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二二章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熊貓書庫    重生之圍棋夢
🔊點這里聽書

  “難道您發現了他的棋譜嗎”

  當方老說出一個名字后,李小強的聲音憑空升高了八度。這個時候,李小強根本不敢去想人家有沒有資格跟自己“相提并論”的問題。相反,方老說自己的棋風可能和人家有點相像,那完是抬舉自己。自己哪怕就有一點和人家相像,那絕對是自己的榮幸。

  沒錯,這個人曾經是一個棋手,李小強也相信,自己的圍棋水平應該比這個人高一些。不過他的成就,他的功績,在他自己的那個領域內,能夠和他相提并論的人并不多。這個人幾乎是一個奇跡,在后世,這個人差不多成了一個傳說。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陳慶之。“白袍戰神”陳慶之。“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

  看到李小強這么激動,方老顯得有點驚訝:

  “呵呵,看不出來啊,小強好像對陳慶之很熟悉啊。不錯,不錯,在你這個年齡,能夠知道陳慶之的名字就不錯了,看來小強平時很喜歡歷史啊。”

  要怎樣評價陳慶之這個人呢那只能說,咱們中國人欠他一部“三國演義”。

  陳慶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武將,當時“南朝”梁國的一位將領。如果按照一位“將軍”的標準評價他,那毫疑問,這是一位名將,是一位奇跡般的絕世名將。

  如果在我們中國人中舉行一個投票活動,挑選一位“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將領”,估計“常山趙子龍”能夠獲得絕對的優勢。的確,羅貫中老先生通過他的精心刻畫,差不多給我們定下了一個標準,一個“偶像”的標準。趙子龍就是這個完美的偶像,他絕對是老少皆宜,男女通殺。

  按照我國“兵家”思想對將領的要求,一位好的將領,必須是“智。信,仁,勇,嚴”。用這5個字來比較趙子龍和陳慶之的話,陳慶之可能在自身的“武力值”上不如趙子龍。在其他方面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不及。實話實說,這只是用“偶像”的標準來比較這兩個人。如果真正按照個人成就來比較的話。“趙大偶像”應該是沒有資格和陳慶之相比的。

  在我國的正史中,其實對陳慶之的評價很高:

  “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

  簡單客氣一點說。能夠和陳慶之相提并論的。是戰果四大名將“起。剪,頗,牧”中的廉頗和李牧。是遠揚大漢雄威,封狼居胥的衛青霍去病。就是這樣的名將和陳慶之相比。也是“之亞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樣一位名將并不為很多國人熟悉。當然熟悉他的人也有,例如本朝太祖,對陳慶之就非常推崇。到了后世,陳慶之的事跡才被很多人熟知。特別是在互聯上,有那么一段時間,陳慶之突然大火特火。不談論一下陳慶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軍迷”。

  陳慶之能夠出名的原因很簡單,和趙子龍能夠成為偶像的原因一樣。是因為一部小說。日本的田中芳樹先生寫了一本叫做“奔流”的小說。陳慶之的大名才廣為人之。一位中國名將。居然靠一位外國人寫的小說出名。這一點常常讓李小強感到遺憾。因此說,國人欠他一部“三國演義”。

  在后世,大家對陳慶之的爭議極大。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根據歷史記載,陳慶之的戰績。他的成就。那絕對是聳人聽聞,簡直就像神話一樣。陳慶之帶領七千白衣白袍的將士轉戰千里,攻32城,所在皆克,歷47戰,戰不勝,所向披靡,完成了孤軍千里殺進洛陽城的壯舉,在他北伐的路上,擊敗的敵軍超過五十萬,創造了軍事史上堪稱奇跡的戰例。

  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了。根據大家的分析,有一點得到了大家的共識,不管從哪個角度分析。把陳慶之稱為“名將”,那絕對是不過分。大家爭論多的,只是他屬于哪個級別的名將而已。

