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8章 戰長沙(六)

熊貓書庫    1852鐵血中華
🔊點這里聽書

  韋澤小的時候很怕打針,那閃爍著慎人光芒的細長針尖,總讓他產生出無法形容的不安與畏懼。趣讀/屋即便是后來總算是知道打針沒什么,但是這種不適感總是無法完全消除。

  但這不安的感覺讓韋澤倒是對如何制造這種中空針頭比較敢興趣,其實這玩意的技術倒很簡單,特別是沒有那么多精度要求的土法制造,就更加簡單了。要防止鐵生銹的話,就弄根細長的鋼針,用銀銅合金制成的薄片纏上去,比較靠譜銀匠就能很快加工成針頭。

  只要有靠譜的銀匠銅匠,針筒也可以比較簡單的制造。即便是制造不出很圓的針筒,方型的針筒卻是能夠制造出來的,這就解決了針筒與后面推進器之間的密閉問題。

  在韋澤出發前,就定好了制作方案。韋澤此時手中不缺銀子,不缺銅器,也不缺匠人。等他從攸縣趕回永興的時候,數十套醫療設備已經裝在木匠們打造出的軍用醫療設備箱中。這些設備包括手術刀、探針、鑷子、注射器、縫合針、羊腸線、簡單的蒙著皮膜的直筒聽診器等等二三十樣。雖然韋澤不是學醫的,但是韋澤能夠記起來的現實與電視中看到的那些基本設備也都大概有了。

  手工精巧的匠人們不僅制作出了醫療器械,還造出了不少扳手,螺絲刀之類的工具。

  至于文具以及繪圖工具以及繪圖用品,韋澤就更加有經驗了。他學的以及干的就是螺旋槳設計,成套的繪圖工具可是用的再熟練不過。在這個時代,韋澤雖然不敢自吹自己能夠立刻制造出最好的成套繪圖工具,但是他卻是敢拍著胸脯說,“哥用過的繪圖工具,比你們見過的都多。”

  繪圖筆是蘸水筆,韋澤從小就玩這玩意。熟鐵的筆尖容易生銹,電鍍技術也上不了,韋澤就就用包銅的鐵筆尖。部隊里頭真的能夠長期用這玩意的人不多,幾百個就足夠用。至于圓規。各種尺子,以及量角器,只要不太在乎精度的話,用了極細的筆也能做出來。

  制作文具的工作在韋澤盤踞江華以及永明的時期就開始了,只是那時候工匠缺乏,太平軍中選出的學徒們手藝還不夠精巧。現在一路行來,韋澤弄到了更多工匠,韋澤自己的軍工部門的人越來越手熟,這些文具以及繪圖工具也越來越精細。

  后勤部門的總負責人是陳哲,這孩子看上去完全不像是軍人,而是透著一股子倔強的讀書人的感覺。韋澤當時也是在眾多人中一眼就瞅見了他,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

  陳哲沒有功名,卻讀過書,所以有種讀書人的通病,那就是看不起人。就這個毛病,讓他最初跟著韋澤學文化的時候可沒少挨軍棍。這年頭上司下令打軍棍,挨打的是會覺得自己理虧。更何況韋澤打軍棍從來不會是為了發泄怒氣,陳哲也是知道好歹的,每次再忍不住想對人頤指氣使的時候,就會感到屁股開始隱隱作痛。現在倒也能就事論事的與人說話。

  見到韋澤回來,陳哲先匯報完了文具、繪圖工具的進程,就認真的說道:“丞相,滑輪組,鐵鏈,模具以及板簧已經準備好了。”

