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六二章 士大夫的底線

熊貓書庫    宋王
🔊點這里聽書

  作為事件的主角,蘇軾不可能置身事外。

  王詵送來消息,他自然也收到了。好友建議他們先躲起來,避開朝堂的追捕。誰都看得出來,御史臺是鐵了心要整死他,此去多半是有去無回。

  蘇軾卻連連搖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逃到哪里去?暫避這句話根本就講不通,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有什么意義呢?

  作為一個讀圣賢書,有傲骨,名滿天下的名士才子,蘇軾堅信朗朗乾坤,還有正義存在。那些詩確實是自己寫的,除了對變法發發牢騷之外,根本沒有那些穿鑿附會,指桑罵槐之說,自己是被誣陷的。

  蘇軾很憤怒,李定、舒亶他們就是一群小人,可惡的小人。

  自己明明是被誣陷的,倘若現在避開,不敢直接面對,一定會被人誣陷是畏罪。豈非讓小人更有話說?進一步抹黑自己?

  傲骨錚錚的蘇軾不是懦夫,他要做個真正的猛士,直面糟糕的境遇,直面未知的前路!

  更為重要的是,他必須要為妹夫秦王殿下考慮,他不想讓趙昭為難,或者遭遇不良影響!

  蘇軾離開了鳳翔,很快秘密出現在了長安,直接進了曲江池畔的秦王府!

  “子瞻兄,你怎么來了?”

  “殿下!”蘇軾沉聲到:“軾前來自首,請殿下將我押送汴京。”

  “這是說什么話?”趙昭搖頭道:“你被小人構陷,是被本王連累的,你切莫要著急。本王正在想辦法。”

  蘇軾不傻。他自然知道今日遭遇。除了是自己諷刺過新黨成員,被人報復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與秦王的密切關系,可以說是被秦王連累。但這都不重要,蘇軾搖頭道:“殿下言重了,事已至此,唯有將我交出去…最好是殿下親自交出!”

  “子瞻兄是希望我大義滅親嗎?”趙昭的笑容很是苦澀。

  蘇軾痛心疾首道:“如今全天下的眼睛都盯著殿下,稍有遲疑,怕是有不良影響。”

  “為了這點所謂的影響。就要把你交出去?這樣做的影響就好嗎?”

  “殿下身負重任,豈能因為軾而蒙塵?”蘇軾搖頭道:“殿下不必自責,不必顧慮,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趙昭拗不過蘇軾,他是鐵了心要直面御史臺的誣陷。

  即便明知是被自己連累也毫不在意,這樣做的更大程度上位自己做出犧牲,趙昭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不過轉念一想,蘇軾既然有這個打算,不若將計就計。

  為今之計,若只是一味地偏袒蘇軾。避開鋒芒。最終的結果,不管是對他。還是對自己,都不會很好。

  如果將蘇軾交出去,至少自己能暫時撇清關系,御史臺那幫混賬想要牽強附會到秦王身上并不容易。

  只是如此一來,他們肯定會伺機宣揚秦王無能,連麾下的臣子都庇護不了。這倒不要緊,損失有限,而且可以想辦法彌補回來。

  只是蘇軾去了御史臺,會有危險嗎?

  萬一有個什么三長兩短,華夏文化中將會少了一顆璀璨的明星,那樣對自己的影響也會非常糟糕。

  蘇軾可以交出去,但一定不能有生命危險。

  趙昭思來想去,覺得趙頊暫時不敢殺蘇軾是肯定的。大宋有不殺士大夫的傳統,太廟之中,太祖親立的鐵牌,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按理說此事本該只有當朝天子知曉,趙昭卻也知道。

  如此情況下,趙頊應該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哪怕是可以昧著良心,對太祖遺訓置若罔聞。卻也得考慮文臣士子之心,一旦開了殺士大夫的傳統,會是什么后果?在這件事上,蘇軾絕對有龐大的支持者。

  保命是可以的,但就怕活罪可免,死罪難逃。

  蘇軾只要進了御史臺,呂惠卿手下的那些人必然會想盡辦法折磨他。才子名士,舉世文豪卻要遭受這樣的責難,任誰也有些不忍!