  當然,讓李小強感興趣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陳慶之只是一個棋手。他的人生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他40歲以前,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陪當時的皇帝蕭衍下棋。怎么說呢,他當時的地位,應該和“棋魂”中“一世佐為”的地位很像。不過他比佐為卻幸福多了。佐為是被人陷害,而陳慶之呢,他自小追隨蕭衍,和皇帝的關系很好,屬于“親信”這個范疇的人物。因此雖然他的出身不好,他后來還是有機會去領兵打仗。

  在棋魂中,佐為的棋力十分高強。“二世佐為”甚至就是日本的秀策棋圣。不過按照正常的推斷,“一世佐為”的水平應該沒有那么厲害。如果放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一世佐為”和陳慶之相比的話。李小強會壓陳慶之獲勝。

  歷史上關于陳慶之其他的記載很多,關于他圍棋水平的記載卻很少。有一些零零星星的記載,關于陳慶之下棋的記錄都非常簡單。其中提到多的就是:“這個人在下棋的時候,非常善于尋找到敵人的破綻,甚至是制造出敵人的破綻。”如果這些記載可信的話,那就說明陳慶之的圍棋水平已經非常高了。“尋找破綻”可能只是天賦,如果想“制造破綻”的話,那一定要有不錯的水平。

  想要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水平,當然需要研究這個人的棋譜。在我國宋代以前,流傳下來的棋譜非常少,好像也沒有發現陳慶之的棋譜。當然,在將來發現他的棋譜也是可能的。中國流傳下來早的棋譜,是“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晉武帝詔王武子弈棋局”。根據現在的考證,三國時期孫策下的那盤棋極有可能是后人偽造的。而后面那張棋譜,就極有可能是真的。

  陳慶之畢竟是陪皇帝下棋,他所在的南北朝離現在也要近一點。李小強推測,發現陳慶之的棋譜完可能。陳慶之也是現在江浙一帶的人。所以他聽方老提到陳慶之以后,還以為他在哪個角落“掏”到了陳慶之的棋譜呢。

  “哎,如果真能發現他的棋譜就好了。不過我認為,歷史上關于陳慶之棋風特點的描述應該是真的。小強你認為呢可惜啊,如果能用真實棋譜印證一下。那就再完美不過。。。”

  方老雖然是一位嚴謹的學者,不過他會這樣“猜測”也完正常。圍棋是一種游戲,里面包涵了非常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我國的“諸子百家”中,有一種思想是和圍棋非常相契的。那就是我國的“兵家”思想。這種東方思維是如此的豐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說實話,為什么圍棋只有東方人才玩得好,這里面是一定有深刻道理的。

  圍棋界有一個著名的“棋經十三篇”。它其實就是模仿兵家寶典“孫子兵法”而寫出來的。完整的“孫子兵法”好像也是十三篇吧。兩者不僅形式上高度一致,在很多內容上其實也是相通的。這其實也很正常,論是“兵家思想”還是圍棋,其實就是在探討同一個問題。“追求勝利”的問題!這個才是“兵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圍棋的核心。

  由于沒有棋譜。一老一小只能夠對陳慶之的“棋風特點”展開yy。

  “哈哈,我認為陳慶之不僅善于發現敵人的破綻。他的力量應該也是很大的。方老您認為呢”

  “哦,小強你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您不要忘了,陳慶之是極其擅長破城的。在古代軍事中。攻城的難度是很大的。陳慶之的人數那么少,他卻能夠打破那么多的城池。不可能每個城池都有破綻被他抓住吧。就像下圍棋一樣,他能夠打破城池,一定要有絕對的力量做保證。您說是不是”

  “哈哈,對,對,絕對的力量是正,發現破綻是奇。兵家講究正奇結合,下圍棋其實也一樣。要成為高手的話。一定要講究正奇結合。。。”

  兩人在那興高采烈的分析陳戰神的“棋風特點”。旁邊的張志東就顯得有點沒趣。他本來是想看李小強“好戲”的,見方老居然拿一個“名將”和李小強類比,這顯然讓他大失所望。在這個年頭,了解陳慶之的人并不多。張志東同樣對這位“棋手將軍”沒有什么感覺。兩人的談話也基本上插不上嘴,只好在那心不在焉的聽著。這個時候。方老突然話風一轉:

  “小張,我怎么看你魂不守舍的。怎么了難道昨天和你那個對象吵架了。”