  在武器上韋澤的野心最大,他這次雖然不指望能夠大規模生產武器,但是好歹也要有所突破。這次的武器分為三類,米涅步槍、五倍身管滑膛火炮、葡萄彈。

  在韋澤看來金屬子彈出現前,把大量技術力量與精力物資投放在各種過度產品上是一種可恥的浪費。所以韋澤選擇了米涅步槍作為自己盡可能完成的制式武器。

  米涅步槍是一種前裝燧發槍,槍膛內帶有三條淺淺的膛線。這倒不是最主要的,這種武器中技術含量的兩大難點之一就是圓頭柱殼鉛彈。這種子彈比步槍口徑略小,一舉解決了舊式步槍的前裝子彈時,由于子彈過大導致塞不進去槍管或堵塞槍管的尷尬情況。米涅彈可以很輕松的用推彈桿推入槍膛,大大提高了射速。該彈在彈體周圍車以螺紋以配合膛線,螺紋中間以動物油填塞,子彈的底部使用軟木材料。射擊時,火藥氣體沖擊軟木,軟木受瞬間沖擊后猛然撐大子彈,由于子彈被撐大.所以在發射瞬間就可以依靠槍彈本身完成膛室的密封而不會泄露火藥氣體導致槍彈的動能喪失,這樣就解決了舊式前裝槍的膛室密閉問題,大大增強了槍支的射速,射程,降低了炸膛的危險性。

  網絡上排隊槍斃的愛好者們寫過很多圖文并茂的土法生產米涅步槍的帖子,而且這些帖子都經歷過大量的反復討論,甚至有不少人進行過實際操作,把實戰圖片乃是視頻都給放上去了。韋澤要做的就是嘗試著把這些人的實踐變成現實。

  歐洲的軍隊早就完成了燧發槍的普遍裝備,滿清的軍隊卻還是使用火繩槍。燧發槍的發火裝置制作起來比較困難,韋澤并非是這種武器的狂熱愛好者,所以他只能大概知道有這么一個東西,真正的燧發槍的打火裝置到底是什么模樣,他也不甚清楚。

  但是在永安的時候,韋澤在伏擊清軍運糧隊的時候,從黃馬褂那里搶到了一支雙筒燧發手銃。打那之后,韋澤就經常的拆卸這支槍,對其內部構造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圖紙早就畫過多次,軍工部門的那幫人也都研究過多次,用木頭雕刻的一比一模型更是做過多次。此時終于輪到大家開始嘗試著仿造了。

  韋澤在郴州聽說有位會煉鋼的高手鐵匠,就偷偷把這人給“請”來了永興。那位高手開始炒鋼的時候,韋澤已經帶兵出去了。見陳哲來匯報板簧已經做好,韋澤就知道那位高手還真的是名至實歸呢。

  如果按照工業化的生產,制造槍管需要先冶鐵。再制作出鐵片或者鐵管。韋澤倒是把這一步給省了,直接把火繩槍的槍管加熱,用鐵錘捶成鐵條就能用在制造新槍管上。清軍的火繩槍有個問題,就是喜歡做的又細又長。理論上身管比例大,射程也會高,但是這也就是個理論結果。實際結果是,這種火槍經常炸膛。韋澤他們即便是對清軍報廢的火槍,也會把槍管取下來,所以部隊收集了相當多的可用之才。

  韋澤采取的是非常保險的槍管做法,先取一鐵板條,錘成薄片,把長邊卷在一根長的圓柱上,成為長管,使邊緣略微重疊,隨后將兩邊焊接在一起。

  這只是開始,接著再取一條錘成細長條的鐵片,兩邊都專門錘薄,把這條鐵片纏繞在最初制成的圓管上,讓捶薄的兩邊互相重疊,最后把這邊緣給焊起來。

  因為一支槍管是內外兩層,內壁的的焊縫是縱向的,而外層的焊接則是橫向的,所以這種槍管非常結實。雖然設計起來很簡單,但是后勤部隊的配合鐵匠們失敗多次,花了兩天才算是造出了第一支槍管。

