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頭兒,我們馬上就到曲狹關了。”蔣雪先是關閉晶體引擎,接著降低磁力引擎的出力,戰神號慢慢地從虛空中顯現出來。
單獨使用晶體引擎雖然也能進行光飛行,但是配合磁力引擎共同使用,才能達到每小時一光年的最高度。
晶體導彈的度確實夠快,但是因為導彈里內有一臺小型晶體引擎,所以晶體導彈的速度比全飛行的戰艦慢得多,只不過晶體導彈的設計最遠射程只有十個光分,只憑晶體引擎本身的速度,完全可以在一瞬間飛越這段距離,因此晶體導彈也沒有安裝磁力引擎的必要。
而對戰艦來說,磁力引擎就像是晶體引擎的催化劑,配合使用不僅能提高戰艦的航,還能降低重元素晶體的消耗度。
軍方曾經做過力場引擎配合晶體引擎的度實驗,最高度雖然過了每小時一光年的極限,度每提高一倍,重元素的消耗就要提高了十倍!
軍方雖然儲備了不少重元素,但是昂貴的重元素哪經得起這種無節制的消耗?
艦隊需要度,但也必須考慮提升度花費的成本,二者之間的平衡遠比剃頭挑子一頭熱要好得多。
后來研究部門現,飛越相同的距離,力場引擎消耗的能量大致相當于磁力引擎的十倍,并由此做出了重元素晶體的消耗度與能量消耗度成正比的結論。
據說基地星的動力研究部門正日以繼夜地研究度更快的磁力引擎,可惜百倍光的磁力引擎已經達到了人類技術水平的極限。新的突破需要足夠的技術積累,誰也說不清什么時候磁力引擎才能突破百倍光的極限。
除了比較靠譜的正式消息之外,還有小道消息說軍方試圖與機械文明聯系,從機械文明那里換取更加先進的磁力引擎技術,但是除了這個不知真假的消息之外再也沒有下文,最后不了了之。
機械文明幫助軍方建設星門的時候,曾要求人類允許機械文明使用星門。221o年年初,機械文明全體通過獵戶座星門,那時雙方的關系十分友好,軍方履行承諾之后。并未追蹤機械文明的去向。
不想機械文明從此之后一去不復返。不管中方還是美俄都多次試圖聯系他們,卻都沒能得到機械文明的任何回饋。
軍方還曾對此進行過一次不公開的內部評測,樂觀的結論是機械文明完成了幫助人類的使命,繼續流浪宇宙尋找外骨人作孽——飛向太陽系的外骨人只是所有外骨人中的一群。因此這個推測還算比較靠譜。
悲觀的結論則帶有某種陰謀論的影子。認為機械文明早就預料到人類和亞特蘭蒂斯人的沖突。所以提前離開,避免介入這場螞蟻撼大象的戰爭。
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文明卷入了星云中那個新生的黑洞,這個就純屬嘩眾取寵的非主流了。
從某個角度來說。軍方始終堅持與美俄歐合作也是因為亞特蘭蒂斯人過于強大,不得不找幾個盟友壯膽。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就算這些盟友目前還比較蹩腳,可是搖族吶喊一番,也比軍方獨自支撐要好些吧?
退一萬步說,這些盟友的殖民星全部集中在太陽系周邊一百光年左右的范圍之內,充當一下炮灰,吸引亞特蘭蒂斯人的注意力總不是問題吧?
扯遠了。
總而言之,磁力引擎與晶體引擎是共和國軍方目前掌握的黃金動力搭配,估計還要使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曲狹關外,提前抵達的亞特蘭蒂斯人已經排開了陣勢,這一次他們只分出一百多艘戰艦充當后衛,其它的部隊全部涌向隘口通道。
“保持安全距離,做好準備就開始齊射吧。”葉飛淡淡地說。
曲狹關外側的空間比潼關狹窄得多,更找不到動力沖擊艦威的空間,所以只能采用主炮齊射的方式磨洋工。
前進艦隊在距離敵軍后衛艦隊十個光秒之外展開了花瓣一樣綻放的懸浮盾。
然而沒等懸浮盾到位,對面充當后衛的一百多艘三角戰艦突然加脫離艦隊,放棄后衛任務,全沖向準備炮擊的前進艦隊。
“呦,變聰明了。”葉飛總算開始覺得無聊的追擊有了點新意。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亞特蘭蒂斯人未必聽過這句話,但一定懂得這個道理。
“已經充能的主炮立即射擊,剪刀,準備晶體導彈。”葉飛的眼底掠過一絲狠戾 一百多艘敵艦需要五到七輪齊射才能干掉,而主炮充能一次需要十五至二十秒,以五輪齊射計算,在不浪費任何時間和火力的理想情況下,需要一分十五秒才能徹底干掉這批敵艦。
理想情況是永遠不可能存在的,真打起來,時間拖延十倍都不奇怪。
亞特蘭蒂斯人會給前進艦隊那么長的時間嗎?
當然不會。
以三角戰艦的度,飛越十光秒用不上三十秒,只要他們成功地拉近距離,就可以充分揮分解光束的強悍威力,以近戰的辦法打亂前進艦隊的布置,甚至消滅前進艦隊。
艦隊剩下的晶體導彈已經不多了,但除了晶體導彈之外,葉飛手里沒有任何武器能夠在短時間內消滅大批敵人。
零零落落的激光從前進艦隊射向全沖擊的敵軍,各艦不約而同地將目標放在了打頭的幾艘敵艦之上。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這幾艘過于積極的三角戰艦成了殺雞儆猴的那只雞。
不過剩下的猴子還是很積極。
第二輪射擊比第一輪要整齊得多,亞特蘭蒂斯人的損失也要大一些,可是時間不等人,最多再射擊一輪,敵人就能把前進艦隊拉到分解光束的有效射程之內。
“剪刀,射導彈吧。”葉飛說。
幾十枚晶體導彈從戰神號飛出。
與此同時,那些逃走的亞特蘭蒂斯戰艦飛快地沖入隘口,更讓葉飛想不到的是這些戰艦居然收斂了艦表的金光,乍一看就像突然消失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