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怒海爭鋒海上馬車夫第三卷怒海爭鋒 海上馬車夫第三卷怒海爭鋒。
提要:本章中華帝國巧妙割占英國索倫特島,英國主權從此開始淪喪。
查理一世在中華帝國駐約克城戰地觀摩團的幫助下,于三天后逃出了約克城,并跟隨李自成回到樸茨茅斯的英國海軍基地。
英國海軍堅決支持查理一世,哪怕查理一世屢次拖欠、挪用他們的軍費。
查理一世感激涕零,發誓以后一定善待、重視英國海軍,并效仿中華帝國皇家軍隊的命名方式,將英國海軍冠名英國皇家海軍。
從此,英國皇家海軍提前三十年誕生,并得到了查理一世的重用,使得英國海軍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斷發展壯大,很快恢復元氣,重返世界海軍強國行列。
中華帝國并沒有意識到英國皇家海軍未來的變化,此時此刻,英國皇家海軍長時間的軍備松弛,并沒有引起中華帝國海軍部的重視。因此對于英國皇家海軍的些許變化并沒有提升到重視程度。
查理一世回到樸茨茅斯,免于被議會軍抓回倫敦處死。因此,查理一世不敢再呆在英國。法國本來是個好去處,但是法國此時此刻被西班牙軍隊打得國將不國,因此查理一世主動放棄。
荷蘭雖然不錯,荷蘭海軍干掉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世界第一海軍強國。但陸地上荷蘭陸軍并沒有取得對西班牙陸軍的優勢,因此彈丸之地的荷蘭也不是查理一世的避難所。
同盟國內部,俄羅斯距離太遠,僅剩下中華帝國一個去處了。
雖然中華帝國距離更遠,但是中華帝國在埃及卻駐扎有十二萬大軍,在地中海更有地中海艦隊,五艘風騷的龍卷風級戰列艦,成為地中海的小霸王,沒人敢去鋝其虎須。
因此,權衡利弊之下,查理一世選擇流亡埃及,在塞得港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基地避難。
英國內戰,雖然還沒有結束,但是很顯然議會軍處于優勢,占據了英國三分之二的領土。
英國王軍僅僅控制著英格蘭東北沿海地區,兵力不足兩萬人。反觀議會軍,取得約克城勝利之后,兵力提升到了五萬人,且士氣高漲。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克倫威爾利用其超高人氣的軍事威望,很快投機英國議會,在三個月間連升六級,成為了議會重要議員。
此前,克倫威爾便是一名下議院議員。他是一名清教徒鼓臊者,很快得到了大量清教徒的支持。而英國新貴族們為了完成代表他們利益的資產階級,不惜借助清教徒的幌子,來推翻天主教,進而達到他們顛覆英國政權的目的。
由于克倫威爾奉行的政策完全代表資產階級新貴族利益,得到了新貴族的全力支持,迅速控制了議會軍,并成為議會軍領袖。
得到議會軍領袖的地位后,克倫威爾組建了屬于他自己的模范軍,為他日后奠定了基礎。
克倫威爾的確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頭腦,在接下來的三次戰斗———格蘭薩姆之戰,蓋恩斯巴勒之戰和溫斯比之戰當中,克倫威爾重創王軍,確立了他在軍中的絕對地位。
英國內戰進入到了中期,王軍大敗。
查理一世請求中華帝國出兵幫忙,但是中華帝國埃及住屯軍司令部還沒有接到帝國政府和帝國皇帝的命令,因此對查理一世采取拖字訣。
中華帝國北京紫禁城勤政殿。
自從接到英國內戰的消息后,神武大帝鄧浩楠便在思考帝國對英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政策才合理。