  可蘇軾卻斬釘截鐵道:“殿下放心,任何的磨難,我都能堅持。”

  “那就暫時委屈子瞻兄了!”趙昭道:“你放心,本王一定會盡快想辦法救你出來的,到時候,你這樣…”

  蘇軾是被秦王趙昭派人送來汴京的,向天下人表明自己不會徇私,不會包庇嫌犯。同時,秦王對外聲明,此事必須公正嚴明審查,倘若蘇軾是被冤枉的,他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為蘇軾還以清白。

  如此算是表明了秦王的態度,公正中允,根本挑不出錯來。我不包庇,但依舊維護,誰要敢冤枉我的人,會讓其不得好死。同時,親自派人送來,也可斷了某些人蓄意加害,然后推說是畏罪自殺一類的念想。蘇軾只要到了汴京,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安全多少還是有保障的。

  故而沒有多少人埋怨秦王,更多是將關注放在蘇軾案件本身上。最后悔造成什么影響,與事件的結果和性質有至關重要的聯系。

  真正的營救也從此刻開始!

  趙昭所料不錯,蘇軾的遭遇立即引起了許多人的同情,士大夫階層給出了他們的反饋。

  很多人直接上書反駁,并且彈劾御史臺。雖然御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力,卻也不能這樣牽強附會吧?大宋文風鼎盛,若是開了文字獄的先例,以后豈非要人人自危了?

  因此蘇軾被押送到汴京之日,立即有許多人開始奔走,積極相救!

  呂惠卿對于趙昭的反映不以為意,親自押送就代表放棄?

  絕對不是,蘇軾這樣重要的人物,且與秦王關系密切,絕對不會輕易放棄。那怎么說?是無可奈何,還是以退為進?

  在摸不準趙昭意圖的情況下,能做的就是盡量加快速度,施加壓力,逼迫趙昭出手。當然了,若是他當真不出手,那也無所謂!蘇軾的鮮血會徹底污了秦王的名聲和招牌,效果是一樣的。

  于是乎,呂惠卿授意屬下加快速度,在短時間內又給蘇軾羅織了大量罪名。牽連到案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有的純屬是無妄之災,有的則是蓄意而為之。呂惠卿怎么能放過這樣一個打擊政敵的好機會呢?稍微用點心思,辦點私活也是可以的。

  駙馬王詵首先倒霉,他與蘇軾乃是至交好友,此番透風報訊的事情又被人察覺,御史臺怎么會放過呢?哪怕他又駙馬身份,也難以幸免,毫不客氣。

  隨后是翰林學士張方平,參知政事司馬光等人,全都不能幸免,理由大都十分微小。牽強附會,讒言陷害是會傳播,是會加劇的。哪怕呂惠卿的本意只是誣陷,對付一小部分政敵。可當局勢擺開之后,他發現有些不太好收場了。

  受到蘇軾一案牽連到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高官顯貴,當朝名仕。如此情況下,大宋朝堂上可以說是人人自危,但凡與蘇軾有交情之人,全都避而遠之,憂心忡忡,唯恐受到牽連。

  如此情況下,士大夫階層終于坐不住了。

  有些膽大或者正直的官員,立即上述表示,蘇軾一案,疑點頗多,御史臺的做法不和規矩等等諸多理由,加以反駁。

  可是效果很一般,官家沒有采納,御史臺的人依舊我行我素!

  宰相兼河北路宣撫使吳充上書直言道:“陛下以堯舜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猶能容禰衡,陛下不能容一蘇軾何也?”

  已罷相準備返回故鄉臨川的王安石,才剛好走到江寧府,聽聞此事之后也是有慨道:“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

  策略是對的,吳充也不追究御史臺的對錯與責任,直接將事情上升到官家趙頊的容人之量上。如此一來,趙頊少不得要顧及公眾影響,維護自己的“寬廣胸襟”,蘇軾的安全是無憂了。

  蘇軾乃是天下有名的才子,文官們堅持一點,刑不上大夫,蘇軾在御史臺羈押期間,不能受到刑訊。有許多相熟的文官還特意日日前去探望,加以監督。

  不過御史臺的行動并未因此而停歇,不能在上折磨或傷害蘇軾,但可以施加一些精神方面的壓力。

  幾日下來,蘇軾有些承受不住了,表示愿意招供一些事情,以及一些密切來往的人物。

  李定和舒亶聽聞消息后,激動不已,立即親自審訊,并負責記錄。看著一份蘇軾親自畫押的口供,心里頓時樂開了花。蘇軾竟坦白承認了詩中批評新法的意思,以及對一些人和事的諷刺,同時還說出了一些人的名字。

  這幾日他們遭遇的壓力也不小,拿到蘇軾親口證供,他們還有什么好說的呢?這是最有利的反駁武器。與此同時,還能打擊到不少政敵。

  李定和舒亶自然是興奮無比,他們打算將好事告訴老大呂惠卿,也好讓他高興高興。

  可是,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們來到府邸時,呂惠卿表情陰沉,一臉的憤怒與恨意,別提有多難受了。

  呂惠卿剛剛得到消息,宰相人選已經確定了,韓琦已經到達汴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