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十萬棄了地盤去西邊的甘肅和寧夏發展,,朱元璋則順理成章地接管了延安府。(全文字更新速度快百度搜莽荒紀即可找到本站)他派出許人杰為大將,王二和薛紅旗為副將,領大軍向北進伐,將橫天王一伙人連根拔掉,將榆林等城池拿回手中,自己本人卻留在在延安不走了,因為在他來,橫天王已經是不堪一擊,不再需要自己親自帶兵去,對于他來說,收拾爛攤陜北的內政更加重要。
許人杰被任命為大將,自然得意非凡,興高采烈地率了一萬多人北伐橫天王,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方始平定陜北,這里就暫時不提了。
且來說陜北的內政,朱元璋從混十萬的手里接下陜北,才發現這里已經十分凄慘了,混十萬一伙人不事生產,只知搶掠,統治陜北一年多以來,已經將陜北搞得元氣大傷,除了幾個城池還勉強存活著,城外的村落都已經幾乎毀滅了。
(注:其實不止陜北是這樣,當時中原之地基本都成了這種狀況,崇禎十年楊嗣昌向崇禎皇帝進言,其原文如下:黃河以南,大江以北,東西七、八千里,止有州縣城池尚在,其余村落殘破難堪。臣昨從湖廣荊州襄陽二府、河南南陽開封二府過來,親見地方數百里無一莖青草,人民相食,至不忍言。)
朱元璋要想將這片毀滅的死域重新搞起來,那可真是相當的困難。
不過朱元璋并不害怕,他早就有應付這種爛攤的經驗。上一輩他擊敗元朝,雄霸天下之時,曾經沃野千里,人文薈萃的中原大地,早已經被元朝統治者搞得支離破碎。關中、兩淮、湖廣等地屢糟戰亂,人口損失甚巨,社會經濟凋零。于是朱元璋組織了一次“洪武大移民”,將人口從繁華地帶遷移到人煙稀少的地帶。
洪武大移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為中原文化的重新繁榮奠定了基礎,而有了這一次大移民的經驗。朱元璋要搞好一個區區陜北,何足道哉?
由于前些日陜北戰亂,許多陜北人向南遷入了陜南,現在他首先通知這些人,如果他們愿意回到陜北的老家,將會分發給他們更多的田地,并且按戶發給銀鈔,移民的路上有朱軍士兵護送保證他們的安全,到達了地方還會有朱軍的官員接待安置。劃撥土地,贈送農具…
此令一出。許多百姓欣然而來,咱中國人最有故土情節,一聽說回歸故土還有這般好處,誰不肯回去誰就是傻逼。當初涌入陜南的百姓一下就又涌了回去,開荒懇地,并且用他們從陜南學來的土豆種植技術種植新糧。
接下來,朱元璋又讓沖天柱、混十萬等人的家屬們回歸陜北,當初他還收下了許多橫天王軍的家屬,現在也把他們放回陜北之地。一方面開墾荒地,一方面可以用他們來收納橫天王即將崩潰的士兵。
因為橫天王很快就要被許人杰干掉,他死之后,部屬必定星散,到時候就可以利用這些家屬將星散的士兵重新收回來收歸已用。這幾個算盤他幾年前收下這些家屬時就已經準備好了,這時要做起來自然輕松順暢。
唯一麻煩的問題,就是新弄到這么多地盤。前不久通過科舉考試招收的一百名官員這下又不夠用了。朱元璋大筆一揮,特批科學考試的第一百名到兩百名的落弟考生也破格錄用。
這些考生本以為自己沒考中,心灰意冷地回了家,沒想到這時突然收到朱軍的通知。說他們也被破格錄用,頓時喜不自勝,一個個趕緊來延安走馬上任。朱元璋仔細考慮過之后,又叫人把馬信玉給提了過來,馬信玉跟著李輕水學了好幾個月了,也有一點點居中統籌的經驗,現在只好趕鴨上架,讓他來處理陜北的事務。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大力發掘陜北的讀書人,就像當初的洛川李攀龍那樣的人,他也希望能多找幾個出來為自己效力,不過這個就比較難找了,混十萬、橫天王、沖天柱這三個混人,把陜北的讀書人幾乎殺了個干凈,現在想要找出來幾個實在是頗為不易。
這天,朱元璋正在處理政事,忙得不可開交,突然聽到探進來報道:“朱八大哥,我們在尋找本地讀書人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個詩社,這里面有一個家伙非常討厭,一天到晚就在詩社里講一些怎么對付我們的方法…別的讀書人都拍手叫好,來是要被他教壞了,這樣的人要不要抓來殺掉?”
“哦?還有這種事?”朱元璋啞然失笑:“他講些什么?”