  張大記者難得的臉一紅,隨后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沒,沒有,我。。我和她好像還不能稱為對象。。。”

  “不是吧,聽說你們都認識好幾年了。不是我批評你小張,對待這樣的婚姻大事要嚴肅。你這樣吊兒郎當怎么能行,你把這當成什么了,當成兒戲嗎”

  “不不不,方老,您聽我說,我。。我倒是很想嚴肅,可。。可問題是。。。”

  “哦哈哈哈,看來我錯怪你了,難道是人家還沒有松口哎,我說你這個酗子什么都好,在這個方面怎么這么笨呢不過沒關系,你這酗子不錯,那個姑娘也不錯。我和她的父母親都很熟,改天我幫你湊合湊合。我們同事一場,你這個忙我是一定要幫的。。。”

  方老把胸脯拍的震天響,張志東大喜,沒口子的“謝謝方老,謝謝方老。。”李小強在邊上再次鄙視張志東:

  “一年多以前就聽說這個家伙在處對象。沒想到這個家伙的水平這么差,都這么長的時間了,居然還沒有把人家拿下。嗯,這家伙絕對是個菜鳥,十足的菜鳥。他的菜鳥程度肯定要超過我。。。”

  李小強在邊上胡思亂想。由于自己的“試應手”總是下不出來。李小強隱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可能也是個菜鳥。當然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像李小強這樣驕傲的人,那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是菜鳥的。李小強就是搞不清楚,自己這么“優秀”的一個人,為什么在這方面會這么差。

  “呵呵,在研究圍棋的時候,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圍棋好像和浪漫主義是天生的大敵。說起來我真的要感謝小強告訴我的考據方法。正是因為這個方法,才能讓我產生很多聯想。能夠通過一些類比,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答應幫張志東解決“個人問題”后。方老的談興依然不減。他還在滔滔不絕的談論自己的“研究心得”。李小強目瞪口呆的看著方老。他現在只能感慨,專家就是專家,人家對“八卦考據法”的運用,那絕對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已經把自己這個“師傅”甩開幾條街了。

  自己知道明代的圍棋國手李釜,首先因為李大魔頭是錦衣衛。因為錦衣衛才讓自己了解李釜。這首先一種八卦思維,很顯然,自己的“八卦”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級的階段。瞧瞧人家方老,都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總結出一些帶規律性的東西出來了。。。

  “圍棋和兵家的思想相通。而兵家的思想,大多是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這和浪漫主義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用浪漫主義的思想去打仗。那肯定打不贏。哈哈。我發現還真是這樣。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浪漫主義者,他們大多數都下不好圍棋。。。”

  方老還在兜售他的“研究成果”。李小強認真想了一下后,發現還真是這樣。有很多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他們還真的下不好圍棋。“詩仙”李白。這是公認的浪漫主義者,而“詩圣”杜甫,被認為是現實主義者。杜甫,圍棋高手,這在中國歷史中是有記載的。而我們的“詩仙”呢,他當然代表了詩歌的高水平。可惜他的圍棋水平,那就和他老人家的名字一樣,不是“小白”而是“太白”。

  這個好像還沒有什么說服力。李白的圍棋水平不高,這在歷史中有記載。當然也可能人家李白對圍棋一點興趣沒有。根本就不喜歡下圍棋。這也是有可能的。人家水平不高,是人家根本就不喜歡下,不代表人家沒有圍棋天賦。

  在我國的歷史中,還有一個著名的浪漫主義者,他非常喜歡下圍棋。可惜他的圍棋水平一直很菜。這個人,就是蘇東坡蘇大偶像。

  如果說趙子龍是武將中的偶像。那么毫疑問,蘇東坡就是文壇偶像。這是一位跨越千年的文化偶像,他的魅力,早就超過了中國這個范疇,在泛中華文化圈都擁有極大的影響了。說他是近千年來大的文化偶像都不過份。

  在前世的時候,由于工作的原因,李小強曾經在日本呆了將近1個月。在日本的站上曾經發送到過一件事。那件事,讓李小強對蘇東坡的魅力目瞪口呆。

  在日本的站中,也有很多“論壇”,有一些比較小眾的“論壇”,就相當于我們常常說的“群”,一幫有共同愛好的友,聚在一塊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