無疑,鄧浩楠希望英國內戰打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消耗英國三百年來的國力,剪除一個潛在對手。另一方面,鄧浩楠卻擔心一旦查理一世失敗,被砍了腦袋,那么英國將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將成為一個風云世界三百年的日不落帝國,對中華帝國的威脅同樣巨大。
此時,中華帝國奉行的對外政策是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和孤立對手的政策,如今帝國政府正在試圖孤立荷蘭,同盟國的成立便是孤立荷蘭的第一步,等待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之時,就是同盟國瓜分荷蘭之時。
然而,歐洲三十年戰爭之后,法國一時半會兒喘不過氣來,無法對荷蘭形成威脅。英國皇家海軍是牽制荷蘭海軍的唯一歐洲海軍,鄧浩楠希望英國和荷蘭爆發英荷戰爭,這消耗他們兩國國力,使得中華帝國從中牟利。
如果查理一世贏了,英國海軍得不到重視,便無法去對抗荷蘭海軍,那時候就必須讓中華帝國海軍正面出擊。顯然,鄧浩楠不希望那種情況發生,他不準備和荷蘭人拼國力,他喜歡用最小的代價和成本撈取最大的好處。
“皇上”林風見皇帝猶豫不決,于是說道:“不如帝國向英國出口先進武器,幫助查理一世訓練王軍,武裝王軍,只要查理一世贏得了內戰,那么帝國的付出定然有回報的”
劉虎說道:“出口軍火給英國,這樣在帝國先進火器的幫助下,查理一世勝利的機會大得多。最不濟也能夠促使查理一世和議會兩敗俱傷,損害英國整體國力”
馮邵延這時說道:“皇上,不如帝國向英國貸款,查理一世得到我們的貸款后,從帝國購買武器用于戰爭,這樣帝國既可以賺錢,刺激軍工業,同時也能夠削弱英國國力”
王承恩點點頭,轉向鄧浩楠,道:“幾位大人所言極是,微臣認為不如借款給英國,讓查理一世簽字,并用英國的港口作為抵押。如果查理一世贏了固然好,若是輸了戰爭,那么帝國在議會軍打垮查理一世之前,先行占領英國港口。這樣想必英國議會也沒話說,而帝國正好可以在歐洲大西洋沿岸部署海軍,插手歐洲事務。”
幾人并不知道鄧浩楠的心中想法,而鄧浩楠更不會將歷史走勢跟他們說,因此同意了他們的意見,決定先貸款給查理一世,看看查理一世能不能打贏內戰,再決定是否直接出兵干涉英國內戰。
神武十一年二月,中華帝國神武大帝批準了內閣關于援助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平叛的決定。
帝國政府將從經濟上、軍事上對英國進行援助,中華帝國授權埃及蘇伊士運河住屯軍司令部全權處理對英政策。
四月初,中華帝國埃及住屯軍司令部接到了帝國中央的命令,立即派出特使同查理一世談判。
此時的查理一世,迫切希望重返英國,奪回他的王位和權力,因此對于中華帝國肯出手幫忙感到高興,并積極進行談判。
時中華帝國埃及住屯軍司令部司令官為李巖中將,李巖素有謀略,和李自成一樣,都是被皇帝欽點的武官,都在勤政殿覲見過中華帝國黃帝鄧浩楠。
比起李自成,李巖出身官宦世家,學富五車,深得神武大帝重視,欽點其入中華帝官學校深造,學成后赴海外歷練,在帝國對秘魯殖民戰爭當中,率領朝鮮仆從軍取得瓜亞基爾會戰大捷,并殲滅西班牙秘魯殖民四萬余人。
瓜亞基爾之戰有三分之一的功勞歸屬中華帝國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正是海軍陸戰隊進兵瓜亞基爾,大亂了秘魯總督阿桑奇的戰略部署,挫敗了卡斯特羅的銳氣,迫使秘魯殖民軍失去方寸,火速撤離安第斯山,增援瓜亞基爾。