探哪里說得清楚,晃著腦袋道:“他之乎者也的,我也聽不甚明白,只知道是對我們朱軍不利的話,因為聽了的人都說…說…咳…說什么這個法很對,賊人的弱點就是這個…”
朱元璋知道自己手下這些探就算能識兩個字,也聽 不懂之乎者也,倒也不怪罪他,笑道:“那你帶我去聽聽吧。”
朱元璋化了化裝,穿上了儒生的衣服,讓馬小天只帶了兩三個兄弟,也化裝成仆人的樣,紅娘見有熱鬧可,也打扮成小丫鬟模樣,她一去,馬信玉也不干了,硬吵著要去,還好他不需要化裝,天生就一讀書人的樣,朱元璋感覺有個讀書人跟著也好,說不定可以借著他應付許多場面,于是也把他帶上,一行人便出了延安府衙,向著城北的一個詩社行去。
到了地方才發現這里根本不像詩社,倒像是一個農家大院,原來混十萬占據延安之后,殺了不少讀書人,許多讀書人就逃到這里,借著農家大院的掩護,躲過了混十萬的迫害。這個詩社自然不會有名字,若不是探發現,別人想破頭也想不到這里是什么地方。
朱元璋等人走到門前,就有一個農夫出來阻擋道:“你們好面生,來這里做什么?”
馬信玉上前揖一揖,低聲道:“晚生白水馬信玉,讀圣賢書的…聽聞這里有秘密詩社,特來以文會友。”
那農夫眼神一閃:“這里沒什么詩社,你聽誰人亂說來的?”
馬信玉低聲道:“晚生有一個書院里結識的好兄弟,被混十萬那混球殺了,晚生恨不能救他,在他臨死之前告訴晚生這里有一個書院,請晚生方便時予以援手…現在白水朱八占了此城,我和朱八都是白水人,騙得了他的信任,混進此城中,想來接藏在這里的兄弟們逃出延安府。”
他這么一說,那農夫倒是信了三分,再加上馬信玉滿身書呆氣,又信了兩分,便有五分相信了。
馬信玉又道:“請你相信晚生,晚生若是賊人,何需與你多說,帶了賊兵來早將這里一舉夷平。”
那農夫心想,這倒也是,他若真是壞人,知道了這里有個秘密詩社,早就帶賊兵來把我們干掉了,沒有必要這般做作。
于是農夫讓開了門,將朱元璋一行人放入院中,低聲道:“院里面正在講學,您自已進去吧。”
朱元璋一行人進入內院,只見一個裝草谷的大倉庫里此時坐了五六十個讀書人,正在聽最前面的一個人講課,此人大約二十七八歲年紀,穿一身儒衫,滿臉正氣,起來就是飽讀詩書之輩,此時他正對著前面坐下的讀書人道:“咱們雖被流寇所困,但是…只需在這里撐得一年半載,官兵必破此城,到時候我們就能得救了…”
馬小天聽了他這番話,心中暗笑,低聲道:“他哪來的自信官兵一年半載就能打敗我們朱軍?”
紅娘道:“他好像很有學問的樣…他應該不會胡說吧…是咱們朱軍有什么重大的破綻嗎?”
馬信玉卻不低聲說話,他直接揚聲道:“這位兄臺,晚生初來乍到,就聽到您有此高論,斗膽一問,為何官兵必破此城?”
那人楞了楞,見有新來的人,頓時清神一振,喜道:“原來又有新的兄弟到來,快坐下,本官見到又有人脫出了賊人的毒手躲進此地,心甚尉之。”
聽他自稱本官,朱元璋等人倒是心中一驚,這人居然還是個朝廷官員?眾人推了馬信玉一下,馬信玉會意,抱拳道:“晚生馬信玉,失禮一問,您自稱本官,莫不是…”
那人笑道:“本官乃是河南衛輝新鄉人,名叫張縉彥,崇禎四年辛未科進士,得天垂愛,任清澗知縣,走馬上任至半路,途經延安府,被賊人困住,躲在此地已有一年多,說來慚愧,本官到現在為止還沒到一眼清澗縣城,實在是有名無實的縣令,唉…惶恐之至。”
原來如此,馬信玉等人這才明白了他的來歷,心中均想:這人走馬上任的路上被賊人困住,倒真是個悲慘的熊孩。
朱元璋聽到他的名字,倒是小小地吃了一驚,這人…不就是打開北京城門投降,放李自成入京的兵部尚書張縉彥嗎?
原來在正常的歷史中,張縉彥自崇禎四年考中進士之后,先等了幾年的缺,然后就任清澗知縣,后任三原知縣,再之后入京為戶部主事,累遷翰林院編修、兵科給事中、兵部尚書。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張縉彥打正陽門,迎劉宗敏入京,隨后崇禎在景山吊死,大明朝滅亡,這位打開正陽城門的兵部尚書就此名留青史。
在這個時空中,朱元璋占了陜南,混十萬等人割據陜北,結果使得清澗縣落入賊手,甚至成為了混十天、橫天王、蝎塊、朱八等人大戰之地,張縉彥沒法走馬上任,他這輩后來的事就再也不可能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