請講。”
“第一,英國與德國的和談已經接近尾聲,英國商船很快就會獲得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的許可。我們之間的談判成功后,你只能使用英國商船運輸你們贖買的猶太人,不準使用其他國家的船只。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么談判到此為止。”
古里安提筆在筆記本上記錄,記錄時不忘抬頭詢問:“總督閣下,我可以問這樣做的原因嗎?”
“不可以。”陳道說道。
“好,我同意,你還有什么條件?”古里安說道。
陳道不給古里安思考的時間,接著說道:“以古里安先生的智慧,應該知道在巴勒斯坦地區出現一個猶太國家,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會是很么樣的反應。”
“戰爭。”
“既然要發生戰爭,那么我的第二個條件就是你的國家只許向德國購買武器,如果要向其他國家購買武器,必須得到德國的同意。”陳道說道。
古里安記下第二個條件,隨后問道:“德國能夠保證武器的質量與數量嗎?”
“你放心,武器的數量與質量絕對能夠得到保證,無論是天上飛的戰機,還是坦克裝甲車,只要你想要我都可以賣給你,如果你有需要和足夠的資金,即使你想買戰列艦,我也可以賣給你,更不要說步槍和機槍那樣的輕武器。直說吧,我希望看到你的國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并且發展壯大。而不是像朝陽下的露水那樣轉瞬即逝。”
這句話的可靠度有多少?古里安心中畫出大大的問號。
心中存有疑問,古里安的臉上卻綻放出笑容。
“我很榮幸能夠得到總督閣下的保證,我同意總督閣下的要求。”
太好了。總算是提前為退役下來的武器找到一個銷路,陳道欣慰地想到。
“第三個要求,從明年開始計算,三年之內,你不準立國,如果你在這段時間內立國,那么你會看到德國中東軍司令隆美爾將軍和他的裝甲集群出現在貴國的首都。當然,后面還會跟著無數阿拉伯軍隊。三年之后。你想在什么時候立國就在什么時候立國,德國絕對不干涉。”陳道說道。
古里安記錄時迅速拿定主意,無論是移民還是編練軍隊,以及興修各種民生和軍事建筑。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三年之內不準立國的要求完全可以接受。
想到這里,古里安說道:“我接受這個要求。”
陳道笑著說道:“很好,我就喜歡和古里安先生這樣的爽快人談判。下面我們來說最后一個條件。”
古里安心中暗自提高警惕,最后一個條件肯定是非常苛刻的條件,說不定其中藏有陷阱。
“我剛才說過,我不希望你的國家剛剛建立就被阿拉伯人干掉,要想在阿拉伯人的圍攻中生存下去,需要一支強有力的軍隊。我的最后一個條件是。我會在波蘭總督區組建一支由榮譽猶太人組成的部隊,初步定為一個軍,我會派遣最精干的德官訓練他們。把他們打造成一支勁旅,然后在你立國前送到你的國家,幫助你迎擊阿拉伯人。
以他們的戰斗力,只要你指揮得當,我想他們至少可以擊敗五倍數量的敵人。有他們的存在,你的國家將不必再擔心生存問題。”
古里安小心地問道:“總督閣下。你考慮的非常周到,我首先要感謝你的好意。只是。這個條件沒有其他附加要求?”
陳道先是端起酒杯喝酒潤潤嗓子,隨后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說道:“當然是有條件的,這些人員在訓練期間的一切費用,例如武器彈藥的費用、日常生活用品、修建營房和教官租賃費等等,所有費用都要由你來出。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筆款項,贖買他們人身自由的費用。”
古里安不僅陷入深思。
費用問題是小事,和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比起來,金錢不過是廢紙。
只是德國人會不會借助這個機會向軍隊中安插間諜,或是培養親德派代理人?
見陳道雙眼炯炯有神地盯著自己,古里安試探地問道:“這個要求是不是也和前三條一樣,如果我不同意......“
”如果你不同意,我們的談判到此為止,我們以后不必再見面了,而且你回去之后,可以和你的同志們商量,另選一塊更加合適的土地來實現你們的遠大理想。”
古里安無力地垂下頭去,嘆氣說道:“總督閣下,在你面前,我發現自己沒有說不的權利。”
“我知道這個要求有些強人所難,如果你需要回去和你的同志們商量,我可以等待。”陳道說道。
“這個要求的確很敏感,我必須回去和同志們商量。”
“你需要多長時間?”陳道問道。
“一個星期。”
“加上來回的時間,我給你十天時間。而且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可以做主免費送你五百個家庭,這五百個家庭你可以自己挑選,不過只能等到我們的談判成功之后才能落實。”陳道說道。
古里安的工作效率超出陳道想像。
五天之后,陳道便再次見到風塵仆仆的古里安。
一切都在陳道的預料中,雖然明知吞下的可能一顆包裝在糖衣中的毒藥,但是古里安和他的同志還是選擇與陳道合作,原因很簡單,他們別無選擇。
談判的前提問題已經解決,下面的價格等細節問題自然有專人負責。
陳道與本古里安打的火熱時,歐洲上空風起云涌,并以歐洲為中心,引發一場席卷世界的暴風雨。
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談判,八月的最后一天,德國與英國終于完成馬拉松式談判。
英國全盤接受德國提出的三個條件,決定賠償挪威在戰爭中的損失,英國首相艾德禮公開向德國國民道歉。
最重要的一條,英國政府承認全部戰爭責任,并承認對德國平民犯罪,并向德國賠償三十七億帝國馬克,并且以黃金或是等價物資支付。
除此之外,英國還將支付德國三億馬克,以賠償近三十萬英軍戰俘在德國戰俘營中的日常生活開支費用。
經過成本核算,一輛e40型坦克的價格大約在十五萬帝國馬克,四十億的賠款足以采購兩萬五千輛e40坦克,而且還有盈余。
這個數額對艾德禮政府來說已經是心滿意足。
在與德國談判的兩個月多月里,軸心國借口談判尚未完結,不代表最終停戰,拒絕向英國開放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的通行權。
苦命的英國船隊不得不繼續選擇繞道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馳援印度,或是橫跨大西洋,經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
而這兩個多月的時間,日軍在東南亞的攻勢勢如破竹。
八月八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在泰國北部集結的日軍也開始越過泰緬邊界,向緬甸內地發起進攻,意圖切斷從仰光后撤的英軍退路,英軍被迫向印度撤退。
八月中旬,馬來西亞半島全島淪陷,新加坡被包圍,淡水被切斷。
八月二十三日,新加坡投降,共計八萬守軍成為日軍的俘虜,馬六甲海峽——連結亞、非、澳三大洲的海洋通道落到日軍手中。
八月下旬,日軍相繼占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帝汶和蘇門答臘等島嶼。此后,英、荷等隊企圖在爪哇海突擊日軍艦隊,結果慘遭失敗。
日軍乘勝登陸爪哇島,并占領印度尼西亞首都萬隆,八月二十八日,荷蘭總督正式投降。荷屬東印度的重要島嶼以及年產六百五十余萬噸的婆羅洲油田統統落入日軍手中。
經過德國政府出面斡旋,被日軍俘虜的荷蘭軍人旋即被釋放。
戰場的節節敗退刺激了艾德禮政府,為了盡快獲得直布羅陀海峽的通行權,以及被關在德國戰俘營中近三十萬精銳部隊,艾德禮政府最終選擇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