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到了二十三世紀,但是國人故土難離、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卻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始終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部分國人的心中。
也正是有這樣的傳統觀念存在,共和國撤出地球的時候,才會有兩億多人怎么也不肯離開。
基于同樣的原因,中方向外星殖民所需要的人力始終處于青黃不接的饑餓狀態,所以才被迫使用克隆人填充云州星殖民星的人口空缺。
雖說軍方偽造了這些克隆人的來歷,向外界宣稱他們是由志愿者捐獻的生殖細胞培養的正常人類,但是在軍方內部,了解其中真像的官兵比比皆是,即使是民間也有似是而非的“謠言”流傳。
說起那幾顆殖民星上的克隆人來歷,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年為了湊齊克隆需要的干細胞,軍方采用了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最大的干細胞來源就是遺體捐獻志愿者,他們的填寫捐獻表格的時候,有一項不起眼兒的提問:您是否同意將您的干細胞用于克隆研究。
軍方一直妥善保管著所有的捐獻文件,可以證明殖民星上所有的克隆人都是獲得本體授權的克隆體,也正是有這份文件的存在,云州星和其它殖民星上的克隆人一夜之間獲得了法律的承認,再也不必暗藏于灰暗的夾縫中,可以堂堂正正地獲得共和國的公民身份!
如此一來。軍方就能合理合法地將云州星滯留的克隆人納入軍方的管理范圍之內。
前進艦隊離開云州星的時間是2216年9月,那個時候選擇與艦隊一同離開的克隆人只有三分之一,而在云州星上的克隆人總數超過十萬人!
也就是說。有將近七萬克隆人滯留云州星。
前進艦隊離開之后,云州星的克隆人并沒有選擇沉默,而是積極行動,利用葉飛留下的機械人在地下開挖了大量的空間,各種各樣的地下礦藏被機械人挖掘出來,冶煉成型的各種金屬錠在云州星的地下堆積如山。
由于地面建造的戰艦難以升空,聰明的克隆人并沒有在地下建設戰艦工廠。只建造了幾個小型飛船工廠和數個龐大的地下航空中心,除此之外同。就是建造了上百條機械人生產線,制造了大批機械人封存備用。
到了2217年的下半年,克隆人終于確信亞特蘭蒂斯人不再監視云州星,建造軌道工廠的計劃提上日程。
他們打開了地下航空中心的頂蓋。數以萬計的機械人涌上地面,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云州星赤道上便建成了六條直通天際的軌道電梯。
軌道電梯投入使用之后,儲備在地下的機械人和各種材料源源不斷地送上太空,大批機械人精密合作,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在云州星中高空軌道建成了十五座開放型肋式船塢及配套的軌道設備工廠。
所謂的開放型肋式船塢,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建造的軌道船塢。簡單地說,就是在一條長達五公里的粗大主梁上每隔一段距離就安裝上一對像肋骨一樣的環抱式可伸縮吊臂,周長達幾公里的吊臂上安裝大量的機械臂。
在戰艦正式開始建造之后。飛船將原材料運到船塢的肋式吊臂附近,由機械臂拿取并送到指定位置進行組裝。
主梁長達十五公里的肋式船塢,能夠建造任何一型現役主力艦。主梁只有五公里長的肋式船塢,只能建造突擊艦等小型的子艦。
不過三個五公里長的肋式船塢前后對接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十五公里長的大型船塢,可以勝任主力艦的建造任務。所以云州星的克隆人沒有建造大型船塢。而是建造更加靈活的中型船塢。
配套的軌道工廠比船塢更加重要,戰艦上的各種設備統統在這里組裝成型。戰艦裝甲也在這里鑄造,并利用重力設備進行高強度鍛造,最后才輪到船塢進行組裝。
十五座船塢是所有軌道工廠中最后完工的項目,完工之后立即投入了戰艦的建設之中。
除云州星外的軌道工廠之外,大批的機械人被運輸船送上云州星系的其它類地行星和衛星,類地行星上的機械人主要擔負開礦和采集資源,衛星上的機械人則利用衛星本身的低重用,使用分段造船法進行戰艦的建造,在原料供應略有富余的前提下,一次性開工建造二十多艘戰神級主力艦!
克隆人根本就不管云州星今后的發展,采用竭澤而漁的方式全力采掘星系內的資源,保障戰艦以最快的速度建造。
由于云州星缺少必要的設備和技術,自產的戰神級主力艦沒有晶體引擎,只能使用力場引擎充數,武器裝備也比打著基地星烙印的戰神級差上一截,可是這些困難無法阻止克隆人銳意進取的腳步!
云州星上的克隆人在2214年年底剛剛離開培育艙的時候,平均年齡還不到十五歲,五年后的2219年,他們的平均年齡僅僅十九歲。
年輕的克隆人激進而又熱血,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不遺余力,短短兩年的時間里,他們建成了兩批戰艦,共五十二艘戰艦。
艦隊成型之后,他們只進行了短期的適應性訓練,就駕駛戰艦開赴莫羅星域,主動找亞特蘭蒂斯人的麻煩。
剛剛恢復一點無所的佩里安德再次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重新開辟不久的幾個殖民星統統被云州星獨立艦隊洗劫一遍,之后云州艦隊向行星表面發射多枚大當量核彈,地表在高溫的作用下完全結晶化,隨處可見的世大彈坑底部凝結著厚實的玻璃層,好好的宜居行星化為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若不是云州艦隊的戰艦速度較慢,佩里安德的求援又及時叫來了亞特蘭蒂斯中央星域的艦隊,恐怕佩里安德的老窩ym174都要被克隆人一舉端掉!
云州艦隊就像一枚釘子一樣扎在亞特蘭蒂斯人的后方,拖住了一批數量高達數千艘的敵艦,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戰場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