由于陸戰隊兵力不足,攻擊瓜亞基爾城力有不殆,攔截秘魯增援部隊同樣力不從心,使得李巖率領的中華帝國皇家陸軍五十集團軍群第251集團軍得以有用武之地。
李巖指揮第1251、第1255軍,共計十萬朝鮮仆從軍,對瓜亞基爾實行圍點打援戰術,派出1254和1255軍包圍瓜亞基爾城,同時命令1251軍半路埋伏在普萊斯頓山道伏擊西班牙軍隊。
西班牙軍隊被卡斯特羅的六道加急求教公文催促下,急行軍六天后抵達普萊斯頓山區域,士兵疲憊至極的時候,遭到兩萬朝鮮仆從軍的突然襲擊,死傷慘重。
西班牙軍隊后撤,休整一天后再次對1251軍實施強攻。
此時,李巖命令1251軍堅守普萊斯頓山道,做阻擊之勢,迫使對面的西班牙軍隊指揮官相信中華帝實在圍點打援,相信瓜亞基爾城危在旦夕。
果然,西班牙軍隊深信不疑,發動大兵團攻擊1251軍堅守的高地。
這正好中了李巖的計策,他使得的連環計,先用圍點打援的方法伏擊一次西班牙援軍,然后在利用1251軍拖住西班牙軍隊的注意力,調動1252軍、1253軍和1254軍左右繞路道西班牙援軍后方,突襲西班牙援軍,并將所有四萬余人的西班牙援軍盡數包圍在普萊斯頓山區。
從圍點打援演變成了圍殲戰,李巖針對西班牙大方陣的弱點,使用第第第1254騎兵師依次從東南北三個方向發動突襲,沖擊西班牙大方陣。
西班牙人的大方陣防御能力較強,但是僅限于正面。側翼和后方的防御能力相對很弱。李巖先用1252騎兵師沖擊西班牙大方陣東面,迫使西班牙軍隊調集反騎兵攻擊的長矛兵增援東面,然后再命令1253騎兵師攻擊西班牙大方陣的西面,迫使西班牙人將最后的預備隊調到西面抵抗中華帝國的騎兵沖鋒。
這樣一來,西班牙大方陣的后方便空虛了,李巖當機立斷,命令1254騎兵師直接沖擊西班牙大方陣的后方。
頓時,西班牙大方陣的后方被沖垮。1254騎兵師分作兩路,一路沖擊東面,一路沖擊西面,從背后摧毀東西兩側的西班牙長矛兵,進而令1252和1253騎兵師得以攻入西班牙大方陣內部。
失去了長矛兵的防護,西班牙大方陣頓時土崩瓦解,在三萬騎兵的沖擊下,所有大小陣型盡數被摧毀,沒有近身格斗能力的西班牙火槍兵頓時被中華帝國的騎兵肆意砍殺,死傷無數。
戰斗僅僅持續了一個小時,當正面的1251軍和其他三個步兵師撲上來時,西班牙援軍頓時戰敗,全軍覆沒。
得知中華帝隊全殲了增援部隊后,秘魯總督阿桑奇立刻拋棄瓜亞基爾,逃往首府利馬。而留下來的卡斯特羅,也知道大勢已去,瓜亞基爾肯定守不住,因此再中華帝隊掉過頭來之前率軍退出瓜亞基爾。
李巖指揮朝鮮仆從軍順利占領瓜亞基爾,使得中華帝國美洲派遣軍在南美洲得到了第一個堅固城市作為立足點。
同樣,瓜亞基爾的繁華程度很高,是僅次于秘魯首府利馬的大城市。朝鮮仆從軍在瓜亞基爾實施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三光政策發揮到了極致,全城十七萬余西班牙人和西班牙后裔平民遭到屠殺,約有一萬名白人女子送回中華帝國本土高價賣為奴隸,超過兩萬白人女子淪為軍ji。
整個瓜亞基爾城北洗劫一空,為中華帝國創造了近一億一千萬銀元的財富。如果算上大量的空置民房、商鋪、農場、莊園、礦場等固定資產,價值超過四億銀元,可以為中華帝國解決二十萬移民份額,其成果顯著,李巖等軍官受到帝部的隆重嘉獎。
不過,李巖對于朝鮮仆從軍的屠殺搶掠行為很是反感,作為一名飽讀詩書,深諳仁義禮智信的讀書人,李巖感到無法呆在那里,于是提請軍部,要求調動工作。
軍部本來并沒有批準李巖的申請,但是考慮到李巖是神武大帝欽點的將才,因此有所顧慮,特上報御書房,呈遞皇帝圣裁。