  膛線是在木制拉床上加工的。刻了螺紋溝槽的膛線導軌通過兩個內有凸榫的,口徑與比導軌略大些的圓環拉動,那么這凸榫在經過螺紋溝槽滑動時,就會迫使線膛導軌根據其上的螺紋旋轉。把一根細長鋼柱安裝在導軌前端,穿過槍管,另一頭上裝上刀片,刀片的高度略高于槍管內壁,然后拉動導軌,刀片就會在槍管內壁上刻上膛線。拉完后,調整導軌的高度,在原位置上重復拉制,把膛線逐漸加深,反復拉制二十幾次后,一條膛線就拉好了。然后,鋼管旋轉120度,繼續拉第二根膛線,三根膛線全部拉完,這根槍管才算真正制作完畢。

  刀片是那位會炒鋼的高手做出來的高碳鋼,這高碳鋼的質量實在是不咋樣,只弄拉完了一根槍管,上面的棱角就出現了一個缺口。不過韋澤也不在乎這件事。

  有了槍管與板簧,剩下的就是槍托,這個反倒是最好解決的。槍托早就做好,融化的鉛子也按照圖紙做成了米涅彈。刺刀制造起來也簡單,就是把槍頭尾部與一個鐵環焊在一起。

  十多人的共同努力,花了整整三天,一支米涅步槍才算是造出來了!若是從更早的準備時間開始,這支步槍的制造過程甚至可以推倒半年之前。

  測試過程非常野蠻,在槍管中裝滿火藥,由人遠遠的用長繩牽引。填滿火藥的槍管根本就像是一枚塞滿了火藥的雷管般。韋澤即便是看過有人這么做,也知道19世界的歐洲各國是用這個辦法做煤氣管道的,可他也心里頭惴惴不安。

  然而槍管頂住了這種巨大的膛壓,一聲悶響之后,并沒有出現炸膛的局面。韋澤跑過去取下槍管檢查,卻見槍管沒變形,敲在一起的焊縫也沒有開裂。他才算是松了口氣。

  接下來就是實彈射擊,裝填了子彈之后這支步槍對著100步外由三個木頭靶子疊在一起當作射擊目標。參與實彈射擊的都是韋澤信得過的部下,開始測試前,韋澤反復要求這幫人保證不走漏任何消息。所以最終的人員只有包括韋澤在內的總參謀部里頭的五個人。韋澤親自操槍射擊。

  參謀部其他四名部長看著韋澤仔細瞄準的樣子,都覺得這動作未免太過于多余。大伙都是用慣了火槍的,即便極為精良的火繩槍,,超過100步之后,子彈早就飄的不知去哪里了。不過韋澤如此的把這支浪費無數精力的火槍當回事,大家也不好意思給韋澤潑涼水。他們靜靜的等著看韋澤測試的結果。

  韋澤扣動了扳機,那槍聲的確與火繩槍大不相同,槍口的火光與煙霧也是如此。靶子也猛地搖晃起來。四個人都是一驚,他們知道韋澤不會隨便說大話,100步外大概能擊中目標。可真的看到有這種火槍的時候,眾人也都是嚇了一大跳。

  看韋澤打完槍之后拎著這桿細長的火槍向著靶子走過去,他們也都快步跟了上韋澤。距離靶子還有30步左右的時候,韋昌榮停住了腳步,以勇武著稱的韋昌榮忍不住喊道:“老天爺啊!”

  其他三人倒沒有喊出聲,這可不是因為他們比韋昌榮更鎮定,而是這三個人被嚇得說不出話來。三塊靶子排在一起,用的都是半寸厚的木板。當時三個靶子一起晃動的時候,大家還覺得是前面的那塊靶子帶動了后面的,走近之后他們才看清楚,原來三塊靶子竟然都被打穿了。那醒目的大洞,正在無言的訴說著這桿火槍那不可思議的威力。

  “四叔…四叔…”韋昌榮還算是最早反應過來的,他跟只鸚鵡一樣反復重復著這個稱呼,卻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些什么。z

  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