  日本絡上有一個“源氏物語之家”。“源氏物語”是一本日本的小說,它在日本的地位,就相當于“紅樓夢”在中國的地位。日本絡上有這樣一個“群”,應該說一點都不奇怪。有一位友在那里發了一個帖子,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友是“源氏物語”的狂熱愛好者,不僅對這本夸得沒邊了,對這本的作者紫式部也是稱贊有加。別的李小強記不太清楚了,這個帖子中對紫式部的結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這位友通過一系列的對比,終于得出了一個讓李小強意想不到的結論。反正這位友表揚了紫式部以后,他認為,紫式部在“文學上的造詣”應該達到了蘇東坡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也就說,這位友認為,紫式部有蘇大偶像8成的水準。

  對于這種文學上的東西,當然沒有什么固定的標準。自然而然,他這個帖子被很多人罵為腦殘。在跟帖當中基本上就看不到什么好話。罵聲大的,居然是來自日本的“蘇東坡之家”,這里聚集的都是蘇東坡的粉絲。他們大罵這個友“不要臉”,實在是“狂妄自大”得很,在他們看來,紫式部絕對不肯定達到蘇東坡的8成水準。

  當然,有說高的那就有說低的。這個帖子很就成為了“熱帖”,吸引了很多回復。李小強注意觀察了一下,就以“8成”為標準,在所有的跟帖中,居然有三分之一的日本民“挺“蘇東坡。這個數據讓李小強很吃驚。要知道,那個時候是08年左右。蘇大偶像能夠獲得這樣高的“支持率”,可見他的魅力。

  蘇東坡當然算是我們國家文學界的頂尖人物。在他自己的那個年代,他都已經是偶像級別的人物了。這個人幾乎就是一個才。當然,他也是有遺憾的。拋開“政治抱負“這樣的東西不提。他大的遺憾就是自己的圍棋水平不高。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準,講究“琴棋畫”樣樣精通。在其他三個方面,蘇大偶像都是頂尖高手,唯獨這個圍棋,他總是不入流。這讓他自己也很郁悶。要說蘇東坡其實也是非常”爭強好勝“的。他寫一首好詞,當他自己感覺比較滿意的時候,他總是要找人詢問,“我這首詞和柳三變相比怎么樣。。。”正是因為他自己一直認為自己的詞始終沒有超過柳永的詞。他才能夠形成突破。不僅創造出“豪放派”的詞風。也能寫出“千里共嬋娟”這樣的極品。

  到了圍棋上,蘇大偶像就沒有辦法了。他只能說說“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他寫這樣的詞,其實就是在自我安慰。他不僅喜歡自我安慰,他還喜歡給自己找理由。

  “二十歲不成國手,終生望”,早就是由蘇東坡說出來的。很多人對這句話深以為然,其實不是的,大家都是被蘇大偶像忽悠了。他說這句話的本意,僅僅是給自己找輸棋的理由。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其實就是在“嘴硬”:

  “我的圍棋水平不高,那是我接觸圍棋的時間很晚了。你以為我真的下不好圍棋嗎不是的,像我這樣聰明的人,要下就要下成國手。我知道我自己沒有辦法成為國手了,所以我才沒有認真學習圍棋。要不然。。哼。。。”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才是蘇東坡的本意。應該出乎很多人的預料吧。

  李小強想起蘇大偶像的一些光輝事跡,不禁在心中沾沾自喜。不管怎么說,自己總算是有一樣東西比他強。這絕對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不過很,沾沾自喜的心情變得誠惶誠恐:

  “看來方老分析得沒錯,浪漫主義的人確實是下不好圍棋。那么反過來說呢,圍棋下得好的就肯定沒有浪漫主義。我的圍棋當然算是下得好的。那么我就不是浪漫主義者。不是浪漫主義者,那就。。。”

  在這一刻,李小強恍然大悟,他好像找到了自己老是下不出“試應手”的原因。

  李小強陷入了糾結中。

鼓起勇氣求一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