鄧浩楠原本以為李巖經過帝校的學習之后,可以大有作為。而秘魯的瓜亞基爾會戰也證實了他的本事,無奈李巖還是無法跳出歷史的束縛圈,無法接受殖民戰爭的沖擊。
中華帝國進行殖民戰爭,必須要有非常人的戰斗力和意志力。殖民戰爭必須殘忍、殘酷到極點,否則便不叫殖民戰爭了。如果李巖受不了這種殖民戰爭的洗禮,那么就不應該把他放到那里。于是,神武大帝特批了李巖的請求,但不允許李巖退役,而是把李巖調往埃及,擔任中華帝國埃及住屯軍指揮官。
因為蘇伊士運河修建完畢,要塞防御體系也完成了,帝國十二萬大軍屯扎在那里,需要一名優秀的指揮官鎮守。張鳳愛已經功成名就,回國擔任中華帝國工部左侍郎,領帝國水利總督。替代張鳳愛的人選鄧浩楠想來想去,還是認為李巖最佳。
因為鄧浩楠知道李自成是個能打仗夠狠的軍官,但是不能讓他擔任司令官,否則不利于帝國在埃及的戰略執行,因此將李巖這個穩當的人才調過去正好合適,反正埃及住屯軍只是防御軍隊,還沒有到進行殖民戰爭的時候,李巖正好可以擔任。
這樣,李巖成為了中華帝國埃及住屯軍司令官,并由他同查理一世進行談判,商議援助英國事宜。
李自成觀看了英國內戰的十幾場戰役,知道英國陸軍是個什么貨色,比起西班牙陸軍來說,英國陸軍不但數量少,質量更差勁,裝備都是半個世紀之前的武器了,大部分的戰役都是在陰雨天氣進行,基本上是冷兵器主導戰役走向。
李巖根據李自成的看法,決定向查理一世的王軍提供一個整編軍的武器配置,并派出教官對英軍進行訓練。
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的一個整編軍的武器裝備,包括一個整編步兵師和一個整編騎兵師,以及一個軍直屬部隊裝備,總價值三千萬銀元,折合六百萬英鎊。
這樣一個軍的武器配置著實讓查理一世開眼了,按照英國陸軍的編制裝備,六百萬英鎊可以裝備二十萬陸軍了,但在中華帝隊當中,僅僅只能裝備一萬人,這個差距讓查理一世汗顏。
不過,查理一世十分感興趣,他在塞得港參觀了中華帝國埃及住屯軍基地,李巖為了讓查理一世安心,特意進行了一場軍事演習,給查理一世吃了一顆定心丸。
神武十一年七月,查理一世終于點頭同意向中華帝國借款五千萬銀元,其中三千萬用于支付一個軍的武器裝備,一千萬銀元用于購買后續彈藥,一百萬銀元用于配發中華帝國皇家陸軍制式軍服,因為查理一世的思想已經有些中國化了,不想再看見王軍那耀眼紅的軍服了。兩百萬銀元用于聘請中華帝官擔任教官,其余作為購買中華帝國的糧食。
七月十七日,中英簽署《塞得大借款合約》,中華帝國歐洲銀行作為借款一方,像英國借款五千萬銀元。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作為貸款一方,以樸茨茅斯軍港對面的索倫特島作為抵押,在償還完貸款前,索倫特島暫由中華帝國駐軍保護,以租借形式實施管理。
查理一世之所以答應這種條件,忍著國土被占領,主權被踐踏的恥辱,除了是因為見識到了中華帝國的軍力強大之外,更是想著如果他沒能打敗議會軍的話,可以直接拉中華帝國下水。
查理一世認為,如果他勝利了,那么五千萬銀元的貸款很容易償還,收回索倫特島沒有問題。如果他戰敗了,英國議會未必會承認索倫特島的歸屬權。由于索倫特島對面就是樸茨茅斯海軍基地,直接威脅這英國海軍的安全,以及倫敦的安全,因此查理一世料定議會不同意,會跟中華帝國翻臉,進而爆發戰爭,從而中華帝國卷入戰爭當中,那么查理一世便有復辟機會了。
查理一世的算盤非常好,但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他一直未能償還了欠中華帝國的錢,反而越欠越多,最終索倫特島被中華帝國割讓,讓英國政府在此后的數百年內都背著主權被踐踏、領土被割讓的巨大恥辱。