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十八章 發展藍圖

熊貓書庫    官界
🔊點這里聽書

  邊陲鎮的書記原是宣傳部副部長,非常重視宣傳,也非常懂得宣傳,在邊陲鎮雖然只采訪了半天,但他安排得非常有序,只采訪群眾,采訪村委會干部。他說,鎮領導就不要采訪了,每個鎮都采訪領導,說來說去都是文件上的那些話,觀眾一看見領導在上面噴唾沫,就會不耐煩。真正有說話服力的還是讓觀眾看到我們做的事,聽聽貧困戶說的話!

  他要記者們到田頭地間去采訪。

  那是下午,太陽還很曬,他親自帶著大家去田頭地間,他一邊走,一邊說,我們邊陲鎮抓扶貧工作,不僅給予他們一定的物質支持,還鼓勵他們勤勞致富。扶貧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他們脫貧致富。

  這可是新思維!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與眾不同,大家都是送米送油,問寒問暖,他卻超越了這一界線,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他們一行穿過一片正在抽穗的稻田,走上一個小山坡,就見這邊是一片旱地。他告訴記者,這塊旱地面積原來并沒有那么大,是前陣才開發的,原先這里只是農民的自留地,農民們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有些甚至丟荒了,干脆什么都不種。政府把他們組織起來,與省城的一家企業聯營,準備把這里建成一個煉油基地。

  說著,他笑了笑,讓大家都呈現出一臉迷惑,才又說:“你們不要誤會了,這地底下可沒有石油,如果有石油,我們邊陲鎮就不會那么窮了。”

  記者問:“怎么煉油呢?”

  他說:“你們猜猜!”

  有人說:“這總得建廠房吧?”

  有人說:“建廠房必須先建路。”

  這邊根本沒有路,他們的車也只能停在小山坡下。

  邊陲鎮委書記向坡下走,朝前面不遠的小樹林走去,那里有好些個干完農活歇息的農民。進了小樹林的樹蔭里,書記摘了草帽搧著風,問那幾個農民:“這么曬熱的天氣,你們怎么還下田干活啊?擔心別中暑了。”

  農民很憨厚地笑著說:“趕時令啊!再晚幾天,這花生種下去就不結籽了。”

  書記問其中一個抽著煙的農民:“你種了多少?”

  那農民說:“不多,才十畝。”

  書記笑呵呵地說:“十畝還不多啊?”

  那農民就指著一個瘦小的農民說:“他種得更多,二十畝。”

  書記問那瘦小的農民:“忙得過來嗎?”

  瘦小農民說:“忙不過來也要忙,脫貧啊!不勤奮不行。”

  書記這才對記者們說:“他就是我們一直幫扶的貧困戶,以前,鎮里村委會只是在他困難的時候,給予一些物質上的幫扶,我當書記后,覺得這種形式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并不能長期解決問題,所以,提出我們的幫扶目標是,‘扶一個富一個’。當然真正要富有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能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吧!”

  瘦小農民說:“書記你放心,只要政策好,一年兩年,不會超過三年,我一定能富起來。”

  書記對記者們說:“你們聽聽,信心多足?”

  農民們便說:“我們的信心足,也是因為書記的水平高,書記制定的政策得人心。”

  書記說:“那里,那里,我算得了什么?我只是政府的代言人,政策好,是因為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還算大鍋飯,還搞計劃經濟那一套,我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沒用。”

  張建中不傻,完全清楚,這些人,說這些話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都是書記導演策劃的。然而,他又不得不佩服,他導演策劃的能力,果然比那些接受采訪,開座談會要高明得多。

  書記掃了大家一眼,問:“大家明白了吧?這里為什么叫煉油基地了吧?”

  大家還是搖頭。

  有人說:“這里還是農田啊!”

  有人說:“他們不是在種花生嗎?”

  張建中對農業一竅不通,更是稀里糊涂。

  書記問:“花生是用來干什么的?”

  有人說:“食用的。”

  書記笑著搖頭,說:“你們都是城市人,就知道花生可以煮熟了吃,炒香了吃。其實,花生最大的作用是榨油。我們的食用油就是花生榨的。我們這里全部種上花生,不就是煉油基地嗎?不是煉石油基地,是煉花生油基地。”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雖也覺得牽強,卻又不是沒有道理。

  書記告訴大家,鎮政府與省城的某家企業聯營建立了供給關系,由他們提供最好的花生品種,并負責收購,農民種多少收購多少。收購的花生再賣給廠家榨油。他說,農村不缺勞動力,農民不怕辛苦流汗。他們缺的是農產品流通,只要農產品流通,變成商品,換成錢,他們的勞動才有價值!他說,我們政府就是要想盡辦法,讓農民手里的農產品流通起來,讓農民的農產品變成錢。

  書記告訴大家,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現在,我們只是剛起步,今年,我們在這塊地上做出成績,取得經驗,鼓舞了農民的干勁后,明天,就向全鎮推廣,爭取在三年內,讓全鎮所有的旱地都種上花生,讓邊陲鎮成為花生油的輸出基地。這是農民真正得實惠的大事!當然,也是我們扶貧對象得實惠的大事!

  記者們非常受鼓舞。

  有人說,機關下來的領導就是不一樣,眼界高,視野廣,能力強。

  有人說,這樣,農民才有奔頭。

  張建中冷不丁插了一句:“人家會要我們的花生嗎?”

  書記笑了起來,說:“小張同志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我們這邊大面積播種,人家會要嗎?人家要得了那么多嗎?”

  他說,這也是我開始最擔心的問題,也是我與省城那家企業談判的關鍵問題。最后,達成了一致,簽定的合同。只要是我們種的是他們的品種,他們一概回收。目前,這一兩年內,回收是不成問題的。但是,三年后,全鎮的旱地都種上花生,他們還有沒能回收的能力呢?

  他說,我們不得不考慮得更遠一些,如果,不僅是我們邊陲鎮的旱地都種花生,其他鎮也種怎么辦?農民是最現實的,知道種花生能有那么大的效益,他們會一窩蜂上。所以,今年底,明天初,我們準備建一座花生榨油廠,我們自己榨,我們自己推銷,我們要打造一個邊陲鎮花生油品牌。

  很激動人心的規劃,很讓人熱血沸騰的規劃。

  采訪的內容已經超越了扶貧的范疇,邊陲鎮委書記利用這次采訪還宣傳了自己的宏偉藍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